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纪伯伦[先知]中"爱"的内涵

  摘 要: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先知》以散文诗的形式讲述了26个主题的人生真谛,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而《先知》中提到“爱”和涉及到“爱”的主题甚多,本文试图从这些主题箴言中探析纪伯伦《先知》中“爱”的内涵。   关键词:先知;爱的内涵;纪伯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一、纪伯伦与《先知》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先知》开始于迎接穆斯塔法的船的到来,他将于奥法里斯城的人民分别,临别之际,他对众人好奇的问题一一作答。这些问题涉及的主题有26个,包括爱、婚姻、孩子、施与、饮食、劳作、欢乐与忧愁、居室、衣服、买卖、罪与罚、法律、自由、理性与热情、痛苦、自知、教育、友谊、言谈、时间、善与恶、祈祷、享乐、美、宗教、死亡。在一万九千字的文章中,光是提到“爱”的就有69次,涉及到爱相关的主题的有16个(详情见附录)。可见“爱”算是贯穿整本书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将以主题内容为依据,从爱的形成、爱的目的、爱的主要内容和爱的方法来探析。   二、《先知》中爱的内涵   (一)爱是相互的共鸣――爱的形成   在船的来临一章中,穆斯塔法因终于可以回到出生地而喜悦,却因离开而悲伤,他想要为这里的人们奉献一些什么。而当地的群众也纷纷赶来,表示他是大家诚挚爱戴的人,表示爱知道分别得时刻才知道深度。这样一种相互的惦念,何尝不是一种爱?这种惦念,是基于之前的生活,这其实就是彼此心头的一种共鸣。这种共鸣,因相识而起,因生活的点滴而产生,又促成了爱的形成。   而在《论婚姻》一章中也有相关的内容,他说“你们一共降生,你们将永远相依”,他说爱是两人灵魂间的大海。《论友谊》中提出如果朋友想要知道你的落潮,也要让他了解你的涨潮,不要因消磨时光而找朋友。《论享乐》中,他说蜜蜂与花朵之间存在着爱,因为为蜜蜂提供蜜是花朵的乐趣,而蜜蜂对于花朵是爱的使者。这些不都正是一种相互的共鸣吗?有时这样的共鸣可能没有那么明显,有时可能是彼此在不同的空间各自安好,但若产生共鸣就会衍生爱,然后跨越空间时间。这样的共鸣的爱存在于万象之中,无论是家人、恋人、朋友还是人与自然,爱都是因共鸣而产生。   (二)爱是为了成全自己――爱的目的   在本书中,穆斯塔法多次提到爱是为了自己。在《论爱》中,他说“爱除了自身别无所予,除了自身别无所取。”“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有了自己就足够了。”“爱别无他求,只求成全自己。”可见,在笔下的先知和作者眼中,爱并没有复杂的目的,知识一件单纯的,为了自己的事。一切对自己的爱和对他人的爱都是为了成全自己。   这在《论劳作》、《论祈祷》、《论居室》中也有相关的体现。比如劳作这件事如果带着爱去做就会意义非凡,如果想象着为爱而做就会顺利完美的多,而用心做好自己每一件事本身也是一种爱。比如上帝其实是心中的自己的映射,把自己更多的交付出去,也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爱是为了成全自己,其实说是爱的目的,倒不如说是爱的真谛,因为在大众认知里可能很少思考过爱的目的,也很难探究这一点,纪伯伦的成全自己论倒是很有新意,作者有可能是想透露一种爱其实也就是没有实质目的性的成就自我论,那建立在成全自己基础上的爱是否会更纯洁更单纯呢?   (三)爱是奉献与接受――爱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书,我总结的爱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奉献,这在《论施与》、《论友谊》、《论祈祷》、《论善与恶》、《论享乐》中都有体现。在《论施与》中,穆斯塔法提到真正的施与是奉献自己,施与本就是一种爱,而这里作者笔下的先知将奉献与施与与爱联系起来,同时还提出了一种观念――爱是生命与生命的馈赠。在《论友谊》中,穆斯塔法表示友谊是一种别无所求的,奉献自己,深化精神的爱。《论善与恶》中,穆斯塔法举了果实和根例子说明奉献自己时是善的,为自己谋利却也不是恶的。奉献与接受其实都是爱,是不能用善恶来判别的。