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坛
一、填空题
1.天坛原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地方,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_______、形制最_____的古代_______建筑群。
2.天坛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
3.每年孟春祈谷大典在内坛北部______建筑群举行,冬至祭天在内坛南部_______建筑群举行。
4.天坛不但以精美的古代祭坛建筑群闻名于世,也是北京城内最大的_______。
5.1911年清帝_______逊位,_______制度废止。
6.圜丘坛三层台面直径相加为四十五,喻以为“_______”之意。
7.九为极阳数,用9的倍数递增,使之最大化,强调天的_______、_______。
8.明清时期工匠使用南种尺:一种是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合今尺32厘米,用以测量垂直尺寸,这种测量方法叫“_______”。
9.祭器:乾隆时下诏“_______”分用途不同各改用竹、_______、漆、_______、铜、_______等材料制成。
10.祝版案位于圜丘坛最上层的天心石处,案上供_______。
11.瘗坎用于瘗埋牛尾、牛毛、牛血,以喻不忘_______之意。
12.皇穹宇是一座圆形院落,院落正中北侧为_______皇穹宇大殿,大殿东西两侧为开间五楹的配殿。
13.皇穹宇殿内地面中心石周围有_______。
14._______、三音石和圜丘坛_______的回音效果。被称为天坛的三大 现象,这些声学想象是后人发现。
15.回音壁是指皇穹宇的围墙造成的 。
16.丹陛桥的特点:北出成贞门,便是丹陛桥,又称 。
17.丹陛桥北端,有一条走向的券洞,叫 ,牲畜一旦经过此门,再无生还的可能,俗称“ ”。
18.祈年殿内中间北侧有一圆形高石台,是孟春祈谷大典是安放 神牌的地方。东西两侧较低的方形石台,是安放清代 神牌的地方。
19.祈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________的场所。
20.东西配殿,祈年殿两测各有一座配殿,面阔九间。明代在祀殿时,东西配殿及周围分别供奉有________、________、风云雷雨、________、四海四渎及________神牌。
21.斋宫用绿琉璃瓦,坐西朝东,正殿不以梁坊支撑,为拱券顶,又称________,是北京城内著名的建筑之一。正殿之后,有大殿五间,是皇帝斋戒时的寝宫。斋宫外宫城东北角为钟楼,祭天时,皇帝出斋宫________,直到登坛钟声止。祭祀完毕,________再起。
22.雍正九年(1731),紫禁城内建斋宫后,开始有了________和________之分。在宫内斋戒时,斋戒铜人放在乾清门,两天后移至天坛斋宫。
二、选择题
1.明世宗建国丘于南郊,名( )。
A.地坛 B.天坛 C.月坛 D.日坛
2.明世宗建方泽于北郊,名( )。
A.月坛 B.天坛 C.日坛 D.地坛
3.明世宗在东郊建朝( ),以祭日。
A.月坛 B.先农坛 C.日坛 D.天坛
4.明世宗在西郊建夕( ),以祭月。
A.月坛 B.天坛 C.先农坛 D.地坛 +
5.1918年新年元旦( )正式对外开放。
A.地坛 B.颐和园 C.天坛 D.日坛
6.皇帝拜位在层台面正( )。
A.东 B.南 C.西 D.北
7.丹陛桥是连接( )南北两大建筑群的轴线。
A.地坛 B.月坛 C.日坛 D.天坛
三、名词解释
1.天圆地方:
2.祝版:
3.望灯杆:
4.燔柴炉:
5.望燎:
6.燎炉:
7.神厨:
8.宰牲亭:
9.皇穹宇:
10.三音石:
11.九龙柏:
12.具服台:
13.祈年殿:
14.长廊:
15.皇乾殿:
16.斋宫:
17.神乐署:
18.凝禧殿:
19.牺牲所:
四、简答题
1.简述联合国组织对天坛的评价。
答:
2.简述天坛布局特点?
答:
3.简述圜丘坛的布局?
答:
4.简述圜丘坛的用途?
答:
5.清代举行祭天大典时,在圜丘坛上设有正位、配位是指什么? 答:
6.简述祭天过程?
答:
7.简述祭天仪式?
答:
(1)
(2)
(3)
(4)
(5)
(6)
(7)
(8)
(9)
8.皇穹宇殿内正中供奉着什么?
答:
9.简述丹陛桥的含义?
答:
10.祈年殿的特点?
答:
11.七星石的含义是什么?
