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养猪赚钱,从母猪开始:养母猪是长期坚持的事业,是不能投机、不能管市场行情好坏的。母猪养的好、产仔多并能达成仔猪最高成活率和断奶重,才最具竞争力。
(二)配种后第一个月的饲养管理:配种后最初的饲喂量控制非常关健,此时饲料喂量太多、营养水平太高会使孕酮浓度降低,从而提高胚胎死亡率,降低母猪的产仔数,母猪容易过肥。配种后第一个月最重要的工作是降低各种应激,特别是热应激。
(三)怀孕第二、第三个月的饲养管理:怀孕30天至85天左右逐渐增料,但还必须适当限制母猪的采食。此妊娠阶段过高的采食量会降低泌乳期间母猪的自由采食量。这段时间对母猪的饲喂方式和采食量的调整应视母猪的膘情不同而不同,饲喂数量因母猪品种、年龄、胎次及个体不同很难具体规定,饲养者的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怀孕85天至母猪分娩时的饲养管理:
1、保证仔猪足够的初生重。仔猪2/3的初生重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形成的。
2、保证仔猪初生体重的一致性:一致性越好,出生仔猪的存活率越高。注意饲料中的营养特别是有效蛋白质的含量。妊娠期间母猪瘦肉增长,会对泌乳期产奶量产生积极作用,而脂肪增长过多则会对泌乳期采食量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泌乳量。故这一阶段适当添加含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的营养剂。特别增加有效蛋白质的含量。
(五)母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母猪大多数生殖问题出现在分娩前后,饲养母猪的关键是在分娩前后各半个月。管理不善易造成母猪分娩前后出现一系列
问题:母猪乳房水肿、便秘、贫血、产程过长等,使仔猪不能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造成仔猪疾病多,死亡率高,断奶体重小;造成母猪分娩应激大,难产、无乳或泌乳能力低、断奶窝重小。严重的引起乳房炎、子宫炎、阴道炎。
(六)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泌乳母猪室的隔离、消毒、清洁卫生、通风换气和防寒保暖等饲养管理工作相当重要。饲养泌乳母猪的目的是增加泌乳量,充分保证仔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保证断奶后母猪及时发情配种。泌乳母猪敞开饲喂并保证母猪身体健康、内分泌正常、奶水多、食欲良好而又不发生便秘及传染性疾病是最理想的。
二、母猪分娩前后便秘的防治
许多猪场管理者不重视调整母猪分娩前后的内分泌功能,更不重视对母猪分娩前后便秘的防治;国内养猪研究者也很少研究母猪分娩前后的便秘现象,故很少看见有关于母猪便秘的研究报导。
(一)引起分娩前后母猪便秘的原因:
1、母猪圈养特别是笼养造成母猪缺乏运动,当母猪移入妊娠圈或分娩栏后,常因活动减少和环境突然变化所致的应激,使采食量和饮水量减少,进而造成肠道运动紊乱而便秘。
2、怀孕后期胎儿压迫直肠,造成直肠蠕动减少,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 长,水分过度被吸收,造成便秘。
3、饲料颗粒过细、粗纤维含量不足、不喂青绿饲料造成刺激直肠蠕动减少,直肠中没有足够的水份而便秘。
4、为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量,(1)母猪怀孕最后两周予以充分饲喂;(2)产后当日少喂或不喂,以后逐渐增加喂量;(3)分娩室温度高于摄
氏21度时。这三种饲养管理方式经常造成会母猪的便秘。
5、母猪由分娩前的低蛋白质日粮转喂泌乳期高蛋白质日粮时,改变了大肠吸收和分泌液体的能力,使大肠变得满实而便秘。
6、母猪妊娠和泌乳相关的各种生理因素也会引起分娩前后母猪的便秘,如母猪的乳房水肿,妊娠母猪的内分泌状态变化、母猪年龄、饲养管理因素特别是应激因素等都有可能引起母猪的便秘。
母猪便秘并不是一个因素的作用结果,而是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更可能是由于应激和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发生在某些管理不善的猪群。
(二)母猪便秘的后果:母猪便秘是一种症状并非是一种疾病,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进入病理状态,引起母猪的一系列疾病。
1、粪便发酵产生热量会使直肠温度升高,进而造成母猪体温升高。