而在《论享乐》中,穆斯塔法很生动的用了蜜蜂和花朵的例子来说明了奉献与爱。奉献与接收是爱的一部分,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既是需求,也是乐趣。   作者以笔下的先知之口讲述了爱是奉献与接受的精神内涵。其实爱是奉献的精神内涵比较好懂,而爱是接受的内容并不那么好理解。但作者通过举的形象的例子,让读者很容易去理解接受的含义――接受是一种爱,是一种相对奉献的爱。因为有奉献就会有接受,接受其实是被爱者对于奉献的爱。   (四)爱是尊重――爱的主要内容   爱的主要内容的第二部分就是尊重,这一观念在《船的来临》、《论孩子》《论婚姻》《论买卖》《论罪与罚》《论宗教》中都有涉及到。在《论婚姻》中,穆斯塔法说要在一起但要保持空间,不要被彼此束缚,这其实就是一种尊重。在《论孩子》中,穆斯塔法说可以去爱孩子却不可让孩子成为自己,因为他们虽是借自己而来却不是为了自己而来,所以要彼此保持独立的自己,相互尊重。在《论买卖》中,穆斯塔法表示交换应在爱心的仁善公平中进行,要尊重富商,也要尊重贫农,不要弄得有人贪得无厌,有人饥肠辘辘。在《论罪与罚》中,穆斯塔法强调不仅要鞭笞犯罪者,也要去审视受害者,要以爱,以公平尊重的名义来处理这些事。   这一部分的阐释,是对第一部分爱是奉献与接受的补充。这意味着,爱在奉献与接受的基础上要有尊重的思想,只有奉献与接受的爱不是完整的爱。因为爱,不是干预,不是束缚,不是差距,更不是伪善,所以在奉献与接受的基础上一定要考虑被爱者和给予爱者两方的想法,并相互尊重。有了这一种含义,爱才是完整的。   (五)爱需要理性――爱的方法   最后,在整本书中,作者和笔下的先知除了描述爱是什么,也一直在强调,爱需要理性,这个可以看做爱的方法。这一点在《论爱》、《论孩子》、《论婚姻》、《理性与热情》中都有体现,我认为这一部分很重要。在《论爱》中,穆斯塔法阐释了爱的艰难――它虽会带来成长,有所收获但也必定接受重重磨难,所以在爱的时候需要理性,需要明白爱并不为什么别的,只是为了成全自己。在《论孩子》中,穆斯塔法用很直白却很实用的语言讲述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孩子与父母之间是有爱的,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爱,却不能再给孩子别的什么,比如思想,生活方式等。因为孩子虽是借父母而来,却不是为了父母而来。父母应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对待孩子的爱才会更加理性更加明白孩子是完全与父母不同的独立个体,若是父母都以这样理性的方式爱孩子,或许也不会造成溺爱和婆媳矛盾等事情了。在《论婚姻》中,穆斯塔法表述了夫妻之间的关系――像分开的琴弦、像站在一起却靠不太近的树,这样也是为了保证爱的理性。夫妻之间有空隙,那空隙可以有爱来填,但这爱也应注意分寸,要理性对待,不能完全依靠对方,也不要完全把自己的心都给对方,因为每个人的爱最后都是为了成就自己,所以就更不能为了另一个人而丢失自己。所以在爱情中,爱也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在《论理性与热情》中,穆斯塔法阐释了理性与热情的关系,而这也是适用于爱的一种方法――要同时保持理性与热情,并且不能厚此薄彼。其实爱本是一种感性的东西,要用理性来做并不太容易,但如若不用理性而仅用热情来灌溉,那就不好把握度,一切没有了度的东西都是难以长久的。所以在爱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保持理性。   三、结语   这部成书于西元1970 年的书在如今确实也还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以散文诗的形式描述的每个主题都很有启示意义。而纪伯伦在《先知》中在不同的主题下都渗透了“爱”的理念,而这种理念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包含了爱的形式――爱是相互的共鸣,爱的目的――爱是为了成全自己,爱的主要内容――爱是奉献与接受,爱是尊重和爱的方法――爱需要理性,同时也还有爱存在的地方――任何地方且超越空间时间等其他有关爱的阐释。本文以原文为参照进行分析,尽管并不周全,但也探析了这种“爱”的丰富内涵,希望对于理解《先知》和纪伯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纪伯伦著.伊宏伊静译.《先知》.   [2]秦露馨.《纪伯伦中“爱”的理念探析》.考试周刊2015年第64期.

