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淮北市非凡学校集体备课
教师专用教案
口技(复备稿)
主备人:王振梅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朗读、翻译全文
2、积累文言词汇,辨析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 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记述的顺序和层次
2、 揣摩语言,体会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我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激发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
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教学方法: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正确朗读、翻译前两段
一、导入:
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表演艺术宝库里,就有这样一颗璀璨明珠——口技。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口技》一课,就记叙了古代一位不知其名的口技表演艺术家的一场精彩的表演。同学们读后一定会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作品
《虞初新志》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体小说。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
2、初读课文
听读课文,注意字音与停顿
哗 呓语 齁声 中间 曳屋呼呼声 几欲先走 宾客意少舒 .........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指名朗读,师生共评(读音、停顿)
会/宾客大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三、疏通文意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合作试翻译课文前两段
(遇到难以翻译的字、词、语句勾画出来,小组解决,仍有疑问全班共同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1)翻译第一、二两段(师补充指导):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
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重点字词:
①、通假字:
坐:通“座”
②、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闻: 听 用鼻子嗅
③、一词多义: 以为妙绝 :副词,极众妙毕备:妙处
绝妙
群响毕绝 :停以为妙绝:奇妙
会宾客大宴:(名次活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
学生同位之间互相翻译
⑤、表示时间的词语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忽然、俄而
2、指名分段翻译课文,师生共评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小组互相翻译,要求不能漏译重点字词
3、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4、熟读课文
五、小结
同学们,文言文的学习重在诵读、积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在不断地诵读积累中一定会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
1、积累文言词汇
2、背诵课文、课下注释
七、板书设计
20、口技
林嗣环
通假字 坐
一词多义 乳 绝 妙
古今异义 闻 虽 走
词类活用 宴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翻译3、4两段
2、 理清文章层次脉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重点字词,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二、、疏通文意、整体把握
1、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翻译3、4、5两段
(遇到难以翻译的字、词、语句勾画出来,小组解决,仍有疑问全班共同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翻译,师生共评
没有过多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
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重点字词:
①、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虽: 连词,表假设 连词,表转折
走: 跑 步行
②、一词多义 手有百指:指头
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出,指明
③、表示时间的词语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忽然、俄而
齐读课文,生通译一遍课文
2、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并尝试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
第三部分(第五段):表演后的情景
文章题为“口技”,意在表现口技者精湛的表演,那么全文围绕那一个字展开?
明确:“善”
3、章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的清清楚楚,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开头交代道具,为下文做铺垫,结尾再次点明是对口技表演的称赞;侧面烘托口技者技艺之“善” 首尾照应,是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齐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三、小结
只听其声而未见其人,口技表演者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听觉的盛宴
四、作业
1、完成基础训练
2、背诵课文、课下注释
五、板书设计
20 口技
林嗣环
一、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
一家人由睡到醒
二、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有醒到睡
从失火到救火
三 、表演后的情景
六、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指名背诵课文
二、研读课文
1、阅读2-4段,思考这几段分别描写了那几个场景?
学生讨论,明确:
——三个场面:①一家四口人由睡而醒;②一家人由醒而睡;③从失火到救火。
分析这三个场景声音的变化(学生小组合作画出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
① 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② 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生
③ 响声大作,由少而多;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齐读2-4段
2、该部分有两个“睡”的场景,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师提示:从声音的角度)
“遥闻深巷中犬吠”“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遥闻 、微闻”以动显静,来表现静谧的氛围
3、第4段中写起火、救火场面,连用五个“百千”,表达效果怎样?
——“百千”指多、杂,突出了火情急、火势猛的特点,也渲染出人们的紧张和慌乱
4、文章不仅单纯的描述口技表演者的表演,还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请同学们划下来这些句子,
思考:这些描述有什么作用?
a、“满座寂然,无敢哗者”营造了一种肃静而紧张的气氛
b、“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此时,听众已经进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尚能自持。 c、“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说明听众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已融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难以自持。
d、“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使听众仿佛置身于火场,不禁以假为真,完全进入口技表演所营造的生活情景之中而不能自持。
对于口技表演属于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5、文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何作用?
