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榆
近日,省市粤剧院、团联手重排《山乡风云》。动员大会上,当年参加过创作演出的主要人员都出席了,不禁回忆起四十多年前本剧初上舞台的难忘岁月。
1964年中国京剧院的《红灯记》来广州演出,曾轰动一时。善于表现古代人生活的京剧,居然也能如此真实感人地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
的英勇事迹。因此,这出戏不仅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而且受到我省、市党政领导的重视。当时中共中南局书记兼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同志看了《红灯记》演出之后,下了一个指示:粤剧也要搞一个“《绿灯记》”。
中南局宣传部部长兼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匡同志接受任务之后进行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在我省城乡演出的粤剧《桃园堡》和话剧《山乡风云》影响较广,剧中人物如主要角色刘琴等给人的印象也较深。
粤剧《桃园堡》与话剧《山乡风云》都是根据著名作家吴有恒的长篇小说《山乡风云录》改编的,反映解放战争中广东五邑地区游击队的斗争。其主要人物游击队女队长刘琴深入虎穴、发动群众与反动武装斗智斗勇,故事曲折感人,很富戏剧性。经过研究,决定改编小说《山乡风云录》为粤剧《山乡风云》,这就是粤剧“绿灯记”。
为编好这个戏,请来小说原作者吴有恒与粤剧编剧杨子静、莫汝成编写剧本,调集粤剧重量级演员红线女、罗品超、文觉非、罗家宝、少昆仑、郑培英参加演出,由林榆执行导演。
全体编、导、演与音乐员全体集中在从化温泉,进行剧本编写和排练。王匡部长坐镇从化领导,并派来省委宣传部黄施民副部长自始至终抓这个戏的编写、排练和演出。
粤剧过去演过不少现代戏,为什么成绩欠佳?除了思想内容概念化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除“唱”之外,舞台上讲的是大白话,“做”的是日常生活原形,人们称为“话剧带唱”。观众喜欢的戏曲程式表演不见了,因此,《山》剧要获得成功,必须从“话剧带唱”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走“戏曲化”的创新道路。
戏曲是以写意和唱、做、念、打的特定程式构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的。写意是戏曲的美学规律,程式是戏曲的外在特征。因此,《山》剧从写作开始就注意到戏曲艺术的运用。内容的虚实结合,唱词宾白的搭配,音乐曲牌的协调,角色的“行当”属性,这些都在创作剧本时就给予充分重视和具体解决。其次在排练中,必须抓住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角色表演的“戏曲化”。
主要人物刘琴上场,用的是“锣边花”,这个锣鼓点在传统戏中多是大将上场用的,演员踏着锣鼓做威武的“拉山”、“踢甲”动作。可刘琴是游击队队长,穿军装,既无“甲”可“踢”,“拉山”更无目的,必须给予新的设计。她配合强烈的锣鼓出场,接连理腰带、推帽子、愤恨地捶手,用小武的唱腔代替旦角的腔调;这样,一个刚强威武的女战士形象一下子就凸现出来了。后来她扮作一个女教师,打入桃园堡发动群众时,则用小生的行腔和身段,显得温文尔雅,从容淡定。扮演这个角色的红线女,在台上自有一番夺目的亮丽。
戏中的黑牛是个鲁莽粗野的转变人物,在传统戏中应归属武生行当,当他说到“我一枪……”、“我一脚……”时,扮演者罗品超边说边做舞枪、起脚的大动作,谁都认可这既是现实中的黑牛,又不失戏曲艺术的风范。
扮演反面人物联防队长的文觉非常用侧步横行,多是借鉴于“六分”行当中的表演特点。
还有一个重要角色何奉,由罗家宝扮演,他原是小生行当,现在演这个苦大仇深、老态龙钟、举步蹒跚的老奴才,那就更见功力了。
“山乡风云”何以脱颖而出?其中就是仰仗“戏曲化”的创新精神,编、导、演、音乐、舞美全体人员围绕这个精神通力合作。
1965年,《山》剧参加中南区第一届五省戏曲汇演,获得好评。汉剧马上决定移植上演。且被选上北京,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中亲自看了演出,并亲切接见了剧组的主要成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晚上黄金时间播送了《山乡风云》全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很少播放地方戏曲,播放粤剧更是前所未有的。
上图:周总理接见《山乡风云》的演员、导演。左起为红线女、罗品超、文觉非、林榆。(1965)
上图:红线女在《山乡风云》中饰演游击队长刘琴
(蔓霞/编制)
