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常见函数
一、 一次函数和常函数:
思维导图:
(一) 、一次函数 (二)、常函数 定义域:(- ∞,+ ∞) 定义域: (- ∞,+ ∞) 值 域:(- ∞,+ ∞) 正 k=0 反 值 域:{ b }
解析式:y = kx + b( k≠ 0 )
解析式:
y = b ( b为常数)
图 像:一条与x 轴、y 轴相交的直线 图 像:一条与x 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 K > 0 k
单调性: k > 0 ,在(- ∞,+ ∞)↑ k
奇偶性:b =0⇔奇函数 b ≠0⇔非奇非偶
周期性: 非周期函数 反函数:在(- ∞,+ ∞)上有反函数 反函数仍是一次函数
例题:
b>0 b=0 b
二、二次函数
1、定义域:(- ∞,+ ∞)
2、值 a >0, y ∈[4ac -b , +∞)
4a
2
a
4a
2
3、解析式:y =ax +bx +c (a ≠0)
2
4、图 像:一条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
正负:a >0,开口向上;a
绝对值:随着a 增大,开口缩小
>0, 与y 正半轴相交c
c c
对称轴:对称轴:x =-b ;顶点:(-b , 4ac -b 22a
2a
4a
)
∆=b 2-4ac →图像与x 轴交点个数:与x 轴交点的个数∆>0, 两个交点∆=0, 一个交点∆
5、单调性:a >0, (-∞, -b ]↓[-b a
, +∞) ↑
2a
2 a
, +∞) ↓
2a
26、奇偶性:b =0⇔偶函数 7、周期性:非周期函数
8、反函数:在(- ∞,+ ∞)上无反函数,
在(-∞, -b ]或[-b a
, +∞) 上及其子集上有反函数
2a
2例题:
。
三、反比例函数和重要的分式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 (二)、分式函数y =定义域:(- ∞,0)∪(0,+ ∞) 定义域:(-∞, -) (-
cx +d
ax +b
b a b
, +∞) a
c c a a cx +d b
(x ≠-) 解析式:f (x ) =k (k ≠0) 解析式:y =
ax +b a x
b c
图 像:以x 轴、y 轴为渐进线的双曲线 图 像:以x =-和y =为
a a
值 域:(- ∞,0)∪(0,+ ∞) 值 域: (-∞, ) (, +∞)
渐近线的双曲线
单调性: k>0,(- ∞,0)↓, (0,+ ∞)↓ 单调性:在(-∞, -) 和(- k
, +∞) 上 a
奇偶性:奇函数 对称性:关于原点对称 周期性:非周期函数 反函数:在定义域上有反函数, 反函数是其本身。 (三)、f (x ) =x +k
x (k >0) 定义域:(- ∞,0)∪(0,+ ∞) 值 域:
(-∞, -2k ) (2k , +∞)
图 像: (-∞, -k ) ↑, (-k , 0) ↓
单调性:
(0, k ) ↓, (k , +∞) ↑
奇偶性:奇函数 对称性:关于原点对称
奇偶性:非奇非偶 对称性:关于点(-
b a , c
a
) 成中心对称 周期性:非周期函数 反函数:在定义域有反函数, 反函数是y =
-bx +d ax -c (x ≠c
a
)
(四)、f (x ) =x -k x
(k >0) 定义域:(- ∞,0)∪(0,+ ∞) 值 域:(- ∞,+ ∞)
图 像:
单调性:(- ∞,0)↑(0,+ ∞)↑
奇偶性:奇函数 对称性:关于原点对称
四、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一)、指数和对数运算及性质:
1、根式
a n a n a n n -n
又因为() 可看作a ·b ,所以()=n 可以归入性质(3).
b b b
现在我们来研究如何用幂表示底数。
(1)、n 次方根的定义:若x n =a (n >1且n N *),则x 叫a 的n 次方根. 问题:x 如何用a 表示呢?
【平方根】偶次方根有下列性质:
在实数范围内,正数的偶次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立方根】奇次方根有下列性质:
在实数范围内,正数的奇次方根是正数,负数的奇次方根是负数. (2)、n 次方根的性质:
⎧⎪a , n =2k +1x =⎨(k ∈N *) ,其中a 叫根式,n 叫根指数,a 叫被开方数.
⎪⎩±a , n =2k
(3)、根式的运算性质
⎧a , n 为奇数
①((a ) n =a )② a n =⎨
⎩|a |,n 为偶数
(1)(-8) 3 (2)(-10) 2 (3)(3-π) 4
(4)(a -b ) 2(a >b )
解:(1) (-8) 3=-8 (2) (-10) 2=|-10|
(3) (3-π) 4=|3-π|=π-3 (4) (a -b ) 2=|a -b |=a -b (a >b ) 例2、求值:
(1) 5+26+7-43-6-42; (2) 23⨯. 5⨯
分析:(1)题需把各项被开方数变为完全平方形式,然后再利用根式运算性质; 解:
(1) 5+26+7-43-6-42
=() 2+2∙2+(2) 2+22-2⨯23+(3) 2-22-2⨯22+(2) 2=((3+2)) 2+(2-) 2-(2-2) 2=|3+2|+|2-3-|-|2-2|=3+2+2--(2-2) =22
注意:此题开方后先带上绝对值,然后根据正负去掉绝对值符号。(2) 23⨯. 5⨯=2⨯⨯3
32
⨯2⋅32
23
=2⨯⨯2⨯22⋅3223
=2⨯3⋅2⋅22⋅3
2
=2⨯3=6
3
2、分数指数幂
(1). 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a =a m
-m n
m n
(a >0, m 、n ∈N *,n >1) 1
m n
(2). 规定: (1) a
=(a >0, m 、n ∈N *,n >1)
a
(2)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 (3)0的负分数指数幂无意义.
