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跨国企业避税有术

保罗·克鲁格曼 2014年07月30日

在最近的裁决中,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中的保守多数派明确表示,他们认为企业是人,因而也就拥有所有人的权利。他们享有,具体来说就是可以花很多的钱,让政治进程偏向自己这一边。他们有的自由,包括那些让他们的员工不能享受福利的信仰。然后呢,持枪的权利?

不过,企业人和你我这种人还是有一个重大区别的:照着现在的趋势,我们正在迈步走向有血有肉的人才需要缴税的世界。

Fred R. Conrad/The New York Times

保罗·克鲁格曼

相关文章

奥巴马呼吁封堵公司避税漏洞

美国“债务危机”纯属危言耸听

批评QE,经济学家为富人代言

否定贫富分化无异掩耳盗铃

复苏的只是华尔街

目前还没实现:联邦政府的岁入仍有十分之一来自企业利得税收。但这个比例曾经远不止这一点——上世纪50年代初有三分之一的岁入来自利得税,到了60年代还有四分之一甚至更多。自那以后这个比例开始下降,税率降低是一部分原因,但主要还是反映了企业避税行为的盛况空前,而政客们也没怎么去阻止这种避税。

因此我们要说说避税策略中的明星:“反转”(inversion)。这是一种法律策略,一家公司宣布它在美国的运营是归某个外国子公司所有,而不是反过来,通过这种角色的反转,公司可以把申报收益从美国课税辖区转移到某个税率更低的地方。

关于反转,最重要的是得明白,美国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并非在任何实质意义上“移居海外”。比如据多方报道,药店连锁巨头沃尔格林(Walgreen)即将在法律上把自己变成一家瑞士公司。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生意上不会有任何改变;你的街坊药店不会关门,转而开到苏黎世去。这将是纯粹的纸上交易——但它将夺走美国政府数十亿美元的税收,而你,纳税人,只能通过各种途径去补这个缺口。

那么,奥巴马总统形容使用“反转”手段的公司是“企业逃兵”,说错了吗?其实没错——他们在逃避自己的“公民义务”,这跟有没有实质上转移到国外是不相干的。为反转作辩解的人时常宣称,是高税收把企业赶出了美国,这是在胡诌。这些企业没有把生产或工作岗位转移到海外——他们的利润仍然是在美国赚取的。只不过现在要逃避这些利润带来的税负。

国会可以打击这种逃税行为——现行法律已经规定,一家公司不能把自己没有开展什么实际业务的地方称为法定住所,此外,公司宣布自己为非美国企业所需要满足的条件也可以更多,这些可以封阻许多目前正在进行的反转项目。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去阻止这种无端的财政收入损失呢?没有。

反对打击反转的人通常会说,与其去封堵漏洞,不如改革整个利得课税的制度,也许该彻底停止对利得征税。他们还常说,对企业利得征税会伤害投资和就业。但涉及反转做法的终结,这些都是很蹩脚的观点。

首先,对利得征税的好处很多。总的来说,相比来自工资的劳动所得,美国税收对资本的非劳动所得要更关照一些;企业税是对这种不平衡的补偿。原则上,如果我们充分提高资本收益和股息所得的税率,去补偿企业税的削减,那么就可以维持对非劳动所得的征税——但这个安排是不完美的,而且以我们当前的政治状况,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此外,停止对利得征税还会大幅增加企业管理层的权力。这真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至于改革制度:是的,是个好想法。但最终的改革跟在当下封堵“反转”这个漏洞是互不影响的。毕竟关于改革布局的宏大辩论一直在进行,即便共和党不像现在这样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地反对总统的一切提议,即便共和党就在几年之前还赞成这个想法,那也要再吵上几年才能有个决断。为什么要让企业在这些年里继续逃避他们应尽的义务,而我们要坐等僵局出现转机呢?

最后,这些都跟投资和创造就业毫无关系,如果有朝一日沃尔格林改变了“国籍”,它将得以保留更多的利润——但把多出来的利润投资到美国的运营中,对它来说并没有特别的好处。

所以事情很简单。我们当然应该就利得课税的方式和额度展开讨论。但与此同时,我们要堵住这个骇人听闻的漏洞。

翻译:经雷

保罗·克鲁格曼 2014年07月30日

在最近的裁决中,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中的保守多数派明确表示,他们认为企业是人,因而也就拥有所有人的权利。他们享有,具体来说就是可以花很多的钱,让政治进程偏向自己这一边。他们有的自由,包括那些让他们的员工不能享受福利的信仰。然后呢,持枪的权利?

不过,企业人和你我这种人还是有一个重大区别的:照着现在的趋势,我们正在迈步走向有血有肉的人才需要缴税的世界。

Fred R. Conrad/The New York Times

保罗·克鲁格曼

相关文章

奥巴马呼吁封堵公司避税漏洞

美国“债务危机”纯属危言耸听

批评QE,经济学家为富人代言

否定贫富分化无异掩耳盗铃

复苏的只是华尔街

目前还没实现:联邦政府的岁入仍有十分之一来自企业利得税收。但这个比例曾经远不止这一点——上世纪50年代初有三分之一的岁入来自利得税,到了60年代还有四分之一甚至更多。自那以后这个比例开始下降,税率降低是一部分原因,但主要还是反映了企业避税行为的盛况空前,而政客们也没怎么去阻止这种避税。

