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富"不能带动"后富",实现共富

“先富”不能带动“后富”,实现共富 “我国贫富差距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先富与共富”政策的实施。在“先富与共富”政策中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这一政策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去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 中国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质就是让少数一部分人先富,以此来带动“共同富裕”。理论很不错,但却未考虑人性的本因,与经济改革的成因自相矛盾,实际是对那些还未脱离贫困甚至温饱的善良的老百姓的一种精神安慰而已。 人有与生俱来的私心与惰性,只是有大小不同而已。人的这一劣根性确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人与人这间的“竞争”。这就是“人民公社”与“国有企业”搞不好,而私有经济却能蒸蒸日上的根本原因。“一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深刻揭示了人的这一劣根性。

在现今社会我国已经有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他们先富起来是由于机会和起点不平等为不正常收入、腐败收入提供了来源。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因素,在逐步走向市场化的转型过程中,始终有三类人能最先富起来,他们是:(1)

垄断行业的人如电信、金融、电力等。1997年广州市最高行业职工收入是最低行业职工收入的5.21倍;1999年林业人均收入元,邮电却是14400元。(2)国家机关的一些人。这些人并不完全靠吃”皇粮“,而是通过与辖权相关的创收活动”自我补贴“,吃的”杂粮“比”皇粮”更多。(3)掌握国家权力的人。这些人利用权力在寻租过程中以腐败收入而致富。最突出的表现在:利用权力创造收入,如许可证的发放、物资调拔、上市指标审批等;在国有资产重新界定的过程中,利用权力伙同原国企经营集团或其他投机商人,相互勾结蚕食、侵吞公共财产。据有关经济学家估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利用权力转移的公共资产有3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6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可以说,中国已先富的人中,有相当一批人不是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而是先富得不明不白,是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基础而富的,这就是“先富的原罪说”。这些先富只能起负而效应,并不会如一些专家、学者所描绘的那样,可以自然而然带动“共同富裕”。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国家公布实施的《劳动法》在私人企业很难得到贯彻执行,那些先富起来的老板们只想最大程度的赚取工人的剩余价值。

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现状却是中国的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中国的阶级已在重组:无产阶级占多数这是没变化的,但中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了,不过人数最少,且

资产阶级正在试图掌握对社会的发言权,这就不是好事。相对理想的社会应是中产阶级占多数并发挥作用的社会。 通过实践证明了的马克斯理论依据。1、剩于价值规律体现了资本增殖的必然趋势是刺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发展的动力。在它的支配下,资本家必然竞相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先进技术,从而在客观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社会的程度。

这说明了私有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时间上是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的,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廉价的劳动力出租)。

2、由资本积累引起的资产阶级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积累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的初期积累就意味着剥削甚至是残酷的剥削。对于工人剥削越高,资本积累量也就会越多。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的私有经济,其资本积累就是初期积累,符合这一规律。 因此可以说,在中国,是不能指望“先富们”来带动共同富裕的。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建国之初,新中国需要用100年以上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主义体系,而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理论探索阶段,原有的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殖民地经济模式、权贵资本模式、流氓经济模式,仍然是中

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对中国现实的充分了解,而在讨论充分实现社会主义之后的先富带动后富的问题,未免是好高骛远,做白日梦。

交管一区 于建利

[1**********]7

“先富”不能带动“后富”,实现共富 “我国贫富差距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先富与共富”政策的实施。在“先富与共富”政策中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这一政策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去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 中国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质就是让少数一部分人先富,以此来带动“共同富裕”。理论很不错,但却未考虑人性的本因,与经济改革的成因自相矛盾,实际是对那些还未脱离贫困甚至温饱的善良的老百姓的一种精神安慰而已。 人有与生俱来的私心与惰性,只是有大小不同而已。人的这一劣根性确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人与人这间的“竞争”。这就是“人民公社”与“国有企业”搞不好,而私有经济却能蒸蒸日上的根本原因。“一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深刻揭示了人的这一劣根性。

在现今社会我国已经有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他们先富起来是由于机会和起点不平等为不正常收入、腐败收入提供了来源。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因素,在逐步走向市场化的转型过程中,始终有三类人能最先富起来,他们是:(1)