2、粪便发酵产生的毒素会损害机体的器官,引起各种炎症,如子宫炎等。也会加剧母猪的乳房水肿现象,严重的会引起乳房炎。乳房炎及粪便发酵产生的毒素都会引起仔猪下痢。
3、便秘会造成母猪厌食,进而引起母猪分娩无力,充满粪便的直肠压迫产道,两者都会引起母猪难产,产死胎。
4、便秘会引起母猪精神沉郁或暴躁,母猪坐立不安,容易压死、咬死、夹死仔猪。便秘会引起母猪营养不良,进而影响仔猪生长发育。
(三)便秘的“防治”:1、增加母猪的运动。2、增加青绿饲料的用量。但不易过量。3、使用适量的粗纤维饲料。如麦麸、紫花苜蓿粉等。4、采用泻药:
硫酸镁和硫酸钠等都具轻泻作用,以硫酸镁作用最强烈,效果最好,在应用泻药作为轻泻剂时,由于猪的品种、年龄和体重不一致,经常发现反应不一致,用少了没有用,用多了反应太强烈,效果明显与否剂量要认真掌握。
三、如何解决母猪的乳房水肿:乳房水肿是分娩前后母猪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现象,母猪饲养者由于错误地认为是分娩前后母猪正常的“胀乳”而被忽视。乳房水肿造成乳房水肿液增加,压迫乳腺组织,影响到母猪的泌乳功能。
(一)母猪为什么有乳房水肿现象:
1、分娩前母猪缺乏运动量。特别是母猪笼养,更加限制了母猪的运动,影响母猪的血液循环。
2、饲料营养缺乏或不平衡。
3、饲养管理不科学。如不注意冬天母猪长期睡在寒冷的水泥地面,造成腹部血液循环障碍而患乳房水肿。如同怀孕后期的妇女出现下肢水肿。由于猪的乳房在身体下方。故母猪会发生乳房水肿。是怀孕后期母猪的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
(二)母猪乳房水肿造成的影响:
1、乳房水肿使母猪的乳房发育受影响,使母猪无乳或初乳少。初乳内有大量的母源抗体,小猪吃了足够的初乳,才能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保证仔猪在乳猪阶段少生病或不生病。
2、乳房水肿会造成母猪泌乳能力不足。仔猪生长发育受影响,抗病力下降,严重的会形成僵猪。
3、严重的乳房水肿会造成母猪的乳房炎。
(三)如何消除母猪的乳房水肿:
1、适当增加母猪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有消除母猪乳房水肿的效果。
2、平衡饲料营养,给予临产前母猪充分的饲喂。饲料营养不在于多,而在于平衡。特别是平衡的氨基酸。
3、加强饲养管理,给怀孕母猪一个舒适清洁的环境,降低应激,减少疾病发生。
4、防治怀孕母猪贫血,维持母猪正常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效防止乳房水肿。
四、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母猪饲养管理者很少注意母猪产仔时间的长短,更不注意通过统计母猪产仔时间,了解母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营养健康状况、母猪是否贫血、分娩室的气候环境、母猪是否有疾病等等。从而防止母猪难产,促使母猪多产活仔数,提高养猪效益。
(一)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我们将母猪分娩无力,产仔(从产出第一胎至最后一胎胎衣全部产出)时间超过3小时,每头仔猪产出时间平均超过15分钟,产出死胎(非木乃伊或黑胎)现象称为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母猪因个体不同、年龄、胎次、产仔数量、母猪品种不同,母猪产仔时间有很大差异。
(二)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的原因:1、母猪便秘和厌食。2、母猪过肥和过瘦。
3、母猪体弱无力。4、分娩室缺氧。5、胎儿畸形或胎位异常。6、年老体弱。7、感染传染性疾病。
(三)母猪产程过长对母猪和仔猪的影响:
1、母猪分娩应激大,易得产期病如子宫炎、阴道炎、阴道外翻,严重的造 成死亡。2、引起仔猪死亡。
(四)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的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的精华是保证畜舍最适温度下的最大通风量。
2、人工助产:助产人员剪去指甲,洗干净并消毒好手或带好薄手套,有耐心地配合子宫收缩力进行人工助产,助产后给母猪注射抗菌素,防止产道感染。人工助产须特别慎重进行。
3、使用催产素。催产素能起到加强子宫收缩,缩短母猪产仔时间的作用,但如果催产素使用时间不当或使用剂量不准确反而会因为子宫痉挛造成母猪难产,严重的还会影响母猪的泌乳和今后的发情配种,所以须慎用催产素。
