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为基础以方法为钥匙

以知识为基础 以方法为钥匙

-----以2006年高考题为例谈历史选择题的解答

福鼎七中 陈伦志

高考历史选择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广、考查能力多样的特点,是考查考生历史学科诸项能力的一种理想题型。在考试中考生保证选择题不失分或少失分是高考历史取得理想成绩的基础。答好选择题的前提是要扎实、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要具有概括、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具备这些条件的基础上,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本文以2006年各地高考试卷中的历史选择题为基础,将其分类并提供每类选择题的基本解题方法,以期使

考生对历史选择题有一个整体观,从而提高解答历史选择题的能力。

一、识记型选择题

识记型选择题又称概念型选择题或叙述型选择题,其作为选择题中的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能力,即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它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如年代、地名、人物、机构、标志性事件等,这是2006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一个主要类型。

例1.(文综全国卷I) 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

A.陆海军大元帅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例2.(四川文综) 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B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C、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D .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

例3.(重庆文综)1912年成立的国民党,其实际主持人是

A.孙中山 B.李烈钧 C。黄兴 D.宋教仁

解答这类选择题的关键是考生要对教材知识牢固掌握,平时注意相关概念的分析比较,掌握其内涵和外延,否则将无从下手。例l 中,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故正确答案为c 项;例2中驻藏大臣的设置意味着清朝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故正确答案为c 项;例3中,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实行独裁专制统治,为限制袁世凯专权,宋教仁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同盟会,成立国民党,孙

中山为理事长,宋教仁代理理事长,实际权力掌握在宋教仁手中,故正确答案为D 项。

二、排序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的特点是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史实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最常见的是按时间先后排列,另外如按地理方位排列等也常见到。

例4.(广东文综) 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符合下列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是

①“扶清灭洋”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攘外必先安内”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例5.(江苏历史) 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②“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c.③①④②D 、②④①③

解答此类选择题除了熟记教材中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外,在考场上也可运用巧解法,如首尾结合,首先找出开头的和收尾的历史史实的序号,如例4中,②在19世纪40年代为最早,③在20世纪30年代为蒋介石提出在最后,故正确答案为D 项;例5中,四个事件之间基本可以成为因果关系,所以先后顺序也就非常明显了:由于宋教仁被刺,引发二次革命,二次革命被镇压后,袁世凯开始复辟帝制,并导致护国运动,故正确答案为B 项。

三、比较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其特点是往往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例6.(文综全国卷I) 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社会的黑暗

c.推崇人文主义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例7.(重庆文综)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特点是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D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例8.(江苏历史) 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B .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c.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技术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就在于“比”字,通过比较,可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总结比较相似概念或事件之间的异同点。例6中,《堂吉诃德》主要是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而《水浒传》主要是通过塑造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故正确答案为B 项;例7中,根本目标基本上要从生产力的角度去考虑,故正确答案为B 项;例8中,B 、D 两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c 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A 项。

四、组合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往往是要求选择一组符合题干主题要求的备选项,其在本质上仍是比较相似概念的异同。 例9.(天津文综)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_②④c.②③ D.③④

例10.(文综全国卷Ⅱ)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 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①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答此类选择题的最简便有效方法就是采用排除法,亦称筛选法。解题时,通过几次筛选,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然后再依此顺藤摸瓜,最终选出正确选项。例9中,洋务运动只要求学习西方的器物即军事技术,以进一步巩固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故排除①,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亦未涉及到政治制度的问题,故④也可排除,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项;例10中,《联合国家宣言》并不代表联合国的成立,故排除①,而从选项中可看出,本题必须四选三,故正确答案为D 项。

五、程度型选择题

程度型选择题亦称最佳型选择题,一般用来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和辩证思维能力。此类选择题中的备选项有的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但这些备选项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不同于一般选择题的正误关系”,而是一种“程度关系”。题干中往往设置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如“主要”、“重要”、“最重要”、“最重大”等。例11、(广东历史)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首要目标是

