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独立事件与概率的乘法公式

相互独立事件与概率的乘法公式

说 课 人:董新森

工作单位:东平县职业中专 时 间:2007年5月22日

“相互独立事件与概率的乘法公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概率的第三个计算公式,是在学习了互斥事件和概率的加法公式后而引入的,是对概率计算公式的进一步研究,同时又为下一步学习独立重复试验概率的计算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区分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会用乘法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2)在归纳总结乘法公式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由特殊推测一般的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索归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经历数学思维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概率的乘法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区分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

二、教学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采用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

1、从数学问题引入探究主题

若事件A={甲同学的生日是5月份},B={乙同学的生日是5

月份},则A∩B={甲和乙的生日都是5月份}

问题:(1)说出事件A和事件B是否为互斥事件,为什么? (引出相互独立事件的概念) (2)试计算P(A)、P(B)、P(A∩B)。

(3)试分析P(A)、P(B)、P(A∩B)三者之间关系。 (4)试举出几个相互独立事件的例子。

2、发现规律

从以上事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P(A∩B)=P(A)×P(B)

一般地说,如果事件A1 ,A2 ,„An 相互独立,那么这几个事件

都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发生的概率的积,即

P(A1 ∩A2 „∩An)=P(A1)×P(A2)„×P(An)

3、指导应用,深化认识

例1:甲、乙两射手在同样条件下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0.6和0.7,则

(1)求甲、乙都击中目标的概率。 (2)求甲、乙都不击中目标的概率。 (3)求甲击中、乙不都击中目标的概率。

(4)“甲、乙至少有一人击中目标的概率P=0.6+0.7=1.3”,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4、阅读课本,提出疑问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提出疑问,教师答疑解惑。

5、练习反馈

做书上第223页练习A2和练习B1 6、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探索?

7、布置作业

(1)巩固型作业:课本第223页练习B2

(2)拓展型作业:课下了解概率的乘法公式的推导过程。

8、板书设计

12.5 相互独立事件与概率的乘法公式

1、相互独立事件 2、

3、乘法公式

4、例

相互独立事件与概率的乘法公式

说 课 人:董新森

工作单位:东平县职业中专 时 间:2007年5月22日

“相互独立事件与概率的乘法公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概率的第三个计算公式,是在学习了互斥事件和概率的加法公式后而引入的,是对概率计算公式的进一步研究,同时又为下一步学习独立重复试验概率的计算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区分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会用乘法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2)在归纳总结乘法公式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由特殊推测一般的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索归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经历数学思维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概率的乘法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区分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

二、教学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采用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

1、从数学问题引入探究主题

若事件A={甲同学的生日是5月份},B={乙同学的生日是5

月份},则A∩B={甲和乙的生日都是5月份}

问题:(1)说出事件A和事件B是否为互斥事件,为什么? (引出相互独立事件的概念) (2)试计算P(A)、P(B)、P(A∩B)。

(3)试分析P(A)、P(B)、P(A∩B)三者之间关系。 (4)试举出几个相互独立事件的例子。

2、发现规律

从以上事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P(A∩B)=P(A)×P(B)

一般地说,如果事件A1 ,A2 ,„An 相互独立,那么这几个事件

都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发生的概率的积,即

P(A1 ∩A2 „∩An)=P(A1)×P(A2)„×P(An)

3、指导应用,深化认识

例1:甲、乙两射手在同样条件下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0.6和0.7,则

(1)求甲、乙都击中目标的概率。 (2)求甲、乙都不击中目标的概率。 (3)求甲击中、乙不都击中目标的概率。

(4)“甲、乙至少有一人击中目标的概率P=0.6+0.7=1.3”,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4、阅读课本,提出疑问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提出疑问,教师答疑解惑。

5、练习反馈

做书上第223页练习A2和练习B1 6、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探索?

7、布置作业

(1)巩固型作业:课本第223页练习B2

(2)拓展型作业:课下了解概率的乘法公式的推导过程。

8、板书设计

12.5 相互独立事件与概率的乘法公式

1、相互独立事件 2、

3、乘法公式

4、例


相关文章

  • [独立事件与乘法公式]公开课教)
  • <独立事件与乘法公式>公开课教案 教者 姚媛 班级 0616 科目 数学 课题 独立事件与乘法公式 教学要求 1. 理解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弄清事件"互斥"与"相互独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查看


  • 概率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章习题
  •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典型例题分析 例1 填空题 (1) 若事件A ,B 互斥,且(2) 若事件A ,B 相互独立,且_____________. (3) 一个工人生产了3个零件,以事件试用 ,i =1, 2, 3来表示下列事件: 表示 ...查看


  • 概率论第一章总结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章总结 1. 随机事件 在试验的结果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成为随机事件,通常用字母A ,B ,C 等表示.在每次试验的结果中,如果某事件一定发生,则称为必然事件.相反,如果某事件一定不发生,则称为不可能事件. 2 ...查看


  •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 §2-3:2.2.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课标要求:理解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并能进行一些与事件独立有关的概率的计算.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排列.组合.等可能性事件概率.互斥事件概率的基础上进行的.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与前面学习 ...查看


  • 概率.期望与方差的计算和性质
  • 概率与统计 知识点一:常见的概率类型与概率计算公式: 类型一:古典概型: 1. 古典概型的基本特点: (1) 基本事件数有限多个: (2) 每个基本事件之间互斥且等可能: 2. 概率计算公式: A事件发生的概率P(A) A事件所包含的基本 ...查看


  • 人教A版条件概率说课稿
  • <条件概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概率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它自成体系,是数学中一个较独立的学科分支,与以往所学的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区别,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内容在本章 ...查看


  • 排列组合概率
  • 第1讲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学习目标] 1.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2.会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 识 梳 理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 类不同的 ...查看


  • 高考数学知识点之概率
  • 高考数学知识点之概率 考试内容: 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 考试要求: (1)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2)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查看


  • 1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与概率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与概率 作者: 来源:<数学金刊·高考版>2014年第04期 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①由频率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②利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