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也有政治谋略 失败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本文摘自《经济视野下的历史变迁:帝国启示录》 作者:北地舞人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章邯为自己选了一条短期内看成本最低的路,算是走了一步活棋,然而却把他手下的二十万秦兵[注15]送进了死地。前文说过,项羽军中一直缺粮,再打下去他没有胜算,与章邯和谈的原因就在于此。另外,还有一点原因,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个人推测,项羽对秦军的剽悍也是有几分忌惮的。这两方面的原因叠加起来,成了他大规模坑杀战俘的原因。

依常理,项羽有充分的理由杀掉章邯,天经地义的理由莫过于为叔父项梁[注16]报仇。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项梁对于项羽来说,不只是叔叔那么简单。因为项羽从小就在叔叔身边长大,项梁对他有抚育之恩,可以说是半个父亲。项梁兵败,死于章邯之手。国仇家恨,这理由足够项羽杀掉章邯一万次。然而,项羽却一反常态地饶恕了他。从这个细节,也能看出项羽绝非有勇无谋之徒。相反,他的冷静和理智表现出绝佳的政治素质。之所以没有杀章邯,应该有如下两方面原因,其一是顾及到自身的政治信用问题,其二是章邯仍有利用价值。

章邯的投降,意味着天下的大局已成定势。从日后的三分关中来看,在秦楚两军和谈成功的那个时候,项羽其实就已经谋定了章邯的去向。他既不信任章邯,又忌惮秦人的勇悍,为了防止章邯在关中重新组织起一支强大的军队,他选择了杀掉已成为俘虏的秦军。除此外再能做的,就只剩下尽可能地破坏关中地区的战争潜力。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昔日强大的秦军死灰复燃。三分关中,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章邯的实力,其次才是为了压制被“流放”到蜀地的刘邦。

技术不能决定一切

尽管项羽如此的处心积虑,尽管他的做法在政治技术层面上无懈可击,可是他终究还是踏上了败亡之路,这又是何故呢?答案并不复杂,是战略上出现了致命的疏漏——由于信息获得的不够充分,导致了他对形势出现了误判,从而做出了错误的战略决策,最终把自己精心筹划的大好江山拱手让给了刘邦。

据史可知,刘邦先入关中进咸阳后,他手下的参谋长,未来的总理大臣萧何[注17],直接扑到秦皇宫里,把秦政府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全部收入囊中,这些宝贵的资料为刘邦日后夺取天下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而后一步入关中的项羽刚进入咸阳,也是直奔皇宫而去,但可惜的是,重要文献尽数落于萧何之手,再不复得。出于泄愤也好,出于剪除潜在战争能力也罢,总之,项羽在秦皇宫里进行了破坏行为,能拿走的东西拿走,拿不走的东西毁掉,这也就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所言的“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项羽虽然出身名门,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才智过人,但是受限于所获得知识的渠道,终究是没有站在秦帝国一统天下的高度上统揽全局。原因在于,传授给他知识的人,其视野无不局限在偏安一隅的基础之上,没有人领略过秦帝国富有四海的精彩。

缺少秦帝国的政治、经济文献资料做参考,又被道听途说来的信息所误导,是项羽错误判断天下局势的重要原因。对巴蜀之地的富庶估计不足,则成了项羽最终葬送江山的导火线。

交通不便,而且据说秦帝国时期流放犯人都送至巴蜀之地,这使得项羽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巴蜀之地是穷乡僻壤,遂产生了将刘邦发配到那里去的念头。殊不知,四川盆地是秦帝国的大粮仓,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而交通的不便,则成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天然保护屏障,令中原地区的混乱几乎无法直接对当地造成冲击。

刘邦到了四川,在当地迅速获得了经济补给,缓解了经济匮乏而带来的压力。对巴蜀之地的理解不够深刻,使得项羽主观上想削弱、打击刘邦的意图不单没有实现,反倒给了刘邦休养生息,解决后勤补给问题的机会,也相当于给了刘邦反败为胜的机会。这绝对是项羽始料未及的。

反观项羽,一直紧绷着的经济供给链从头至尾也没有舒缓过,直到他兵败垓下,乌江自刎,也没能摆脱一穷二白的经济窘迫状况。

本文摘自《经济视野下的历史变迁:帝国启示录》 作者:北地舞人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章邯为自己选了一条短期内看成本最低的路,算是走了一步活棋,然而却把他手下的二十万秦兵[注15]送进了死地。前文说过,项羽军中一直缺粮,再打下去他没有胜算,与章邯和谈的原因就在于此。另外,还有一点原因,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个人推测,项羽对秦军的剽悍也是有几分忌惮的。这两方面的原因叠加起来,成了他大规模坑杀战俘的原因。

依常理,项羽有充分的理由杀掉章邯,天经地义的理由莫过于为叔父项梁[注16]报仇。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项梁对于项羽来说,不只是叔叔那么简单。因为项羽从小就在叔叔身边长大,项梁对他有抚育之恩,可以说是半个父亲。项梁兵败,死于章邯之手。国仇家恨,这理由足够项羽杀掉章邯一万次。然而,项羽却一反常态地饶恕了他。从这个细节,也能看出项羽绝非有勇无谋之徒。相反,他的冷静和理智表现出绝佳的政治素质。之所以没有杀章邯,应该有如下两方面原因,其一是顾及到自身的政治信用问题,其二是章邯仍有利用价值。

章邯的投降,意味着天下的大局已成定势。从日后的三分关中来看,在秦楚两军和谈成功的那个时候,项羽其实就已经谋定了章邯的去向。他既不信任章邯,又忌惮秦人的勇悍,为了防止章邯在关中重新组织起一支强大的军队,他选择了杀掉已成为俘虏的秦军。除此外再能做的,就只剩下尽可能地破坏关中地区的战争潜力。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昔日强大的秦军死灰复燃。三分关中,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章邯的实力,其次才是为了压制被“流放”到蜀地的刘邦。

