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1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三、词语

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

1、词性划分

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

2、近义词和反义词

(1)意思相同的词:“爸爸——父亲”、“互相——相互” (2

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 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

(3)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 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 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 ”

3、 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 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 4、词语结构一AA:“一群群”

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ABAB:“研究研究”

5、成语和谚语。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

四、 语句

1、 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

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 复句:

(1) 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2)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 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4)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 (7)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 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4、 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

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

(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

合并句的方法

(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种排列方式)

(1)事情发展顺序 (2)时间先后顺序 (3)先总述后分述顺序 (4)空间推移顺序

6、句式转换

(1)“把”字句(主动句)和“被”字句(被动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接受者相互转换,更换主语。

(2)主说和转述:“三个改变”第一,改变标点符号 :“”→,。 第二,改变人称。第三,根据需要删减个别字,保持句子通顺。

7、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 例句“我们要从小养成讲文明” (2)用词不当。 例句“妈妈非常关爱我”

(3)搭配不当。 例句“她穿着一件粉色上衣和一顶白色帽子” (4)语意重复或啰嗦。 例句“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5)词序颠倒。 例句“语文对我最感兴趣”

(6)前后矛盾。 例句“五颜六色的红旗在迎风飘扬”

(7)指代不明。 例句“王宇和李军是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一起学习。” (8)不合事理。 例句“盲姑娘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 修改病句技巧:(1)了解病句常见类型 (2)保留愿意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句子主干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词语搭配 (5)从逻辑事理入手

8、修辞(6种常见修辞)

(1)比喻: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本体”+“比喻词”(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变成、是)+“喻体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例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 (3)排比:结构相似、证据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

(4)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目的在于加强语气。例句“这比山还高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5)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对不会!” (6)夸张:为了表达需要,故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夸大或缩小,突出印象。“飞流直下三千尺”

五、标点符号

1、点号(7种):句号“。”;问号“?”;感叹句“!”;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着重号.;间隔号· ;专名号——

3、位置:点号放在右下角,占一个字的位置,不放在另一行开头;标号“前不置尾,后不在开头”;省略号和破折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不能分两截分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

六、阅读理解——“捉迷藏”游戏 1、 阅读三字歌

好题目 明中心 含内容 慢慢找

中心句 中心词 关键段 宜先找 总起句 在前面 总结句 在后头 合段意 提问题 串联法 是高招

答问题 要周到 常练习 有提高

2、解题步骤:“一读二找三答”

“一读”:边读边圈点勾画,多做记号。 “二找”:归纳段意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三答”:“三个忠实”忠实于题目、忠实于原文、忠实于语言规则。

3、提高阅读质量的诀窍:精读、泛读、摘录佳句。 七、写作 (一)作文基础知识

1、审清题意:“五审”

(1)审清体裁(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 (2)审清题材(人、物、事、景)

(3)审清范围(时间、地点、人称、事件、对象具体限制) (4)审清主题(中心思想) (5)审清其他要求(附加要求)

2、确定主题:“四要”

(1)主题要正确(反应生活实际) (2)主题要集中(一个文章不能多个主题)

(3)主题要鲜明(明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立场) (4)主题要深刻(深挖内涵思想)

3、选择材料:“四要”

(1)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多写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2)选择真实的材料(真实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选择新颖的材料(新人新事) (4)选择独有的材料(具有创新性)

4、编写提纲“五点”:

(1)拟好题目 (2)确定主题 (3)段落安排 (4)每段的主要意思

(5)重点段落的层次安排和内容

5、修改文章“五看”:

(1)是否切题

(2)主题、思想是否明确、突出

(3)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题、内容是否具体、完整 (4)看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 (5)看标点是否正确。

(二)看图作文 “一看二写,四要两注意”

“一看二写”:先看图,再写作文

“四要”: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具体描写。 “两注意”:看清全画面内容;分清图上内容主次和表达的中心。

(三)记叙文·记事

(1)写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事件经过写具体 (3)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写 (4)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四)记叙文·写人

