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说课稿

说教材(教材分析)、说学情(学情分析)、说模式(学科模式)、说设计(教学设计)、说评价(课堂评价)、说开发(课程资源开发)。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声现象》,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应对策略、课堂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声现象》是初中物理第一章的内容,声现象与生活联系紧密,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把声现象放在第一章学习,学生易于接受,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全章共五节,可以分成三个单元:前两节为第一单元,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第三节为第二单元,探究声音的特性;后两节为第三单元,归纳声在现实生活中的利与弊,以及利用和防治的方法。这一章是学生接触物理后的第一课,是初中物理教学的起始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的编排上安排了几个随堂实验探究活动,如“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等。这样的安排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动手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教学目标

根据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本章内容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及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应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⑵技能目标: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复习加深对实验方法、探究步骤的理解和应用。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3.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 难点:对声波的理解,区分音调与响度。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本课设计中,力求体现用身边常见器材进行物理实验的思想。这节知识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好章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2.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常采用这种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有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器材】

1.录音机、磁带、外接喇叭、大米数粒。 2.直尺。

3.杯子、勺子、适量水(学生自带)。 4.小铃铛、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 【教学过程】

一、提高授课艺术,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提出问题

1.重视课堂授课艺术,富有魅力的语言,对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起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章首图,教师用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的语言朗诵配文,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巧妙设疑,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且非常直观的现象。根据图文,你们有哪些困惑的问题?激励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大象靠什么进行交流?

2.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1.1-1四幅图,让学生模拟它们发声,激活课堂气氛。学生交流讨论:发生体发声时,有没有共同特征? 二、探究活动:声是怎样产生的

1.教师简介:物理学中研究、解决问题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探究。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2.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发声体发声时有共同特征吗?

3.探究前的交流与合作:同学们对上述问题,各自有哪些猜想与假设?写在草稿本上,然后四人一组交流、讨论。如何验证你的猜想与假设?

4.设计一个简单易做,又富有音乐美的实验。大米也能“跳舞”:用一部录音机外接一只八寸嗽叭,大米数粒。当学生看到这些器材,顿时高兴起来,有的就叫起来,能听音乐了。将大米放入嗽叭“纸盆”上,让某一个学生触摸一下纸盆,然后放一段音乐。教师引导:眼看到什么?耳听到什么?此时,让某一个学生再触摸一下“纸盆”,让学生把两次触摸“纸盆”的感觉写下来,教师组织学生第二次交流、讨论:(1)你对喇叭发声时和没有发声时的感觉各是什么?(2)大米为什么会“跳舞”?(3)发声体发声时的特征是什么?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教师起到引导、组织作用,学生除了“动眼”“动耳”“动脑”外,还要动手参与,这种富有音乐享受的实验,学生的好奇心容易被激发起来,从而产生探究欲望,有利于思维的活跃。

三、重视学生身边器材,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面向全体学生做实验,进一步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1.直尺能发声吗?2.怎样才能使直尺发声。3.发声时特征是什么?学生思维进一步活跃,让直尺发声的方法较多。 四、简单介绍物理在我们身边,物理是有用的,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科学家运用科学技术可以记录、保存声音,重现声音。如唱片、磁带、光盘等。 五、不完全探究活动

1.声音传播需要载体──介质,课本第14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结论:固体能传声。此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将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探究活动思路。

2.演示:课本第14页图1.1-4,证明: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每个学生将适量水倒入自己的杯子中,用勺子敲击杯子上部。边敲边触摸杯子,再一次体验发声体的振动,耳听声、眼观察回缸中的水面。不仅听到声音,而且看到水波,将声波与水波类比,学生更容易理解声波,从而知道声也是一种波,把它叫做声波。

六、初步介绍数据、声速、回声概念。强调声速的读法和写法 七、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本节课各自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耳”“动眼”“动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简单设计实验的能力,初步理解了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主要环节让学生总结)。

3.课文中的三个“想想议议”放到课外完成,学生查阅资料,可独立或互相交流合作完成。这样做,

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创新。 教学反思: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声音的特性

●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 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钢锯条(25根),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课

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新课教学

&1.3声音的特性(板书)

乐音:是物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我们会这样猜想:声音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是不是这样呢?

