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案
实验课题名称:氮的氧化物实验 参赛教师:湖南安仁一中 肖丽
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该知识位于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它是让学生掌握氮氧化合物与水反应以及浓、稀硝酸氧化性。 2、设计实验的目的:
教材并未对此知识点设计实验,但是学生对于此类知识点的理解缺乏经验知识,所以有必要在此设计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理解所需的直观形象知识,达到更好的掌握效果。 3、实验创新之处:
我们的实验创新之处在于 :
① 整套装置采用水封,达到了良好的隔绝空气的效果,可以让学生清晰的观察到Cu 与稀HNO 3反应的实验现象;
② 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理解了4NO + 3O2 + 2H2O = 4HNO3;
③ 注射器取用药品操作简洁方便,整个体系处于一个密封的状态,杜绝了氮的氧化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④ 实验的发生与停止可以随时控制,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药品用量少,有明显的实验效果;
让该实验能真正的服务于教学。 4、实验器材与药品:
主要有注射器、三通管、导气管、止水夹、铁架台、脱脂棉、烧杯、碱式滴定管、稀HNO 3、Cu ,H 2O 2、MnO 2等。 5、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原理:
3Cu + 8HNO3(稀) = 3Cu(NO3) 2 +2NO↑+ 4H2O 2NO + O2 = 2NO2
3NO 2 + H2O = 2HNO3 + NO 4NO + 3O2 + 2H2O = 4HNO3 6、实验过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用注射器1取好纯净的氧气;
③向注射器2入适量的铜片并吸入40mL 水并排气,另外向注射器3吸入40mL 水并排气,连接好装置,打开弹簧夹将装置中的空气全部排出充满水。
③关闭弹簧夹1、2,用注射器4入20mL 稀HNO 3,打开弹簧夹1将稀硝酸注入注射器2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1。
⑤ 等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1,将反应的剩余液体抽出,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将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滴定管中12mL, 再向其中慢慢注入9mL 氧气。
⑤ 待反应进行完再将注射器2的气体全部推入滴定管中,并且注入水,待气体全部排入滴定管中,向其中加入氧气,将未反应完的NO 全部转化为硝酸,消除环境污染。 7、实验效果:
①实验操作简单,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可以随时控制,可以重复多次使用,节约药品,可行性增强;
②注射器2内的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蓝色最后变成了绿色,在注射器活塞被产生的无色气体向外推动,说明Cu 与稀HNO 3反应产生的Cu (NO 3)2和NO ; ③收集在滴定管内的NO 遇O 2反应产生红棕色的NO 2,红棕色马上慢慢的消失,水面上升,当V (NO ):V(O2)=4:3时,滴定管又全部被水充满,滴入紫色石蕊变红,说明发生反应4NO + 3O2 + 2H2O = 4HNO3; ④实验现象明显,液面上升,说明管内气压减小; ⑤实验环保无污染,更适合课堂教学; ⑥实验所需时间短,提高了课堂效率。 8、自我评价:
这个实验具备了以下的优点:
反应操作简单,实验过程绿色,实验可控,实验现象明了,实验取材简单。
中学化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案
实验课题名称:氮的氧化物实验 参赛教师:湖南安仁一中 肖丽
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该知识位于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它是让学生掌握氮氧化合物与水反应以及浓、稀硝酸氧化性。 2、设计实验的目的:
教材并未对此知识点设计实验,但是学生对于此类知识点的理解缺乏经验知识,所以有必要在此设计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理解所需的直观形象知识,达到更好的掌握效果。 3、实验创新之处:
我们的实验创新之处在于 :
① 整套装置采用水封,达到了良好的隔绝空气的效果,可以让学生清晰的观察到Cu 与稀HNO 3反应的实验现象;
② 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理解了4NO + 3O2 + 2H2O = 4HNO3;
③ 注射器取用药品操作简洁方便,整个体系处于一个密封的状态,杜绝了氮的氧化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④ 实验的发生与停止可以随时控制,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药品用量少,有明显的实验效果;
让该实验能真正的服务于教学。 4、实验器材与药品:
主要有注射器、三通管、导气管、止水夹、铁架台、脱脂棉、烧杯、碱式滴定管、稀HNO 3、Cu ,H 2O 2、MnO 2等。 5、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原理:
3Cu + 8HNO3(稀) = 3Cu(NO3) 2 +2NO↑+ 4H2O 2NO + O2 = 2NO2
3NO 2 + H2O = 2HNO3 + NO 4NO + 3O2 + 2H2O = 4HNO3 6、实验过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用注射器1取好纯净的氧气;
③向注射器2入适量的铜片并吸入40mL 水并排气,另外向注射器3吸入40mL 水并排气,连接好装置,打开弹簧夹将装置中的空气全部排出充满水。
③关闭弹簧夹1、2,用注射器4入20mL 稀HNO 3,打开弹簧夹1将稀硝酸注入注射器2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1。
⑤ 等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1,将反应的剩余液体抽出,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将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滴定管中12mL, 再向其中慢慢注入9mL 氧气。
⑤ 待反应进行完再将注射器2的气体全部推入滴定管中,并且注入水,待气体全部排入滴定管中,向其中加入氧气,将未反应完的NO 全部转化为硝酸,消除环境污染。 7、实验效果:
①实验操作简单,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可以随时控制,可以重复多次使用,节约药品,可行性增强;
②注射器2内的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蓝色最后变成了绿色,在注射器活塞被产生的无色气体向外推动,说明Cu 与稀HNO 3反应产生的Cu (NO 3)2和NO ; ③收集在滴定管内的NO 遇O 2反应产生红棕色的NO 2,红棕色马上慢慢的消失,水面上升,当V (NO ):V(O2)=4:3时,滴定管又全部被水充满,滴入紫色石蕊变红,说明发生反应4NO + 3O2 + 2H2O = 4HNO3; ④实验现象明显,液面上升,说明管内气压减小; ⑤实验环保无污染,更适合课堂教学; ⑥实验所需时间短,提高了课堂效率。 8、自我评价:
这个实验具备了以下的优点:
反应操作简单,实验过程绿色,实验可控,实验现象明了,实验取材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