(1)确定写作对象 (2)确定人物的思想品质 (3)选择典型的具体事例

(4)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进行描写。 (5)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五)记叙文·状物——“五要三注意”

“五要”:

(1)抓住物的特征 (2)按一定顺序写 (3)既写静态又写动态

(4)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等手法把内容写具体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三注意”:

(1)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2)明确中心,展开想象 (3)根据内容,安排顺序。

(六)记叙文·写景

注意六点:

(1)抓住景物特征

(2)注意时间、地点、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景物特点安排恰当的顺序

(4)采用多种手法表现景物特点及变化 (5)写出自己的感受 (6)借景抒情

(七)应用文

1、应用文大多以记叙文为基础,但是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种应用文的格式 2、常见应用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通知、留言条、表扬信、建议书和日记。 3、具体格式:

(1)标题居中。(除了书信、留言条和日记没有标题,其他皆有)

(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

(3)署名和日期:先写署名,另起一行写清“*年*月*日”。

三、词语

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 1、词性划分

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 2、近义词和反义词

(1 (2

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 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

(3)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 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 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 ”

3、 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 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

4、词语结构一AA:“一群群”

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ABAB:“研究研究”

5、成语和谚语。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 四、 语句

1、 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 复句:

(1) 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2)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 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4)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

(7)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 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4、 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

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 (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 合并句的方法

(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种排列方式)

(1)事情发展顺序 (2)时间先后顺序 (3)先总述后分述顺序 (4)空间推移顺序 6、句式转换

(1)“把”字句(主动句)和“被”字句(被动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接受者相互转换,更换主语。

(2)主说和转述:“三个改变”第一,改变标点符号 :“”→,。 第二,改变人称。第三,根据需要删减个别字,保持句子通顺。

7、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 例句“我们要从小养成讲文明” (2)用词不当。 例句“妈妈非常关爱我”

(3)搭配不当。 例句“她穿着一件粉色上衣和一顶白色帽子” (4)语意重复或啰嗦。 例句“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5)词序颠倒。 例句“语文对我最感兴趣”

(6)前后矛盾。 例句“五颜六色的红旗在迎风飘扬” (7)指代不明。 例句“王宇和李军是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一起学习。”

(8)不合事理。 例句“盲姑娘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 修改病句技巧:(1)了解病句常见类型 (2)保留愿意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句子主干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词语搭配 (5)从逻辑事理入手 8、修辞(6种常见修辞)

(1)比喻: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本体”+“比喻词”(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变成、是)+“喻体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例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 (3)排比:结构相似、证据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 (4)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目的在于加强语气。例句“这比山还高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5)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对不会!”

(6)夸张:为了表达需要,故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夸大或缩小,突出印象。“飞流直下三千尺”

五、标点符号

1、点号(7种):句号“。”;问号“?”;感叹句“!”;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着重号.;间隔号〃 ;专名号——

3、位臵:点号放在右下角,占一个字的位臵,不放在另一行开头;标号“前不臵尾,后不在开头”;省略号和破折号占两个字的位臵,不能分两截分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 对联:

大门:1·喜庆胜利 喜气盈门 2·天增岁月地增产 春满乾坤喜满门 厨房:1·巧做百样菜 喜迎四方客 2·一人巧作千人食 五味调合百味食 书房:1·要知天下事 须读古今书 2·图书聚所好 竹柏得其真 客厅:1·淡交唯对水 雅意在为民 2·得好友来如对月 有佳书读胜看花 卧室:1·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知识园

1、 四大古典名著是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2、 匹诺曹是世界著名童话《木偶奇遇记》的主人公。

3、 倒挂起来睡觉的动物是 蝙蝠 ,合不拢眼睛睡觉的是 鱼 。 4、 填反义词:

A、聪明一世,(糊涂)一时。B、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奖赏不论冤仇,(惩罚)不论骨肉。

5、历史人物与哪个成语有关:

孙膑—(围魏救赵) 蔺相如—(完璧归赵) 曹操—(望梅止渴) 苻坚—(草木皆兵)

5、 中国有和“四”不解之缘,你了解以下这些“四”吗? (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3)四个直辖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

(4)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5)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

(6)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古诗词中诗人总喜欢题花吟月,使诗词或香艳醉人,或清新脱俗,你知道含有下列事物的诗句吗?