A.维护联邦统一 B.统一全国市场

C.废除黑人奴隶制度D .夺取南方原料产地

例12.(上海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光武中兴C .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解答此类选择题时必须以历史知识为先导,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选择“最佳”的标准,仔细鉴别备选项和题干的程度关系,确定正确选项。例1l 中,首要目标即为最主要目标,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只不过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手段,故正确答案为A 项;例12中,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故正确答案为A 项。

六、逆向型选择题

逆向选择题亦称否定式选择题,它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在题干中往往用“不是”、 “无”、“不正确”、“错误”等否定式的词语。例13.(重庆文综)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

反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召开德黑兰会议c .发表《大西洋宪章》D .登陆西西里岛

例14.(北京文综)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亚国家的发展有其区域特色。下列叙述不符合西亚历史发展状况的是

A.改善农业环境,实现了粮食自给B .一些国家迈人世界富国行列

c.产油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日趋接近 D_发起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同西方垄断资本竞争

解答此类选择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克服思维定式的干扰,从不同角度分析辨别错误的选项,并从阶段特征、地区、时间、固定搭配、因果关系等角度去思考。例13中,二战中意大利于’1943年9月宣告投降,而德黑兰会议于1943年11月召开,故正确答案为B 项;例14中,二战后,西亚国家正在努力改善本国农业生产环境,争取实现粮食自给,故正确答案为A 项。

七、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考查的角度主要有两种情况:①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形式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考查原因时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源、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这种情况在此类选择题中占主导地位。②由原因推断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形式为题干是因,备选项是果。例15.(江苏历史)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例16.(北京文综)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该和约有利于苏俄

A.清除国内反动势力B 、恢复国民经济’

C.向社会主义过渡 D.巩固新生政权

解答此类选择题,必须在准确把握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判断,切忌因果倒置。例15中,B 、c 、D 三项都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A 项;例16中,《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俄国退出了一战,有利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故正确答案为D 项。

八、图表型选择题

图表型选择题是近几年高考中比较流行的选择题,尤其是在2006年高考中,基本上每套试卷中都有。此类选择题的特点是围绕一个命题主题,选取一幅或几幅历史图表(包括人、物、事、疆域地图、表格等) ,要求考生在阅读图表的基础上进行解读,或表述其内容,或总结其发展趋势和规律。 例17.(北京文综) 右图是1792年法国马赛义勇军开始传唱的歌曲,后被定为国歌。这首曲子在当年的作用是

A.宣传,《人权宣言》,欢迎立宪派

B、鼓舞法国人民,反击外来干涉

C.鼓吹恐怖统治,支持雅各宾派

D.支持拿破仑,反击反法联盟

例18.(广东历史)“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

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

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拆除山海关炮台 10000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 1000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 3000元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答这类选择题一定要准确提炼出图表中的有效信息,牢牢抓住题干中的要求,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弄清图表的用意及其所包含的隐性知识。例17中,从1792年可看出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而这一时期,英、俄、普、奥等国结成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大革命,为鼓舞反击外来干涉的斗志,法国人民高唱《马赛曲》,故正确答案为B 项;例18中,从表格中的地名可反映出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 项。

九、材料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可以看作是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对考生获取历史信息能力的要求在选择题的体现。此类选择题往往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几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此类题目所出示的材料可能是文字材料,也可能是图表材料,如地图、图画、照片等。另外,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这一般可以标明材料时代或作者的思想倾向。 例19.(上海历史)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例20.(天津文综) 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 .旧金山会议 D.26届联大

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在于真正领会材料的核心思想,把握材料的精神实质,做到“论” (结论) 从“史”(材料) 出,切忌凭空设想。这类选择题也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除了课本外,也要多阅读课外书,注意积累历史知识。例19中,耕牛和铁犁都是在春秋时期才出现的,故排除A 、B 、D 项,正确答案为c 项;例20中。从题干中的“亚非各国”即可判断出是亚非万隆会.议.故正确答案为B 项。

