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一定有办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阅读绘本,享受阅读乐趣,激发学生对绘本的阅读兴趣。
2. 在赏读中,通过朗读和欣赏画面,让孩子感受绘本精美传神的图画和富有节奏感的文字。
3、通过欣赏故事,感受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4. 凭借绘本,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故事创编。
5. 发现图画的秘密,体验读图画书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和书
教学过程:
一、读文“知内容”
1、整体感知内容
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书《爷爷一定有办法》,看过了吧!谁能说说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2、理清故事思路
爷爷为他的小孙子约瑟做了很多东西,是哪些东西呢?(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3、尝试复述故事
这个爷爷真有办法啊!你们看,后面的老师也很想听这个故事!我们讲给老师们听听,我先起个头。
二、读图“学发现”
(一)读大图 品趣味
过渡:故事讲完了,这本书读完了吧?你们仔细地看看书,文字只有这么一溜,大块的都是图画,看来读完了文字还得读图,不然这书太浪费了。(板书:读文读图)注意(指着板书说)为什么不是看图!(图里面还藏着好多好多故事!要仔细地看、认真地想,才能读出故事来。)
1、读“上学图”感受神态之生动
(1)小朋友仔细看,第二天一早约瑟穿着爷爷变的奇妙的背心去上学,哇!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引导观察神态,推测内容。
(2)看来约瑟一定说了一句奇妙的话。他会说什么呢?
(3)来,让我们一起表演一下。
呵呵,看图有意思吧!好像看动画片哦!看到了他们的动作,还听到他们
在说话呢!要不要继续看动画片。
2、读“等待图”关注细节之传神
约瑟的爷爷太能干了,第二天就把他的小外套变成了小背心。这一回,他们又要开始变了,爷爷在里面变,其他小朋友们在外面干嘛呢?
(1)小男孩在干嘛?他会说些什么?
(2)这两个小朋友在干嘛?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3)仔细看看图,还能看出什么来?
小角落里的星星也能告诉我们信息呢!
小结:发现了吧,就该这样细细地去读图,大胆地去想象,多精彩的动画片啊!
3、读“妹妹”图关注图片间联系
(1)再去读读大图,你们还会有什么新发现?里面呀还藏着一个小妹妹的故事,只有细心的小朋友才能发现哦!你能不能找到小妹妹第一次出现的那张图片在哪?
(2)谁能把小妹妹的故事串起来说一说。
(二)读小图 学语言
过渡:不仅大图中有很多故事,小图中也藏着有趣的故事呢!看看下面的小图,跟同桌交流一下。
1、你们有什么发现?小老鼠一家用这些布料做了哪些东西啊?
2、你会给这个故事取什么题目?
3、自由准备。(同桌说 指名说)
4、师生合作说故事。
咱们真是太能干了,大故事讲得很精彩,而且还能学着大故事里的话来讲小故事呢!
看到了吧!我们每一次去读书都会有新的发现,还要不要继续看书,这一回,你们可以看看书的封面,再看看书的封底,你还会有什么发现。
(三)自由读再发现
1、封面信息
作者:作者是什么呀!就是写书的人。这本书的作者是菲比·吉而曼,他
是加拿大的作家,这里的“译”就是“翻译”的意思。这本书是台湾的宋佩老师翻译的,让我们中国的小朋友也能看懂。
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每年都会出很多小朋友看的书,是一家很优秀的出版社。
优秀读物的标志:小标志也有大信息,现在书店里各种各样的书很多,不一定每一本都很好,我们要有选择地看,有这个标志的可以先选哦!