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杏花: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桂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菊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月: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3)

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宫殿,成语就是这精神里璀璨夺目的明珠,

一、关于成语的来源(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1, 寓言成语,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如《庄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山,《韩非子》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

2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等

3历史故事成语,汉语成语中,来源于历史事件名人传闻佚事的有很大的比例,如《左传》《史记》《后汉书》有许多著名战争或历史事件概括而来的成语,如草木皆兵,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这类成语要注意这个成语的主人公,考试会考到,(后面有专门练习)

4 名言警句成语(可做了解)如,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一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切磋琢磨,

5 来源于宗教的成语:(佛)立地成佛,借花献佛,降龙伏虎,当头棒喝,(道)鸡犬升天 点石成金,灵丹妙药,脱胎换骨,长生不老

6来源于民谚俗语的: 投鼠忌器,唇亡齿寒, 城门失火,秧及鱼池

成语中的广告应用 (活用成语)

1一毛不拔(某牙刷广告 )

2臭名远扬 香飘万里 (某臭豆腐广告)

3停电24小时 依旧冷若冰霜(上海某冰箱广告)

4闲妻良母(台湾海龙洗衣机的广告)

5 一笔勾销(某涂改笔广告)

6千军万马难抵名笔一挥(派克金笔广告)

7默默无“蚊”的奉献(某电蚊香广告)

8金狮牌自行车(乐在骑中)

含“手”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手舞足蹈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情同手足

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眼疾手快

形容重归于好:握手言和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心灵手巧

形容十分喜爱:爱不释手 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手到擒拿

填反义词:

A、聪明一世,(糊涂)一时。B、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奖赏不论冤仇,(惩罚)不论骨肉。

《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作品。

至圣孔子(圣人) 亚圣孟子 书圣王羲之〃晋

画圣吴道子〃唐 诗圣杜甫 词圣苏轼

文圣欧阳修 茶圣陆羽〃唐 药圣李时珍 医圣张仲景〃东汉 草圣张旭〃唐 药王孙思邈〃唐 田园诗人陶渊明〃晋 诗歌之父屈原〃战国 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

1.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1.岁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2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2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3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36.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38.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2.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43.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44.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45.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46.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4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48.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49.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0.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51.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52.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53.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54.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55.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57.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魏蜀吴

58.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59.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60.三坟五典: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6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我国古代建安文学的代表

62.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城市别称:

福州(榕城) 泉城(济南) 春城(昆明) 成都(蓉城、锦城) 广州(羊城、花城) 日光城(拉萨) 水城(苏州) 冰城(哈尔滨) 长城著名三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

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与山西鹳雀楼并称中国四大名楼。

文学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五行:金木水土火。

古代四艺:琴、棋、书、画。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三、词语

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

1、词性划分

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

2、近义词和反义词

(1)意思相同的词:“爸爸——父亲”、“互相——相互” (2

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 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

(3)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 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 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 ”

3、 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 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 4、词语结构一AA:“一群群”

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ABAB:“研究研究”

5、成语和谚语。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

四、 语句

1、 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

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 复句:

(1) 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2)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 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4)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 (7)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 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4、 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

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

(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

合并句的方法

(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种排列方式)

(1)事情发展顺序 (2)时间先后顺序 (3)先总述后分述顺序 (4)空间推移顺序

6、句式转换

(1)“把”字句(主动句)和“被”字句(被动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接受者相互转换,更换主语。

(2)主说和转述:“三个改变”第一,改变标点符号 :“”→,。 第二,改变人称。第三,根据需要删减个别字,保持句子通顺。

7、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 例句“我们要从小养成讲文明” (2)用词不当。 例句“妈妈非常关爱我”

(3)搭配不当。 例句“她穿着一件粉色上衣和一顶白色帽子” (4)语意重复或啰嗦。 例句“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5)词序颠倒。 例句“语文对我最感兴趣”

