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绽 2016-01-22 08:42
论起姓孔的名人,不知道您能说出几位?
两千多年来名满全球
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力人物的
至圣先师孔子孔仲尼?
打小就会让梨,长大才华横溢
名列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
挥笔写就清代“昆曲第一戏”
《桃花扇》的孔尚任?
众人皆知,孔子后代名人辈出,但却很少有人提及,这位至圣先师之所以这么优秀,除了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强大的遗传基因和传袭已久的家风。
家风故事
在《史记·孔子列传》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孔子17岁那年,鲁国大夫釐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
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
他的先祖弗父何,本来继位做宋国国君,但却让位于他的弟弟厉公。
到他的另一个先祖正考父时,历佐西周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朝,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恭敬,所以正考父鼎的铭文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
虽然《正考父鼎铭》只有31个字,却传神地表达了一位身居高位而极为谦恭律己的名臣心中的独白:
我曾经三次被国君任命为上卿,每一次都是诚惶诚恐,第一次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总是顺着墙根儿走路,生怕别人说我傲慢。尽管这样,也没人看不起我或胆敢欺侮我。不论是煮稠粥还是熬稀粥,都是在这一个鼎里,只要能糊口度日就满足了。
被鲁国大夫釐子当作圣人的西周名臣正考父,是孔子的七世祖,也就是孔子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父亲,他老人家不仅一辈子践行“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后来,还把这31个字当作家训镌刻在鼎上,要后人们铭记在心。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由北京京剧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出品、制作的新编历史京剧《正考父》,就将这位先贤从3000多年前的历史烟尘中拽了回来,再现了一位为官爱民亲民、为臣公忠体国、为人恭俭清廉的圣人形象。
2015年12月18日,该剧曾在国家大剧院首演;1月28日至1月30日“正考父”又将登上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继续讲述圣人往事。
《正考父》的正确打开方式
看好角 三大头牌齐聚头
看戏看角儿,好戏还得好角儿演。《正考父》云集了北京京剧院众多优秀演员,不仅有“九大头牌”中的三位杜镇杰、李宏图、张慧芳,还有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张建峰、杨少彭。
张建峰与杜镇杰分别在不同场次饰演正考父;与正考父肝胆相照的忠臣司马牛,由于年龄跨越了30年,而分别由李宏图与杨少彭饰演;张慧芳出演正考父的妻子,见证了这位圣人的一举一动。
梅花奖得主杜镇杰的表演炉火纯青,在“抒怀”一场中,一段长达38句的反二黄唱段“家庙简铜鼎陋毫无气派”,更是张弛有度、起伏跌宕。杜镇杰说:“正考父在戏中的年龄跨度较大,我借鉴了《赵氏孤儿》对不同年龄程婴的表现手法,还借鉴了周信芳先生在《跑城》的表演,比如上马的时候因为年事已高,高头大马他上不去,就采用了《小上坟》中旦角的小踮步。”
在剧中,国君派司马牛装扮成逃荒灾民来到蛟河“微服私访”,暗中了解正考父在民间的所作所为。由京剧叶派小生名家李宏图饰演的司马牛,不仅以丰富的表演层次塑造人物,并以“叶派”唱腔为这出以老生为重的戏,带来听觉上的冲击。
青衣名家张慧芳饰演的考父妻是一位贤内助,扮相清丽温婉,唱腔上,她选择了南梆子以及几段西皮流水的戏,为表演增色不少。
奚派老生张建峰扮相儒雅,他出演的部分,在剧情上可谓波澜不惊,对演员来说并不讨好。但他发挥奚派唱腔的优势,将自己的唱段唱得有滋有味儿。
饰演老年司马牛的杨少彭在表演、演唱上也都颇有亮点。在他表演的老年司马牛的场次中,有两段非常动听的唱段。其中,在一段二黄唱腔中,用到了“清板”,这一方面是抒发感情,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司马牛为国、为民的心愿。
听好戏 亦古亦今酣畅淋漓
《正考父》在整体音乐呈现上,既气魄宏大又不乏细腻与灵动,乐队的音乐色彩方面通过古筝、笙等乐器营造古香古色的韵致。
在音乐与唱腔方面,依据剧中人物的行当特点,充分挖掘京剧老生唱腔的魅力,特别是剧尾一段长达36句的反二黄唱段,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正考父的崇高情怀。
该剧作曲、唱腔设计与指挥朱绍玉说,“立足于京剧传统的同时,还要表现出故事的时代感,要符合现代审美。我希望这部戏的唱腔既能让老戏迷听得过瘾,也能得到京剧新观众的喜欢。”
看舞台 话剧导演京剧味儿
北京人艺院长任鸣担任该剧总导演,但大家不用担心他把这部戏变成话剧式京剧。在《正考父》的舞台呈现上,任鸣坚持 “七分传统、三分古风”的舞台创作理念,营造出了中国古代的诗意之美。
导演任鸣说:“在坚持和很好地发挥京剧传统表现手段和艺术特点的基础上,我觉得这部戏有别于其他戏最大的特点是古风、古韵和古意。”
新编历史京剧《正考父》
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剧情简介
正考父,孔子七世祖。连续辅佐西周宋国戴、武、宣三代国君,官至上卿,德高望隆。三公时期,宋国崇德法,尚礼义,倡廉俭,戒奢靡,重农桑,修水利。身为首辅的正考父居功至伟。但他官位越高,人越谦恭,修身愈严,律已愈苛。在家庙的鼎上,正考父铸下31字铭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
演出票价:180元、120元、80元、50元、30元。
微信推广
北京京剧院
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部·艺绽
-END-
本期编辑:王佳佳
艺绽 2016-01-22 08:42
论起姓孔的名人,不知道您能说出几位?