答:
五、填图题
1.请填写出圜丘坛上祭天神位及配、从幄次。
第三章 天坛
一、填空题
1.天坛原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地方,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_______、形制最_____的古代_______建筑群。
2.天坛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
3.每年孟春祈谷大典在内坛北部______建筑群举行,冬至祭天在内坛南部_______建筑群举行。
4.天坛不但以精美的古代祭坛建筑群闻名于世,也是北京城内最大的_______。
5.1911年清帝_______逊位,_______制度废止。
6.圜丘坛三层台面直径相加为四十五,喻以为“_______”之意。
7.九为极阳数,用9的倍数递增,使之最大化,强调天的_______、_______。
8.明清时期工匠使用南种尺:一种是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合今尺32厘米,用以测量垂直尺寸,这种测量方法叫“_______”。
9.祭器:乾隆时下诏“_______”分用途不同各改用竹、_______、漆、_______、铜、_______等材料制成。
10.祝版案位于圜丘坛最上层的天心石处,案上供_______。
11.瘗坎用于瘗埋牛尾、牛毛、牛血,以喻不忘_______之意。
12.皇穹宇是一座圆形院落,院落正中北侧为_______皇穹宇大殿,大殿东西两侧为开间五楹的配殿。
13.皇穹宇殿内地面中心石周围有_______。
14._______、三音石和圜丘坛_______的回音效果。被称为天坛的三大 现象,这些声学想象是后人发现。
15.回音壁是指皇穹宇的围墙造成的 。
16.丹陛桥的特点:北出成贞门,便是丹陛桥,又称 。
17.丹陛桥北端,有一条走向的券洞,叫 ,牲畜一旦经过此门,再无生还的可能,俗称“ ”。
18.祈年殿内中间北侧有一圆形高石台,是孟春祈谷大典是安放 神牌的地方。东西两侧较低的方形石台,是安放清代 神牌的地方。
19.祈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________的场所。
20.东西配殿,祈年殿两测各有一座配殿,面阔九间。明代在祀殿时,东西配殿及周围分别供奉有________、________、风云雷雨、________、四海四渎及________神牌。
21.斋宫用绿琉璃瓦,坐西朝东,正殿不以梁坊支撑,为拱券顶,又称________,是北京城内著名的建筑之一。正殿之后,有大殿五间,是皇帝斋戒时的寝宫。斋宫外宫城东北角为钟楼,祭天时,皇帝出斋宫________,直到登坛钟声止。祭祀完毕,________再起。
22.雍正九年(1731),紫禁城内建斋宫后,开始有了________和________之分。在宫内斋戒时,斋戒铜人放在乾清门,两天后移至天坛斋宫。
二、选择题
1.明世宗建国丘于南郊,名( )。
A.地坛 B.天坛 C.月坛 D.日坛
2.明世宗建方泽于北郊,名( )。
A.月坛 B.天坛 C.日坛 D.地坛
3.明世宗在东郊建朝( ),以祭日。
A.月坛 B.先农坛 C.日坛 D.天坛
4.明世宗在西郊建夕( ),以祭月。
A.月坛 B.天坛 C.先农坛 D.地坛 +
5.1918年新年元旦( )正式对外开放。
A.地坛 B.颐和园 C.天坛 D.日坛
6.皇帝拜位在层台面正( )。
A.东 B.南 C.西 D.北
7.丹陛桥是连接( )南北两大建筑群的轴线。
A.地坛 B.月坛 C.日坛 D.天坛
三、名词解释
1.天圆地方:
2.祝版:
3.望灯杆:
4.燔柴炉:
5.望燎:
6.燎炉:
7.神厨:
8.宰牲亭:
9.皇穹宇:
10.三音石:
11.九龙柏:
12.具服台:
13.祈年殿:
14.长廊:
15.皇乾殿:
16.斋宫:
17.神乐署:
18.凝禧殿:
19.牺牲所:
四、简答题
1.简述联合国组织对天坛的评价。
答:
2.简述天坛布局特点?
答:
3.简述圜丘坛的布局?
答:
4.简述圜丘坛的用途?
答:
5.清代举行祭天大典时,在圜丘坛上设有正位、配位是指什么? 答:
6.简述祭天过程?
答:
7.简述祭天仪式?
答:
(1)
(2)
(3)
(4)
(5)
(6)
(7)
(8)
(9)
8.皇穹宇殿内正中供奉着什么?
答:
9.简述丹陛桥的含义?
答:
10.祈年殿的特点?
答:
11.七星石的含义是什么?
答:
五、填图题
1.请填写出圜丘坛上祭天神位及配、从幄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