十、分析理解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中提出历史结论或以一段材料作为论点,要求考生在备选项中选出与之相符合的论据或结论,其中题干所展现的内容多是教材中未出现的结论,而选项则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二是在题干中列出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备选项则是依据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得出的或正错或不正确的结论。

例21.(上海历史)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A.拥有教育权 B.获得劳动权c .争取人身自由权D .享有政治参与权

例22.(广东历史) 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工厂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B .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解答此类选择题时关键要搞清楚结论和史实之间的关系。要根据题干的结论,分析与史实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辨析,同时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例2l 中,从卢梭的话中可以理解为他反对妇女参政,故正确答案为D 项;例22中,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可以排除A 、

C 、D 项,故正确答案为B 项。

综上所述,可见历史选择题无论形式怎样,其基础和根源还是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分析比较相似概念的特征,理解其内涵,善于总结概括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多阅读相关书籍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见闻,这样面对各种新形式、新情景的选择题时,才可能从容应对。

以知识为基础 以方法为钥匙

-----以2006年高考题为例谈历史选择题的解答

福鼎七中 陈伦志

高考历史选择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广、考查能力多样的特点,是考查考生历史学科诸项能力的一种理想题型。在考试中考生保证选择题不失分或少失分是高考历史取得理想成绩的基础。答好选择题的前提是要扎实、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要具有概括、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具备这些条件的基础上,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本文以2006年各地高考试卷中的历史选择题为基础,将其分类并提供每类选择题的基本解题方法,以期使

考生对历史选择题有一个整体观,从而提高解答历史选择题的能力。

一、识记型选择题

识记型选择题又称概念型选择题或叙述型选择题,其作为选择题中的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能力,即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它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如年代、地名、人物、机构、标志性事件等,这是2006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一个主要类型。

例1.(文综全国卷I) 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

A.陆海军大元帅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例2.(四川文综) 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B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C、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D .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

例3.(重庆文综)1912年成立的国民党,其实际主持人是

A.孙中山 B.李烈钧 C。黄兴 D.宋教仁

解答这类选择题的关键是考生要对教材知识牢固掌握,平时注意相关概念的分析比较,掌握其内涵和外延,否则将无从下手。例l 中,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故正确答案为c 项;例2中驻藏大臣的设置意味着清朝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故正确答案为c 项;例3中,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实行独裁专制统治,为限制袁世凯专权,宋教仁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同盟会,成立国民党,孙

中山为理事长,宋教仁代理理事长,实际权力掌握在宋教仁手中,故正确答案为D 项。

二、排序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的特点是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史实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最常见的是按时间先后排列,另外如按地理方位排列等也常见到。

例4.(广东文综) 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符合下列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是

①“扶清灭洋”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攘外必先安内”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例5.(江苏历史) 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②“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c.③①④②D 、②④①③

解答此类选择题除了熟记教材中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外,在考场上也可运用巧解法,如首尾结合,首先找出开头的和收尾的历史史实的序号,如例4中,②在19世纪40年代为最早,③在20世纪30年代为蒋介石提出在最后,故正确答案为D 项;例5中,四个事件之间基本可以成为因果关系,所以先后顺序也就非常明显了:由于宋教仁被刺,引发二次革命,二次革命被镇压后,袁世凯开始复辟帝制,并导致护国运动,故正确答案为B 项。

三、比较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其特点是往往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例6.(文综全国卷I) 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社会的黑暗

c.推崇人文主义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例7.(重庆文综)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特点是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D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例8.(江苏历史) 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B .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c.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技术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就在于“比”字,通过比较,可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总结比较相似概念或事件之间的异同点。例6中,《堂吉诃德》主要是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而《水浒传》主要是通过塑造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故正确答案为B 项;例7中,根本目标基本上要从生产力的角度去考虑,故正确答案为B 项;例8中,B 、D 两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c 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A 项。

四、组合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往往是要求选择一组符合题干主题要求的备选项,其在本质上仍是比较相似概念的异同。 例9.(天津文综)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_②④c.②③ D.③④