(6)前后矛盾。 例句“五颜六色的红旗在迎风飘扬”

(7)指代不明。 例句“王宇和李军是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一起学习。” (8)不合事理。 例句“盲姑娘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 修改病句技巧:(1)了解病句常见类型 (2)保留愿意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句子主干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词语搭配 (5)从逻辑事理入手

8、修辞(6种常见修辞)

(1)比喻: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本体”+“比喻词”(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变成、是)+“喻体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例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 (3)排比:结构相似、证据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

(4)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目的在于加强语气。例句“这比山还高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5)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对不会!” (6)夸张:为了表达需要,故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夸大或缩小,突出印象。“飞流直下三千尺”

五、标点符号

1、点号(7种):句号“。”;问号“?”;感叹句“!”;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着重号.;间隔号· ;专名号——

3、位置:点号放在右下角,占一个字的位置,不放在另一行开头;标号“前不置尾,后不在开头”;省略号和破折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不能分两截分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

六、阅读理解——“捉迷藏”游戏 1、 阅读三字歌

好题目 明中心 含内容 慢慢找

中心句 中心词 关键段 宜先找 总起句 在前面 总结句 在后头 合段意 提问题 串联法 是高招

答问题 要周到 常练习 有提高

2、解题步骤:“一读二找三答”

“一读”:边读边圈点勾画,多做记号。 “二找”:归纳段意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三答”:“三个忠实”忠实于题目、忠实于原文、忠实于语言规则。

3、提高阅读质量的诀窍:精读、泛读、摘录佳句。 七、写作 (一)作文基础知识

1、审清题意:“五审”

(1)审清体裁(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 (2)审清题材(人、物、事、景)

(3)审清范围(时间、地点、人称、事件、对象具体限制) (4)审清主题(中心思想) (5)审清其他要求(附加要求)

2、确定主题:“四要”

(1)主题要正确(反应生活实际) (2)主题要集中(一个文章不能多个主题)

(3)主题要鲜明(明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立场) (4)主题要深刻(深挖内涵思想)

3、选择材料:“四要”

(1)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多写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2)选择真实的材料(真实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选择新颖的材料(新人新事) (4)选择独有的材料(具有创新性)

4、编写提纲“五点”:

(1)拟好题目 (2)确定主题 (3)段落安排 (4)每段的主要意思

(5)重点段落的层次安排和内容

5、修改文章“五看”:

(1)是否切题

(2)主题、思想是否明确、突出

(3)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题、内容是否具体、完整 (4)看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 (5)看标点是否正确。

(二)看图作文 “一看二写,四要两注意”

“一看二写”:先看图,再写作文

“四要”: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具体描写。 “两注意”:看清全画面内容;分清图上内容主次和表达的中心。

(三)记叙文·记事

(1)写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事件经过写具体 (3)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写 (4)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四)记叙文·写人

(1)确定写作对象 (2)确定人物的思想品质 (3)选择典型的具体事例

(4)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进行描写。 (5)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五)记叙文·状物——“五要三注意”

“五要”:

(1)抓住物的特征 (2)按一定顺序写 (3)既写静态又写动态

(4)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等手法把内容写具体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三注意”:

(1)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2)明确中心,展开想象 (3)根据内容,安排顺序。

(六)记叙文·写景

注意六点:

(1)抓住景物特征

(2)注意时间、地点、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景物特点安排恰当的顺序

(4)采用多种手法表现景物特点及变化 (5)写出自己的感受 (6)借景抒情

(七)应用文

1、应用文大多以记叙文为基础,但是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种应用文的格式 2、常见应用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通知、留言条、表扬信、建议书和日记。 3、具体格式:

(1)标题居中。(除了书信、留言条和日记没有标题,其他皆有)

(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

(3)署名和日期:先写署名,另起一行写清“*年*月*日”。

三、词语

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 1、词性划分

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 2、近义词和反义词

(1 (2

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 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

(3)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 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 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 ”

3、 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 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

4、词语结构一AA:“一群群”

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ABAB:“研究研究”