垄断行业的人如电信、金融、电力等。1997年广州市最高行业职工收入是最低行业职工收入的5.21倍;1999年林业人均收入元,邮电却是14400元。(2)国家机关的一些人。这些人并不完全靠吃”皇粮“,而是通过与辖权相关的创收活动”自我补贴“,吃的”杂粮“比”皇粮”更多。(3)掌握国家权力的人。这些人利用权力在寻租过程中以腐败收入而致富。最突出的表现在:利用权力创造收入,如许可证的发放、物资调拔、上市指标审批等;在国有资产重新界定的过程中,利用权力伙同原国企经营集团或其他投机商人,相互勾结蚕食、侵吞公共财产。据有关经济学家估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利用权力转移的公共资产有3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6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可以说,中国已先富的人中,有相当一批人不是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而是先富得不明不白,是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基础而富的,这就是“先富的原罪说”。这些先富只能起负而效应,并不会如一些专家、学者所描绘的那样,可以自然而然带动“共同富裕”。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国家公布实施的《劳动法》在私人企业很难得到贯彻执行,那些先富起来的老板们只想最大程度的赚取工人的剩余价值。

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现状却是中国的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中国的阶级已在重组:无产阶级占多数这是没变化的,但中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了,不过人数最少,且

资产阶级正在试图掌握对社会的发言权,这就不是好事。相对理想的社会应是中产阶级占多数并发挥作用的社会。 通过实践证明了的马克斯理论依据。1、剩于价值规律体现了资本增殖的必然趋势是刺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发展的动力。在它的支配下,资本家必然竞相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先进技术,从而在客观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社会的程度。

这说明了私有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时间上是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的,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廉价的劳动力出租)。

2、由资本积累引起的资产阶级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积累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的初期积累就意味着剥削甚至是残酷的剥削。对于工人剥削越高,资本积累量也就会越多。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的私有经济,其资本积累就是初期积累,符合这一规律。 因此可以说,在中国,是不能指望“先富们”来带动共同富裕的。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建国之初,新中国需要用100年以上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主义体系,而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理论探索阶段,原有的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殖民地经济模式、权贵资本模式、流氓经济模式,仍然是中

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对中国现实的充分了解,而在讨论充分实现社会主义之后的先富带动后富的问题,未免是好高骛远,做白日梦。

交管一区 于建利

[1**********]7


相关文章

  • 先富与后富之间如何达成共识以实现共同富裕
  • 先富与后富之间如何达成共识以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建国以来风风雨雨,人民不断努力奋斗,为的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查看


  • 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
  • 作者:胡富国 人民日报 1996年06期 共同富裕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共同富裕,这是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quo ...查看


  • 先富带后富,共富才能共赢\\:"先富"不带"共富"是背离社会主义本质
  • 先富带后富,共富才能共赢 [ 2010/2/23 10:37:00 | By: hzy1942 ] 3 先富带后富,共富才能共赢 现在有些人(贫富"自然论"者)在二个概念上搞混了,一是贪富差距,准确地讲是收入差距:二是贫 ...查看


  • 论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 [摘要] 目前我国居民存在收入差距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适度水平,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符合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有些问题今后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将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顺利解决. [关键词]目前 ...查看


  • 解读邓小平同志关于_共同富裕_的理论
  • 理论探讨 解读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 冯明文 (中共铜仁地委党校 贵州 铜仁 554300) [摘 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共同富裕"理论,深刻阐述了"先富"与" ...查看


  • 先富起来的人也要先善起来
  • 先富起来的人也要先善起来 李连杰先生从社会公众着手,倡导"尽我所能,人人公益",即每人每月捐一块钱:崔永元老师也在倡导"一起救计划",即每人每年捐179块钱.这些方式方法我都特别赞赏和支持,而我更希望 ...查看


  • 浅论共同富裕
  • 作者:赵文正 孝感师专学报:社科版 1999年08期 富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根本目标.想富,致富,是人类的共同心愿.是让少数人富还是共同富裕,如何富,不同的社会和同一社会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 ...查看


  • 论共同富裕
  • 论 共 同 富 裕 08文员(2)班 赖思榕 080104070 论共同富裕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党的最终目标.它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了社会主义国家最大的社会公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课题.只有正确 ...查看


  • 财富中的法与德(同步测试题)教科版九年级(1)
  •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一)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下列可取的是( ) ①靠辛勤的劳动,用体力获得财富 ②靠科学技术,用知识获得财富 ③靠丰厚的资金,用资本获得财富 ④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