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元素 氯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 掌握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 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学习目的
1、掌握氯气、氯水和次氯酸的重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了解氯气的制法及氯气的除杂。
3、氯离子的检验。 4、了解卤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学习重点
1、氯气、氯水、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
2、氯气的制法。 3、氯离子的检验。
学习难点
知识综合运用
知识梳理
一、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呈气味,
2. 氯气的化学性质(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强氧化剂。)
(1)与金属的反应 (写出钠、铁、铜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室温下干躁Cl 2与Fe 不反应,所以液氯可以贮存在钢瓶中)
(2)与H 2的反应
氯气能在氢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 色火焰。氯气和氢气混合光照或点燃,能发生 。
化学方程式为
(3)与水的反应 Cl 2 + H
2O ,离子方程式为 。
【氯水】 新制的氯水是黄绿色的液体,久置的氯水是无色。氯水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① 写出氯水中存在的平衡 。
②氯水中存在的粒子 , ..
其中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 ;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以及能杀菌消毒的是 ,
该粒子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化学方程式为 。
③氯水的保存 。
(4)与碱的反应 Cl 2 + NaOH = (常用与吸收多余的 Cl 2 ) 。
Cl 2 + Ca(OH)2 = (工业制漂白精)
【思考题】 漂白液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NaClO 和Ca (ClO )2 ,它们能给水消毒的化学方程式
为 ,
暴露在空气中变质也是如此。
(5)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 Cl 2 + FeCl 2 =
Cl 2 + H 2S (HBr HI) =
Cl 2 + Na 2SO 3 =
Cl 2 + FeBr 2 =
(6)与有机物的反应 Cl 2 + CH4 →
Cl 2 + C2H 4 →
3. 氯气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MnO 2 + 4HCl(浓
) MnCl 2+Cl2↑+2H2O 。
离子方程式是:
【讨论】 说出C 、D 、E 、F 四个装置各起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4. 氯气工业制法(用方程式表示)
。
二、氯离子的检验
方法:向待测溶液中滴加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离子方程式是 。
【实验探究】 某溶液中含有SO 42- 和Cl - 两种阴离子,试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这两种离子。
三、卤族元素
(一)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包括 等元素。
(二)相似性
1. 最外层都是价。氯、溴、碘的正化合价为+1、+2、+3、+5、
+7价。
2. 卤素都是活泼的 ,具有较强的性。与水、碱溶液反应时,除氟气外均可发生
卤素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 卤化氢为溶与水,在潮湿空气中形成,水溶液都是挥发性的酸。
4. 卤素单质都有颜色。卤化银见光分解。
(三)递变性
1、原子半径顺序
2、元素的非金属性顺序
3、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
4、单质的氧化性顺序
5、卤离子的还原性顺序
(三)特性
1.Br 2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易挥发,蒸气有毒。保存液溴 采用水封法。
2.I 2单质易升华,淀粉遇I 2变蓝;AgI 可用与人工降雨,碘盐可防止甲状腺肿。
3. HClO 4是常见含氧酸中最强酸,而 HClO 是氯的含氧酸中氧化性最强的酸。
4.F 2 、HF 均腐蚀玻璃。AgF 易溶与水 。
5.F 2不能把氯、溴、碘从氢化物或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发生2F 2 + 2H2O = 4HF + O2
常见考点
考点1 物质的化学性质
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B. 用10ml 量筒量取8.58ml 蒸馏水
C. 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2.ClO 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 2 : 2KClO 3 + H 2C 2O 4 + H 2SO 4 = 2ClO 2+ K 2SO 4 + 2 CO2+ 2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 ClO2是氧化产物
C. H2C 2O 4在反应中被氧化 D. 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 电子转移
3. 某温度下,将Cl 2通入NaOH 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 、NaClO 、NaClO 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 -
与ClO -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 2与 NaOH 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 ( ) A. 21 :5 B. 11:3 C. 3:1 D. 4:1
4、在一定条件下,RO 3n-和I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RO 3n- + 6I-+ 6H+=R-+3I2+3H2O
