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镇官渠巷社区
科普工作五年发展规划
(2012年——2016年)
为了促进官渠巷社区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科普法》、《全面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特制定官渠巷社区科普工作五年(2012年----2016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目标,以《科普法》和《全面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基础,以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服务社会发展为科普工作的战略方针,积极推进官渠巷社区“科教兴区”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提升我社区科普工作水平,大力提高官渠巷居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快步伐,把官渠巷各项工作的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
二、发展思路
官渠巷社区的科普工作要以建设“长治市科普示范社区”为契机,以建设一批示范小区为突破口,以建立小区科普橱窗为切入点,以少数带动多数最终实现科学技术全面普及为目标,扩大我社区科普教育的受众面,从而使辖区内的居民综合
素养有较大提高。
进一步加强科普与教育、文化、体育等事业的结合,努力提高居民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不断增强居民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科学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人为本,以实施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建立科普示范项目,体现科普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为建设和谐、幸福新沁源作出贡献。
三、具体目标
到2016年,达到并超过市科普示范社区的标准要求。 建成科普小区(以居民小区为基本单位)10个、1个科普示范学校、1个科普示范基地。完成3处人流集聚地公共场所电子科普画廊的规划建设。完成各网络媒体的科普教育平台的搭建和连接工作。
建立“社区科普工作评估体系”、“企业科普工作评估体系”;形成青少年科技创新机制;提高科普教育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建成与县经济建设总体水平相一致或适度超前的科普事业新体系。
四、主要任务
1、科普阵地建设要有突破
要建设一个以上科普电子画廊,一个100平方米的科普活动中心或教育基地,一条10米以上传统科普画廊。
在科普工作手段上,以电子信息化带动科普工作的现代
化。规划建立一个与相关网络连接的电子科普画廊,面对公众滚动播放,使其成为科普性、时效性、观赏性、公益性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普宣传阵地。社区要设有科普活动室、科普阅览室和科普宣传专栏。
设立“科技动态”专栏,要以新的版面,及时传递科技、科普信息,把“科技动态”专栏办成人民群众了解科技的窗口,社区和科技型公司沟通信息的桥梁和纽带。
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努力建设融教育、观赏为一体的科普教育基地,使之在科普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2、科普活动要有抓手
科普活动要坚持创新,以创建“长治市科普示范社区”为抓手,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等坚持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一要办好具有特色的科技活动周。充分利用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等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将科普融入到社区群众生活中去;二要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建设一批能起示范辐射效应的科普示范小区;三要推行社区科普活动“告示制”,不断提高科普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不断充实社区科普宣传、教育的内容,促进科普工作规范化、社会化;四要不断扩大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使科普工作进一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要深化科普进小区、科普进单位、科普进学校等活动,在活动中创出特色、创出亮点、创出新意。
3、科普评估体系要有新举措
以创新思路发展社区科普工作,使社区科普工作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托。以科普创建为载体,不断拓展社区科普工作的内容,形成社区科普特色。要抓好科普示范小区、科普小区、科普楼组的创建活动,把创建科普小区活动融入到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之中,促进社区科普建设和社区科普工作跃上新台阶。要建立科学、切合实际的社区科普工作评估体系,对社区科普支撑条件、科普活动、科普效果与科普工作的进步和创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科学评价。
4、科普工作队伍建设要有新格局
建立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定期向居民宣传高质量的科普内容,不断稳定和巩固这支队伍。要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积极、主动、热情地为繁荣我社区科普工作服务。要探索科普工作新机制、新路子和新方法,开展科普工作。要积极发挥驻区单位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探索单位参与社区科普工作的新路子和新办法。
五、保障措施
加快科普事业发展既要统一思想认识和明确目标,又要有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要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为科普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机制和环境。具体措施:
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增强依托科技的意识
依托科技“,提高居民整体科学素养是关键。要充分认识
科普工作对官渠巷社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转变观念,以新的思路、新的办法和新的手段,不断开拓科普工作新领域。要把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作为科普工作重要内容,为建设“和谐、幸福新沁源”作出更大贡献。
2、加强领导,注重投入,把《科普法》落到实处
支部要加强领导,引导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科普事业,要将科普经费列入社区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要按照《科普法》中明确的科普工作的性质、方针和原则,在全辖区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反对伪科学,坚持不懈地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作斗争,依法开展科普工作。
3、明确分工,各施其职,不断提高科普工作水平
逐步形成社区主导、单位协作和社会参与的科普组织管理工作新格局,社区要将科普工作纳入到总体发展计划,为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好有关科普工作,推进科普事业发展;要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科普活动,为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支部要充分发挥在科普工作中的优势和主力军的作用,不断加强科普的组织网络和能力建设,探索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新机制,进一步提高科普工作的实效和水平。
4、资源共享,整体推进,努力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
要树立“大科普”的思想,要整合区域内的科普力量和资源,做到齐抓共管、资源共享。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做到科普工作年年有进步,年年有创新,年年有特色,努力开创我社区科普工作新局面。
二O一二年四月六日