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养猪赚钱,从母猪开始:养母猪是长期坚持的事业,是不能投机、不能管市场行情好坏的。母猪养的好、产仔多并能达成仔猪最高成活率和断奶重,才最具竞争力。
(二)配种后第一个月的饲养管理:配种后最初的饲喂量控制非常关健,此时饲料喂量太多、营养水平太高会使孕酮浓度降低,从而提高胚胎死亡率,降低母猪的产仔数,母猪容易过肥。配种后第一个月最重要的工作是降低各种应激,特别是热应激。
(三)怀孕第二、第三个月的饲养管理:怀孕30天至85天左右逐渐增料,但还必须适当限制母猪的采食。此妊娠阶段过高的采食量会降低泌乳期间母猪的自由采食量。这段时间对母猪的饲喂方式和采食量的调整应视母猪的膘情不同而不同,饲喂数量因母猪品种、年龄、胎次及个体不同很难具体规定,饲养者的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怀孕85天至母猪分娩时的饲养管理:
1、保证仔猪足够的初生重。仔猪2/3的初生重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形成的。
2、保证仔猪初生体重的一致性:一致性越好,出生仔猪的存活率越高。注意饲料中的营养特别是有效蛋白质的含量。妊娠期间母猪瘦肉增长,会对泌乳期产奶量产生积极作用,而脂肪增长过多则会对泌乳期采食量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泌乳量。故这一阶段适当添加含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的营养剂。特别增加有效蛋白质的含量。
(五)母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母猪大多数生殖问题出现在分娩前后,饲养母猪的关键是在分娩前后各半个月。管理不善易造成母猪分娩前后出现一系列
问题:母猪乳房水肿、便秘、贫血、产程过长等,使仔猪不能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造成仔猪疾病多,死亡率高,断奶体重小;造成母猪分娩应激大,难产、无乳或泌乳能力低、断奶窝重小。严重的引起乳房炎、子宫炎、阴道炎。
(六)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泌乳母猪室的隔离、消毒、清洁卫生、通风换气和防寒保暖等饲养管理工作相当重要。饲养泌乳母猪的目的是增加泌乳量,充分保证仔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保证断奶后母猪及时发情配种。泌乳母猪敞开饲喂并保证母猪身体健康、内分泌正常、奶水多、食欲良好而又不发生便秘及传染性疾病是最理想的。
二、母猪分娩前后便秘的防治
许多猪场管理者不重视调整母猪分娩前后的内分泌功能,更不重视对母猪分娩前后便秘的防治;国内养猪研究者也很少研究母猪分娩前后的便秘现象,故很少看见有关于母猪便秘的研究报导。
(一)引起分娩前后母猪便秘的原因:
1、母猪圈养特别是笼养造成母猪缺乏运动,当母猪移入妊娠圈或分娩栏后,常因活动减少和环境突然变化所致的应激,使采食量和饮水量减少,进而造成肠道运动紊乱而便秘。
2、怀孕后期胎儿压迫直肠,造成直肠蠕动减少,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 长,水分过度被吸收,造成便秘。
3、饲料颗粒过细、粗纤维含量不足、不喂青绿饲料造成刺激直肠蠕动减少,直肠中没有足够的水份而便秘。
4、为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量,(1)母猪怀孕最后两周予以充分饲喂;(2)产后当日少喂或不喂,以后逐渐增加喂量;(3)分娩室温度高于摄
氏21度时。这三种饲养管理方式经常造成会母猪的便秘。
5、母猪由分娩前的低蛋白质日粮转喂泌乳期高蛋白质日粮时,改变了大肠吸收和分泌液体的能力,使大肠变得满实而便秘。
6、母猪妊娠和泌乳相关的各种生理因素也会引起分娩前后母猪的便秘,如母猪的乳房水肿,妊娠母猪的内分泌状态变化、母猪年龄、饲养管理因素特别是应激因素等都有可能引起母猪的便秘。
母猪便秘并不是一个因素的作用结果,而是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更可能是由于应激和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发生在某些管理不善的猪群。
(二)母猪便秘的后果:母猪便秘是一种症状并非是一种疾病,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进入病理状态,引起母猪的一系列疾病。
1、粪便发酵产生热量会使直肠温度升高,进而造成母猪体温升高。