[师演示]:请听:用吉他弹几个不同的音。 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声音的高低不一样。 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一、音调──声音的高低。(板书)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5伸出桌外;(2)将锯条1/3伸出桌外;(3)将锯条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观察:锯条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我的结论 振动的越快 发出的声音越高(音调越高)。

同学们,刚刚的探究活动很成功,让我们一起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加油!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板书) 那么能不能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振动的快慢程度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9-20页,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 (以上问题事先写在小黑板上) 老师先引导学生回答,再讲解: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板书)

系: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板书)

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物体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板书)

4.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赫兹~20000赫兹(板书)(其中最敏感的频率是3000赫兹;老年人的听觉会衰退;20赫兹是听觉下限~20000赫兹是听觉上限)

5.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次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板书) 6.超声波特点:能量大,沿直线传播。

超声波利用:(1)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成像(B 超)。举例:如何探伤;B 超原理。(2)超声处理──利用强超声波的高能量。举例:空气加湿器;超声洗牙、洗工件;超声钻孔。

次声波(又叫亚声波,大致范围:10-4~20赫兹)产生:火山爆发、地震、极光、海啸、台风、雷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还有,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机器工作时也能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次声波特点:传播的距离远,而且不容易被吸收。

次声波利用: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用于预测自然灾害。

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有一些动物有完善的发射和接受超声波或次声波的器官。 超声波如:蝙蝠、海豚(要说明它们是如何利用超声波的)、猫、狗(讲犬笛的故事)。

次声波如:大象(解释章首图,讲海啸中大象救人的故事),狗(讲唐山大地震中,小狗救主人的故事)。 在故事中,让学生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

[师演示] 以上讲完后,用示波器来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一起来看教材上的“想想议议”。

引导学生分析,蝴蝶、蜜蜂、蚊子的飞行特点,频率的高低,是否能听到。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大小的不同。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板书)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响度和振动的哪方面有关?先引导学生猜想, [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2伸出桌外轻轻拨动 (2)将锯条1/2伸出桌外用力拨动 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伸出长度相同。 观察:锯条两次拨动时,振动幅度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我的结论 振幅大 声音大(响度大) 好,这次探究也很成功!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振幅大,响度大;振幅小,响度小。(板书) [师演示] 敲音叉试验,让学生注意观察。 这个小试验,验证了我们得到的结论。

另外,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板书)。举例:听喇叭广播,远近听声音大小不同。 以上,我们共同研究了声音的两个特性:音调和响度。 [师演示]用吉他来演示,声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 用力拨粗弦──音调低,响度大。 轻轻拨细弦──音调高,响度小。

可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

讨论:(1)蚊子与黄牛的叫声。(2)1234567(老师唱出音调)指的是音调还是响度?

[生做小游戏]前排指定一位同学不许回头,后面的同学指到谁,谁说一句话。让前排指定同学判断是谁的声音。

[师做]在桌子底下分别敲鼓和音叉,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学生回答后,引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区分开不同的声音的?这是由于音色不同。 三、音色(板书)

1.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又叫音品。(板书)──这是声音特征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为什么每一种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色都不同呢?

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决定的。(板书)人也有各自的音色,但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不同,音色会发生改变。

[示波器演示]音叉、吉他、笛子同是C 调1的波形: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波形长相也会各有不同,即音色不同。

小结本课: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振动频率;响度──振幅;音色──不同发声体。(板书) 作业:

1.阅读“科学世界”,把三类乐器的特点归类。 2.“动手动脑学物理”。

3.利用身边物品,制作一件简单乐器,并说明发声原理,以及如何调节音调、响度。 教后反思:

在宽松而又热烈的气氛中,我的《声音的特征》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视频、多样的活动、丰富的联想,给在座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声音的特征》一节中,教材力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通过声音的速度估测增强学生对声速的感性认识,熟悉声速的测量方法。

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事先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通过实践教学的体验,感觉效果不错。成功之处大约有如下几点:

第一,以听声为主线,通过莫扎特交响乐播放、击鼓、乐器演奏、辩音、结束曲播放等环节,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声音的三个特征。

第二,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物理结合生活的意识。

第三,以媒体为依托,通过精心备课,理顺各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做到过渡自然、流畅,方法科学、有效,语言简洁精练。从始至终,教师都是学生的学习合作者、点拨者、促进者。

