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实施体会

  【关键词】 手术安全;手术安全核查表;实施;体会�   【中国分类号】 R61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25-01��    如何确保安全的手术一直是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为了减少手术失误,确保患者安全,2009年4月卫生部医政司委托中国医院协会制定手术安全核查表,意在保障手术安全。我院于2010年5月开始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实施,有效开展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杜绝了错误手术的可能发生,收到了较好效果。�   1积极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 �   建立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 医院领导重视,组织手术相关科室负责人学习,统一认识,并由科主任、护士长组织每个手术医生和护士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1]的内容及精神。对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具体执行部门、责任人、执行流程均作出了相应规定。�   2手术安全核查表核查内容�    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3个关键时段及手术的关键环节实施核查,共同对患者和手术部位等一系列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通过手术前及手术后的再确认制度,以减少失误,降低手术风险,增高手术安全性[2]。�   2.1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第一联依此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部位标识、知情同意书、麻醉安全检查、血氧监测、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皮肤是否完整、术前备血、体内假体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2.2手术开始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第二联依此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体位、并确认风险预警内容(预计手术时间、失血量、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强调关注点)、手术物品和仪器的准备、术前抗生素的使用等内容。�   2.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第三联依此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实施手术的名称、清点手术用物、检查皮肤完整性、确认手术标本、动静脉通路、引流管、患者去向等内容。�   3手术安全核查表执行流程�    由主刀医生负责手术安全核查表空白表格的管理及表格眉栏的填写。�   3.1在麻醉实施前,由主刀医生主持第一联内容的核查确认,并逐一在表格内打勾,麻醉师和巡回护士暂停手头工作,一起和病人核查,确认后三方共同在表格上签名。�   3.2麻醉后切开皮肤前,由麻醉医生主持第二联内容的核查确认,并逐一在表格内打勾,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暂停手头工作,三方共同一起核查,确认后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共同在表格上签名。�   3.3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主持第三联内容的核查确认,并逐一在表格内打勾,主刀医生和麻醉医生三方一起核查,确认后三方共同在表格上签名,主刀医生补上第二联的签名。�   4手术安全核查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4.1手术医生不能及时参与麻醉前的核查确认[3]。以前我院麻醉师自己与患者仔细核查后即可实施麻醉。手术医生一般忙完病房的工作后到手术室即可洗手上台开刀。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后,有部分手术医生仍未及时到手术室参加麻醉前的手术安全核查。为有效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规定手术医生必须于患者入手术室后及时到室,否则手术室护士记录相关手术医生的迟到次数,由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给予其警告,再不改正者暂停其手术。�   4.2未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流程 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之初,相关手术人员未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有流于形式,只完成填表而已。为此,由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组织全体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共同学习,深刻领会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的真正含义,防止、杜绝手术差错,提高手术病人安全。在每次执行中相互督促共同完成。�   4.3手术部位标识制度未能切实落实执行 要求除了单器官手术、事前未明确部位的手术或操作、牙齿的介入性操作及早产儿手术以外,其余手术均应手术部位标识[4]。有部分手术医生没有在病房为手术患者实施手术部位标识,而是在进手术室后方作手术部位标识。另有个别医生仅为了完成标识而所做的标识部位不准确。为此,手术室护士长与未执行手术部位标识的医生沟通,统一认识,认真按制度执行,若出现多次者,暂停其手术。�   5体会�   5.1加强宣传与培训 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在实施前和开始阶段,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讲解手术安全核查表的使用方法及实施操作流程,做到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护士全体参与,相互协调、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此项工作。�   5.2落实每个环节,责任到人,惩罚分明。小组核对是手术核对制度的创新点[5]。核查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应用清晰的语言报告其核查结果,不能以沉默来表示默认。如果出现患者的资料不齐或核查过程中有异议现象,核查流程暂时终止,直到问题解决。在麻醉实施前的核查环节中,强调患者的参与[6]。�   5.3严格遵守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7]。我院建立了腕带标识制度与操作流程,新病人入院后由病房护士按规定填写腕带上患者的信息(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并佩带于患者手腕。对于手术、昏迷、神智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使用腕带标识,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识别患者的一种方法。�   5.4认真落实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出现手术部位识别差错。我院根据卫生部《2008-2009年全国医院患者安全目标》[8],制定了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主刀医生或第一助手,一般在术前一天做好患者的手术部位标识,必须在患者体表用专用标记笔统一标识,标记号用〈横线〉或〈曲线〉标注手术部位、切口位置。以下手术必须标识:具有左右侧的组织、器官的手术;四肢手术和手指、脚趾的手术;有多面的手术如脊柱。中国医院协会2009-2010年"患者安全目标"都将保障手术安全作为重点内容,并在各级各类医院推广使用[9]。2010年5月我院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至今,已实施近12000例手术,无一例错误手术发生。通过落实手术安全核查表确认制度,强化了手术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保证了患者的。��         参考文献�   [1] [8]中国医院协会.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王吉善,张振伟.实施安全核查,降低手术风险[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2):5-6.�   [3] 马金红,付玲玲.有效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6(26):435-436.�   [4] [5]陈肖敏,周敏燕,童彬.多部门合作的手术核对制在我院的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43):337-338.�   [6] Forstneger M.JCAHO officials provide guidance on new patient safety goals[J].Biomed Instrum Technol,2005,39,(1):39-40.�   [7] 卫生部.2008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2008,5,12.�   [8] 中国医院协会.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9] 王吉善,张振伟.《手术安全核查表》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工具[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2-3.