5、成语和谚语。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 四、 语句

1、 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 复句:

(1) 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2)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 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4)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

(7)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 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4、 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

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 (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 合并句的方法

(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种排列方式)

(1)事情发展顺序 (2)时间先后顺序 (3)先总述后分述顺序 (4)空间推移顺序 6、句式转换

(1)“把”字句(主动句)和“被”字句(被动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接受者相互转换,更换主语。

(2)主说和转述:“三个改变”第一,改变标点符号 :“”→,。 第二,改变人称。第三,根据需要删减个别字,保持句子通顺。

7、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 例句“我们要从小养成讲文明” (2)用词不当。 例句“妈妈非常关爱我”

(3)搭配不当。 例句“她穿着一件粉色上衣和一顶白色帽子” (4)语意重复或啰嗦。 例句“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5)词序颠倒。 例句“语文对我最感兴趣”

(6)前后矛盾。 例句“五颜六色的红旗在迎风飘扬” (7)指代不明。 例句“王宇和李军是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一起学习。”

(8)不合事理。 例句“盲姑娘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 修改病句技巧:(1)了解病句常见类型 (2)保留愿意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句子主干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词语搭配 (5)从逻辑事理入手 8、修辞(6种常见修辞)

(1)比喻: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本体”+“比喻词”(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变成、是)+“喻体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例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 (3)排比:结构相似、证据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 (4)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目的在于加强语气。例句“这比山还高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5)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对不会!”

(6)夸张:为了表达需要,故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夸大或缩小,突出印象。“飞流直下三千尺”

五、标点符号

1、点号(7种):句号“。”;问号“?”;感叹句“!”;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着重号.;间隔号〃 ;专名号——

3、位臵:点号放在右下角,占一个字的位臵,不放在另一行开头;标号“前不臵尾,后不在开头”;省略号和破折号占两个字的位臵,不能分两截分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 对联:

大门:1·喜庆胜利 喜气盈门 2·天增岁月地增产 春满乾坤喜满门 厨房:1·巧做百样菜 喜迎四方客 2·一人巧作千人食 五味调合百味食 书房:1·要知天下事 须读古今书 2·图书聚所好 竹柏得其真 客厅:1·淡交唯对水 雅意在为民 2·得好友来如对月 有佳书读胜看花 卧室:1·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知识园

1、 四大古典名著是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2、 匹诺曹是世界著名童话《木偶奇遇记》的主人公。

3、 倒挂起来睡觉的动物是 蝙蝠 ,合不拢眼睛睡觉的是 鱼 。 4、 填反义词:

A、聪明一世,(糊涂)一时。B、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奖赏不论冤仇,(惩罚)不论骨肉。

5、历史人物与哪个成语有关:

孙膑—(围魏救赵) 蔺相如—(完璧归赵) 曹操—(望梅止渴) 苻坚—(草木皆兵)

5、 中国有和“四”不解之缘,你了解以下这些“四”吗? (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3)四个直辖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

(4)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5)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

(6)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古诗词中诗人总喜欢题花吟月,使诗词或香艳醉人,或清新脱俗,你知道含有下列事物的诗句吗?

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杏花: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桂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菊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月: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3)

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宫殿,成语就是这精神里璀璨夺目的明珠,

一、关于成语的来源(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1, 寓言成语,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如《庄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山,《韩非子》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

2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等

3历史故事成语,汉语成语中,来源于历史事件名人传闻佚事的有很大的比例,如《左传》《史记》《后汉书》有许多著名战争或历史事件概括而来的成语,如草木皆兵,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这类成语要注意这个成语的主人公,考试会考到,(后面有专门练习)

4 名言警句成语(可做了解)如,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一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切磋琢磨,

5 来源于宗教的成语:(佛)立地成佛,借花献佛,降龙伏虎,当头棒喝,(道)鸡犬升天 点石成金,灵丹妙药,脱胎换骨,长生不老

6来源于民谚俗语的: 投鼠忌器,唇亡齿寒, 城门失火,秧及鱼池

成语中的广告应用 (活用成语)