(1) RO 3n-中R 元素的化合价是 。 (2)R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
考点2 离子反应
1.(09年广东化学·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 ++OH=H2O
B .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C .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D .Na 2S 2O 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 2O 32+2Cl 2+3H 2O =2SO 32+4Cl +6H
2.(09年江苏化学·9)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 .向碘水中滴加CCl 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 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 4从碘水中萃取碘
B .向SO 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 3难溶于盐酸
+C .向0.1mol·L -1FeSO 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 4溶液,KMnO 4溶液褪色,说明Fe 2具有氧
化性
D .向2.0mL 浓度均为0.1mol·L -1的KCl 、KI 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 -1 AgNO3溶液,
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 的K sp 比AgI 的K sp 大
3.(09年江苏化学·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 .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 +CO 2+H 2O=HClO+HCO 3
B .用浓盐酸与MnO 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 2+2H +2Cl -+- △ Mn 2+Cl 2↑+2H 2O +-C .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制Al(OH)3:AlO 2+CO 2+2H 2O=Al(OH)3↓+HCO 3
---D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 2FeO 4:3ClO +2Fe(OH)3=2FeO42+3Cl +
+H 2O +4H
4.(09年宁夏理综·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例子方程式是
A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 2:Ca 2++2ClO—+CO2+H2O =CaCO3↓+2HClO
B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 2:Ca 2++2ClO—+SO2+H2O= CaSO3↓+2HClO
C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 3—+Ca2++OH—=CaCO 3↓+H2O
D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 2++4H++NO3—=3Fe3++NO↑+2H2O
5、(上海高考题) 向 NaBr 、NaI 、Na 2SO 3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
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已知还原性SO 32- >I- ) ( )
A.NaCl 、 Na 2SO 4 B.NaCl 、NaBr 、Na 2SO 4
C. NaCl 、 Na 2SO 4 、I 2 D. NaCl 、NaI 、 Na 2SO 4
6、(江苏综合) 在100ml 含等物质的量HBr 和H 2SO 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Cl 2,有一半Br -变为Br 2(已
知Br 2能氧化H 2SO 3) 。原溶液中HBr 和H 2SO 3的浓度都等于( )
A.0.0075mol/L B.0.0018 mol/L C. 0.075 mol/L D.0.08 mol/L
考点3 综合题
1、(09年广东化学·9)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氯水中:c (Cl2)=2 【c (ClO-)+c (Cl-)+C(HCl)】
B .氯水中:c (Cl-) >c (H+) >c (OH-) >c (ClO-)
C .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 (Na+)=c (CH3COO -)
D .Na 2CO 3溶液中:c (Na+)>c (CO32-)>c (OH-)>c (HCO3-)>c (H+)
2、(09年全国理综卷I ·10)用0.1mol·L —1的盐酸滴定0.1mol·L —1的氨水,在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
现的结果是
+--++--+ A .c (NH4) >c (Cl) ,c (OH) >c (H) B .c (NH4) =c (Cl) ,c (OH)=c (H)
-+-+-++- C .c (Cl) >c (NH4) ,c (OH) >c (H) D .c (Cl) >c (NH4) ,c (H) >c (OH)
3、(09年广东文基·62)碘单质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7A .129与I 5353I 互为同位素 B .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C .从海带中提取I 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D .I 和Cl 是同族元素,HI 比HCl 稳定
4、(09年山东理综·10)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l 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37 B .若35
17Cl 、17若Cl 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学科
C .实验室制备Cl 2,可用排放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D .1.12LCl 2含有1.7N A 个质子(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5、(02上海)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