  摘 要: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先知》以散文诗的形式讲述了26个主题的人生真谛,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而《先知》中提到“爱”和涉及到“爱”的主题甚多,本文试图从这些主题箴言中探析纪伯伦《先知》中“爱”的内涵。   关键词:先知;爱的内涵;纪伯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一、纪伯伦与《先知》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先知》开始于迎接穆斯塔法的船的到来,他将于奥法里斯城的人民分别,临别之际,他对众人好奇的问题一一作答。这些问题涉及的主题有26个,包括爱、婚姻、孩子、施与、饮食、劳作、欢乐与忧愁、居室、衣服、买卖、罪与罚、法律、自由、理性与热情、痛苦、自知、教育、友谊、言谈、时间、善与恶、祈祷、享乐、美、宗教、死亡。在一万九千字的文章中,光是提到“爱”的就有69次,涉及到爱相关的主题的有16个(详情见附录)。可见“爱”算是贯穿整本书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将以主题内容为依据,从爱的形成、爱的目的、爱的主要内容和爱的方法来探析。   二、《先知》中爱的内涵   (一)爱是相互的共鸣――爱的形成   在船的来临一章中,穆斯塔法因终于可以回到出生地而喜悦,却因离开而悲伤,他想要为这里的人们奉献一些什么。而当地的群众也纷纷赶来,表示他是大家诚挚爱戴的人,表示爱知道分别得时刻才知道深度。这样一种相互的惦念,何尝不是一种爱?这种惦念,是基于之前的生活,这其实就是彼此心头的一种共鸣。这种共鸣,因相识而起,因生活的点滴而产生,又促成了爱的形成。   而在《论婚姻》一章中也有相关的内容,他说“你们一共降生,你们将永远相依”,他说爱是两人灵魂间的大海。《论友谊》中提出如果朋友想要知道你的落潮,也要让他了解你的涨潮,不要因消磨时光而找朋友。《论享乐》中,他说蜜蜂与花朵之间存在着爱,因为为蜜蜂提供蜜是花朵的乐趣,而蜜蜂对于花朵是爱的使者。这些不都正是一种相互的共鸣吗?有时这样的共鸣可能没有那么明显,有时可能是彼此在不同的空间各自安好,但若产生共鸣就会衍生爱,然后跨越空间时间。这样的共鸣的爱存在于万象之中,无论是家人、恋人、朋友还是人与自然,爱都是因共鸣而产生。   (二)爱是为了成全自己――爱的目的   在本书中,穆斯塔法多次提到爱是为了自己。在《论爱》中,他说“爱除了自身别无所予,除了自身别无所取。”“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有了自己就足够了。”“爱别无他求,只求成全自己。”可见,在笔下的先知和作者眼中,爱并没有复杂的目的,知识一件单纯的,为了自己的事。一切对自己的爱和对他人的爱都是为了成全自己。   这在《论劳作》、《论祈祷》、《论居室》中也有相关的体现。比如劳作这件事如果带着爱去做就会意义非凡,如果想象着为爱而做就会顺利完美的多,而用心做好自己每一件事本身也是一种爱。比如上帝其实是心中的自己的映射,把自己更多的交付出去,也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爱是为了成全自己,其实说是爱的目的,倒不如说是爱的真谛,因为在大众认知里可能很少思考过爱的目的,也很难探究这一点,纪伯伦的成全自己论倒是很有新意,作者有可能是想透露一种爱其实也就是没有实质目的性的成就自我论,那建立在成全自己基础上的爱是否会更纯洁更单纯呢?   (三)爱是奉献与接受――爱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书,我总结的爱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奉献,这在《论施与》、《论友谊》、《论祈祷》、《论善与恶》、《论享乐》中都有体现。在《论施与》中,穆斯塔法提到真正的施与是奉献自己,施与本就是一种爱,而这里作者笔下的先知将奉献与施与与爱联系起来,同时还提出了一种观念――爱是生命与生命的馈赠。在《论友谊》中,穆斯塔法表示友谊是一种别无所求的,奉献自己,深化精神的爱。《论善与恶》中,穆斯塔法举了果实和根例子说明奉献自己时是善的,为自己谋利却也不是恶的。奉献与接受其实都是爱,是不能用善恶来判别的。而在《论享乐》中,穆斯塔法很生动的用了蜜蜂和花朵的例子来说明了奉献与爱。