  【关键词】 手术安全;手术安全核查表;实施;体会�   【中国分类号】 R61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25-01��    如何确保安全的手术一直是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为了减少手术失误,确保患者安全,2009年4月卫生部医政司委托中国医院协会制定手术安全核查表,意在保障手术安全。我院于2010年5月开始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实施,有效开展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杜绝了错误手术的可能发生,收到了较好效果。�   1积极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 �   建立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 医院领导重视,组织手术相关科室负责人学习,统一认识,并由科主任、护士长组织每个手术医生和护士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1]的内容及精神。对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具体执行部门、责任人、执行流程均作出了相应规定。�   2手术安全核查表核查内容�    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3个关键时段及手术的关键环节实施核查,共同对患者和手术部位等一系列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通过手术前及手术后的再确认制度,以减少失误,降低手术风险,增高手术安全性[2]。�   2.1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第一联依此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部位标识、知情同意书、麻醉安全检查、血氧监测、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皮肤是否完整、术前备血、体内假体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2.2手术开始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第二联依此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体位、并确认风险预警内容(预计手术时间、失血量、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强调关注点)、手术物品和仪器的准备、术前抗生素的使用等内容。�   2.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第三联依此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实施手术的名称、清点手术用物、检查皮肤完整性、确认手术标本、动静脉通路、引流管、患者去向等内容。�   3手术安全核查表执行流程�    由主刀医生负责手术安全核查表空白表格的管理及表格眉栏的填写。�   3.1在麻醉实施前,由主刀医生主持第一联内容的核查确认,并逐一在表格内打勾,麻醉师和巡回护士暂停手头工作,一起和病人核查,确认后三方共同在表格上签名。�   3.2麻醉后切开皮肤前,由麻醉医生主持第二联内容的核查确认,并逐一在表格内打勾,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暂停手头工作,三方共同一起核查,确认后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共同在表格上签名。�   3.3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主持第三联内容的核查确认,并逐一在表格内打勾,主刀医生和麻醉医生三方一起核查,确认后三方共同在表格上签名,主刀医生补上第二联的签名。�   4手术安全核查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4.1手术医生不能及时参与麻醉前的核查确认[3]。以前我院麻醉师自己与患者仔细核查后即可实施麻醉。手术医生一般忙完病房的工作后到手术室即可洗手上台开刀。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后,有部分手术医生仍未及时到手术室参加麻醉前的手术安全核查。为有效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规定手术医生必须于患者入手术室后及时到室,否则手术室护士记录相关手术医生的迟到次数,由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给予其警告,再不改正者暂停其手术。�   4.2未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流程 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之初,相关手术人员未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有流于形式,只完成填表而已。为此,由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组织全体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共同学习,深刻领会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的真正含义,防止、杜绝手术差错,提高手术病人安全。在每次执行中相互督促共同完成。�   4.3手术部位标识制度未能切实落实执行 要求除了单器官手术、事前未明确部位的手术或操作、牙齿的介入性操作及早产儿手术以外,其余手术均应手术部位标识[4]。有部分手术医生没有在病房为手术患者实施手术部位标识,而是在进手术室后方作手术部位标识。另有个别医生仅为了完成标识而所做的标识部位不准确。为此,手术室护士长与未执行手术部位标识的医生沟通,统一认识,认真按制度执行,若出现多次者,暂停其手术。�   5体会�   5.1加强宣传与培训 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在实施前和开始阶段,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讲解手术安全核查表的使用方法及实施操作流程,做到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护士全体参与,相互协调、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此项工作。�   5.2落实每个环节,责任到人,惩罚分明。小组核对是手术核对制度的创新点[5]。核查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应用清晰的语言报告其核查结果,不能以沉默来表示默认。如果出现患者的资料不齐或核查过程中有异议现象,核查流程暂时终止,直到问题解决。在麻醉实施前的核查环节中,强调患者的参与[6]。�   5.3严格遵守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7]。我院建立了腕带标识制度与操作流程,新病人入院后由病房护士按规定填写腕带上患者的信息(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并佩带于患者手腕。对于手术、昏迷、神智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使用腕带标识,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识别患者的一种方法。�   5.4认真落实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出现手术部位识别差错。我院根据卫生部《2008-2009年全国医院患者安全目标》[8],制定了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主刀医生或第一助手,一般在术前一天做好患者的手术部位标识,必须在患者体表用专用标记笔统一标识,标记号用〈横线〉或〈曲线〉标注手术部位、切口位置。以下手术必须标识:具有左右侧的组织、器官的手术;四肢手术和手指、脚趾的手术;有多面的手术如脊柱。中国医院协会2009-2010年"患者安全目标"都将保障手术安全作为重点内容,并在各级各类医院推广使用[9]。2010年5月我院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至今,已实施近12000例手术,无一例错误手术发生。通过落实手术安全核查表确认制度,强化了手术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保证了患者的。��         参考文献�   [1] [8]中国医院协会.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王吉善,张振伟.实施安全核查,降低手术风险[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2):5-6.�   [3] 马金红,付玲玲.有效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6(26):435-436.�   [4] [5]陈肖敏,周敏燕,童彬.多部门合作的手术核对制在我院的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43):337-338.�   [6] Forstneger M.JCAHO officials provide guidance on new patient safety goals[J].Biomed Instrum Technol,2005,39,(1):39-40.�   [7] 卫生部.2008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2008,5,12.�   [8] 中国医院协会.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9] 王吉善,张振伟.《手术安全核查表》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工具[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2-3.