电时,为使Cl 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
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 、a 为正极,b 为负极;NaClO 和NaCl
B 、a 为负极,b 为正极;NaClO 和NaCl
C 、a 为阳极,b 为阴极;HClO 和NaCl
D 、a 为阴极,b 为阳极;HClO 和NaCl
【课后练习】
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CuCl2 B. FeCl2 C. FeCl3 D. AlCl3
2. 氯水的漂白作用是通过 ( )
A .中和作用 B. 氧化作用 C. 漂白粉分解 D. 还原作用
3.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 )
A .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 氯化钙易潮解
C .Ca(ClO)2易与盐酸反应 D. Ca(ClO)2易与空气中的CO 2和H 2O 反应
4.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氯水中只含Cl 2和H 2O 分子
B. 新制氯水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C .光照氯水有汽泡冒出,该气体是Cl 2
D. 氯水放置数天后,pH 值变小, 几乎无漂白性
5. 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 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6.为防止吸进氯气中毒, 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可以是()
A .NaOH B. Na2CO 3 C. NH3 D. Na2SO 3
7.欲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 (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硝酸银溶液 C. 饱和食盐水 D. 饱和碳酸钠溶液
8.为了从新制的氯水中制得高浓度的HClO ,可向氯水中加入的试剂是( )
A .Na 2CO 3 B. H2SO 4 C. CaCO3 D. Ca(OH)2
9.用1mol MnO2和含HCl 为4mol 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共热),在不考虑HCl 挥发的情况下,得到
的氯气的物质的量 ( )
A .等于2mol B. 等于1mol C. 小于1mol D. 大于2mol
10.今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的新制氯水,浓度均为0.1mol/L。如果在甲瓶中加入少量的NaHCO 3
晶体(m mol),在乙瓶中加入少量的NaHSO 3晶体(m mol),丙瓶不变。片刻后,甲、乙、丙三瓶
溶液中H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甲=乙 D. 乙>丙>甲
11.有X 、Y 、Z 三种元素(1)X 、Y 、Z 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2)X 单质可以在Z 的单质中
+-燃烧,生成物为XZ ,火焰呈苍白色;(3)XZ 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 和Z ,某水溶液
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4)每两个X 2分子能与一个Y 2分子化合成2个X 2Y 分子,X 2Y 常温下为
液体;(5)Z 单质溶于X 2Y 中,所得到溶液具有漂白性。试写出其元素符号:,
以及化合物的分子式:XZ ,X 2。
12.下列变化规律错误的是( )
----A .微粒半径:F HBr>HCl>HF
---- C .水溶液酸性:HF
13.碘跟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
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A .I 2O 3 B. I2O 4 C. I4O 7 D. I4O 9
14.已知2Fe 2+ + Br2 == 2Fe 3+ + 2Br- 。
把112ml (标准状况)的氯气通入100ml 、1mol/L的FeBr 2溶液中,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
15.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ClO 溶液,并加入少量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是 。在上述蓝色溶液
中,滴加足量的Na 2SO 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 ,离子方程式
是 。
--以上试验条件下,ClO 、I 2、SO 4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非金属元素 氯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 掌握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 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学习目的
1、掌握氯气、氯水和次氯酸的重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了解氯气的制法及氯气的除杂。
3、氯离子的检验。 4、了解卤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学习重点
1、氯气、氯水、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
2、氯气的制法。 3、氯离子的检验。
学习难点
知识综合运用
知识梳理
一、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呈气味,
2. 氯气的化学性质(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强氧化剂。)
(1)与金属的反应 (写出钠、铁、铜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室温下干躁Cl 2与Fe 不反应,所以液氯可以贮存在钢瓶中)
(2)与H 2的反应
氯气能在氢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 色火焰。氯气和氢气混合光照或点燃,能发生 。
化学方程式为
(3)与水的反应 Cl 2 + H
2O ,离子方程式为 。
【氯水】 新制的氯水是黄绿色的液体,久置的氯水是无色。氯水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① 写出氯水中存在的平衡 。
②氯水中存在的粒子 , ..