例10.(文综全国卷Ⅱ)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 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①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答此类选择题的最简便有效方法就是采用排除法,亦称筛选法。解题时,通过几次筛选,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然后再依此顺藤摸瓜,最终选出正确选项。例9中,洋务运动只要求学习西方的器物即军事技术,以进一步巩固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故排除①,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亦未涉及到政治制度的问题,故④也可排除,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项;例10中,《联合国家宣言》并不代表联合国的成立,故排除①,而从选项中可看出,本题必须四选三,故正确答案为D 项。

五、程度型选择题

程度型选择题亦称最佳型选择题,一般用来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和辩证思维能力。此类选择题中的备选项有的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但这些备选项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不同于一般选择题的正误关系”,而是一种“程度关系”。题干中往往设置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如“主要”、“重要”、“最重要”、“最重大”等。例11、(广东历史)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首要目标是

A.维护联邦统一 B.统一全国市场

C.废除黑人奴隶制度D .夺取南方原料产地

例12.(上海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光武中兴C .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解答此类选择题时必须以历史知识为先导,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选择“最佳”的标准,仔细鉴别备选项和题干的程度关系,确定正确选项。例1l 中,首要目标即为最主要目标,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只不过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手段,故正确答案为A 项;例12中,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故正确答案为A 项。

六、逆向型选择题

逆向选择题亦称否定式选择题,它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在题干中往往用“不是”、 “无”、“不正确”、“错误”等否定式的词语。例13.(重庆文综)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

反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召开德黑兰会议c .发表《大西洋宪章》D .登陆西西里岛

例14.(北京文综)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亚国家的发展有其区域特色。下列叙述不符合西亚历史发展状况的是

A.改善农业环境,实现了粮食自给B .一些国家迈人世界富国行列

c.产油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日趋接近 D_发起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同西方垄断资本竞争

解答此类选择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克服思维定式的干扰,从不同角度分析辨别错误的选项,并从阶段特征、地区、时间、固定搭配、因果关系等角度去思考。例13中,二战中意大利于’1943年9月宣告投降,而德黑兰会议于1943年11月召开,故正确答案为B 项;例14中,二战后,西亚国家正在努力改善本国农业生产环境,争取实现粮食自给,故正确答案为A 项。

七、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考查的角度主要有两种情况:①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形式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考查原因时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源、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这种情况在此类选择题中占主导地位。②由原因推断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形式为题干是因,备选项是果。例15.(江苏历史)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例16.(北京文综)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该和约有利于苏俄

A.清除国内反动势力B 、恢复国民经济’

C.向社会主义过渡 D.巩固新生政权

解答此类选择题,必须在准确把握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判断,切忌因果倒置。例15中,B 、c 、D 三项都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A 项;例16中,《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俄国退出了一战,有利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故正确答案为D 项。

八、图表型选择题

图表型选择题是近几年高考中比较流行的选择题,尤其是在2006年高考中,基本上每套试卷中都有。此类选择题的特点是围绕一个命题主题,选取一幅或几幅历史图表(包括人、物、事、疆域地图、表格等) ,要求考生在阅读图表的基础上进行解读,或表述其内容,或总结其发展趋势和规律。 例17.(北京文综) 右图是1792年法国马赛义勇军开始传唱的歌曲,后被定为国歌。这首曲子在当年的作用是

A.宣传,《人权宣言》,欢迎立宪派

B、鼓舞法国人民,反击外来干涉

C.鼓吹恐怖统治,支持雅各宾派

D.支持拿破仑,反击反法联盟

例18.(广东历史)“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

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

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拆除山海关炮台 10000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 1000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 3000元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答这类选择题一定要准确提炼出图表中的有效信息,牢牢抓住题干中的要求,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弄清图表的用意及其所包含的隐性知识。例17中,从1792年可看出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而这一时期,英、俄、普、奥等国结成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大革命,为鼓舞反击外来干涉的斗志,法国人民高唱《马赛曲》,故正确答案为B 项;例18中,从表格中的地名可反映出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 项。

