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及其分类.doc

语体及其分类

09教育班

所谓语体,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常用词汇、句式结构、修辞手段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

陈望道给语体下的定义很简单:“文体或辞体就是语言的体式。”当时语体学尚在形成的过程中,学无定名。在《修辞学发凡》的初版中称语体为“语文的种类”。当时语体的范围也与现在的不同,它包括文体、风格等内容。李熙宗继承并发展了陈望道的定义:“语体一般也称文体,作为修辞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它指的是以语言交际功能为标准所建立的一种语言风格类型,是适应不同交际目的、内容、范围需要运用全民语言所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体系。”这样在名称上更为确定,而且突出了语体的功能特征,点明了语体与风格的关系。

黎运汉给语体下的定义:“语体又称‘文体’,但不是指‘文章体裁’(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等) ,而是指适应不同交际目的、交际内容、交际对象、交际场合和交际方式需要运用全民语言所形成的言语体式。”这个定义对语体的外在因素倾注了较多的关怀。“言事体式”应该是继承了陈望道的“语文的体式”而来的。这里语体和文体(文章体裁) 的区别已经相当自觉,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上面引了三个定义,明显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和变化。

黎运汉在他的《汉语风格探索》中有这样的描述: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把语体“分为实用体和艺术体等类,或分为公文体、政论体、科学体、文艺体等。”张志公主编的电大教材《现代汉语》采用陈望道的前一种观点,把语体分为应用性文体和文艺性文体。周迟明的《汉语修辞》和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采用陈望道的后一种观点,把语体分为政论语体、科学语体、文艺语体和公文语体。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则把语体先大别为“口头语体”“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又区分为“文艺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四个变体。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 ,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宋振华、吴士文等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辞学》都沿用张弓的分类方法。

郑颐寿《语体划分概说》(1987) 与张弓的观点有同有异。该文认为语体分类要用“多层次,多序列地划分”的方法。即第一层次分为书卷语体和口头语体;第二层次把书卷语体分为艺术体、混合体和实用体,把口头语体分为演讲体、讨论体和谈话体;第三层次再把艺术体分为韵文体、散文体,混合体分为文艺性科学体、文艺性实用体,实用体分为科学语体、应用语体;第四层次还继续划分下去。 唐松波《文体、语体、风格、修辞的相互关系》把语体分为:口头语体、书面语体、文艺语体。

郑远汉《研究语体中的几个问题》分为科学体、艺术体、谈话体等。 叶景烈(1987) 分别从交际方式和交际领域来分类:

交际方式:一、口头语体(会话语体、演讲语体) ;

二、书面语体(简明语体、详密语体)

交际领域:日常谈话语体(生活谈话语体、工作谈话语体) ;

公文事务语体(法律语体、外交语体、公文语体、日常应用语体) ;

宣传鼓动语体(报道语体、评论语体) ;

科技语体[科学语体(自然科学语体、社会科学语体) 、技术语体] ;

文艺语体(韵文语体、散文语体) 。

潘庆云(1987) 将语体分为:

日常生活语体(包括日记、书信、便条等以及日常生活会话) ;

学术语体(包括学术论文、毕业或学位论文、科研报告等学术报告、讲演) ;

行政语体(行政公文和行政事务口语) ;

法律语体(包括法律文书、“预审言语”、“案件言语识别”、立法修辞、法庭论辩、法制宣传等书面与口语) ;

新闻语体;

商业语体(包括财经文书、营业广告用语等) ;

外交事务语体;

艺术语体(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相声、广播剧等“语言艺术”和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综合性艺术”中所用的语言) 。

吴士文(1987) 将口语与书面语糅合在一起对语体进行了分类:

政治语体、司法语体、财贸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日常生活语体。每一种语体都可以有“口头分语体”和“书面分语体”两种形式。

关于语体的分类问题,李嘉耀在1986 年就有过总结:“根据语体的性质,在语体分类上大致可采用3 种标准, ⒈用外部因素作标准; ⒉用内部因素作标准; ⒊把外部因素同内部因素结合起来作标准。”

