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的精英循环论与中国的现实

2014年春季学期 《古典社会学理论》作业一

院系: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学号:1131610104 姓名:郭凤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与中国的现实

帕累托在《精英的兴衰》中将精英定义为:“最强有力、最生气勃勃和最精明能干的人,而无论好人还是坏人”。[1]帕累托将“精英”区分为统治精英和非统治精英。统治精英由在政府中直接或间接发挥相当作用的人组成;非统治精英由其它领域的人组成。

帕累托的变迁理论是循环的,周而复始的。社会变迁的循环特征,是有不同类型的精英的继替决定的。受马基雅维里的影响,帕累托以狐狸和狮子指代两种不同类型的统治者。最理想的统治阶级应该由狐狸和狮子,由富于理想、积极探索的革新者和果断、勇敢的铁腕人物结合起来。精英循环的类型分为两种:精英内部的循环和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循环。

通过以上精英循环的内涵我们发现, 如果精英循环渠道不畅、缺乏竞争性,容易导致精英腐化,而腐化使政府行政体系受到削弱,影响政治稳定。现代化阶段之所以会产生不稳定,亨廷顿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 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 ”[2]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的阶段,如何让精英循环合理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一、精英内部的循环

1. 不同地域之间的循环

以往实践结果证明,精英在自己的出生地治理或者长久在某地任职,很容易形成地方势力,同时也容易导致地方对中央政策执行效度的弱化。新调任进入的精英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排斥,其政策的实施将大打折扣。为此,可以建立一套任职、调任管理机制,根据精英的任职期限进行地域调动,避免出现精英的地方化、势力化。

2. 不同职位之间的循环

制定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实行优胜劣汰,形成同级政治精英的竞争;根据精英的实际才能进行职务分配,鼓励精英拓展性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二、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循环

坚持精英流动的普遍性原则与自获性原则,保证社会中的普通民众在进入精英阶层时机会均等。在这一点上,高考制度是相对公平的,绝大部分同学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高等学府,完成自身阶层的跳跃。但也不乏通过关系、金钱进入高等学府的案例,更有甚者,凭借自身家族的实力,顶替贫寒子弟,进入高校。公务员考核近年来十分热门,是背后巨大的利益的吸引,但是考核缺乏真实性和透明度,很难保证公务员的素质及质量。

坚持体制内外的双向流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对公务员的晋升、辞职和辞退机制有所说明,然现在的情况却表现为“好进难出”、“进多出少”的现状,这样就阻碍了体制内外流动的畅通,形成体制内的臃肿,变得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性,针对这一弊端,其一,必须建立有效的与辞职和辞退制度配套、协调的政策法规和严明的考核制度;其二,尝试制定有关公务员辞退的单项法律, 使公务员的辞退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和更强的操作性。[3]

合理的精英循环机制必须使精英阶层始终保持吐故纳新的状态,即大众有机会进入精英阶层,精英在失去同精英相对应的优势资源后流回大众群体。最终完

善精英循环流动机制,实现政治的稳定和有效运转。

参考文献:

[1] [意]维弗雷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8页

[2] [ 美]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M]. 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8.第4页

[3]李彦超 精英循环理论视野下我国精英循环的现实分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

2014年春季学期 《古典社会学理论》作业一

院系: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学号:1131610104 姓名:郭凤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与中国的现实

帕累托在《精英的兴衰》中将精英定义为:“最强有力、最生气勃勃和最精明能干的人,而无论好人还是坏人”。[1]帕累托将“精英”区分为统治精英和非统治精英。统治精英由在政府中直接或间接发挥相当作用的人组成;非统治精英由其它领域的人组成。

帕累托的变迁理论是循环的,周而复始的。社会变迁的循环特征,是有不同类型的精英的继替决定的。受马基雅维里的影响,帕累托以狐狸和狮子指代两种不同类型的统治者。最理想的统治阶级应该由狐狸和狮子,由富于理想、积极探索的革新者和果断、勇敢的铁腕人物结合起来。精英循环的类型分为两种:精英内部的循环和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循环。

通过以上精英循环的内涵我们发现, 如果精英循环渠道不畅、缺乏竞争性,容易导致精英腐化,而腐化使政府行政体系受到削弱,影响政治稳定。现代化阶段之所以会产生不稳定,亨廷顿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 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 ”[2]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的阶段,如何让精英循环合理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一、精英内部的循环

1. 不同地域之间的循环

以往实践结果证明,精英在自己的出生地治理或者长久在某地任职,很容易形成地方势力,同时也容易导致地方对中央政策执行效度的弱化。新调任进入的精英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排斥,其政策的实施将大打折扣。为此,可以建立一套任职、调任管理机制,根据精英的任职期限进行地域调动,避免出现精英的地方化、势力化。

