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政治

刘老师教学手记:生活与哲学(第二课时)世界的物

质性 点击:1187 评论:3 2012年3月22日 10:3 作者:刘旺 智词: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 【背景色 】 【可打印版本】 【关闭窗口】

温故知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那么世界是什么呢?

1、自然:物质性。

我们看见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感觉它是存在的;当我们闭上眼睛,没有看见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存在吗?学生说:当然存在。我问:你怎么证明呢?学生笑了:睁开眼睛一看不就证明了吗?我继续追问:在我们出生之前,这个世界是否存在?学生说:当然存在。我问:你都不存在,你怎么证明世界的存在?学生迷惑了,我问:有没有办法证明呢?

我继续问学生:人类诞生多少年了?地球的存在有多少年了?学生一下明白了。于是我们得到结论:不管我们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自然界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2、社会:物质性。

自然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性,那么,人类社会是否也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呢?社会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那么人的活动是不是客观的呢?学生发现,人的所有活动都受到人的 意识、观念、动机、理想、目标、愿望等的支配,如果是这样,社会就应该是主观的。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每个人的目标和动

机可以决定自己的行动,那么我们这个集体的行动谁来决定呢?我们学校呢?我们这个国家呢?我们整个民族呢?自然就引出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就是英雄史观。

表面上看,这种理论似乎很有道理,能够解释许多历史现象。但是,世界上这么多国家和民族,领导人物各不相同,想法也不同,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但是,很遗憾,不管那个国家,哪个民族,最终的发展历程却是遵循共同的发展方向。这就说明英雄史观是有问题的。那么,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什么呢?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决定人类历史的发展。这种思想在中国民间,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我们经常说“命中注定”“运气”,这里的“命”“运”究竟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认为社会也是物质的呢?

(1)产生。(2)基础: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规律。 我们每个人脑海里的想法、思想是不是物质呢?有学生说是物质,也有学生说不是物质。争议是学生认真聆听的体现,也是学生思考深入的契机。那么,究竟什么是物质的?

我举着手上的粉笔问学生:粉笔是物质吗?学生说:当然。我笑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准确地说:粉笔只是一种物质现象,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它们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理解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必须把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分开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举了一个富有哲理的笑话:哥哥在大学读哲学专业,寒假回家,爸爸和妹妹杀鸡招待。饭桌上,爸爸问儿子,什么是哲学?读大学的儿子想了想,说:比如这只鸡,没有学哲学之前,我们看见的就是这只具体的鸡,而学了哲学后,其实还有抽象的鸡。妹妹听了哥哥的解释,高兴地说:学哲学真好,一只鸡就变成了两只。哥哥,你学了哲学,看得见抽象的鸡,

那我和爸爸就吃这只具体的鸡,你就吃那只抽象的鸡吧。学生全都笑了。我说:不要笑,现在我的问题是,如果你是哥哥,你准备如何回答妹妹提出的问题。(刘老师政治学园 http://www.liuwang.cn)

高中哲学常识知识记忆口诀 点击:2099 评论:1 2011年12月30日 19:53 作者: 智词: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 【背景色 】 【可打印版本】 【关闭窗口】