2、封底信息
封底的小图:看来封面、封底都是书的窗户,在向我们传递信息呢! 封底的条码:这是书的身份证呢!只要正式出版的书都有这个条码,到书库的电脑前一刷就知道是什么书。
3、其它信息
三、推荐书
孩子们,像这本书,有文字,也有图画,这种书叫绘本。读绘本不仅要读文,还要读图,一本书是一个宝藏,只要我们细细地看,大胆地想,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今天老师给大家在推荐一本好玩的书叫《小魔怪要上学》。师:小魔怪为什么要上学?他去了吗?他学会了什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这本书。
板书 读文读图
想象发现
教学反思:儿童是阅读的主体,不同孩子阅读相同的文本也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体验。教师必须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千万不要带着“非得给些价值观”的使命来导读,决不要压抑孩子的奇想与乐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平等参与和引导,才能让阅读走进孩子们的心,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教师在引导孩子阅读正文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急着说教,也不能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应该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自己知识和智能。并且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看图画。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阅读绘本,享受阅读乐趣,激发学生对绘本的阅读兴趣。
2. 在赏读中,通过朗读和欣赏画面,让孩子感受绘本精美传神的图画和富有节奏感的文字。
3、通过欣赏故事,感受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4. 凭借绘本,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故事创编。
5. 发现图画的秘密,体验读图画书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和书
教学过程:
一、读文“知内容”
1、整体感知内容
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书《爷爷一定有办法》,看过了吧!谁能说说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2、理清故事思路
爷爷为他的小孙子约瑟做了很多东西,是哪些东西呢?(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3、尝试复述故事
这个爷爷真有办法啊!你们看,后面的老师也很想听这个故事!我们讲给老师们听听,我先起个头。
二、读图“学发现”
(一)读大图 品趣味
过渡:故事讲完了,这本书读完了吧?你们仔细地看看书,文字只有这么一溜,大块的都是图画,看来读完了文字还得读图,不然这书太浪费了。(板书:读文读图)注意(指着板书说)为什么不是看图!(图里面还藏着好多好多故事!要仔细地看、认真地想,才能读出故事来。)
1、读“上学图”感受神态之生动
(1)小朋友仔细看,第二天一早约瑟穿着爷爷变的奇妙的背心去上学,哇!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引导观察神态,推测内容。
(2)看来约瑟一定说了一句奇妙的话。他会说什么呢?
(3)来,让我们一起表演一下。
呵呵,看图有意思吧!好像看动画片哦!看到了他们的动作,还听到他们
在说话呢!要不要继续看动画片。
2、读“等待图”关注细节之传神
约瑟的爷爷太能干了,第二天就把他的小外套变成了小背心。这一回,他们又要开始变了,爷爷在里面变,其他小朋友们在外面干嘛呢?
(1)小男孩在干嘛?他会说些什么?
(2)这两个小朋友在干嘛?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3)仔细看看图,还能看出什么来?
小角落里的星星也能告诉我们信息呢!
小结:发现了吧,就该这样细细地去读图,大胆地去想象,多精彩的动画片啊!
3、读“妹妹”图关注图片间联系
(1)再去读读大图,你们还会有什么新发现?里面呀还藏着一个小妹妹的故事,只有细心的小朋友才能发现哦!你能不能找到小妹妹第一次出现的那张图片在哪?
(2)谁能把小妹妹的故事串起来说一说。
(二)读小图 学语言
过渡:不仅大图中有很多故事,小图中也藏着有趣的故事呢!看看下面的小图,跟同桌交流一下。
1、你们有什么发现?小老鼠一家用这些布料做了哪些东西啊?
2、你会给这个故事取什么题目?
3、自由准备。(同桌说 指名说)
4、师生合作说故事。
咱们真是太能干了,大故事讲得很精彩,而且还能学着大故事里的话来讲小故事呢!
看到了吧!我们每一次去读书都会有新的发现,还要不要继续看书,这一回,你们可以看看书的封面,再看看书的封底,你还会有什么发现。
(三)自由读再发现
1、封面信息
作者:作者是什么呀!就是写书的人。这本书的作者是菲比·吉而曼,他
是加拿大的作家,这里的“译”就是“翻译”的意思。这本书是台湾的宋佩老师翻译的,让我们中国的小朋友也能看懂。
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每年都会出很多小朋友看的书,是一家很优秀的出版社。
优秀读物的标志:小标志也有大信息,现在书店里各种各样的书很多,不一定每一本都很好,我们要有选择地看,有这个标志的可以先选哦!
2、封底信息
封底的小图:看来封面、封底都是书的窗户,在向我们传递信息呢! 封底的条码:这是书的身份证呢!只要正式出版的书都有这个条码,到书库的电脑前一刷就知道是什么书。
3、其它信息
三、推荐书
孩子们,像这本书,有文字,也有图画,这种书叫绘本。读绘本不仅要读文,还要读图,一本书是一个宝藏,只要我们细细地看,大胆地想,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今天老师给大家在推荐一本好玩的书叫《小魔怪要上学》。师:小魔怪为什么要上学?他去了吗?他学会了什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这本书。
板书 读文读图
想象发现
教学反思:儿童是阅读的主体,不同孩子阅读相同的文本也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体验。教师必须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千万不要带着“非得给些价值观”的使命来导读,决不要压抑孩子的奇想与乐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平等参与和引导,才能让阅读走进孩子们的心,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教师在引导孩子阅读正文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急着说教,也不能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应该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自己知识和智能。并且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看图画。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