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置残疾人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安置残疾人的税收优惠政策

“残疾人”,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上注明属于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的人员和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8级)》的人员。

一、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条件

1、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且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在单位实际上岗工作。

2、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应高于25%(含2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10人(含10人), 可同时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和增值税/营业税税收优惠

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但高于15%(含1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5人(含5人)的单位,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但不得享受增值税或营业税优惠政策。

3、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

4、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了不低于单位所在区县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

5、具备安置残疾人上岗工作的基本设施。

注:经认定的符合上述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单位,应按月计算实际安置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平均比例,本月平均比例未达到要求的,暂停其本月相应的税收优惠。在一个年度内累计三个月平均比例未达到要求的,取消其次年度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的资格。 允许将精神残疾人员计入残疾人人数享受规定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仅限于工疗机构等适合安置精神残疾人就业的单位。

二、对安置残疾人单位相关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的办法。

1、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退还的增值税的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单位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下同)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确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

2、主管国税机关应按月退还增值税,本月已交增值税额不足退还的,可在本年度(指纳税年度,下同)内以前月份已交增值税扣除已退增值税的余额中退还,仍不足退还的可结转本年度内以后月份退还。

3、上述增值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生产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取得的收入占增值税业务和营业税业务收入之和达到50%的单位,但不适用于上述单位生产销售消费税应税货物和直接销售外购货物(包括商品批发和零售)以及销售委托外单位加工的货物取得的收入。

单位应当分别核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业务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不能分别核算的,不得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4、如果既适用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又适用下岗再就业、军转干部、随军家属等支持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可选择适用最优惠的政策,但不能累加执行。 三、对安置残疾人单位相关的营业税优惠政策

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减征营业税的办法。

1、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减征的营业税的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单位

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下同)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确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

2、主管地税机关应按月减征营业税,本月应缴营业税不足减征的,可结转本年度内以后月份减征,但不得从以前月份已交营业税中退还。

3、营业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提供“服务业”税目(广告业除外)取得的收入占增值税业务和营业税业务收入之和达到50%的单位,但不适用于上述单位提供广告业劳务以及不属于“服务业”税目的营业税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

单位应当分别核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业务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不能分别核算的,不得享受营业税优惠政策。

4、如果既适用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又适用下岗再就业、军转干部、随军家属等支持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可选择适用最优惠的政策,但不能累加执行。

注:涉及须分别核算和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兼营行为,企业可自行选择退还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一经选定,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变更。

四、对安置残疾人单位的企业所得税政策

1、单位支付给残疾人的实际工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并可按支付给残疾人实际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单位实际支付给残疾人的工资加计扣除部分,如大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可准予扣除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超过部分本年度和以后年度均不得扣除。亏损单位不适用上述工资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办法。

单位在执行上述工资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办法的同时,可以享受其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对单位按照规定取得的增值税退税或营业税减税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资料来源: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政策执行的时间: 2007年7月1日起

2、《关于安置残疾人员就业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0号)

企业安置残疾人的税收优惠政策

“残疾人”,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上注明属于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的人员和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8级)》的人员。

一、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条件

1、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且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在单位实际上岗工作。

2、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应高于25%(含2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10人(含10人), 可同时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和增值税/营业税税收优惠

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但高于15%(含1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5人(含5人)的单位,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但不得享受增值税或营业税优惠政策。

3、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

4、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了不低于单位所在区县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

5、具备安置残疾人上岗工作的基本设施。

注:经认定的符合上述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单位,应按月计算实际安置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平均比例,本月平均比例未达到要求的,暂停其本月相应的税收优惠。在一个年度内累计三个月平均比例未达到要求的,取消其次年度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的资格。 允许将精神残疾人员计入残疾人人数享受规定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仅限于工疗机构等适合安置精神残疾人就业的单位。

二、对安置残疾人单位相关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的办法。

1、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退还的增值税的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单位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下同)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确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

2、主管国税机关应按月退还增值税,本月已交增值税额不足退还的,可在本年度(指纳税年度,下同)内以前月份已交增值税扣除已退增值税的余额中退还,仍不足退还的可结转本年度内以后月份退还。

3、上述增值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生产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取得的收入占增值税业务和营业税业务收入之和达到50%的单位,但不适用于上述单位生产销售消费税应税货物和直接销售外购货物(包括商品批发和零售)以及销售委托外单位加工的货物取得的收入。

单位应当分别核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业务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不能分别核算的,不得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4、如果既适用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又适用下岗再就业、军转干部、随军家属等支持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可选择适用最优惠的政策,但不能累加执行。 三、对安置残疾人单位相关的营业税优惠政策

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减征营业税的办法。

1、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减征的营业税的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单位

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下同)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确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

2、主管地税机关应按月减征营业税,本月应缴营业税不足减征的,可结转本年度内以后月份减征,但不得从以前月份已交营业税中退还。

3、营业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提供“服务业”税目(广告业除外)取得的收入占增值税业务和营业税业务收入之和达到50%的单位,但不适用于上述单位提供广告业劳务以及不属于“服务业”税目的营业税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

单位应当分别核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业务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不能分别核算的,不得享受营业税优惠政策。

4、如果既适用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又适用下岗再就业、军转干部、随军家属等支持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可选择适用最优惠的政策,但不能累加执行。

注:涉及须分别核算和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兼营行为,企业可自行选择退还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一经选定,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变更。

四、对安置残疾人单位的企业所得税政策

1、单位支付给残疾人的实际工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并可按支付给残疾人实际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单位实际支付给残疾人的工资加计扣除部分,如大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可准予扣除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超过部分本年度和以后年度均不得扣除。亏损单位不适用上述工资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办法。

单位在执行上述工资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办法的同时,可以享受其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对单位按照规定取得的增值税退税或营业税减税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资料来源: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政策执行的时间: 2007年7月1日起

2、《关于安置残疾人员就业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0号)


相关文章

  • 残疾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问题解答
  • 残疾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问题解答 问: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残疾人"是包括哪些? 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残疾人"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上注明属于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 ...查看


  • 残疾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问题解答 1
  • (残疾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问题解答) 来源: 日期:2014-04-30 问: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残疾人"是包括哪些? 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残疾人"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查看


  • 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
  •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7]92号 成文日期:2007-06-15 字体:[大][中][小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查看


  • 福利企业调研报告
  • 关于对庄河市福利企业政策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福利企业是为安置残疾人就业而兴办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是稳定.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的重要平台.福利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为繁荣社会福利事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障残疾人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 ...查看


  • 促进残疾人就业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 促进残疾人就业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日期: 2009-06-12 一.安置残疾人单位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营业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第一条和<关 ...查看


  • 安置残疾人就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
  • 企业所得税 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 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安置残疾人就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 某皮革手套厂有生产工人150人,其中残疾职工20人,2011年12月实现销售收入160万 ...查看


  • 关于残疾人的一些政策
  • 河北保定工业园区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收残疾人就业.近日,工业园区.区残联组织50多名残疾人来到北方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瑞普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和唐钢板材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开拓就业渠道. 目前,北方特种气体有限公司已吸纳招收20多名残疾人, ...查看


  • 浅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税务筹划在企业中的具体实践
  • 浅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税务筹划在企业中的具体实践 作者:郑苏霞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第17期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税务筹划.通过安置残疾人,达到社会.企 ...查看


  • 企业安置残疾人有关增值税退还数额的确定方法
  • 企业安置残疾人有关增值税退还数额的确定方法 某县根据省人民政府批准,2009年度执行每月72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一吸收残疾人就业企业(符合税法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各项条件)全年吸收残疾人就业平均人数为20人,支付工资总额168000元,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