奉献与接收是爱的一部分,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既是需求,也是乐趣。   作者以笔下的先知之口讲述了爱是奉献与接受的精神内涵。其实爱是奉献的精神内涵比较好懂,而爱是接受的内容并不那么好理解。但作者通过举的形象的例子,让读者很容易去理解接受的含义――接受是一种爱,是一种相对奉献的爱。因为有奉献就会有接受,接受其实是被爱者对于奉献的爱。   (四)爱是尊重――爱的主要内容   爱的主要内容的第二部分就是尊重,这一观念在《船的来临》、《论孩子》《论婚姻》《论买卖》《论罪与罚》《论宗教》中都有涉及到。在《论婚姻》中,穆斯塔法说要在一起但要保持空间,不要被彼此束缚,这其实就是一种尊重。在《论孩子》中,穆斯塔法说可以去爱孩子却不可让孩子成为自己,因为他们虽是借自己而来却不是为了自己而来,所以要彼此保持独立的自己,相互尊重。在《论买卖》中,穆斯塔法表示交换应在爱心的仁善公平中进行,要尊重富商,也要尊重贫农,不要弄得有人贪得无厌,有人饥肠辘辘。在《论罪与罚》中,穆斯塔法强调不仅要鞭笞犯罪者,也要去审视受害者,要以爱,以公平尊重的名义来处理这些事。   这一部分的阐释,是对第一部分爱是奉献与接受的补充。这意味着,爱在奉献与接受的基础上要有尊重的思想,只有奉献与接受的爱不是完整的爱。因为爱,不是干预,不是束缚,不是差距,更不是伪善,所以在奉献与接受的基础上一定要考虑被爱者和给予爱者两方的想法,并相互尊重。有了这一种含义,爱才是完整的。   (五)爱需要理性――爱的方法   最后,在整本书中,作者和笔下的先知除了描述爱是什么,也一直在强调,爱需要理性,这个可以看做爱的方法。这一点在《论爱》、《论孩子》、《论婚姻》、《理性与热情》中都有体现,我认为这一部分很重要。在《论爱》中,穆斯塔法阐释了爱的艰难――它虽会带来成长,有所收获但也必定接受重重磨难,所以在爱的时候需要理性,需要明白爱并不为什么别的,只是为了成全自己。在《论孩子》中,穆斯塔法用很直白却很实用的语言讲述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孩子与父母之间是有爱的,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爱,却不能再给孩子别的什么,比如思想,生活方式等。因为孩子虽是借父母而来,却不是为了父母而来。父母应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对待孩子的爱才会更加理性更加明白孩子是完全与父母不同的独立个体,若是父母都以这样理性的方式爱孩子,或许也不会造成溺爱和婆媳矛盾等事情了。在《论婚姻》中,穆斯塔法表述了夫妻之间的关系――像分开的琴弦、像站在一起却靠不太近的树,这样也是为了保证爱的理性。夫妻之间有空隙,那空隙可以有爱来填,但这爱也应注意分寸,要理性对待,不能完全依靠对方,也不要完全把自己的心都给对方,因为每个人的爱最后都是为了成就自己,所以就更不能为了另一个人而丢失自己。所以在爱情中,爱也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在《论理性与热情》中,穆斯塔法阐释了理性与热情的关系,而这也是适用于爱的一种方法――要同时保持理性与热情,并且不能厚此薄彼。其实爱本是一种感性的东西,要用理性来做并不太容易,但如若不用理性而仅用热情来灌溉,那就不好把握度,一切没有了度的东西都是难以长久的。所以在爱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保持理性。   三、结语   这部成书于西元1970 年的书在如今确实也还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以散文诗的形式描述的每个主题都很有启示意义。而纪伯伦在《先知》中在不同的主题下都渗透了“爱”的理念,而这种理念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包含了爱的形式――爱是相互的共鸣,爱的目的――爱是为了成全自己,爱的主要内容――爱是奉献与接受,爱是尊重和爱的方法――爱需要理性,同时也还有爱存在的地方――任何地方且超越空间时间等其他有关爱的阐释。本文以原文为参照进行分析,尽管并不周全,但也探析了这种“爱”的丰富内涵,希望对于理解《先知》和纪伯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纪伯伦著.伊宏伊静译.《先知》.   [2]秦露馨.《纪伯伦中“爱”的理念探析》.考试周刊2015年第64期.


