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测井渗透率校正

第30卷 第3期

2006年6月

测 井 技 术

W ELL LOGGI N G TECHNOLOGY

Vol . 30 No . 3Jun 2006

文章编号:1004Ο1338(2006) 03Ο0228Ο02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测井渗透率校正

薛永超, 程林松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昌平102249)

摘要:针对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普遍存在的测井渗透率与油田开发实际渗透率差异较大的矛盾, 研究提出了利用压力恢复试井渗透率资料对测井渗透率的约束校正方法, 建立了测井渗透率动态校正模型。对吉林新立油田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进行测井渗透率校正应用研究表明, 。关键词:测井解释; 低渗透率; 砂岩油藏; 校正; 应用中图分类号:TE122. 23    文献标识码:A

A New M ethod g i L ow 2per m eab ility Sand Reservo i r

XUE Yong 2chao, CHE NG L in 2s o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 oleum, Changp ing, Beijing 102249, China )

Abstract :Because big difference exists bet w een l ogging per meability and true per meability of fractured l ow 2per meability sand reservoir, a ne w method is p r oposed t o revise the l ogging per meability . The l ogging per mea 2bility is corrected with p ressure test data in the method . Built is dyna m ic correcting model for the l ogging per 2meability . This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t o revise the per meability of fractured l ow 2per meability sand reservoir in Xinli oilfield . Log p ractice shows that the geol ogic model based on the per meability correcti on is a 2dap table t o the real reservoir evaluati on .

Key words :l og inter p retati on; l ow 2per meability; sandst one reservoir; correcti on; app licati on

如下

0 引 言

近年探明储量中, 大约60%~70%为低渗透储量,

[1, 2]

预计今后发现的储量仍将以低渗透为主, 低渗透油藏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低渗透油藏动态特征研究决定其开发方案和开发效果, 渗透率是表征流体渗流特征的关键参数。对低渗透油藏, 特别是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渗透率评价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裂缝的发育, 导致测井、岩心分析渗透率关系极为复杂, 甚至没有良好的相关性, 在油藏开发中几乎无法使用。为解决油田开发生产对油藏动态评价需要, 研究利用能反映油藏地下实际动态特征的试井、试油等渗透率, 对测井渗透率进行校正方法尤为重要。

3

K T =0. 002118

QB μm h

2

(1)

式中, K T 为油藏试井渗透率, μm ; Q 为地面实测产量, m /d ; B o 为原油体积系数, 无量纲; μ为地层原油粘度, mPa ・s ; h 为油藏厚度, m ; m 为实测压力恢复曲线图中

直线段部分的斜率。1. 2 测井储层渗透率计算

测井渗透率通常是连续逐点处理结果, 一般处理间隔为0. 1m 或0. 125m 。为与测压层段渗透率建立一致对应关系, 必须计算测井储层渗透率。采用测井渗透率的平均值法计算储层渗透率的关系式如下

n 2

n 1

n 1

i =1

K L =

K (

j =1

z

h i

, V sh 2

1 测井渗透率的计算校正方法

1. 1 不稳定试井储层渗透率计算

h

2

(2)

式中, K L 为测压层段测井渗透率平均值, μm ; K (

M z , V sh ) j 为第i 小层第j 点的测井渗透率, μm ; h i 为

通过不稳定试井分析, 可以获得有效渗透率、油藏

[3~6]

原始地层压力、油藏渗流特征等重要的开发参数。应用压力恢复试井法定量求解储层有效渗透率公式

第i 小层厚度, m ; h 为测压层段厚度, m ; n 1为第i 小层内包含的测井渗透率点数; n 2为测压层段内包含的小层数。

 第30卷 第3期        薛永超, 等: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测井渗透率校正

表1 测井解释渗透率动态校正系数

井名吉10Ο17吉10Ο4吉18Ο1吉18Ο1新209吉2Ο2吉26Ο11吉26Ο11吉26Ο4吉26Ο4吉3Ο4吉3Ο5吉3Ο5

层号

[***********]・229・

日产油/

(m 3・d -1) 3. 705. 0010. 209. 504. 203. 1010. 003. 004. 504. 501. 951. 60直线段斜率

0. 6800. 8201. 3801. 4600. 5700. 7803. 2000. 732. 5301. 1601. 7101. 层厚/m

32. 452. 41. 88. 84. 63. 25. 83. 63. 试井渗透率/

-32

(×10μm )

测井渗透率/

-32

(×10μm )