——表示突然发生的有“忽”、“忽然”;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的有“一时”;表示相继发生的有“既而”;表现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有“是时”,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的有“俄而”、“少顷”、“未几”。这些词语运用灵活多变,准确地反映了表演者在不同情况下制造出的声响种类和听觉效果,表现出其技艺之高深。
三、小结
本文一方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同时描写听众的反应,侧面表现表演者技艺高超,向我们展示了口技这一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
四、作业设计
完成基础训练
五、板书
20 口技
林嗣环
善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三个场景 听众的表现
口 技 者 技 艺 的 高 超
六、教学反思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淮北市非凡学校集体备课
教师专用教案
口技(复备稿)
主备人:王振梅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朗读、翻译全文
2、积累文言词汇,辨析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 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记述的顺序和层次
2、 揣摩语言,体会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我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激发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
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教学方法: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正确朗读、翻译前两段
一、导入:
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表演艺术宝库里,就有这样一颗璀璨明珠——口技。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口技》一课,就记叙了古代一位不知其名的口技表演艺术家的一场精彩的表演。同学们读后一定会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作品
《虞初新志》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体小说。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
2、初读课文
听读课文,注意字音与停顿
哗 呓语 齁声 中间 曳屋呼呼声 几欲先走 宾客意少舒 .........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指名朗读,师生共评(读音、停顿)
会/宾客大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三、疏通文意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合作试翻译课文前两段
(遇到难以翻译的字、词、语句勾画出来,小组解决,仍有疑问全班共同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1)翻译第一、二两段(师补充指导):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
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重点字词:
①、通假字:
坐:通“座”
②、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闻: 听 用鼻子嗅
③、一词多义: 以为妙绝 :副词,极众妙毕备:妙处
绝妙
群响毕绝 :停以为妙绝:奇妙
会宾客大宴:(名次活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
学生同位之间互相翻译
⑤、表示时间的词语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忽然、俄而
2、指名分段翻译课文,师生共评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小组互相翻译,要求不能漏译重点字词
3、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4、熟读课文
五、小结
同学们,文言文的学习重在诵读、积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在不断地诵读积累中一定会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
1、积累文言词汇
2、背诵课文、课下注释
七、板书设计
20、口技
林嗣环
通假字 坐
一词多义 乳 绝 妙
古今异义 闻 虽 走
词类活用 宴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翻译3、4两段
2、 理清文章层次脉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重点字词,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二、、疏通文意、整体把握
1、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翻译3、4、5两段
(遇到难以翻译的字、词、语句勾画出来,小组解决,仍有疑问全班共同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翻译,师生共评
没有过多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
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重点字词:
①、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虽: 连词,表假设 连词,表转折
走: 跑 步行
②、一词多义 手有百指:指头
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出,指明
③、表示时间的词语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忽然、俄而
齐读课文,生通译一遍课文
2、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并尝试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
第三部分(第五段):表演后的情景
文章题为“口技”,意在表现口技者精湛的表演,那么全文围绕那一个字展开?
明确:“善”
3、章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的清清楚楚,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开头交代道具,为下文做铺垫,结尾再次点明是对口技表演的称赞;侧面烘托口技者技艺之“善” 首尾照应,是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齐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三、小结
只听其声而未见其人,口技表演者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听觉的盛宴
四、作业
1、完成基础训练
2、背诵课文、课下注释
五、板书设计
20 口技
林嗣环
一、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
一家人由睡到醒
二、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有醒到睡
从失火到救火
三 、表演后的情景
六、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指名背诵课文
二、研读课文
1、阅读2-4段,思考这几段分别描写了那几个场景?
学生讨论,明确:
——三个场面:①一家四口人由睡而醒;②一家人由醒而睡;③从失火到救火。
分析这三个场景声音的变化(学生小组合作画出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
① 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② 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生
③ 响声大作,由少而多;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齐读2-4段
2、该部分有两个“睡”的场景,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师提示:从声音的角度)
“遥闻深巷中犬吠”“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遥闻 、微闻”以动显静,来表现静谧的氛围
3、第4段中写起火、救火场面,连用五个“百千”,表达效果怎样?
——“百千”指多、杂,突出了火情急、火势猛的特点,也渲染出人们的紧张和慌乱
4、文章不仅单纯的描述口技表演者的表演,还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请同学们划下来这些句子,
思考:这些描述有什么作用?
a、“满座寂然,无敢哗者”营造了一种肃静而紧张的气氛
b、“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此时,听众已经进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尚能自持。 c、“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说明听众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已融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难以自持。
d、“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使听众仿佛置身于火场,不禁以假为真,完全进入口技表演所营造的生活情景之中而不能自持。
对于口技表演属于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5、文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何作用?
——表示突然发生的有“忽”、“忽然”;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的有“一时”;表示相继发生的有“既而”;表现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有“是时”,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的有“俄而”、“少顷”、“未几”。这些词语运用灵活多变,准确地反映了表演者在不同情况下制造出的声响种类和听觉效果,表现出其技艺之高深。
三、小结
本文一方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同时描写听众的反应,侧面表现表演者技艺高超,向我们展示了口技这一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
四、作业设计
完成基础训练
五、板书
20 口技
林嗣环
善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三个场景 听众的表现
口 技 者 技 艺 的 高 超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