相关文章

  • 学年论文题目
  • 学年论文题目 转载自: 张玲 转载于:2010-12-08 15:14 | 分类:个人日记 阅读:(1) 评论:(0) 文学类(现当代文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 1.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 2.当代"女性诗歌&quo ...查看


  • 纪伯伦[先知]中"爱"的理念探析(待修改)
  • 纪伯伦<先知>中"爱"的理念探析 摘要:<先知>被世界读者称之为是纪伯伦的代表作,作者在其中用纯洁美丽的诗一般的语言,叙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爱的哲理,但在<先知>中"爱& ...查看


  • 英语广告语的语言特征和表达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礼貌原则视角下萧伯纳<卖花女>人物性格探析 2 从理解文化角度翻译英语习语 3 英语商务信函中的语用分析 4 <钗头凤>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5 <老人与海>中 ...查看


  • 雨之歌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雨之歌 语文2-08 雨之歌 纪伯伦 一.教学目标 ①含情朗诵,读出其妙. ②含英咀华,品味诗美. ③沉静书写,舒畅表达. 二.教学重点难点 含英咀华,品味诗美. 三.教学进程 1.课前准备 A注音 天穹qióng 千山 ...查看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部分 从原始歌谣探讨原始艺术的基本特征 <楚词>的神话学价值研究 创世神话初论 中国和古希腊洪水神话的一些母题比较 试论神话中的幻想 <诗经>中的爱情诗综论 &l ...查看


  • 纪伯伦双语经典:先知
  • 基本资料 纪伯伦双语经典:先知 作者: 纪伯伦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年: 页数: 定价: 21.8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单本购买作品,1元即可阅读全文.欢迎广大网友阅读和收藏! 15岁时,纪伯伦以阿拉伯文写下< ...查看


  • 读书丨纪伯伦全集简介
  • <先知> <沙与沫><泪与笑> <光与静默><叛逆的灵魂> <蓝色火焰><爱你美丽如诗>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三个古老的国家几乎在同一时间,涌 ...查看


  •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先知]
  •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先知> 序 „„ 有一个名叫Almitra的女子从圣殿里出来,她是一个预言者. Almustafa以无限的温蔼注视着她,因为她是在他第一天进这城里的时候,最初寻找他相信他的人中之一. 她庆贺他,说: 上帝的先知 ...查看


  • 组歌导学案
  • 10. <组歌(节选) >导学案 励志名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3.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