九、材料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可以看作是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对考生获取历史信息能力的要求在选择题的体现。此类选择题往往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几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此类题目所出示的材料可能是文字材料,也可能是图表材料,如地图、图画、照片等。另外,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这一般可以标明材料时代或作者的思想倾向。 例19.(上海历史)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例20.(天津文综) 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 .旧金山会议 D.26届联大

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在于真正领会材料的核心思想,把握材料的精神实质,做到“论” (结论) 从“史”(材料) 出,切忌凭空设想。这类选择题也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除了课本外,也要多阅读课外书,注意积累历史知识。例19中,耕牛和铁犁都是在春秋时期才出现的,故排除A 、B 、D 项,正确答案为c 项;例20中。从题干中的“亚非各国”即可判断出是亚非万隆会.议.故正确答案为B 项。

十、分析理解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中提出历史结论或以一段材料作为论点,要求考生在备选项中选出与之相符合的论据或结论,其中题干所展现的内容多是教材中未出现的结论,而选项则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二是在题干中列出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备选项则是依据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得出的或正错或不正确的结论。

例21.(上海历史)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A.拥有教育权 B.获得劳动权c .争取人身自由权D .享有政治参与权

例22.(广东历史) 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工厂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B .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解答此类选择题时关键要搞清楚结论和史实之间的关系。要根据题干的结论,分析与史实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辨析,同时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例2l 中,从卢梭的话中可以理解为他反对妇女参政,故正确答案为D 项;例22中,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可以排除A 、

C 、D 项,故正确答案为B 项。

综上所述,可见历史选择题无论形式怎样,其基础和根源还是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分析比较相似概念的特征,理解其内涵,善于总结概括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多阅读相关书籍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见闻,这样面对各种新形式、新情景的选择题时,才可能从容应对。


相关文章

  • 学习高中物理的一把"金钥匙"
  • 学习高中物理的一把"金钥匙" 高中物理问题,在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力.想象力.分析问题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上,是最为全面而深远的.因此,一直以来,也是学生最难以开启的"问题锁".要想熟练 ...查看


  • 掌握语文学习的金钥匙
  •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好语文当然也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 除了要有课前认真预习.课上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等基本习惯外,还需要有语文学习的 ...查看


  • 给你一把金钥匙
  • 给你一把金钥匙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方法 高兴琳 摘要:给学生一把"会学"的金钥匙,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人才.他们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甚至超越时代的能力.基于此,要求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只 ...查看


  • 初中升高中的衔接教育
  • 初中升高中的衔接教育 刚刚结束完中考的学生如今又该为新学期的到来忙碌了.初中升高中不仅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在学业上也有很大的变化.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进度.方法.习惯.心态等方面都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如何做好初中升高中的衔接工作,成为 ...查看


  • 真情--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 真情--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 施情感教育的相关思考 重庆第七中学校 王治 提要: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到来的世纪之交, 我国于2001年9月正式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方兴未艾的素质教育又一次有益的推进.在这 ...查看


  • 小学四年级下期中试卷
  • 四年级(下)期中试卷 数学B卷 本试卷共5页,共九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说明:本考卷适用于基础较好的二年级学生使用,基础知识所占比例约为70%,知识体系构架完整,能 正确反映当前学生基础:试卷中有30%的试题有一定难度, ...查看


  • 渴望读书的
  •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 执教者:石狮市容卿实验小学 施萃瑜 [教材分析]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中第六单元<眼睛>四篇课中的第一篇教 ...查看


  • [秋天的雨]教案设计
  • <秋天的雨>教案设计 山东省诸城市舜王街道诸冯学校 徐建廷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年级及学科:小学三年级语文 3.课题:秋天的雨 4.课时:1 5.教师课前准备: 查询百度网站收集的有关秋雨和秋景的图片.视频以及 ...查看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2
  •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王艳丽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 一.激发兴趣 实践表明,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