相关文章

  •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
  • 附件一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 ...查看


  •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估,诊治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详细.科学的手术方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手术方案,使患者得到 ...查看


  • 手术室安全核对制度
  • 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 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 ...查看


  • 医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 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 三 ...查看


  • 手术安全核查流程
  • 手术安全核查流程 一.手术室护士的自行核查: 1.术前访视,第一次核查: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到病房了解病情,内容包括:查阅病例核对姓名,床号,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腕或脚腕佩戴标记带,手术部位标记,药物过敏史,皮肤,检查报告 ...查看


  • 手术室医疗安全制度
  • 手术室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一.手术管理制度 一.术前准备 (一)主管医生根据科室工作常规,做好下列术前准备工作: 1.病人评估包括病史和体检,并记录在病历上:对于急诊手术病人,至少须完成首次病程录. 2.常规诊断性检查:血常规.尿液 ...查看


  • 北方医院十大安全目标
  • 患者安全目标 总论:十大安全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 准确性. 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程序, 正确执行医嘱制度. 三.严格执行手术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 术式发生错误 四. ...查看


  •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 一.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法案 1. 根据医院的总体规划,总结本部门的特点及 工作重点制 定年度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及周工作计 划. 2. 3. 根据工作计划定制具体考核办法. 按工作计划及考核办法检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重点检查 ...查看


  • 最新17项核心制度
  • 17项核心制度 1. 首诊负责制度 2.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 会诊制度 5.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 手术分级制度 7. 术前讨论制度 8.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 查对制度 10. 医生交接班制度 11. 新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