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 目的 介绍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展,使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方法 参阅多种相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综合、归纳,便于查阅。结果 低分子肝素通过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及对凝血活性因子xa(fxa)的抑制作用而影响患者的血栓形成和凝血能力。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适当提高剂量,效果更佳。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进展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75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738-01
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s,lmwh)是20世纪80年代在研究未分级肝素分子构效时发现的一组分子量不均一的硫酸多糖混合物。与未分级肝素相比具有抗血栓作用强,出血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长,抗凝作用强,对凝血因子影响小,出血并发症少。可用于防治骨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等。其抗血栓形成主要机制在于通过与抗凝血酶及其复合物结合,加强对xa因子和凝血酶的抑制作用,平均分子量约为4-6kd。具有选择性抗凝血性比值一般为1.5-4.0,而普通肝素为1左右,分子量越低,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越强,这样就使抗血栓作用与出血作用分离,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近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逐年增多趋势,尤其多见于下肢手术或创伤患者。
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 目的 介绍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展,使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方法 参阅多种相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综合、归纳,便于查阅。结果 低分子肝素通过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及对凝血活性因子xa(fxa)的抑制作用而影响患者的血栓形成和凝血能力。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适当提高剂量,效果更佳。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进展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75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738-01
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s,lmwh)是20世纪80年代在研究未分级肝素分子构效时发现的一组分子量不均一的硫酸多糖混合物。与未分级肝素相比具有抗血栓作用强,出血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长,抗凝作用强,对凝血因子影响小,出血并发症少。可用于防治骨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等。其抗血栓形成主要机制在于通过与抗凝血酶及其复合物结合,加强对xa因子和凝血酶的抑制作用,平均分子量约为4-6kd。具有选择性抗凝血性比值一般为1.5-4.0,而普通肝素为1左右,分子量越低,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越强,这样就使抗血栓作用与出血作用分离,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近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逐年增多趋势,尤其多见于下肢手术或创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