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案例:学生不良情绪分析

学生不良情绪分析及对策

木石镇中心小学

张运玲

学生不良情绪分析及对策

一天,年轻教师小林向我诉说了一件烦心的事:有一次班会课,他兴致勃勃地给学生发奖,六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阵阵掌声中陆续走上讲台,手棒“三好学生”大红奖状和笔记本。台下五十多双羡慕的眼光,更增添了他们的光彩和豪气。在此,小林大力表扬了这6名学生的优点和骄人的成绩,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争创优秀学生,整整一堂课就在激励与赞美声中度过了。谁知小林回到办公室不久,就有学生来报告,由于一名同学说了声“奖品才一本笔记本”啊,张权(化名)竟当着同学的面赌气将笔记本撕了。小林为此感到很尴尬,至今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我告诉他,这是典型的优生放纵心理表现,即言行不受道德、纪律甚至法律的约束,任性妄为。其原因主要是由家庭环境影响和学校教育失当造成的。在家庭,当今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父母长辈的溺爱娇惯,养成了他们优越感,滋生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在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自然成了教师的宠儿,他们处处受到照顾和优待,经常性地享受着各种荣誉和鲜花。过度的“甜蜜”与宠爱,更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演变,即由自尊自信演变成虚荣心、爱面子,由倔强好胜演变成高傲自大,由自重自爱演变成自私自利,最终发展成惟我独尊,目空一切。一旦外界条件不能满足个人的心理欲望时,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的言行。张权的行为虽是个例,却是这种不良心理的突出表现。

我继续告诉小林,孩子不良心理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其人格和为人,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也是与我们的

教育目的相悖的。要把育智与育心结合起来,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至于如何做,我结合自己的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请他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其一,在平时顺境情况下,要防止优生心理上的过分自信。优生相对其他同学付出相同或较少的劳动而取得较多的报偿,容易积淀成“我了不起”的心理。对此,班主任应经常提醒和劝诫,以防止其因过分自信而骄浮。

其二,在众口称赞、声誉四起时,要防止优生心理上过度“得意”。优生在获得突出成绩或赢得较高评价时,其周围无形中会形成一个光环,这些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赞誉,极易使他们发生心理错位,得意忘形,并导致“自我”意识的急剧膨胀。此刻,班主任应降低“赞美”声调,避免“推波助澜”,可采用转移视线法,多宣扬一些后进生的长处,同时也分给他们一些荣誉。这样做,能促使优生冷静思考,调节自己的心理追求,冲出不良心理的羁绊,稳步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学生不良情绪分析及对策

木石镇中心小学

张运玲

学生不良情绪分析及对策

一天,年轻教师小林向我诉说了一件烦心的事:有一次班会课,他兴致勃勃地给学生发奖,六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阵阵掌声中陆续走上讲台,手棒“三好学生”大红奖状和笔记本。台下五十多双羡慕的眼光,更增添了他们的光彩和豪气。在此,小林大力表扬了这6名学生的优点和骄人的成绩,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争创优秀学生,整整一堂课就在激励与赞美声中度过了。谁知小林回到办公室不久,就有学生来报告,由于一名同学说了声“奖品才一本笔记本”啊,张权(化名)竟当着同学的面赌气将笔记本撕了。小林为此感到很尴尬,至今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我告诉他,这是典型的优生放纵心理表现,即言行不受道德、纪律甚至法律的约束,任性妄为。其原因主要是由家庭环境影响和学校教育失当造成的。在家庭,当今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父母长辈的溺爱娇惯,养成了他们优越感,滋生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在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自然成了教师的宠儿,他们处处受到照顾和优待,经常性地享受着各种荣誉和鲜花。过度的“甜蜜”与宠爱,更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演变,即由自尊自信演变成虚荣心、爱面子,由倔强好胜演变成高傲自大,由自重自爱演变成自私自利,最终发展成惟我独尊,目空一切。一旦外界条件不能满足个人的心理欲望时,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的言行。张权的行为虽是个例,却是这种不良心理的突出表现。

我继续告诉小林,孩子不良心理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其人格和为人,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也是与我们的

教育目的相悖的。要把育智与育心结合起来,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至于如何做,我结合自己的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请他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其一,在平时顺境情况下,要防止优生心理上的过分自信。优生相对其他同学付出相同或较少的劳动而取得较多的报偿,容易积淀成“我了不起”的心理。对此,班主任应经常提醒和劝诫,以防止其因过分自信而骄浮。

其二,在众口称赞、声誉四起时,要防止优生心理上过度“得意”。优生在获得突出成绩或赢得较高评价时,其周围无形中会形成一个光环,这些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赞誉,极易使他们发生心理错位,得意忘形,并导致“自我”意识的急剧膨胀。此刻,班主任应降低“赞美”声调,避免“推波助澜”,可采用转移视线法,多宣扬一些后进生的长处,同时也分给他们一些荣誉。这样做,能促使优生冷静思考,调节自己的心理追求,冲出不良心理的羁绊,稳步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相关文章

  • 五年级家长课程教案
  •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第五册 ----<孩子的烦恼,你知道吗?> [开场白] 各位家长,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家庭教育的话题.今天我跟大家一起交流的内容是<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段 ...查看


  • 心理咨询经典案例分析
  • 案例1 [来询者基本情况] 陈某,女,17岁,某学院一年级新生.家住离学院所在的城市不远的 县城,家中还有一个姐姐,父母均为老师,家庭生活温馨.因为她在家中最 小,因而备受父母宠爱,家中生活事宜均由父母料理,父母只要求她努力学 习.入学后, ...查看


  • 班主任管理案例--低年级小学生喜欢打人案例分析
  • 低年级小学生喜欢打人案例分析 当过班主任很多年了,在管理班级时总会发现班里几个孩子,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打.骂.欺负同学,甚至无缘无故的就去打同学.以前我总是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但是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孩子没有太大的改变.通 ...查看


  • "儿童分离焦虑症"对策的案例研究
  • "儿童分离焦虑症"对策的案例研究 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健康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班主任除了关注德育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关注班里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也是班主任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案例描述 小伟, ...查看


  •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的设计与分析指导
  • 教育管理案例设计与分析指导 目录 一.什么是教育管理案例研究 ................ 2 (一)教育管理案例研究的概念 ....................................................... ...查看


  • 辅导员技能大赛试题库 选题 陕西理工学院
  • 第一大类: 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测试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共计10道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 安徽 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查看


  • 教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 第一课 大家之"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归属感的含义及表现.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在集体里面获得知识.锻炼才能.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使自己自觉地 归属于团体. 情感 ...查看


  • 人际关系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 摘 要 总结小学生心理咨询56份案例发现,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人际关系.本文总结了小学生三种主要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及其不良的表现,而不适应的人际关系容易引发小学生的负性情绪,进而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 ...查看


  • 个案研究法及其应用
  • 第十一章 个案研究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 个案研究法的概述 一.个案研究法及其类型 (一)什么是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个案研究法指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