因此我们要说说避税策略中的明星:“反转”(inversion)。这是一种法律策略,一家公司宣布它在美国的运营是归某个外国子公司所有,而不是反过来,通过这种角色的反转,公司可以把申报收益从美国课税辖区转移到某个税率更低的地方。

关于反转,最重要的是得明白,美国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并非在任何实质意义上“移居海外”。比如据多方报道,药店连锁巨头沃尔格林(Walgreen)即将在法律上把自己变成一家瑞士公司。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生意上不会有任何改变;你的街坊药店不会关门,转而开到苏黎世去。这将是纯粹的纸上交易——但它将夺走美国政府数十亿美元的税收,而你,纳税人,只能通过各种途径去补这个缺口。

那么,奥巴马总统形容使用“反转”手段的公司是“企业逃兵”,说错了吗?其实没错——他们在逃避自己的“公民义务”,这跟有没有实质上转移到国外是不相干的。为反转作辩解的人时常宣称,是高税收把企业赶出了美国,这是在胡诌。这些企业没有把生产或工作岗位转移到海外——他们的利润仍然是在美国赚取的。只不过现在要逃避这些利润带来的税负。

国会可以打击这种逃税行为——现行法律已经规定,一家公司不能把自己没有开展什么实际业务的地方称为法定住所,此外,公司宣布自己为非美国企业所需要满足的条件也可以更多,这些可以封阻许多目前正在进行的反转项目。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去阻止这种无端的财政收入损失呢?没有。

反对打击反转的人通常会说,与其去封堵漏洞,不如改革整个利得课税的制度,也许该彻底停止对利得征税。他们还常说,对企业利得征税会伤害投资和就业。但涉及反转做法的终结,这些都是很蹩脚的观点。

首先,对利得征税的好处很多。总的来说,相比来自工资的劳动所得,美国税收对资本的非劳动所得要更关照一些;企业税是对这种不平衡的补偿。原则上,如果我们充分提高资本收益和股息所得的税率,去补偿企业税的削减,那么就可以维持对非劳动所得的征税——但这个安排是不完美的,而且以我们当前的政治状况,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此外,停止对利得征税还会大幅增加企业管理层的权力。这真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至于改革制度:是的,是个好想法。但最终的改革跟在当下封堵“反转”这个漏洞是互不影响的。毕竟关于改革布局的宏大辩论一直在进行,即便共和党不像现在这样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地反对总统的一切提议,即便共和党就在几年之前还赞成这个想法,那也要再吵上几年才能有个决断。为什么要让企业在这些年里继续逃避他们应尽的义务,而我们要坐等僵局出现转机呢?

最后,这些都跟投资和创造就业毫无关系,如果有朝一日沃尔格林改变了“国籍”,它将得以保留更多的利润——但把多出来的利润投资到美国的运营中,对它来说并没有特别的好处。

所以事情很简单。我们当然应该就利得课税的方式和额度展开讨论。但与此同时,我们要堵住这个骇人听闻的漏洞。

翻译:经雷


相关文章

  •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
  • 从跨国公司财务管理谈国际避税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投资成为世界经济中最为常见的经济现象,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话的核心.然而在此过程中,跨国公司凭借其跨国生产和销售的优势,在从事跨国经营活动中,利用国与国之间的税制差异以及各国 ...查看


  • 国际税收筹划方法
  • 国际税收筹划--国际税收筹划方法 一.通过财务决策和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一)利用各国优惠政策 世界各国都规定有多种税收优惠政策,诸如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差别税率.专项免税.亏损结转等.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多.因此, ...查看


  • 跨国公司避税现象研究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 论文题目: 跨国公司避税现象研究 考生姓名: 王甜 专 业: 注册会计师 准考证号: [1**********]6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430000 联系电话: [1**********] 日 期 ...查看


  • 西方经济国家反避税措施借鉴及启示
  • 西方经济国家反避税措施借鉴及启示 摘要:避税与反避税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际避税与国内避税开始相互参透.互为影响,有蔓延之势.美.日.英.德等西方经济国家反避税措施较为成熟,各国应对国际避税 ...查看


  • 反跨国公司国际避税方略研究
  • 反跨国公司国际避税方略研究 2005-03-01厦门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一.来华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避税知多少 什么是跨国公司?按联合国有关机构给下的一个具有普遍定义的是:凡是以一国为基地,从事国外经营,在一个以上国家设有子公司的企业,就称为 ...查看


  • 第五章跨国公司国际避税
  • 第五章 跨国公司国际避税 第一节 跨国公司中的内部贸易 •一.定义 •跨国公司的内部国际贸易也简称为公司内贸易.它指的是跨国母公司与其国外子公司之间以及国外子公司相互之间在产品.技术和服务方面的交易关系.P98 二.内部贸易的特征 P100 ...查看


  • 国际避税地
  • "国际避税地(港)"(tax heaven)之所以能成为全球众多公司的注册点,主要在於其配套的金融服务和宽松的税收环境.正是这些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其成为一些企业避税的"天堂",同时也成为很多国家和国际组 ...查看


  • 华师大货币银行学天堂案例
  • "避税天堂"与"逃税黑洞" 在美国.欧洲等国家的推动下,G20国家一致同意,将对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进行制裁. 早在1995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就曾做出估计,认为中国吸引的外商投 ...查看


  • "美国微软公司避税案"评析及启示
  • 作者:崔晓静何朔 法学 2016年08期 2014年经合组织(OECD)发布了<关于数字经济面临的税收挑战的报告>,其中指出,数字经济下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和高流动性加大了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ase Erosion and Pr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