2、粪便发酵产生的毒素会损害机体的器官,引起各种炎症,如子宫炎等。也会加剧母猪的乳房水肿现象,严重的会引起乳房炎。乳房炎及粪便发酵产生的毒素都会引起仔猪下痢。
3、便秘会造成母猪厌食,进而引起母猪分娩无力,充满粪便的直肠压迫产道,两者都会引起母猪难产,产死胎。
4、便秘会引起母猪精神沉郁或暴躁,母猪坐立不安,容易压死、咬死、夹死仔猪。便秘会引起母猪营养不良,进而影响仔猪生长发育。
(三)便秘的“防治”:1、增加母猪的运动。2、增加青绿饲料的用量。但不易过量。3、使用适量的粗纤维饲料。如麦麸、紫花苜蓿粉等。4、采用泻药:
硫酸镁和硫酸钠等都具轻泻作用,以硫酸镁作用最强烈,效果最好,在应用泻药作为轻泻剂时,由于猪的品种、年龄和体重不一致,经常发现反应不一致,用少了没有用,用多了反应太强烈,效果明显与否剂量要认真掌握。
三、如何解决母猪的乳房水肿:乳房水肿是分娩前后母猪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现象,母猪饲养者由于错误地认为是分娩前后母猪正常的“胀乳”而被忽视。乳房水肿造成乳房水肿液增加,压迫乳腺组织,影响到母猪的泌乳功能。
(一)母猪为什么有乳房水肿现象:
1、分娩前母猪缺乏运动量。特别是母猪笼养,更加限制了母猪的运动,影响母猪的血液循环。
2、饲料营养缺乏或不平衡。
3、饲养管理不科学。如不注意冬天母猪长期睡在寒冷的水泥地面,造成腹部血液循环障碍而患乳房水肿。如同怀孕后期的妇女出现下肢水肿。由于猪的乳房在身体下方。故母猪会发生乳房水肿。是怀孕后期母猪的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
(二)母猪乳房水肿造成的影响:
1、乳房水肿使母猪的乳房发育受影响,使母猪无乳或初乳少。初乳内有大量的母源抗体,小猪吃了足够的初乳,才能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保证仔猪在乳猪阶段少生病或不生病。
2、乳房水肿会造成母猪泌乳能力不足。仔猪生长发育受影响,抗病力下降,严重的会形成僵猪。
3、严重的乳房水肿会造成母猪的乳房炎。
(三)如何消除母猪的乳房水肿:
1、适当增加母猪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有消除母猪乳房水肿的效果。
2、平衡饲料营养,给予临产前母猪充分的饲喂。饲料营养不在于多,而在于平衡。特别是平衡的氨基酸。
3、加强饲养管理,给怀孕母猪一个舒适清洁的环境,降低应激,减少疾病发生。
4、防治怀孕母猪贫血,维持母猪正常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效防止乳房水肿。
四、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母猪饲养管理者很少注意母猪产仔时间的长短,更不注意通过统计母猪产仔时间,了解母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营养健康状况、母猪是否贫血、分娩室的气候环境、母猪是否有疾病等等。从而防止母猪难产,促使母猪多产活仔数,提高养猪效益。
(一)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我们将母猪分娩无力,产仔(从产出第一胎至最后一胎胎衣全部产出)时间超过3小时,每头仔猪产出时间平均超过15分钟,产出死胎(非木乃伊或黑胎)现象称为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母猪因个体不同、年龄、胎次、产仔数量、母猪品种不同,母猪产仔时间有很大差异。
(二)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的原因:1、母猪便秘和厌食。2、母猪过肥和过瘦。
3、母猪体弱无力。4、分娩室缺氧。5、胎儿畸形或胎位异常。6、年老体弱。7、感染传染性疾病。
(三)母猪产程过长对母猪和仔猪的影响:
1、母猪分娩应激大,易得产期病如子宫炎、阴道炎、阴道外翻,严重的造 成死亡。2、引起仔猪死亡。
(四)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的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的精华是保证畜舍最适温度下的最大通风量。
2、人工助产:助产人员剪去指甲,洗干净并消毒好手或带好薄手套,有耐心地配合子宫收缩力进行人工助产,助产后给母猪注射抗菌素,防止产道感染。人工助产须特别慎重进行。
3、使用催产素。催产素能起到加强子宫收缩,缩短母猪产仔时间的作用,但如果催产素使用时间不当或使用剂量不准确反而会因为子宫痉挛造成母猪难产,严重的还会影响母猪的泌乳和今后的发情配种,所以须慎用催产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