2. 不同职位之间的循环

制定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实行优胜劣汰,形成同级政治精英的竞争;根据精英的实际才能进行职务分配,鼓励精英拓展性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二、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循环

坚持精英流动的普遍性原则与自获性原则,保证社会中的普通民众在进入精英阶层时机会均等。在这一点上,高考制度是相对公平的,绝大部分同学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高等学府,完成自身阶层的跳跃。但也不乏通过关系、金钱进入高等学府的案例,更有甚者,凭借自身家族的实力,顶替贫寒子弟,进入高校。公务员考核近年来十分热门,是背后巨大的利益的吸引,但是考核缺乏真实性和透明度,很难保证公务员的素质及质量。

坚持体制内外的双向流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对公务员的晋升、辞职和辞退机制有所说明,然现在的情况却表现为“好进难出”、“进多出少”的现状,这样就阻碍了体制内外流动的畅通,形成体制内的臃肿,变得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性,针对这一弊端,其一,必须建立有效的与辞职和辞退制度配套、协调的政策法规和严明的考核制度;其二,尝试制定有关公务员辞退的单项法律, 使公务员的辞退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和更强的操作性。[3]

合理的精英循环机制必须使精英阶层始终保持吐故纳新的状态,即大众有机会进入精英阶层,精英在失去同精英相对应的优势资源后流回大众群体。最终完

善精英循环流动机制,实现政治的稳定和有效运转。

参考文献:

[1] [意]维弗雷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8页

[2] [ 美]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M]. 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8.第4页

[3]李彦超 精英循环理论视野下我国精英循环的现实分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


相关文章

  • 社会分层与流动论文
  • 中国经济转型与精英阶层的更替 摘要:文章从中国经济转型前及经济转型中精英及阶层的形成特征和社会条件方面,分析了从再分配经济到市场经济过程中,精英的变化及更替路径. 关键词:经济转 精英阶层 精英复制 一.转型前的精英与精英阶层的状况 精英就 ...查看


  • 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争辩的焦点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 ・学术述评・ 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 理论争辩的焦点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刘 欣Ξ 目前学术界关于市场转型与分层机制变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再分配经济"为基础的分层机制在市场转型中是否持续发挥作用的问题上;与之相应的问题是, ...查看


  • 法制手抄报:法制之必需
  •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从政治.军事.哲学的角度,论证了明朝以道德为标准,但求民众温饱而不思国家富强,但求全局平衡稳定而放弃江南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整体失败. 皇帝不论贤否,也不论勤政与否,终必会因政制的失败而亡国 ...查看


  • 任正非内部讲话
  • 一.要敢于在战略机会点上,聚集能量,实施饱和攻击. 当前4K/2K/4G和企业政府对云服务的需求,使网络及数据中心出现了战略机会,这是我们的重大机会窗,我们要敢于在这个战略机会窗开启的时期,聚集力量,密集投资,饱和攻击.扑上去,撕开它,纵深 ...查看


  • 000广播电视概论
  •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一节 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1986 年 10 月 15 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成立.学会以"开展广播电视的学术研究,促进中 国广播学.电视学的建设和发展"为首要任务.该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 ...查看


  • 中华文化衰落之根源探讨
  • 中华文化有三派影响深远,三者是:儒,释,道.后两派讲究出进之道理,姑且不论,儒家讲入世,自孔子创立以来,历经千余年,始终在中国精英阶级(士大夫阶级)中占据精神统治地位,中国人也尊孔子为"文圣",儒家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之 ...查看


  • 俄罗斯:徘徊在欧洲的边缘与中心之间
  • 作者:鞠维伟 世界知识 2015年06期 2015年2月12日,德国.法国.乌克兰与俄罗斯的领导人就乌克兰问题政治解决方案以及乌东部停火在明斯克达成协议.此次会议前,包括德国总理.法国总统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领导人呼吁欧洲与俄罗斯进行政治协商 ...查看


  •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
  • 道德与文明 1999年第3期 文化建设 #35#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 p 赵继伦 内容提要 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性.流行性和大众参与性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消闲和娱乐, 但也不能远离道德, ...查看


  • 已经出版的相关书籍
  • 1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作者:张文娟 市场价:¥元 卓越价:¥23.80元折扣:85折节省:4.20元 SVIP 价:¥22.80元折扣:81折节省:5.20元 2 地方电视传媒发展研究 作者:曹万学 市场价:¥ 卓越价:¥29.70元折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