技术不能决定一切

尽管项羽如此的处心积虑,尽管他的做法在政治技术层面上无懈可击,可是他终究还是踏上了败亡之路,这又是何故呢?答案并不复杂,是战略上出现了致命的疏漏——由于信息获得的不够充分,导致了他对形势出现了误判,从而做出了错误的战略决策,最终把自己精心筹划的大好江山拱手让给了刘邦。

据史可知,刘邦先入关中进咸阳后,他手下的参谋长,未来的总理大臣萧何[注17],直接扑到秦皇宫里,把秦政府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全部收入囊中,这些宝贵的资料为刘邦日后夺取天下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而后一步入关中的项羽刚进入咸阳,也是直奔皇宫而去,但可惜的是,重要文献尽数落于萧何之手,再不复得。出于泄愤也好,出于剪除潜在战争能力也罢,总之,项羽在秦皇宫里进行了破坏行为,能拿走的东西拿走,拿不走的东西毁掉,这也就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所言的“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项羽虽然出身名门,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才智过人,但是受限于所获得知识的渠道,终究是没有站在秦帝国一统天下的高度上统揽全局。原因在于,传授给他知识的人,其视野无不局限在偏安一隅的基础之上,没有人领略过秦帝国富有四海的精彩。

缺少秦帝国的政治、经济文献资料做参考,又被道听途说来的信息所误导,是项羽错误判断天下局势的重要原因。对巴蜀之地的富庶估计不足,则成了项羽最终葬送江山的导火线。

交通不便,而且据说秦帝国时期流放犯人都送至巴蜀之地,这使得项羽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巴蜀之地是穷乡僻壤,遂产生了将刘邦发配到那里去的念头。殊不知,四川盆地是秦帝国的大粮仓,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而交通的不便,则成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天然保护屏障,令中原地区的混乱几乎无法直接对当地造成冲击。

刘邦到了四川,在当地迅速获得了经济补给,缓解了经济匮乏而带来的压力。对巴蜀之地的理解不够深刻,使得项羽主观上想削弱、打击刘邦的意图不单没有实现,反倒给了刘邦休养生息,解决后勤补给问题的机会,也相当于给了刘邦反败为胜的机会。这绝对是项羽始料未及的。

反观项羽,一直紧绷着的经济供给链从头至尾也没有舒缓过,直到他兵败垓下,乌江自刎,也没能摆脱一穷二白的经济窘迫状况。


相关文章

  • 项羽并非有勇无谋
  • 项羽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一个英姿飒爽.勇力无敌的武将形象.而对于项羽的失败,后世也将其归于他的有勇无谋,认为他过分信奉武力,而忽视了谋略的重要性,以致在连打胜仗的情况下失去了战机,结果一败涂地.但事实上,项羽是一个很具有谋略的人. 为什么这 ...查看


  • 垓下之围读后感
  • 垓下之围读后感 篇一:垓下之围>读后感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句古话,早已被无数人所接受.认同.通过对<垓下之围>的阅读,我们却不难发现:司马迁一反常规地没有着力渲染项羽的悲剧性,反而从多角度.多层 ...查看


  • 项羽刚愎自用形象研究综述
  • 项羽刚愎自用形象研究综述 摘要: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式的悲剧英雄,由于他个性的果敢和自信,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他过分的自信以致刚愎自用,缺少谋略,听不进不同意见,从而导致了最后兵败自杀的历史悲剧.项羽个性在很大程 ...查看


  • 项羽专题论文
  • 课程名称: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 班级:机械 116 学号:[1**********]6 姓名:翟匡飚 论文要求: 1.列举本学期所学通识教育讲座的5个专题的题目(每个10分) ①:自毁长城 ②:生死决战 ③:荥阳会战 ④:霸王别姬 ⑤ ...查看


  • [史记]中渔夫形象浅析
  • <史记>中渔夫形象浅析 摘要:<史记>中司马迁为我们叙述了一系列零散的渔夫形象,这些形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完整的意象群,为我们认识这个特殊人群的生存环境列开了足够宽阔的思路. 关键词:渔夫 处士 隐逸 政治谋略 ...查看


  • 我眼中的项羽
  • 我眼中的项羽 "赞叹千载历史腥风血雨苍茫路,万里征程多少豪杰已故,中原逐鹿项羽出征谁又能阻,豪气万丈傲视群雄争荣辱,独项羽为红颜冲冠一怒,唯项羽惹天下英雄尽妒,又怎奈乌江水边一代英豪白骨枯." --题记 项羽,字子羽,出 ...查看


  • [鸿门宴]课堂实录
  • <鸿门宴>课堂实录 一.教学设想 <鸿门宴>一文一直都是语文课本的保留篇目,这篇课文所呈现的文学常识和文言字词句知识自然是需要学生识记掌握的,但此文还应该承载学生更多的思考,比如性格决定命运.项羽拜其性格所赐成为失败 ...查看


  • 古典诗歌中项羽.刘邦形象比较赏析
  • 俯仰皆成文章 褒贬自有春秋 --古典诗歌中项羽.刘邦形象比较赏析 一.自唱歌谣,原是异曲同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歌>) <史记>载,"项王则夜起, ...查看


  • 刘邦项羽成败原因及启示
  • 刘邦项羽成败原因及启示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刘邦,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人,出身平民阶级.两个人出身对比鲜明,人生轨迹在当时理应千差万别,然而乱世出英雄,历史给了他们舞台,使他们成为了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人物.历史是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