其一:辩证法

辨证法与形而上,围绕三点起争端。联系发展与全面,孤立静止与片面。

尖锐对立成两派,根本分歧在矛盾。联系特点要把握,客观普遍和条件。

多样联系掌握二,因果整体与部分。先行后续与引起,二者必须同时备。

因果关系可转化,情况有二要记牢。因果关系勿颠倒,故意颠倒有蹊跷。

承认因果客观性,科学研究的前提。因果联系要把握,科学预见知后果。

整体部分有区别,内涵地位与功能。整体部分有联系,二者不可相分割。

相互影响要重视,关键部分可决定;整体部分会转化,条件具备才可以。

全局观念要树立,整体着眼是第一:搞好局部也重要,整体功能发挥好。

其二:唯物论

围绕本原起争论,基本派别为二分。唯物唯心斗始终,根本分歧谁第一。

先有物质唯物论,意识第一是唯心。古代朴素近机械,各自缺陷难自成。

辩证历史唯物论,迄今为止最科学。物质第一终决定,意识第二有能动。

正确反映反作用,促进阻碍两重性。实际出发是前提,精神意识不可轻。

时间地点与条件,主观客观须适应。教条本本与经验,主观主义不能犯。

坚持科学无神论,不信伪科和迷信。党的政策来指导,国家建设能搞好。

其三:发展的观点

物质运动不可分,绝对运动要承认。相对静止也存在,运动特殊的状态。

变化发展不容疑,重点掌握其实质。新旧事物咋区分?符合规律是标准。

发展观点重运用,方法需要掌握三,承认过程分阶段,创新才能促发展。

规律概念须掌握,自身本质与必然,三个方面有对比,外力现象和偶然。

客观规律不可违,主观能动要发挥:实事求是是精髓,解放思想相统一。

其四:矛盾的方法

矛盾方法要抓住,一分为二是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两点重点都要论。

普遍特殊的关系,共性个性是其意。相互联结要点二,除此之外有转化。

解剖麻雀弹钢琴,主要矛盾来决定。主要矛盾集中办,统筹兼顾不能乱。

主次方面不难认,一个矛盾分面两。判断性质作评价,主要方面来当家。

其五: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

事物发展再探究,原因状态和趋势。内部矛盾是内因,外部矛盾是外因。

内是根据外条件,内外结合共推动。人生机遇很重要,没有准备是枉然。

企业国家同此理,自力更生是关键。外部条件运用好,对外交流促发展。

量变质变是状态,前提结果需分开。数量增减结构变,引起质变是必然。

稳定性质须适度,量的积累要重视,优化结构是其一,时机成熟莫错过。

发展前途要乐观,道路坎坷是必然,事物发展总趋势,前进曲折两统一。

哲学必须理解和背诵的知识点 点击:2193 评论:0 2010年11月17日 9:42 作者:网友提供 智词: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 【背景色 】 【可打印版本】 【关闭窗口】

1、 为什么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概念理解)

2、 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运用)

3、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有哪些方面?

4、 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5、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6、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其方法论

7、 如何理解实践的三个特点?

8、 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9、 如何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10、如何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怎样?

12、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13、如何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方法论)

14、怎样才能使系统优化?(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15、如何理解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16、为什么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或者说,为什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

17、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

18、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9、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20、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21、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22、如何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24、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25、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26、如何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7、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28、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29、如何理解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的?

30、创新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3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33、为什么说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3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5、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6、人生价值的内容包括哪两个方面?如何理解?

37、如何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8、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9、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根本途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4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作用?

4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其根本分歧是?

刘老师教学手记:生活与哲学(第二课时)世界的物

质性 点击:1187 评论:3 2012年3月22日 10:3 作者:刘旺 智词: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 【背景色 】 【可打印版本】 【关闭窗口】

温故知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那么世界是什么呢?

1、自然:物质性。

我们看见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感觉它是存在的;当我们闭上眼睛,没有看见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存在吗?学生说:当然存在。我问:你怎么证明呢?学生笑了:睁开眼睛一看不就证明了吗?我继续追问:在我们出生之前,这个世界是否存在?学生说:当然存在。我问:你都不存在,你怎么证明世界的存在?学生迷惑了,我问:有没有办法证明呢?