其中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 ;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以及能杀菌消毒的是 ,
该粒子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化学方程式为 。
③氯水的保存 。
(4)与碱的反应 Cl 2 + NaOH = (常用与吸收多余的 Cl 2 ) 。
Cl 2 + Ca(OH)2 = (工业制漂白精)
【思考题】 漂白液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NaClO 和Ca (ClO )2 ,它们能给水消毒的化学方程式
为 ,
暴露在空气中变质也是如此。
(5)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 Cl 2 + FeCl 2 =
Cl 2 + H 2S (HBr HI) =
Cl 2 + Na 2SO 3 =
Cl 2 + FeBr 2 =
(6)与有机物的反应 Cl 2 + CH4 →
Cl 2 + C2H 4 →
3. 氯气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MnO 2 + 4HCl(浓
) MnCl 2+Cl2↑+2H2O 。
离子方程式是:
【讨论】 说出C 、D 、E 、F 四个装置各起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4. 氯气工业制法(用方程式表示)
。
二、氯离子的检验
方法:向待测溶液中滴加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离子方程式是 。
【实验探究】 某溶液中含有SO 42- 和Cl - 两种阴离子,试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这两种离子。
三、卤族元素
(一)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包括 等元素。
(二)相似性
1. 最外层都是价。氯、溴、碘的正化合价为+1、+2、+3、+5、
+7价。
2. 卤素都是活泼的 ,具有较强的性。与水、碱溶液反应时,除氟气外均可发生
卤素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 卤化氢为溶与水,在潮湿空气中形成,水溶液都是挥发性的酸。
4. 卤素单质都有颜色。卤化银见光分解。
(三)递变性
1、原子半径顺序
2、元素的非金属性顺序
3、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
4、单质的氧化性顺序
5、卤离子的还原性顺序
(三)特性
1.Br 2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易挥发,蒸气有毒。保存液溴 采用水封法。
2.I 2单质易升华,淀粉遇I 2变蓝;AgI 可用与人工降雨,碘盐可防止甲状腺肿。
3. HClO 4是常见含氧酸中最强酸,而 HClO 是氯的含氧酸中氧化性最强的酸。
4.F 2 、HF 均腐蚀玻璃。AgF 易溶与水 。
5.F 2不能把氯、溴、碘从氢化物或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发生2F 2 + 2H2O = 4HF + O2
常见考点
考点1 物质的化学性质
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B. 用10ml 量筒量取8.58ml 蒸馏水
C. 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2.ClO 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 2 : 2KClO 3 + H 2C 2O 4 + H 2SO 4 = 2ClO 2+ K 2SO 4 + 2 CO2+ 2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 ClO2是氧化产物
C. H2C 2O 4在反应中被氧化 D. 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 电子转移
3. 某温度下,将Cl 2通入NaOH 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 、NaClO 、NaClO 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 -
与ClO -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 2与 NaOH 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 ( ) A. 21 :5 B. 11:3 C. 3:1 D. 4:1
4、在一定条件下,RO 3n-和I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RO 3n- + 6I-+ 6H+=R-+3I2+3H2O
(1) RO 3n-中R 元素的化合价是 。 (2)R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
考点2 离子反应
1.(09年广东化学·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 ++OH=H2O
B .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C .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D .Na 2S 2O 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 2O 32+2Cl 2+3H 2O =2SO 32+4Cl +6H
2.(09年江苏化学·9)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 .向碘水中滴加CCl 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 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 4从碘水中萃取碘
B .向SO 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 3难溶于盐酸
+C .向0.1mol·L -1FeSO 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 4溶液,KMnO 4溶液褪色,说明Fe 2具有氧
化性
D .向2.0mL 浓度均为0.1mol·L -1的KCl 、KI 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 -1 AgNO3溶液,
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 的K sp 比AgI 的K sp 大
3.(09年江苏化学·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 .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 +CO 2+H 2O=HClO+HCO 3
B .用浓盐酸与MnO 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 2+2H +2Cl -+- △ Mn 2+Cl 2↑+2H 2O +-C .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制Al(OH)3:AlO 2+CO 2+2H 2O=Al(OH)3↓+HCO 3
---D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 2FeO 4:3ClO +2Fe(OH)3=2FeO42+3Cl +
+H 2O +4H
4.(09年宁夏理综·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例子方程式是
A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 2:Ca 2++2ClO—+CO2+H2O =CaCO3↓+2HClO
B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 2:Ca 2++2ClO—+SO2+H2O= CaSO3↓+2HClO
C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 3—+Ca2++OH—=CaCO 3↓+H2O
D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 2++4H++NO3—=3Fe3++NO↑+2H2O
