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末奴隶反戈而灭商 秦末70万骊山刑徒为何不反秦且作战勇猛?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趁商国重兵在外、内有王子朝臣内斗,于是纠集八个部落,共同发兵攻打商,并在牧野上陈师,以和商师决战。

当时周的兵力为:

戎车三百乘:一乘车约有三人(驾车、伤害输出、防卫乘车),即有九千人;

虎贲三千人;

甲士四万五千人;

周军共计:5万七千人。

加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八个部落,应该也有5万人左右

即:周盟军10万人左右。

商纣王征发70万(实数应该没有这么多)奴隶在牧野对抗偷袭而来的周武王军。结果“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帝辛被迫自杀殉国,商灭。

兵马俑

公元前209年8月,陈胜派遣是周章领兵到戏。二世胡亥大惊,召集大臣应对。少府章邯提出赦免骊山囚徒“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胡亥同意。

于是章邯就带着这只罪犯组成的军队,击杀周章、项梁,北上灭赵、抗击项羽。

同样是对方的突袭,同样是面临无兵可调,同样是由身份卑贱的人组成的军队(奴隶、罪犯)。为什么商时奴隶军队掉转戈矛,帮助周师灭商,而秦时罪犯军队却大败周章、项梁,强强对抗项羽等诸侯联军?

问题的答案,在于秦法。

秦军爵法:“欲歸爵二級以免親父母為隸臣妾者一人,及隸臣斬首為公士,謁歸公士而免故妻隸妾一人者,許之,免以為庶人。工隸臣斬首及人為斬首以免者,皆令為工。其不完者,以為隱官工。”

翻译:要求退还爵两级,用来赎免现为隶臣妾的亲生父母一人,以及隶臣斩获首应授爵为公士,而请求退还公士的爵,用来赎免现为隶妾的妻一人,可以允许,所赎的都免为庶人。工隶臣斩获首和有人斩首来赎免他的,都令作工匠。如果形体已有残缺,用作隐官工。

二个爵位可以赎免父母一人的奴隶身份为庶人;奴隶杀敌数量达到公士爵位时,可以赎为庶人;公士爵位可以赎免一个妻子的奴隶身份为庶人。

技工性质的奴隶斩首杀敌,或者有人为他赎免奴隶身份的,升级作为工匠。

这就是秦国军爵法的魅力——上阵杀敌,不仅可以赎罪、拜爵,还可以爵位为亲人赎罪。

这就是罪犯们的出路——不仅可以赎罪,还可以荣华富贵!

这也是为什么秦人“闻战则喜”。

秦献公与秦孝公

相反,商时的奴隶战死了就战死了,杀敌无功还可能身死,什么好处都没捞着。

可惜这么好的军爵法,在西汉之后,再也没有哪个朝代用过——汉之后的王朝都是征集农民出战:战胜,功劳是将军的,战死了丢的是自己的小命!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趁商国重兵在外、内有王子朝臣内斗,于是纠集八个部落,共同发兵攻打商,并在牧野上陈师,以和商师决战。

当时周的兵力为:

戎车三百乘:一乘车约有三人(驾车、伤害输出、防卫乘车),即有九千人;

虎贲三千人;

甲士四万五千人;

周军共计:5万七千人。

加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八个部落,应该也有5万人左右

即:周盟军10万人左右。

商纣王征发70万(实数应该没有这么多)奴隶在牧野对抗偷袭而来的周武王军。结果“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帝辛被迫自杀殉国,商灭。

兵马俑

公元前209年8月,陈胜派遣是周章领兵到戏。二世胡亥大惊,召集大臣应对。少府章邯提出赦免骊山囚徒“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胡亥同意。

于是章邯就带着这只罪犯组成的军队,击杀周章、项梁,北上灭赵、抗击项羽。

同样是对方的突袭,同样是面临无兵可调,同样是由身份卑贱的人组成的军队(奴隶、罪犯)。为什么商时奴隶军队掉转戈矛,帮助周师灭商,而秦时罪犯军队却大败周章、项梁,强强对抗项羽等诸侯联军?

问题的答案,在于秦法。

秦军爵法:“欲歸爵二級以免親父母為隸臣妾者一人,及隸臣斬首為公士,謁歸公士而免故妻隸妾一人者,許之,免以為庶人。工隸臣斬首及人為斬首以免者,皆令為工。其不完者,以為隱官工。”

翻译:要求退还爵两级,用来赎免现为隶臣妾的亲生父母一人,以及隶臣斩获首应授爵为公士,而请求退还公士的爵,用来赎免现为隶妾的妻一人,可以允许,所赎的都免为庶人。工隶臣斩获首和有人斩首来赎免他的,都令作工匠。如果形体已有残缺,用作隐官工。

二个爵位可以赎免父母一人的奴隶身份为庶人;奴隶杀敌数量达到公士爵位时,可以赎为庶人;公士爵位可以赎免一个妻子的奴隶身份为庶人。

技工性质的奴隶斩首杀敌,或者有人为他赎免奴隶身份的,升级作为工匠。

这就是秦国军爵法的魅力——上阵杀敌,不仅可以赎罪、拜爵,还可以爵位为亲人赎罪。

这就是罪犯们的出路——不仅可以赎罪,还可以荣华富贵!

这也是为什么秦人“闻战则喜”。

秦献公与秦孝公

相反,商时的奴隶战死了就战死了,杀敌无功还可能身死,什么好处都没捞着。

可惜这么好的军爵法,在西汉之后,再也没有哪个朝代用过——汉之后的王朝都是征集农民出战:战胜,功劳是将军的,战死了丢的是自己的小命!


相关文章

  • 楚国灭秦却功亏一篑,他们为何在胜利关头选择了放弃?
  • 战国时期秦国的主攻方向和注意力都在东部的三晋身上,因为这三个中原大国挡住了秦国向东的道路,对于南方的大国楚国,秦一向采取能不打就不打的方针,这也造成秦楚之间没有小战,只有大战,一旦秦楚开展,将会是那个年代"国际关系"中的 ...查看


  • 刘邦和项羽
  • 刘邦和项羽 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陈胜派兵遣将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大批地方.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一,有的地方被六国旧贵族占了去.起义 ...查看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大家好,今天我汇报的课题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也就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1840年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椐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 ...查看


  •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大家好,今天我汇报的课题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也就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1840年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椐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 ...查看


  • 论李广难封
  • 论李广难封 学生:边炎炎 学院:政法学院 班级:思政(2)班 学号:[1**********] 摘要:李广难封出自<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用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概叹功高无爵,命运乖舛,李广乃汉之名将,一生戎马却始终未得封 ...查看


  • 阎锡山在中原大战中为何败给蒋介石
  • 阎锡山在中原大战中为何败给蒋介石 阎锡山(1883年-1960年)军阀.字百川.伯川.山西五台人.早年去日本学军事.1905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历任山西陆军监督.新军标统,参加反清活动.1911年 ...查看


  • 第三课七年级
  • 导入新课: 集体朗读"导入框"内容.<祭黄帝文>中毛泽东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抵御外 侮.振兴祖国的精神象征.大家再看第13页右上角的材料,国父孙中山先生说过的一段话,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查看


  •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2."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说明什么? 原始社会早期,人少而禽兽多,在险恶的环境里单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原 ...查看


  • [奴隶英雄]教案
  • <奴隶英雄>教案 [教材分析] <奴隶英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它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以前在罗马城斗兽场上发生奴隶起义的故事,揭露了奴隶主贵族的罪恶和奴隶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奴隶英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