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三:
湖南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课程设置表
注:1、“/”为上 、下两上学期;
2、按每周5天安排教学,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附四:
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设置表
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3-6年级英语课程按长短课时安排,每周一节长课时,2节短课时,短课时20-25分钟,长短课时合并计算为2课时。
3、7-9年级选择综合课程的学校,学校课程为559节,选择分科课程的为593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表一为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设置,表二为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各门课程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
我省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学校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体育、艺术(音乐、美术)5门必修课,其它课程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是否开设。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 2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3、晨会、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团队活动每周安排一课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学校在作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4、七至九年级在选择学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相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5、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6、一至六年级设体育课,七至九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七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识,应在学生进行相关体育活动时,使学生了解,但不得组织笔试。
7、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应注重对学生研究性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培养, 注重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教学时间上可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课程统筹安排。
附三:
湖南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课程设置表
注:1、“/”为上 、下两上学期;
2、按每周5天安排教学,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附四:
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设置表
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3-6年级英语课程按长短课时安排,每周一节长课时,2节短课时,短课时20-25分钟,长短课时合并计算为2课时。
3、7-9年级选择综合课程的学校,学校课程为559节,选择分科课程的为593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表一为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设置,表二为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各门课程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
我省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学校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体育、艺术(音乐、美术)5门必修课,其它课程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是否开设。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 2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3、晨会、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团队活动每周安排一课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学校在作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4、七至九年级在选择学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相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5、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6、一至六年级设体育课,七至九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七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识,应在学生进行相关体育活动时,使学生了解,但不得组织笔试。
7、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应注重对学生研究性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培养, 注重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教学时间上可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课程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