5、(上海高考题) 向 NaBr 、NaI 、Na 2SO 3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
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已知还原性SO 32- >I- ) ( )
A.NaCl 、 Na 2SO 4 B.NaCl 、NaBr 、Na 2SO 4
C. NaCl 、 Na 2SO 4 、I 2 D. NaCl 、NaI 、 Na 2SO 4
6、(江苏综合) 在100ml 含等物质的量HBr 和H 2SO 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Cl 2,有一半Br -变为Br 2(已
知Br 2能氧化H 2SO 3) 。原溶液中HBr 和H 2SO 3的浓度都等于( )
A.0.0075mol/L B.0.0018 mol/L C. 0.075 mol/L D.0.08 mol/L
考点3 综合题
1、(09年广东化学·9)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氯水中:c (Cl2)=2 【c (ClO-)+c (Cl-)+C(HCl)】
B .氯水中:c (Cl-) >c (H+) >c (OH-) >c (ClO-)
C .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 (Na+)=c (CH3COO -)
D .Na 2CO 3溶液中:c (Na+)>c (CO32-)>c (OH-)>c (HCO3-)>c (H+)
2、(09年全国理综卷I ·10)用0.1mol·L —1的盐酸滴定0.1mol·L —1的氨水,在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
现的结果是
+--++--+ A .c (NH4) >c (Cl) ,c (OH) >c (H) B .c (NH4) =c (Cl) ,c (OH)=c (H)
-+-+-++- C .c (Cl) >c (NH4) ,c (OH) >c (H) D .c (Cl) >c (NH4) ,c (H) >c (OH)
3、(09年广东文基·62)碘单质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7A .129与I 5353I 互为同位素 B .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C .从海带中提取I 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D .I 和Cl 是同族元素,HI 比HCl 稳定
4、(09年山东理综·10)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l 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37 B .若35
17Cl 、17若Cl 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学科
C .实验室制备Cl 2,可用排放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D .1.12LCl 2含有1.7N A 个质子(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5、(02上海)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
电时,为使Cl 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
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 、a 为正极,b 为负极;NaClO 和NaCl
B 、a 为负极,b 为正极;NaClO 和NaCl
C 、a 为阳极,b 为阴极;HClO 和NaCl
D 、a 为阴极,b 为阳极;HClO 和NaCl
【课后练习】
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CuCl2 B. FeCl2 C. FeCl3 D. AlCl3
2. 氯水的漂白作用是通过 ( )
A .中和作用 B. 氧化作用 C. 漂白粉分解 D. 还原作用
3.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 )
A .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 氯化钙易潮解
C .Ca(ClO)2易与盐酸反应 D. Ca(ClO)2易与空气中的CO 2和H 2O 反应
4.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氯水中只含Cl 2和H 2O 分子
B. 新制氯水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C .光照氯水有汽泡冒出,该气体是Cl 2
D. 氯水放置数天后,pH 值变小, 几乎无漂白性
5. 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 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6.为防止吸进氯气中毒, 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可以是()
A .NaOH B. Na2CO 3 C. NH3 D. Na2SO 3
7.欲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 (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硝酸银溶液 C. 饱和食盐水 D. 饱和碳酸钠溶液
8.为了从新制的氯水中制得高浓度的HClO ,可向氯水中加入的试剂是( )
A .Na 2CO 3 B. H2SO 4 C. CaCO3 D. Ca(OH)2
9.用1mol MnO2和含HCl 为4mol 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共热),在不考虑HCl 挥发的情况下,得到
的氯气的物质的量 ( )
A .等于2mol B. 等于1mol C. 小于1mol D. 大于2mol
10.今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的新制氯水,浓度均为0.1mol/L。如果在甲瓶中加入少量的NaHCO 3
晶体(m mol),在乙瓶中加入少量的NaHSO 3晶体(m mol),丙瓶不变。片刻后,甲、乙、丙三瓶
溶液中H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甲=乙 D. 乙>丙>甲
11.有X 、Y 、Z 三种元素(1)X 、Y 、Z 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2)X 单质可以在Z 的单质中
+-燃烧,生成物为XZ ,火焰呈苍白色;(3)XZ 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 和Z ,某水溶液
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4)每两个X 2分子能与一个Y 2分子化合成2个X 2Y 分子,X 2Y 常温下为
液体;(5)Z 单质溶于X 2Y 中,所得到溶液具有漂白性。试写出其元素符号:,
以及化合物的分子式:XZ ,X 2。
12.下列变化规律错误的是( )
----A .微粒半径:F HBr>HCl>HF
---- C .水溶液酸性:HF
13.碘跟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
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A .I 2O 3 B. I2O 4 C. I4O 7 D. I4O 9
14.已知2Fe 2+ + Br2 == 2Fe 3+ + 2Br- 。
把112ml (标准状况)的氯气通入100ml 、1mol/L的FeBr 2溶液中,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
15.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ClO 溶液,并加入少量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是 。在上述蓝色溶液
中,滴加足量的Na 2SO 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 ,离子方程式
是 。
--以上试验条件下,ClO 、I 2、SO 4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