两千多年来名满全球
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力人物的
至圣先师孔子孔仲尼?
打小就会让梨,长大才华横溢
名列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
挥笔写就清代“昆曲第一戏”
《桃花扇》的孔尚任?
众人皆知,孔子后代名人辈出,但却很少有人提及,这位至圣先师之所以这么优秀,除了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强大的遗传基因和传袭已久的家风。
家风故事
在《史记·孔子列传》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孔子17岁那年,鲁国大夫釐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
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
他的先祖弗父何,本来继位做宋国国君,但却让位于他的弟弟厉公。
到他的另一个先祖正考父时,历佐西周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朝,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恭敬,所以正考父鼎的铭文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
虽然《正考父鼎铭》只有31个字,却传神地表达了一位身居高位而极为谦恭律己的名臣心中的独白:
我曾经三次被国君任命为上卿,每一次都是诚惶诚恐,第一次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总是顺着墙根儿走路,生怕别人说我傲慢。尽管这样,也没人看不起我或胆敢欺侮我。不论是煮稠粥还是熬稀粥,都是在这一个鼎里,只要能糊口度日就满足了。
被鲁国大夫釐子当作圣人的西周名臣正考父,是孔子的七世祖,也就是孔子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父亲,他老人家不仅一辈子践行“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后来,还把这31个字当作家训镌刻在鼎上,要后人们铭记在心。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由北京京剧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出品、制作的新编历史京剧《正考父》,就将这位先贤从3000多年前的历史烟尘中拽了回来,再现了一位为官爱民亲民、为臣公忠体国、为人恭俭清廉的圣人形象。
2015年12月18日,该剧曾在国家大剧院首演;1月28日至1月30日“正考父”又将登上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继续讲述圣人往事。
《正考父》的正确打开方式
看好角 三大头牌齐聚头
看戏看角儿,好戏还得好角儿演。《正考父》云集了北京京剧院众多优秀演员,不仅有“九大头牌”中的三位杜镇杰、李宏图、张慧芳,还有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张建峰、杨少彭。
张建峰与杜镇杰分别在不同场次饰演正考父;与正考父肝胆相照的忠臣司马牛,由于年龄跨越了30年,而分别由李宏图与杨少彭饰演;张慧芳出演正考父的妻子,见证了这位圣人的一举一动。
梅花奖得主杜镇杰的表演炉火纯青,在“抒怀”一场中,一段长达38句的反二黄唱段“家庙简铜鼎陋毫无气派”,更是张弛有度、起伏跌宕。杜镇杰说:“正考父在戏中的年龄跨度较大,我借鉴了《赵氏孤儿》对不同年龄程婴的表现手法,还借鉴了周信芳先生在《跑城》的表演,比如上马的时候因为年事已高,高头大马他上不去,就采用了《小上坟》中旦角的小踮步。”
在剧中,国君派司马牛装扮成逃荒灾民来到蛟河“微服私访”,暗中了解正考父在民间的所作所为。由京剧叶派小生名家李宏图饰演的司马牛,不仅以丰富的表演层次塑造人物,并以“叶派”唱腔为这出以老生为重的戏,带来听觉上的冲击。
青衣名家张慧芳饰演的考父妻是一位贤内助,扮相清丽温婉,唱腔上,她选择了南梆子以及几段西皮流水的戏,为表演增色不少。
奚派老生张建峰扮相儒雅,他出演的部分,在剧情上可谓波澜不惊,对演员来说并不讨好。但他发挥奚派唱腔的优势,将自己的唱段唱得有滋有味儿。
饰演老年司马牛的杨少彭在表演、演唱上也都颇有亮点。在他表演的老年司马牛的场次中,有两段非常动听的唱段。其中,在一段二黄唱腔中,用到了“清板”,这一方面是抒发感情,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司马牛为国、为民的心愿。
听好戏 亦古亦今酣畅淋漓
《正考父》在整体音乐呈现上,既气魄宏大又不乏细腻与灵动,乐队的音乐色彩方面通过古筝、笙等乐器营造古香古色的韵致。
在音乐与唱腔方面,依据剧中人物的行当特点,充分挖掘京剧老生唱腔的魅力,特别是剧尾一段长达36句的反二黄唱段,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正考父的崇高情怀。
该剧作曲、唱腔设计与指挥朱绍玉说,“立足于京剧传统的同时,还要表现出故事的时代感,要符合现代审美。我希望这部戏的唱腔既能让老戏迷听得过瘾,也能得到京剧新观众的喜欢。”
看舞台 话剧导演京剧味儿
北京人艺院长任鸣担任该剧总导演,但大家不用担心他把这部戏变成话剧式京剧。在《正考父》的舞台呈现上,任鸣坚持 “七分传统、三分古风”的舞台创作理念,营造出了中国古代的诗意之美。
导演任鸣说:“在坚持和很好地发挥京剧传统表现手段和艺术特点的基础上,我觉得这部戏有别于其他戏最大的特点是古风、古韵和古意。”
新编历史京剧《正考父》
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剧情简介
正考父,孔子七世祖。连续辅佐西周宋国戴、武、宣三代国君,官至上卿,德高望隆。三公时期,宋国崇德法,尚礼义,倡廉俭,戒奢靡,重农桑,修水利。身为首辅的正考父居功至伟。但他官位越高,人越谦恭,修身愈严,律已愈苛。在家庙的鼎上,正考父铸下31字铭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
演出票价:180元、120元、80元、50元、30元。
微信推广
北京京剧院
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部·艺绽
-END-
本期编辑:王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