渗透率校正系数

11. 76421. 77713. 93447. 64238. 63413. 94726. 14712. 08411. 97244. 52523. 89410. 4476. 657

28. 62040. 09123. 32742. 78264. 5967. 12710. 72020. 2654. . . 3. 763

2. 4331. 8411. 6740. 8981. 6720. 5110. 4101. . 0. . 6280. 2940. 565

     注:11617mPa ・s

1. 3 测井渗透率的校正

按照上述计算结果, 对各井测井解释渗透率分别进行校正, 建立研究区渗透率地质模型, 并对生产历史进

行拟合。结果表明, 利用该方法校正的渗透率更加符合油田生产实际。

油藏动态测试渗透率能够反映油藏的渗流特征, 更接近油藏的真实渗透率。利用生产动态渗透率对测井渗透率校正时, 引入校正系数λ, 可建立测井渗透率(K ′) 动态校正模型, 即

(3) K ′=λ×K (

式中, λ由下式计算

QB μ

0. 002118

λ=(4)

n 1

3 结束语

利用试油、试井测试和开发动态等较可靠渗透率资

料对测井渗透率进行校正方法, 建立了测井渗透率动态校正模型。在吉林新立油田的应用表明动态校正的测井渗透率更加符合油田生产实际。利用测压资料校正测井渗透率的方法, 有利于提高测井渗透率评价效果。由于只是利用开发动态资料约束(校正) 地质静态研究的一个探讨, 其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参考文献:

[1] 李道品.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n i =1

n 2

K (

j =1

z

h i

, V sh h

  利用试井、试油等渗透率与对应储层测井渗透率计

算结果相结合, 计算可得λ值。通过测井渗透率动态校正模型可以对测井渗透率进行校正。

2 应用举例

新立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的扶余-新木隆起带最西端的新立背斜上, 扶杨油层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 基质储层平均孔隙度12. 8%,

-32

平均渗透率2. 5×10μm , 开发过程中揭示油田轴部发育大量的构造裂缝。测井解释渗透率建立的渗透率模型很难拟合油田的实际生产状况。

选取研究区9口井13个小层进行测井渗透率动态校正系数计算(见表1) 。由表1中可以看出, 压力恢复试井计算的渗透率与测井解释渗透率相差甚大。其中, 两者相差最大的可达47倍, 最小的也有6倍, 一般都在10~25倍之间变化。

社, 1997.

[2] 袁明生.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社, 2000.

[3] 翟云芳. 渗流力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4] 宋社民, 王亚洲. 利用地层测试资料表征油藏地质模型

[J ].油气井测试, 2004, 13(6) :17-19.

[5] 王东旭, 王彩丽, 韩兴刚. 长庆低渗透层状气藏渗透率模型

的建立方法[J ].天然气工业, 2002, 22(6) :77-79.

[6] 陈国利, 梁春秀, 刘子良, 等. 裂缝和砂体方向性明显油藏

注采井网的优化[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31(4) :112-115.

(收稿日期:2006Ο02Ο20 本文编辑 余 迎)

第30卷 第3期

2006年6月

测 井 技 术

W ELL LOGGI N G TECHNOLOGY

Vol . 30 No . 3Jun 2006

文章编号:1004Ο1338(2006) 03Ο0228Ο02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测井渗透率校正

薛永超, 程林松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昌平102249)

摘要:针对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普遍存在的测井渗透率与油田开发实际渗透率差异较大的矛盾, 研究提出了利用压力恢复试井渗透率资料对测井渗透率的约束校正方法, 建立了测井渗透率动态校正模型。对吉林新立油田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进行测井渗透率校正应用研究表明, 。关键词:测井解释; 低渗透率; 砂岩油藏; 校正; 应用中图分类号:TE122. 23    文献标识码:A

A New M ethod g i L ow 2per m eab ility Sand Reservo i r

XUE Yong 2chao, CHE NG L in 2s o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 oleum, Changp ing, Beijing 102249, China )

Abstract :Because big difference exists bet w een l ogging per meability and true per meability of fractured l ow 2per meability sand reservoir, a ne w method is p r oposed t o revise the l ogging per meability . The l ogging per mea 2bility is corrected with p ressure test data in the method . Built is dyna m ic correcting model for the l ogging per 2meability . This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t o revise the per meability of fractured l ow 2per meability sand reservoir in Xinli oilfield . Log p ractice shows that the geol ogic model based on the per meability correcti on is a 2dap table t o the real reservoir evaluati on .