语体分类先由粗疏而走向细密,由挂一漏万而囊括全局,由只重视书面语而扩大到包括口语,由单一平面分类到多层次、多角度、多序列的分类。给语体分出的类别越来越多,在逻辑上的矛盾和杂乱也日益明显,于是对语体分类的批评越来越多,后来的分类研究者主要是想给出一个逻辑上合理、内容上全面的分类。但这又谈何容易。首先我们对语体学的边界还远没有摸清,不清楚自己的领地有多大,我们只有一个大致的、定性的说法,而没有一个可以具体量化的描述。其次作用于语体的外在和内在的因素有多少、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也是处在混沌之中。在这样的前提下要给出一个语体的合理分类是很难的。事实却像一个悖论,一个怪圈。我们说边界不明,因素不定,关系不清,以致分类无法进行,可是确定因素、厘清关系却是仰仗一个合理的分类。所以有一个“工作分类”的说法。工作分类就是要有助于研究工作的有利开展,也就是分类要与进一步的研究计划、研究步骤相关联才是合理的。

语体及其分类

09教育班

所谓语体,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常用词汇、句式结构、修辞手段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

陈望道给语体下的定义很简单:“文体或辞体就是语言的体式。”当时语体学尚在形成的过程中,学无定名。在《修辞学发凡》的初版中称语体为“语文的种类”。当时语体的范围也与现在的不同,它包括文体、风格等内容。李熙宗继承并发展了陈望道的定义:“语体一般也称文体,作为修辞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它指的是以语言交际功能为标准所建立的一种语言风格类型,是适应不同交际目的、内容、范围需要运用全民语言所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体系。”这样在名称上更为确定,而且突出了语体的功能特征,点明了语体与风格的关系。

黎运汉给语体下的定义:“语体又称‘文体’,但不是指‘文章体裁’(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等) ,而是指适应不同交际目的、交际内容、交际对象、交际场合和交际方式需要运用全民语言所形成的言语体式。”这个定义对语体的外在因素倾注了较多的关怀。“言事体式”应该是继承了陈望道的“语文的体式”而来的。这里语体和文体(文章体裁) 的区别已经相当自觉,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上面引了三个定义,明显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和变化。

黎运汉在他的《汉语风格探索》中有这样的描述: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把语体“分为实用体和艺术体等类,或分为公文体、政论体、科学体、文艺体等。”张志公主编的电大教材《现代汉语》采用陈望道的前一种观点,把语体分为应用性文体和文艺性文体。周迟明的《汉语修辞》和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采用陈望道的后一种观点,把语体分为政论语体、科学语体、文艺语体和公文语体。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则把语体先大别为“口头语体”“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又区分为“文艺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四个变体。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 ,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宋振华、吴士文等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辞学》都沿用张弓的分类方法。

郑颐寿《语体划分概说》(1987) 与张弓的观点有同有异。该文认为语体分类要用“多层次,多序列地划分”的方法。即第一层次分为书卷语体和口头语体;第二层次把书卷语体分为艺术体、混合体和实用体,把口头语体分为演讲体、讨论体和谈话体;第三层次再把艺术体分为韵文体、散文体,混合体分为文艺性科学体、文艺性实用体,实用体分为科学语体、应用语体;第四层次还继续划分下去。 唐松波《文体、语体、风格、修辞的相互关系》把语体分为:口头语体、书面语体、文艺语体。

郑远汉《研究语体中的几个问题》分为科学体、艺术体、谈话体等。 叶景烈(1987) 分别从交际方式和交际领域来分类:

交际方式:一、口头语体(会话语体、演讲语体) ;

二、书面语体(简明语体、详密语体)

交际领域:日常谈话语体(生活谈话语体、工作谈话语体) ;

公文事务语体(法律语体、外交语体、公文语体、日常应用语体) ;

宣传鼓动语体(报道语体、评论语体) ;

科技语体[科学语体(自然科学语体、社会科学语体) 、技术语体] ;

文艺语体(韵文语体、散文语体) 。

潘庆云(1987) 将语体分为:

日常生活语体(包括日记、书信、便条等以及日常生活会话) ;

学术语体(包括学术论文、毕业或学位论文、科研报告等学术报告、讲演) ;

