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方学院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学部 建筑学专业教研室
《建筑节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315030 适用专业 建筑学专业(建筑装饰设计方向)学分: 1 总学时 20 (理论学时 20 ;实践(实验)学时: 0 ) 课程性质: 专业任选课 一、课程简介
建筑节能是建筑技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级建筑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和习题等训练,将使学生掌握建筑热节能的基础知识和节能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理解计算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建筑节能计算,自觉贯彻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原则,在今后的建筑设计工作中,依据国家的有关要求完成建筑节能设计工作。 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建筑节能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的建筑技术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建筑节能设计依据、理论及方法,了解《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并掌握一定的实际技能,创造舒适、节能的室内环境。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本课程的有关知识,应安排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先修课程。 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理解相关规范规定的具体要求,并与课程设计密切结合,注重所学知识在设计课程中的实际应用,并完成建筑节能课程的平时作业。 五、课程内容
1. 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 建筑节能概论 (2学时) 了解 第二章 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 (2学时) 理解 第三章 建筑节能的途径 (4学时)
第一节 建筑方案设计与规划的节能原则。 掌握 第二节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 掌握
2
第四章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计算 (4学时)
第一节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总则和术语 。 掌握 第二节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采暖耗煤量指标。 掌握 第三节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 掌握 第五章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设计 (4学时)
第一节 建筑节能改造的判定原则和方法。 掌握 第二节 围护结构保温改造 。 掌握 第六章 生态节能建筑实例分析 (4学时)
2. 实践教学内容: 无
六、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建筑节能》王立雄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七、本课程的教学方式
1.考试资格的获得条件:
(1)课堂缺席率不高于课堂统计(包括课堂点名、提问及迟到、早退)次数的三分之一;
(2)课堂、课后作业完整。
2.总成绩构成: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累加构成总成绩。
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40%(包括作业、课堂提问、考勤与课堂表现等)。 八、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3
九、执行大纲应注意的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4
黑龙江东方学院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学部 建筑学专业教研室
《建筑节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315030 适用专业 建筑学专业(建筑装饰设计方向)学分: 1 总学时 20 (理论学时 20 ;实践(实验)学时: 0 ) 课程性质: 专业任选课 一、课程简介
建筑节能是建筑技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级建筑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和习题等训练,将使学生掌握建筑热节能的基础知识和节能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理解计算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建筑节能计算,自觉贯彻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原则,在今后的建筑设计工作中,依据国家的有关要求完成建筑节能设计工作。 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建筑节能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的建筑技术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建筑节能设计依据、理论及方法,了解《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并掌握一定的实际技能,创造舒适、节能的室内环境。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本课程的有关知识,应安排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先修课程。 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理解相关规范规定的具体要求,并与课程设计密切结合,注重所学知识在设计课程中的实际应用,并完成建筑节能课程的平时作业。 五、课程内容
1. 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 建筑节能概论 (2学时) 了解 第二章 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 (2学时) 理解 第三章 建筑节能的途径 (4学时)
第一节 建筑方案设计与规划的节能原则。 掌握 第二节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 掌握
2
第四章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计算 (4学时)
第一节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总则和术语 。 掌握 第二节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采暖耗煤量指标。 掌握 第三节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 掌握 第五章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设计 (4学时)
第一节 建筑节能改造的判定原则和方法。 掌握 第二节 围护结构保温改造 。 掌握 第六章 生态节能建筑实例分析 (4学时)
2. 实践教学内容: 无
六、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建筑节能》王立雄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七、本课程的教学方式
1.考试资格的获得条件:
(1)课堂缺席率不高于课堂统计(包括课堂点名、提问及迟到、早退)次数的三分之一;
(2)课堂、课后作业完整。
2.总成绩构成: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累加构成总成绩。
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40%(包括作业、课堂提问、考勤与课堂表现等)。 八、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3
九、执行大纲应注意的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