Key words :l og inter p retati on; l ow 2per meability; sandst one reservoir; correcti on; app licati on

如下

0 引 言

近年探明储量中, 大约60%~70%为低渗透储量,

[1, 2]

预计今后发现的储量仍将以低渗透为主, 低渗透油藏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低渗透油藏动态特征研究决定其开发方案和开发效果, 渗透率是表征流体渗流特征的关键参数。对低渗透油藏, 特别是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渗透率评价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裂缝的发育, 导致测井、岩心分析渗透率关系极为复杂, 甚至没有良好的相关性, 在油藏开发中几乎无法使用。为解决油田开发生产对油藏动态评价需要, 研究利用能反映油藏地下实际动态特征的试井、试油等渗透率, 对测井渗透率进行校正方法尤为重要。

3

K T =0. 002118

QB μm h

2

(1)

式中, K T 为油藏试井渗透率, μm ; Q 为地面实测产量, m /d ; B o 为原油体积系数, 无量纲; μ为地层原油粘度, mPa ・s ; h 为油藏厚度, m ; m 为实测压力恢复曲线图中

直线段部分的斜率。1. 2 测井储层渗透率计算

测井渗透率通常是连续逐点处理结果, 一般处理间隔为0. 1m 或0. 125m 。为与测压层段渗透率建立一致对应关系, 必须计算测井储层渗透率。采用测井渗透率的平均值法计算储层渗透率的关系式如下

n 2

n 1

n 1

i =1

K L =

K (

j =1

z

h i

, V sh 2

1 测井渗透率的计算校正方法

1. 1 不稳定试井储层渗透率计算

h

2

(2)

式中, K L 为测压层段测井渗透率平均值, μm ; K (

M z , V sh ) j 为第i 小层第j 点的测井渗透率, μm ; h i 为

通过不稳定试井分析, 可以获得有效渗透率、油藏

[3~6]

原始地层压力、油藏渗流特征等重要的开发参数。应用压力恢复试井法定量求解储层有效渗透率公式

第i 小层厚度, m ; h 为测压层段厚度, m ; n 1为第i 小层内包含的测井渗透率点数; n 2为测压层段内包含的小层数。

 第30卷 第3期        薛永超, 等: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测井渗透率校正

表1 测井解释渗透率动态校正系数

井名吉10Ο17吉10Ο4吉18Ο1吉18Ο1新209吉2Ο2吉26Ο11吉26Ο11吉26Ο4吉26Ο4吉3Ο4吉3Ο5吉3Ο5

层号

[***********]・229・

日产油/

(m 3・d -1) 3. 705. 0010. 209. 504. 203. 1010. 003. 004. 504. 501. 951. 60直线段斜率

0. 6800. 8201. 3801. 4600. 5700. 7803. 2000. 732. 5301. 1601. 7101. 层厚/m

32. 452. 41. 88. 84. 63. 25. 83. 63. 试井渗透率/

-32

(×10μm )

测井渗透率/

-32

(×10μm )

渗透率校正系数

11. 76421. 77713. 93447. 64238. 63413. 94726. 14712. 08411. 97244. 52523. 89410. 4476. 657

28. 62040. 09123. 32742. 78264. 5967. 12710. 72020. 2654. . . 3. 763

2. 4331. 8411. 6740. 8981. 6720. 5110. 4101. . 0. . 6280. 2940. 565

     注:11617mPa ・s

1. 3 测井渗透率的校正

按照上述计算结果, 对各井测井解释渗透率分别进行校正, 建立研究区渗透率地质模型, 并对生产历史进

行拟合。结果表明, 利用该方法校正的渗透率更加符合油田生产实际。

油藏动态测试渗透率能够反映油藏的渗流特征, 更接近油藏的真实渗透率。利用生产动态渗透率对测井渗透率校正时, 引入校正系数λ, 可建立测井渗透率(K ′) 动态校正模型, 即

(3) K ′=λ×K (

式中, λ由下式计算

QB μ

0. 002118

λ=(4)

n 1

3 结束语

利用试油、试井测试和开发动态等较可靠渗透率资

料对测井渗透率进行校正方法, 建立了测井渗透率动态校正模型。在吉林新立油田的应用表明动态校正的测井渗透率更加符合油田生产实际。利用测压资料校正测井渗透率的方法, 有利于提高测井渗透率评价效果。由于只是利用开发动态资料约束(校正) 地质静态研究的一个探讨, 其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参考文献:

[1] 李道品.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n i =1

n 2

K (

j =1

z

h i

, V sh h

  利用试井、试油等渗透率与对应储层测井渗透率计

算结果相结合, 计算可得λ值。通过测井渗透率动态校正模型可以对测井渗透率进行校正。

2 应用举例

新立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的扶余-新木隆起带最西端的新立背斜上, 扶杨油层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 基质储层平均孔隙度12. 8%,

-32

平均渗透率2. 5×10μm , 开发过程中揭示油田轴部发育大量的构造裂缝。测井解释渗透率建立的渗透率模型很难拟合油田的实际生产状况。

选取研究区9口井13个小层进行测井渗透率动态校正系数计算(见表1) 。由表1中可以看出, 压力恢复试井计算的渗透率与测井解释渗透率相差甚大。其中, 两者相差最大的可达47倍, 最小的也有6倍, 一般都在10~25倍之间变化。

社, 1997.

[2] 袁明生.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社, 2000.

[3] 翟云芳. 渗流力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4] 宋社民, 王亚洲. 利用地层测试资料表征油藏地质模型

[J ].油气井测试, 2004, 13(6) :17-19.

[5] 王东旭, 王彩丽, 韩兴刚. 长庆低渗透层状气藏渗透率模型

的建立方法[J ].天然气工业, 2002, 22(6) :77-79.

[6] 陈国利, 梁春秀, 刘子良, 等. 裂缝和砂体方向性明显油藏

注采井网的优化[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31(4) :112-115.

(收稿日期:2006Ο02Ο20 本文编辑 余 迎)


相关文章

  • 低渗透储层四性关系综合研究
  • 第! " 卷第#期#$$%年&月石! 油! 物! 探 ' () *+, -. /01*2) -*(/3. 4'5) 2*(32) 1(67! 89:; ! " 49; # ! 7 文章编号 #%>$$$&g ...查看


  •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模拟题
  •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 标准层2.油层有效厚度3.储层裂缝4.沉积旋回5.地温梯度6.单油层7.静水压力8.渗透率突进系数9.折算压力.10.含油层系.11..储集单元.12.孔隙结构13.储层非均质性 14. 测井相 ...查看


  • 注水开发油田的地质研究
  • 注水开发油田地质研究 ( water sweeping oil field geology analysis) 学时:4 学时 基本内容: ① 油田开发阶段的划分 ② 水驱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注水过程中的油藏变化,地质布井依据和步骤 ③ 油 ...查看


  • 油藏描述大作业
  • 油藏描述 第一部分 不同勘探开发阶段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 油藏描述,简称RDS技术服务(Reservoir Description Service),它是对油藏各种特征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和表征以至预测.油藏描述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 ...查看


  • 鄂尔多斯盆地周家湾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 论文题目:鄂尔多斯盆地周家湾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摘要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周家湾地区的成藏地质条件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优质油源 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周家湾地区的长6油层组主体属于三角洲前缘 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微相非常发育.长8 ...查看


  • 生产测井课后习题及答案
  • 1. 流量计进行单向流的解释(3种情况的使用条件及方法) 逆流单次测量及相对流量解释方法: (1) 测量方法 在已知井口总流量的前提下,以稳定的电缆速度逆流测量一条涡轮转速曲线,根据曲线的相对变化估计出各解释层的相对流量.该方法适用于确定注 ...查看


  • 开发方案编写标准格式正在编写
  • 关于编写方案标准格式几点说明 一. 目的意义 随着油藏开发的需要,在油田投入开发.新增储量上报.老区综合调整.方案实施之前,均需要编写开发方案.调整方案.为使方案规范化.标准化,特编制标准格式.本次格式为讨论稿. 二. 方案内容编写依据 本 ...查看


  • 岩石物理学
  • 这段时间我主要学习了岩石物理学,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学习: 导致阿尔奇公式的重要岩石物理学实验 阿尔奇公式的应用条件 岩石电学的近代研究方法 Cole-Cole 模型 岩石的谱激发极化效应 Gassmann 方程 导致阿尔奇公式的重要岩石物 ...查看


  • [塔河油田三区]碳酸盐岩裂缝_溶洞型油气藏开发技术探讨
  • 第24卷第5期 石 油 实 验 地 质 Vol.24,No.52002年10月PETROLEUMGEOLOGY&EXPERIMENTOct.,2002 文章编号:1001-6112(2002)05-0446-04 碳酸盐岩裂缝-溶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