沁河镇官渠巷社区
科普工作五年发展规划
(2012年——2016年)
为了促进官渠巷社区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科普法》、《全面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特制定官渠巷社区科普工作五年(2012年----2016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目标,以《科普法》和《全面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基础,以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服务社会发展为科普工作的战略方针,积极推进官渠巷社区“科教兴区”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提升我社区科普工作水平,大力提高官渠巷居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快步伐,把官渠巷各项工作的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
二、发展思路
官渠巷社区的科普工作要以建设“长治市科普示范社区”为契机,以建设一批示范小区为突破口,以建立小区科普橱窗为切入点,以少数带动多数最终实现科学技术全面普及为目标,扩大我社区科普教育的受众面,从而使辖区内的居民综合
素养有较大提高。
进一步加强科普与教育、文化、体育等事业的结合,努力提高居民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不断增强居民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科学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人为本,以实施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建立科普示范项目,体现科普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为建设和谐、幸福新沁源作出贡献。
三、具体目标
到2016年,达到并超过市科普示范社区的标准要求。 建成科普小区(以居民小区为基本单位)10个、1个科普示范学校、1个科普示范基地。完成3处人流集聚地公共场所电子科普画廊的规划建设。完成各网络媒体的科普教育平台的搭建和连接工作。
建立“社区科普工作评估体系”、“企业科普工作评估体系”;形成青少年科技创新机制;提高科普教育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建成与县经济建设总体水平相一致或适度超前的科普事业新体系。
四、主要任务
1、科普阵地建设要有突破
要建设一个以上科普电子画廊,一个100平方米的科普活动中心或教育基地,一条10米以上传统科普画廊。
在科普工作手段上,以电子信息化带动科普工作的现代
化。规划建立一个与相关网络连接的电子科普画廊,面对公众滚动播放,使其成为科普性、时效性、观赏性、公益性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普宣传阵地。社区要设有科普活动室、科普阅览室和科普宣传专栏。
设立“科技动态”专栏,要以新的版面,及时传递科技、科普信息,把“科技动态”专栏办成人民群众了解科技的窗口,社区和科技型公司沟通信息的桥梁和纽带。
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努力建设融教育、观赏为一体的科普教育基地,使之在科普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2、科普活动要有抓手
科普活动要坚持创新,以创建“长治市科普示范社区”为抓手,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等坚持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一要办好具有特色的科技活动周。充分利用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等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将科普融入到社区群众生活中去;二要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建设一批能起示范辐射效应的科普示范小区;三要推行社区科普活动“告示制”,不断提高科普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不断充实社区科普宣传、教育的内容,促进科普工作规范化、社会化;四要不断扩大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使科普工作进一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要深化科普进小区、科普进单位、科普进学校等活动,在活动中创出特色、创出亮点、创出新意。
3、科普评估体系要有新举措
以创新思路发展社区科普工作,使社区科普工作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托。以科普创建为载体,不断拓展社区科普工作的内容,形成社区科普特色。要抓好科普示范小区、科普小区、科普楼组的创建活动,把创建科普小区活动融入到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之中,促进社区科普建设和社区科普工作跃上新台阶。要建立科学、切合实际的社区科普工作评估体系,对社区科普支撑条件、科普活动、科普效果与科普工作的进步和创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科学评价。
4、科普工作队伍建设要有新格局
建立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定期向居民宣传高质量的科普内容,不断稳定和巩固这支队伍。要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积极、主动、热情地为繁荣我社区科普工作服务。要探索科普工作新机制、新路子和新方法,开展科普工作。要积极发挥驻区单位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探索单位参与社区科普工作的新路子和新办法。
五、保障措施
加快科普事业发展既要统一思想认识和明确目标,又要有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要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为科普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机制和环境。具体措施:
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增强依托科技的意识
依托科技“,提高居民整体科学素养是关键。要充分认识
科普工作对官渠巷社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转变观念,以新的思路、新的办法和新的手段,不断开拓科普工作新领域。要把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作为科普工作重要内容,为建设“和谐、幸福新沁源”作出更大贡献。
2、加强领导,注重投入,把《科普法》落到实处
支部要加强领导,引导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科普事业,要将科普经费列入社区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要按照《科普法》中明确的科普工作的性质、方针和原则,在全辖区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反对伪科学,坚持不懈地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作斗争,依法开展科普工作。
3、明确分工,各施其职,不断提高科普工作水平
逐步形成社区主导、单位协作和社会参与的科普组织管理工作新格局,社区要将科普工作纳入到总体发展计划,为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好有关科普工作,推进科普事业发展;要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科普活动,为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支部要充分发挥在科普工作中的优势和主力军的作用,不断加强科普的组织网络和能力建设,探索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新机制,进一步提高科普工作的实效和水平。
4、资源共享,整体推进,努力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
要树立“大科普”的思想,要整合区域内的科普力量和资源,做到齐抓共管、资源共享。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做到科普工作年年有进步,年年有创新,年年有特色,努力开创我社区科普工作新局面。
二O一二年四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