1一毛不拔(某牙刷广告 )

2臭名远扬 香飘万里 (某臭豆腐广告)

3停电24小时 依旧冷若冰霜(上海某冰箱广告)

4闲妻良母(台湾海龙洗衣机的广告)

5 一笔勾销(某涂改笔广告)

6千军万马难抵名笔一挥(派克金笔广告)

7默默无“蚊”的奉献(某电蚊香广告)

8金狮牌自行车(乐在骑中)

含“手”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手舞足蹈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情同手足

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眼疾手快

形容重归于好:握手言和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心灵手巧

形容十分喜爱:爱不释手 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手到擒拿

填反义词:

A、聪明一世,(糊涂)一时。B、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奖赏不论冤仇,(惩罚)不论骨肉。

《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作品。

至圣孔子(圣人) 亚圣孟子 书圣王羲之〃晋

画圣吴道子〃唐 诗圣杜甫 词圣苏轼

文圣欧阳修 茶圣陆羽〃唐 药圣李时珍 医圣张仲景〃东汉 草圣张旭〃唐 药王孙思邈〃唐 田园诗人陶渊明〃晋 诗歌之父屈原〃战国 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

1.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1.岁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2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2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3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36.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38.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2.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43.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44.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45.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46.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4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48.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49.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0.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51.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52.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53.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54.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55.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57.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魏蜀吴

58.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59.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60.三坟五典: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6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我国古代建安文学的代表

62.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城市别称:

福州(榕城) 泉城(济南) 春城(昆明) 成都(蓉城、锦城) 广州(羊城、花城) 日光城(拉萨) 水城(苏州) 冰城(哈尔滨) 长城著名三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

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与山西鹳雀楼并称中国四大名楼。

文学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五行:金木水土火。

古代四艺:琴、棋、书、画。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工具,所以学好语文至关重要,而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成为学习的重中之中.到底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应届毕业生网特别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学习方法,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学法指导 ...查看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 时间:2013-08-31 08:23 来源:未知 作者:zkgk2 阅读:339次 栏目关注:2013高考分数线     2013高考作文     2013大学排名     答疑网教师招募     阳光导师 摘要: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重要 ...查看


  •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的总设计,使单元课堂教学模式学科化,课型化,我们设计的 "小学阅读导学"和"作文导学"两个亚模式,经过41名教师的一年多验证,证明该模式具有以 ...查看


  • 小学语文各阶段教学重点
  • 小学语文各阶段教学重点 为扎实地推进我富加片区的语文教学工作,接受上级安排,我认真阅读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我们在小学阶段应从那些方面去 ...查看


  • 小学语文常用关联词大全知识归纳整理
  • 小学语文常用关联词大全知识归纳整理 1.并列句 (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 ...查看


  • 小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辅导
  • 学习方法辅导 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特别是在小学,一定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步,制定周学习计划,具体落实. 第 周学习计划表 姓 名 年级 班 [过程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学习习惯检查表 *1.上课时,必要的学习用品都带齐了. ...查看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一.汉语拼音: 1.43页字母表 声母23个 翘舌音4个,平舌音3个 韵母24个 单韵母6个,复韵母18个,其中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2.字母复习巩固训练:14页我会读(6个单 ...查看


  • 小学语文备课的基本要求与格式
  • 小学语文备课的基本要求与格式 一.第一步:测试导学 1.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如"全程设计""课时检测"和网络资源等,精选或精编旧知检测题,利用黑板.多媒体课件或投影展示,简单的也可口头提问用以促进学生的 ...查看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2)
  • 4.词语重叠: 68.70.137页读读说说定中短语) AA的 86.91页数量词 一 ) 110页 AABB的 116页读读说说动词) A一A 132页读读说说 又A又B 138页读读说说 AABB 136页读读说说 一AA )的 ) 5 ...查看


  • 浅谈小学毕业班语文复习方法
  • 浅谈小学毕业班语文复习方法 复习是一种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整理的活动过程.有效的复习指导,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获得理想的"即时效应."这里,我从"整体把握,构建体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