第四,以问题为平台,通过解疑过程导引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在问题的设置上坚持面向全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强,一方面是由于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熟练,更重要的还在于平时的自我要求不高,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

2.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虽然已领会了一些理念,摸索了一些做法,但要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实现高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l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l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l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l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闹钟、纸盒 四、教法与学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

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1、噪声的来源 ü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找出噪声的含义 (2)分组讨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ü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 (3)认真阅读P26的噪声分类表。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3、控制噪声

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 (声源发生处) (声音的传播过程) (人耳)

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 ü 学生活动(1)观察书本P 26图1.4-4,指出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在哪里实施的; (2)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 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观看录像。加深对噪声的了解

课堂小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怎样防治噪声?

布置作业:调查学校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第五节 声音的利用

说教材(教材分析)、说学情(学情分析)、说模式(学科模式)、说设计(教学设计)、说评价(课堂评价)、说开发(课程资源开发)。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声现象》,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应对策略、课堂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声现象》是初中物理第一章的内容,声现象与生活联系紧密,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把声现象放在第一章学习,学生易于接受,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全章共五节,可以分成三个单元:前两节为第一单元,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第三节为第二单元,探究声音的特性;后两节为第三单元,归纳声在现实生活中的利与弊,以及利用和防治的方法。这一章是学生接触物理后的第一课,是初中物理教学的起始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的编排上安排了几个随堂实验探究活动,如“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等。这样的安排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动手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教学目标

根据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本章内容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及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应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⑵技能目标: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复习加深对实验方法、探究步骤的理解和应用。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3.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 难点:对声波的理解,区分音调与响度。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本课设计中,力求体现用身边常见器材进行物理实验的思想。这节知识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好章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2.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常采用这种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有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器材】

1.录音机、磁带、外接喇叭、大米数粒。 2.直尺。

3.杯子、勺子、适量水(学生自带)。 4.小铃铛、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 【教学过程】

一、提高授课艺术,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提出问题

1.重视课堂授课艺术,富有魅力的语言,对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起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章首图,教师用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的语言朗诵配文,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巧妙设疑,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且非常直观的现象。根据图文,你们有哪些困惑的问题?激励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大象靠什么进行交流?

2.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1.1-1四幅图,让学生模拟它们发声,激活课堂气氛。学生交流讨论:发生体发声时,有没有共同特征? 二、探究活动:声是怎样产生的

1.教师简介:物理学中研究、解决问题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探究。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2.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发声体发声时有共同特征吗?

3.探究前的交流与合作:同学们对上述问题,各自有哪些猜想与假设?写在草稿本上,然后四人一组交流、讨论。如何验证你的猜想与假设?

4.设计一个简单易做,又富有音乐美的实验。大米也能“跳舞”:用一部录音机外接一只八寸嗽叭,大米数粒。当学生看到这些器材,顿时高兴起来,有的就叫起来,能听音乐了。将大米放入嗽叭“纸盆”上,让某一个学生触摸一下纸盆,然后放一段音乐。教师引导:眼看到什么?耳听到什么?此时,让某一个学生再触摸一下“纸盆”,让学生把两次触摸“纸盆”的感觉写下来,教师组织学生第二次交流、讨论:(1)你对喇叭发声时和没有发声时的感觉各是什么?(2)大米为什么会“跳舞”?(3)发声体发声时的特征是什么?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教师起到引导、组织作用,学生除了“动眼”“动耳”“动脑”外,还要动手参与,这种富有音乐享受的实验,学生的好奇心容易被激发起来,从而产生探究欲望,有利于思维的活跃。

三、重视学生身边器材,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面向全体学生做实验,进一步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1.直尺能发声吗?2.怎样才能使直尺发声。3.发声时特征是什么?学生思维进一步活跃,让直尺发声的方法较多。 四、简单介绍物理在我们身边,物理是有用的,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科学家运用科学技术可以记录、保存声音,重现声音。如唱片、磁带、光盘等。 五、不完全探究活动

1.声音传播需要载体──介质,课本第14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结论:固体能传声。此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将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探究活动思路。