我继续问学生:人类诞生多少年了?地球的存在有多少年了?学生一下明白了。于是我们得到结论:不管我们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自然界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2、社会:物质性。

自然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性,那么,人类社会是否也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呢?社会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那么人的活动是不是客观的呢?学生发现,人的所有活动都受到人的 意识、观念、动机、理想、目标、愿望等的支配,如果是这样,社会就应该是主观的。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每个人的目标和动

机可以决定自己的行动,那么我们这个集体的行动谁来决定呢?我们学校呢?我们这个国家呢?我们整个民族呢?自然就引出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就是英雄史观。

表面上看,这种理论似乎很有道理,能够解释许多历史现象。但是,世界上这么多国家和民族,领导人物各不相同,想法也不同,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但是,很遗憾,不管那个国家,哪个民族,最终的发展历程却是遵循共同的发展方向。这就说明英雄史观是有问题的。那么,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什么呢?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决定人类历史的发展。这种思想在中国民间,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我们经常说“命中注定”“运气”,这里的“命”“运”究竟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认为社会也是物质的呢?

(1)产生。(2)基础: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规律。 我们每个人脑海里的想法、思想是不是物质呢?有学生说是物质,也有学生说不是物质。争议是学生认真聆听的体现,也是学生思考深入的契机。那么,究竟什么是物质的?

我举着手上的粉笔问学生:粉笔是物质吗?学生说:当然。我笑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准确地说:粉笔只是一种物质现象,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它们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理解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必须把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分开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举了一个富有哲理的笑话:哥哥在大学读哲学专业,寒假回家,爸爸和妹妹杀鸡招待。饭桌上,爸爸问儿子,什么是哲学?读大学的儿子想了想,说:比如这只鸡,没有学哲学之前,我们看见的就是这只具体的鸡,而学了哲学后,其实还有抽象的鸡。妹妹听了哥哥的解释,高兴地说:学哲学真好,一只鸡就变成了两只。哥哥,你学了哲学,看得见抽象的鸡,

那我和爸爸就吃这只具体的鸡,你就吃那只抽象的鸡吧。学生全都笑了。我说:不要笑,现在我的问题是,如果你是哥哥,你准备如何回答妹妹提出的问题。(刘老师政治学园 http://www.liuwang.cn)

高中哲学常识知识记忆口诀 点击:2099 评论:1 2011年12月30日 19:53 作者: 智词: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 【背景色 】 【可打印版本】 【关闭窗口】