□林榆
近日,省市粤剧院、团联手重排《山乡风云》。动员大会上,当年参加过创作演出的主要人员都出席了,不禁回忆起四十多年前本剧初上舞台的难忘岁月。
1964年中国京剧院的《红灯记》来广州演出,曾轰动一时。善于表现古代人生活的京剧,居然也能如此真实感人地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
的英勇事迹。因此,这出戏不仅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而且受到我省、市党政领导的重视。当时中共中南局书记兼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同志看了《红灯记》演出之后,下了一个指示:粤剧也要搞一个“《绿灯记》”。
中南局宣传部部长兼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匡同志接受任务之后进行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在我省城乡演出的粤剧《桃园堡》和话剧《山乡风云》影响较广,剧中人物如主要角色刘琴等给人的印象也较深。
粤剧《桃园堡》与话剧《山乡风云》都是根据著名作家吴有恒的长篇小说《山乡风云录》改编的,反映解放战争中广东五邑地区游击队的斗争。其主要人物游击队女队长刘琴深入虎穴、发动群众与反动武装斗智斗勇,故事曲折感人,很富戏剧性。经过研究,决定改编小说《山乡风云录》为粤剧《山乡风云》,这就是粤剧“绿灯记”。
为编好这个戏,请来小说原作者吴有恒与粤剧编剧杨子静、莫汝成编写剧本,调集粤剧重量级演员红线女、罗品超、文觉非、罗家宝、少昆仑、郑培英参加演出,由林榆执行导演。
全体编、导、演与音乐员全体集中在从化温泉,进行剧本编写和排练。王匡部长坐镇从化领导,并派来省委宣传部黄施民副部长自始至终抓这个戏的编写、排练和演出。
粤剧过去演过不少现代戏,为什么成绩欠佳?除了思想内容概念化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除“唱”之外,舞台上讲的是大白话,“做”的是日常生活原形,人们称为“话剧带唱”。观众喜欢的戏曲程式表演不见了,因此,《山》剧要获得成功,必须从“话剧带唱”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走“戏曲化”的创新道路。
戏曲是以写意和唱、做、念、打的特定程式构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的。写意是戏曲的美学规律,程式是戏曲的外在特征。因此,《山》剧从写作开始就注意到戏曲艺术的运用。内容的虚实结合,唱词宾白的搭配,音乐曲牌的协调,角色的“行当”属性,这些都在创作剧本时就给予充分重视和具体解决。其次在排练中,必须抓住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角色表演的“戏曲化”。
主要人物刘琴上场,用的是“锣边花”,这个锣鼓点在传统戏中多是大将上场用的,演员踏着锣鼓做威武的“拉山”、“踢甲”动作。可刘琴是游击队队长,穿军装,既无“甲”可“踢”,“拉山”更无目的,必须给予新的设计。她配合强烈的锣鼓出场,接连理腰带、推帽子、愤恨地捶手,用小武的唱腔代替旦角的腔调;这样,一个刚强威武的女战士形象一下子就凸现出来了。后来她扮作一个女教师,打入桃园堡发动群众时,则用小生的行腔和身段,显得温文尔雅,从容淡定。扮演这个角色的红线女,在台上自有一番夺目的亮丽。
戏中的黑牛是个鲁莽粗野的转变人物,在传统戏中应归属武生行当,当他说到“我一枪……”、“我一脚……”时,扮演者罗品超边说边做舞枪、起脚的大动作,谁都认可这既是现实中的黑牛,又不失戏曲艺术的风范。
扮演反面人物联防队长的文觉非常用侧步横行,多是借鉴于“六分”行当中的表演特点。
还有一个重要角色何奉,由罗家宝扮演,他原是小生行当,现在演这个苦大仇深、老态龙钟、举步蹒跚的老奴才,那就更见功力了。
“山乡风云”何以脱颖而出?其中就是仰仗“戏曲化”的创新精神,编、导、演、音乐、舞美全体人员围绕这个精神通力合作。
1965年,《山》剧参加中南区第一届五省戏曲汇演,获得好评。汉剧马上决定移植上演。且被选上北京,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中亲自看了演出,并亲切接见了剧组的主要成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晚上黄金时间播送了《山乡风云》全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很少播放地方戏曲,播放粤剧更是前所未有的。
上图:周总理接见《山乡风云》的演员、导演。左起为红线女、罗品超、文觉非、林榆。(1965)
上图:红线女在《山乡风云》中饰演游击队长刘琴
(蔓霞/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