2.演示:课本第14页图1.1-4,证明: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每个学生将适量水倒入自己的杯子中,用勺子敲击杯子上部。边敲边触摸杯子,再一次体验发声体的振动,耳听声、眼观察回缸中的水面。不仅听到声音,而且看到水波,将声波与水波类比,学生更容易理解声波,从而知道声也是一种波,把它叫做声波。

六、初步介绍数据、声速、回声概念。强调声速的读法和写法 七、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本节课各自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耳”“动眼”“动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简单设计实验的能力,初步理解了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主要环节让学生总结)。

3.课文中的三个“想想议议”放到课外完成,学生查阅资料,可独立或互相交流合作完成。这样做,

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创新。 教学反思: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声音的特性

●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 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钢锯条(25根),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课

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新课教学

&1.3声音的特性(板书)

乐音:是物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我们会这样猜想:声音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是不是这样呢?

[师演示]:请听:用吉他弹几个不同的音。 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声音的高低不一样。 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一、音调──声音的高低。(板书)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5伸出桌外;(2)将锯条1/3伸出桌外;(3)将锯条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观察:锯条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我的结论 振动的越快 发出的声音越高(音调越高)。

同学们,刚刚的探究活动很成功,让我们一起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加油!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板书) 那么能不能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振动的快慢程度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9-20页,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 (以上问题事先写在小黑板上) 老师先引导学生回答,再讲解: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板书)

系: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板书)

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物体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板书)

4.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赫兹~20000赫兹(板书)(其中最敏感的频率是3000赫兹;老年人的听觉会衰退;20赫兹是听觉下限~20000赫兹是听觉上限)

5.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次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板书) 6.超声波特点:能量大,沿直线传播。

超声波利用:(1)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成像(B 超)。举例:如何探伤;B 超原理。(2)超声处理──利用强超声波的高能量。举例:空气加湿器;超声洗牙、洗工件;超声钻孔。

次声波(又叫亚声波,大致范围:10-4~20赫兹)产生:火山爆发、地震、极光、海啸、台风、雷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还有,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机器工作时也能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次声波特点:传播的距离远,而且不容易被吸收。

次声波利用: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用于预测自然灾害。

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有一些动物有完善的发射和接受超声波或次声波的器官。 超声波如:蝙蝠、海豚(要说明它们是如何利用超声波的)、猫、狗(讲犬笛的故事)。

次声波如:大象(解释章首图,讲海啸中大象救人的故事),狗(讲唐山大地震中,小狗救主人的故事)。 在故事中,让学生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

[师演示] 以上讲完后,用示波器来演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一起来看教材上的“想想议议”。

引导学生分析,蝴蝶、蜜蜂、蚊子的飞行特点,频率的高低,是否能听到。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大小的不同。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板书)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响度和振动的哪方面有关?先引导学生猜想, [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2伸出桌外轻轻拨动 (2)将锯条1/2伸出桌外用力拨动 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伸出长度相同。 观察:锯条两次拨动时,振动幅度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我的结论 振幅大 声音大(响度大) 好,这次探究也很成功!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振幅大,响度大;振幅小,响度小。(板书) [师演示] 敲音叉试验,让学生注意观察。 这个小试验,验证了我们得到的结论。

另外,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板书)。举例:听喇叭广播,远近听声音大小不同。 以上,我们共同研究了声音的两个特性:音调和响度。 [师演示]用吉他来演示,声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 用力拨粗弦──音调低,响度大。 轻轻拨细弦──音调高,响度小。

可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

讨论:(1)蚊子与黄牛的叫声。(2)1234567(老师唱出音调)指的是音调还是响度?

[生做小游戏]前排指定一位同学不许回头,后面的同学指到谁,谁说一句话。让前排指定同学判断是谁的声音。

[师做]在桌子底下分别敲鼓和音叉,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学生回答后,引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区分开不同的声音的?这是由于音色不同。 三、音色(板书)

1.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又叫音品。(板书)──这是声音特征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为什么每一种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色都不同呢?