其一:辩证法

辨证法与形而上,围绕三点起争端。联系发展与全面,孤立静止与片面。

尖锐对立成两派,根本分歧在矛盾。联系特点要把握,客观普遍和条件。

多样联系掌握二,因果整体与部分。先行后续与引起,二者必须同时备。

因果关系可转化,情况有二要记牢。因果关系勿颠倒,故意颠倒有蹊跷。

承认因果客观性,科学研究的前提。因果联系要把握,科学预见知后果。

整体部分有区别,内涵地位与功能。整体部分有联系,二者不可相分割。

相互影响要重视,关键部分可决定;整体部分会转化,条件具备才可以。

全局观念要树立,整体着眼是第一:搞好局部也重要,整体功能发挥好。

其二:唯物论

围绕本原起争论,基本派别为二分。唯物唯心斗始终,根本分歧谁第一。

先有物质唯物论,意识第一是唯心。古代朴素近机械,各自缺陷难自成。

辩证历史唯物论,迄今为止最科学。物质第一终决定,意识第二有能动。

正确反映反作用,促进阻碍两重性。实际出发是前提,精神意识不可轻。

时间地点与条件,主观客观须适应。教条本本与经验,主观主义不能犯。

坚持科学无神论,不信伪科和迷信。党的政策来指导,国家建设能搞好。

其三:发展的观点

物质运动不可分,绝对运动要承认。相对静止也存在,运动特殊的状态。

变化发展不容疑,重点掌握其实质。新旧事物咋区分?符合规律是标准。

发展观点重运用,方法需要掌握三,承认过程分阶段,创新才能促发展。

规律概念须掌握,自身本质与必然,三个方面有对比,外力现象和偶然。

客观规律不可违,主观能动要发挥:实事求是是精髓,解放思想相统一。

其四:矛盾的方法

矛盾方法要抓住,一分为二是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两点重点都要论。

普遍特殊的关系,共性个性是其意。相互联结要点二,除此之外有转化。

解剖麻雀弹钢琴,主要矛盾来决定。主要矛盾集中办,统筹兼顾不能乱。

主次方面不难认,一个矛盾分面两。判断性质作评价,主要方面来当家。

其五: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

事物发展再探究,原因状态和趋势。内部矛盾是内因,外部矛盾是外因。

内是根据外条件,内外结合共推动。人生机遇很重要,没有准备是枉然。

企业国家同此理,自力更生是关键。外部条件运用好,对外交流促发展。

量变质变是状态,前提结果需分开。数量增减结构变,引起质变是必然。

稳定性质须适度,量的积累要重视,优化结构是其一,时机成熟莫错过。

发展前途要乐观,道路坎坷是必然,事物发展总趋势,前进曲折两统一。

哲学必须理解和背诵的知识点 点击:2193 评论:0 2010年11月17日 9:42 作者:网友提供 智词: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 【背景色 】 【可打印版本】 【关闭窗口】

1、 为什么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概念理解)

2、 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运用)

3、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有哪些方面?

4、 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5、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6、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其方法论

7、 如何理解实践的三个特点?

8、 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9、 如何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10、如何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怎样?

12、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13、如何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方法论)

14、怎样才能使系统优化?(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15、如何理解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16、为什么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或者说,为什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

17、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

18、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9、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20、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21、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22、如何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24、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25、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26、如何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7、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28、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29、如何理解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的?

30、创新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3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33、为什么说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3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5、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6、人生价值的内容包括哪两个方面?如何理解?

37、如何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8、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9、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根本途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4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作用?

4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其根本分歧是?


相关文章

  • 我们的政治老师作文
  • 我们的政治老师政治是一门枯燥至极的课程,也是我们格外不重视的功课.那传授政治教育的老师恐怕是比我们学习政治的学生更加烦闷.在中考中政治是70分,而化学是75分,由此可知,政治可不是一门普通的课程.作为即将参加中考的我们,在政治课上是无精打采 ...查看


  • 思想政治课调查报告
  •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现状与评价 院系: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问卷调查报告 机电工程系 163801 081402 王佳涛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现状与评价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 ...查看


  • 三个故事,化干戈为玉帛
  • 那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政治老师突然气呼呼地冲进来,后面还跟着班上的学生刘晓安. 政治老师生气地对我说:"你可得好好管管这个学生了,太不像话了.我正讲着课,他让我关上门,我就说,这么多的同学,怎么单单你冷?他竟然当着全班 ...查看


  • 关于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关于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 专业:城市规划 学号: 090417 姓名:郭沁 指导老师:黄国庆 时间:周二九.十.十一节 联系方式:[1**********] 2010年12月 内容摘要: 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的第一批接班人,但近些年来, ...查看


  •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状况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环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状况 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杨晓锋 完成日期:2013年3月3日 小组成员情况以及分工 摘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 ...查看


  • 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中政治教研组工作总结
  • 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中政治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党支部和全体行政的领导下,本科组紧紧抓住高效课堂建设这个主题,充分发挥科组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在教育教研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 ...查看


  • 政治老师写给初中学生的一封信
  • 政治老师写给初中学生的一封信 栏杆堡九年制学校 郄粉林 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 首先,老师恭喜你们跨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青春期.你们有没有尝到一种酸酸涩涩的味道呢?当老师看到你们男生变得高大帅气,女孩子变得甜美俊俏时,老师感到很欣慰:当 ...查看


  • 我的政治老师
  • 我的政治老师 我的政治老师姓陈,开学时,我打量着这位新任政治老师,他修着乌黑的长发,远远望去好像闪着油光.眼睛很大,有时可以发出灯一样的光芒.鼻子不大不小正好,和脸很合适,眼镜架在鼻子上,像个学历很高的人. 一会儿,政治老师走进了教室,他站 ...查看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教学两部分构成,就 后者而言,它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实践,对于学习和应用各科 ...查看


  •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与时俱进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尚缺乏正确分析.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