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趁商国重兵在外、内有王子朝臣内斗,于是纠集八个部落,共同发兵攻打商,并在牧野上陈师,以和商师决战。
当时周的兵力为:
戎车三百乘:一乘车约有三人(驾车、伤害输出、防卫乘车),即有九千人;
虎贲三千人;
甲士四万五千人;
周军共计:5万七千人。
加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八个部落,应该也有5万人左右
即:周盟军10万人左右。
商纣王征发70万(实数应该没有这么多)奴隶在牧野对抗偷袭而来的周武王军。结果“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帝辛被迫自杀殉国,商灭。
兵马俑
公元前209年8月,陈胜派遣是周章领兵到戏。二世胡亥大惊,召集大臣应对。少府章邯提出赦免骊山囚徒“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胡亥同意。
于是章邯就带着这只罪犯组成的军队,击杀周章、项梁,北上灭赵、抗击项羽。
同样是对方的突袭,同样是面临无兵可调,同样是由身份卑贱的人组成的军队(奴隶、罪犯)。为什么商时奴隶军队掉转戈矛,帮助周师灭商,而秦时罪犯军队却大败周章、项梁,强强对抗项羽等诸侯联军?
问题的答案,在于秦法。
秦军爵法:“欲歸爵二級以免親父母為隸臣妾者一人,及隸臣斬首為公士,謁歸公士而免故妻隸妾一人者,許之,免以為庶人。工隸臣斬首及人為斬首以免者,皆令為工。其不完者,以為隱官工。”
翻译:要求退还爵两级,用来赎免现为隶臣妾的亲生父母一人,以及隶臣斩获首应授爵为公士,而请求退还公士的爵,用来赎免现为隶妾的妻一人,可以允许,所赎的都免为庶人。工隶臣斩获首和有人斩首来赎免他的,都令作工匠。如果形体已有残缺,用作隐官工。
二个爵位可以赎免父母一人的奴隶身份为庶人;奴隶杀敌数量达到公士爵位时,可以赎为庶人;公士爵位可以赎免一个妻子的奴隶身份为庶人。
技工性质的奴隶斩首杀敌,或者有人为他赎免奴隶身份的,升级作为工匠。
这就是秦国军爵法的魅力——上阵杀敌,不仅可以赎罪、拜爵,还可以爵位为亲人赎罪。
这就是罪犯们的出路——不仅可以赎罪,还可以荣华富贵!
这也是为什么秦人“闻战则喜”。
秦献公与秦孝公
相反,商时的奴隶战死了就战死了,杀敌无功还可能身死,什么好处都没捞着。
可惜这么好的军爵法,在西汉之后,再也没有哪个朝代用过——汉之后的王朝都是征集农民出战:战胜,功劳是将军的,战死了丢的是自己的小命!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趁商国重兵在外、内有王子朝臣内斗,于是纠集八个部落,共同发兵攻打商,并在牧野上陈师,以和商师决战。
当时周的兵力为:
戎车三百乘:一乘车约有三人(驾车、伤害输出、防卫乘车),即有九千人;
虎贲三千人;
甲士四万五千人;
周军共计:5万七千人。
加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八个部落,应该也有5万人左右
即:周盟军10万人左右。
商纣王征发70万(实数应该没有这么多)奴隶在牧野对抗偷袭而来的周武王军。结果“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帝辛被迫自杀殉国,商灭。
兵马俑
公元前209年8月,陈胜派遣是周章领兵到戏。二世胡亥大惊,召集大臣应对。少府章邯提出赦免骊山囚徒“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胡亥同意。
于是章邯就带着这只罪犯组成的军队,击杀周章、项梁,北上灭赵、抗击项羽。
同样是对方的突袭,同样是面临无兵可调,同样是由身份卑贱的人组成的军队(奴隶、罪犯)。为什么商时奴隶军队掉转戈矛,帮助周师灭商,而秦时罪犯军队却大败周章、项梁,强强对抗项羽等诸侯联军?
问题的答案,在于秦法。
秦军爵法:“欲歸爵二級以免親父母為隸臣妾者一人,及隸臣斬首為公士,謁歸公士而免故妻隸妾一人者,許之,免以為庶人。工隸臣斬首及人為斬首以免者,皆令為工。其不完者,以為隱官工。”
翻译:要求退还爵两级,用来赎免现为隶臣妾的亲生父母一人,以及隶臣斩获首应授爵为公士,而请求退还公士的爵,用来赎免现为隶妾的妻一人,可以允许,所赎的都免为庶人。工隶臣斩获首和有人斩首来赎免他的,都令作工匠。如果形体已有残缺,用作隐官工。
二个爵位可以赎免父母一人的奴隶身份为庶人;奴隶杀敌数量达到公士爵位时,可以赎为庶人;公士爵位可以赎免一个妻子的奴隶身份为庶人。
技工性质的奴隶斩首杀敌,或者有人为他赎免奴隶身份的,升级作为工匠。
这就是秦国军爵法的魅力——上阵杀敌,不仅可以赎罪、拜爵,还可以爵位为亲人赎罪。
这就是罪犯们的出路——不仅可以赎罪,还可以荣华富贵!
这也是为什么秦人“闻战则喜”。
秦献公与秦孝公
相反,商时的奴隶战死了就战死了,杀敌无功还可能身死,什么好处都没捞着。
可惜这么好的军爵法,在西汉之后,再也没有哪个朝代用过——汉之后的王朝都是征集农民出战:战胜,功劳是将军的,战死了丢的是自己的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