行政语体(行政公文和行政事务口语) ;

法律语体(包括法律文书、“预审言语”、“案件言语识别”、立法修辞、法庭论辩、法制宣传等书面与口语) ;

新闻语体;

商业语体(包括财经文书、营业广告用语等) ;

外交事务语体;

艺术语体(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相声、广播剧等“语言艺术”和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综合性艺术”中所用的语言) 。

吴士文(1987) 将口语与书面语糅合在一起对语体进行了分类:

政治语体、司法语体、财贸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日常生活语体。每一种语体都可以有“口头分语体”和“书面分语体”两种形式。

关于语体的分类问题,李嘉耀在1986 年就有过总结:“根据语体的性质,在语体分类上大致可采用3 种标准, ⒈用外部因素作标准; ⒉用内部因素作标准; ⒊把外部因素同内部因素结合起来作标准。”

语体分类先由粗疏而走向细密,由挂一漏万而囊括全局,由只重视书面语而扩大到包括口语,由单一平面分类到多层次、多角度、多序列的分类。给语体分出的类别越来越多,在逻辑上的矛盾和杂乱也日益明显,于是对语体分类的批评越来越多,后来的分类研究者主要是想给出一个逻辑上合理、内容上全面的分类。但这又谈何容易。首先我们对语体学的边界还远没有摸清,不清楚自己的领地有多大,我们只有一个大致的、定性的说法,而没有一个可以具体量化的描述。其次作用于语体的外在和内在的因素有多少、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也是处在混沌之中。在这样的前提下要给出一个语体的合理分类是很难的。事实却像一个悖论,一个怪圈。我们说边界不明,因素不定,关系不清,以致分类无法进行,可是确定因素、厘清关系却是仰仗一个合理的分类。所以有一个“工作分类”的说法。工作分类就是要有助于研究工作的有利开展,也就是分类要与进一步的研究计划、研究步骤相关联才是合理的。


相关文章

  • 采访 名词解释 doc
  • 名词解释 新闻采访: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 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新闻访问活动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 包括记者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第二手材:记者和事实之间有中转环节 ...查看


  • 现代汉语黄廖版教案(精修)
  • 本教案共分六章: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语音(重点,难点):第三章 文字:第四章 词汇(重点): 第五章 语法(重点,难点):第六章 修辞.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的 ...查看


  •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 四.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1.语体是什么? 语体是语体学(目前一般把它归入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语体是个系统.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语体形式,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构成的语体要素也有改变.现代汉语的语体是由不同具体语体类型组成的多层次. ...查看


  • 言语交际教学辅导7:言语的风格
  • 四 川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言语交际>单元辅导(7) 责任教师:吴会灵 第七章言语的风格 一.什么是风格 1.风格的定义 风格这个词,富有实用性,也很有魅力,它的涵义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社会生活中应用它,在文学艺术中应用 ...查看


  • [汉语修辞学]教学大纲
  • <汉语修辞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汉语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 时 数:24 大纲执笔人:齐红飞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汉语修辞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在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quo ...查看


  • 英汉同义词对比
  • 2004年第6卷第2期 巢湖学院学报 总第65期 Journ l of Ch ohu college No. 2. ,Vol. 6. 2004 G ener l Seri l No. 64 英汉同义词对比 周群强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 武 ...查看


  • 初当会计的工作流程及其报税流程.doc
  • 初当会计的工作流程及其报税流程 一.大致环节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2.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4.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 ...查看


  • 变换句式教师版
  • 专题八 变换句式 考纲解读: 变换句式就是能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所提供的句子准确改成适应语境要求的句子.变换句式有两个原则:一是必须服从表达效果的需要,二是不可改变句子的原意.它考查的类型较多,综观历年高考题,经常考的有长短句互换.句子重组. ...查看


  • 校园公益广告语体的风格特征
  • [ 专题研讨 ] 校 园公益 广告语 体 的风格 特征 程 烨 ( 北方 民族大学 , 宁夏 银川 70 2 ) 50 1 摘要 : 随着校 园公 益广告 的不断发展 , 成 了独特 的广告语言风格 .本文就校 园公 益广告语体的风格特征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