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决定的。(板书)人也有各自的音色,但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不同,音色会发生改变。

[示波器演示]音叉、吉他、笛子同是C 调1的波形: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波形长相也会各有不同,即音色不同。

小结本课: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振动频率;响度──振幅;音色──不同发声体。(板书) 作业:

1.阅读“科学世界”,把三类乐器的特点归类。 2.“动手动脑学物理”。

3.利用身边物品,制作一件简单乐器,并说明发声原理,以及如何调节音调、响度。 教后反思:

在宽松而又热烈的气氛中,我的《声音的特征》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视频、多样的活动、丰富的联想,给在座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声音的特征》一节中,教材力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通过声音的速度估测增强学生对声速的感性认识,熟悉声速的测量方法。

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事先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通过实践教学的体验,感觉效果不错。成功之处大约有如下几点:

第一,以听声为主线,通过莫扎特交响乐播放、击鼓、乐器演奏、辩音、结束曲播放等环节,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声音的三个特征。

第二,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物理结合生活的意识。

第三,以媒体为依托,通过精心备课,理顺各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做到过渡自然、流畅,方法科学、有效,语言简洁精练。从始至终,教师都是学生的学习合作者、点拨者、促进者。

第四,以问题为平台,通过解疑过程导引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在问题的设置上坚持面向全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强,一方面是由于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熟练,更重要的还在于平时的自我要求不高,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

2.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虽然已领会了一些理念,摸索了一些做法,但要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实现高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l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l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l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l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闹钟、纸盒 四、教法与学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

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1、噪声的来源 ü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找出噪声的含义 (2)分组讨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ü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 (3)认真阅读P26的噪声分类表。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3、控制噪声

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 (声源发生处) (声音的传播过程) (人耳)

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 ü 学生活动(1)观察书本P 26图1.4-4,指出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在哪里实施的; (2)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 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观看录像。加深对噪声的了解

课堂小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怎样防治噪声?

布置作业:调查学校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第五节 声音的利用


相关文章

  • 初三化学方程式大全 1
  • 初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 点燃==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 点燃==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查看


  • 初三化学方程式全集
  • 初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2Mg+O2====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点燃S+O2 ====SO 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 的 ...查看


  • 初三化学方程式全集 1
  • 初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点燃 SO 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 ...查看


  • 现象学的哲学观
  • 作者:李朝东 哲学研究 2009年10期 胡塞尔早期十分注意探寻所学的任何一门科学的根据,从物理学.天文学转向数学,又从数学转向逻辑学,最后确定致力于哲学研究.胡塞尔为自己规定的一般任务是理性批判,即理论(逻辑)理性和实践理性.普遍价值理性 ...查看


  • 光的反射概念
  • 光的反射概念 (2011怀柔一模)2.图1所示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水中树的"倒影" A 地上树的影子 B 图 1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C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D (2011燕山一模)2.在如图1所示现象中 ...查看


  • 1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
  • 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 编者语:这个总结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你应对初三化学的推断题,也就是所谓的框图题的.当在做框图题的时候应该看到某一物质时能立刻联想到跟它相关的所有反应,以及反应现象,从中挑选出符合题目的反应,进而一步步解题. 与氧有 ...查看


  • 中考化学方程式默写和计算公式
  • 初三化学反应方程式及有关现象默写 1.镁带燃烧 化学方程式: 现象: 2.木炭燃烧 化学方程式: 现象: 3.硫磺燃烧 化学方程式: 现象: 4.铁在氧气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 现象: 5.磷燃烧 化学方程式: 现象: 6.氢气燃烧 化学方程 ...查看


  • 课程研究的现象学之路
  • 摘要:现象学是研究者研究课程的"一条道路,一个过程".中国的课程研究需要借鉴现象学的观点,以现象学的思维态度对教育领域"见事不见人"的唯科学主义研究范式提出批判.课程现象学对于我国课程研究的意义在于, ...查看


  • 语言与现象学的还原
  • 语言与现象学的还原 --现象学家如何自我言说 郑辟瑞 [专题名称]外国哲学 [专 题 号]B6 [复印期号]2009年06期 [原文出处]<人文杂志>(西安)2009年1期第5-11页 [英文标题]The Reduction o ...查看


  • 糖友的"黎明现象","黄昏现象","苏木杰现象"都在这里了
  • 糖友经常会听到"黄昏现象"."黎明现象"."苏木杰现象",三大现象有时候让人有种傻傻分不清楚的赶脚,这里给大家理一理头绪. 黎明现象 所谓"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