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以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推广到有理数指数. 当
a >0时,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有理指数幂也同样适用. 若a >0,p 是一个无理数,则a p 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数幂都适用,有关概念和证明在本书从略.
即对于任意实数r,s, 均有下面的运算性质. 3. 幂的运算性质 (1) a m ⋅a n =a m +n (2) (a m ) n =a m ⋅n
(a >0, m 、n ∈R ) (a >0, m 、n ∈R )
(a >0, b >0, m ∈R )
23
(3) (a ⋅b ) m =a m ⋅b m
例:求下列各式的值:
(1)25
3
36
(3)()2
49
32
(2)27
3-25
(4)()2
4
(5)81⨯9
32
2
32
23
(6)23×3. 5×
解:(1)=(5) =53=125 (2)27=(3) =3
23
3
23
3⨯32
=32=9
36362362⨯[1**********]
(3)() =) ]=() =() =3=
497777343
333
-2⨯25-35552282-33
(4)() 2=[() ]2=() 2=() =() =3=
422255125
(5)81⨯9=3⨯[(3) ]=3⨯3
2
3
42
2312
4
212⨯32
=3⨯3=(3⨯3)
4
2
3
4
2314
=(3) ⨯(3) =3⨯3=3
11111
31236332
(6)23×. 5×=2×3×()×(3×2)=2×3×3×2×36×
2
4
14231416
12
2=(2×2
13
-
13
×2)×(3×3×3)=2
[1**********]-+33
×3
111++236
=2×3=6
3、对数运算及运算性质:
引例:假设1995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 a 亿元,如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1995年的2倍?
设:经过x 年国民生产总值是1995年的2倍 则有 a (1+8%)x =2a 1.08x =2 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作出函数图像,计算出x 值
这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的问题。即指数式 a b =N 中,已知a 和N 求b 的问题。(这里 a >0且a ≠1) (1).定义:
一般地,如果 a (a >0且a ≠1)的b 次幂等于N, 就是 a b =N ,那么数 b 叫做 a 为底 N 的对数,记作 log a N =b ,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指数式和对数式的互换:
a b =N
+ - log a N =b
例如:42=16 log416=2 ; 102=100 log10100=2
1
4=2 log42= ; 10-2=0.01 log100.01=-2
2(3)、对数的性质
①、负数与零没有对数 ← 在指数式中 N > 0 ②、log a 1=0, log a a =1(a >0, a ≠1)
∵对任意 a>0且a ≠1, 都有 a0=1 ∴log a 1=0 同样易知: log a a =1
③、对数恒等式:a log a N =N (a >0, a ≠112
如果把 ab =N 中的 b写成 log a N, 则有 alog a N =N
④、指数恒等式:log a a b =b (a >0, a ≠1) ⑤、常用对数
我们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 为了简便, N 的常用对数log 10N , 简记为lg N
例如:log 105简记作lg 5 log103.5简记作lg3.5. ⑥、自然对数
在科学技术中常常使用以无理数e =2.71828……为底的对数,以e 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为了简便,N 的自然对数log e N , 简记为ln N 。 例如:log e 3简记作ln3 loge 10简记作ln10 (4). 运算性质:若a >0,a ≠1,M >0,N >0,则
(1) log a M ⋅N =log a M +log a N ; (2) log a
M
=log a M -log a N ; N
(3) log a M n =n log a M
(n ∈R )
【现在我们来证明运算性质,为了利用已知的幂的运算性质,应将对数形式根据对数的定义转化为指数形式,因此需要引进中间变量,起一定的过渡作用】.
证明:(1)设log a M =p ,log a N =q
由对数的定义得:M =a p ,N =a q ∴MN =a p ·a q =a p+q 再由对数定义得log a MN =p +q ,即证得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2)设log a M =p ,log a N =q 由对数的定义可以得 a p
M =a p ,N =a q , ∴ =q =a p -q ,
N a 再由对数的定义得 log a =p -q
N 即证得log a =log a M -log a N
N (3)设log a M =p 由对数定义得M =a p ∴M n =(a p )n =a np 再由对数定义得
M
M
M
log a M n =np 即证得log a M n =nlog a M
例:计算:
(1)lg14-7lg 27 +lg8-10 3+lg 7-lg18 (2)lg243
lg9 (3)lg1.2
【解析】(1)、解法一:lg14-2lg 7
3
+lg 7-lg18=lg(2×7) -2(lg7-lg3) +lg7-lg(32×2)
=lg2+
lg7-2lg7+2lg3+lg7-2lg3-lg2=0
解法二:lg14-2lg 73 +lg7-lg18=lg14-lg (7
3
)2+lg7-lg18
=lg
14×7
=lg1= (73
)20
×18(2)lg243lg9 lg35lg3 =5lg352lg3 =2
1
1lg 27 +lg8-3lg 10 lg 3
2
3
2
(3)lg1.2=(3)+lg2-3lg (10)3×2
lg 10
3
(lg3+2lg2-1)=2lg3+2lg2-1 =32
(5). 对数换底公式:
log a N =
log m N
log (a >0且a ≠1, m >0且m ≠1, N >0)
m a
证明:设log a N =x , 则 a x =N
两边取以m 为底的对数:log m a x =log m N ⇒x log m a =log m N 从而得:x =log N log N
log ∴ log a N =log
m a m a −−→两个常用的推论:
① log a b ⋅log b a =1 ② log a m b n
=
n
m
log a b (a 、b >0且均不为1) 证:①log lg b lg a
a b ·log b a =lg a lg =1
b n
②log
n
lg b nlg b a m
b =lg a =
mlg =n
a b a m
例:设 x 、y 、z (0,+∞)且3x =4y =6z
1︒ 求证 11x +2y =1
z
; 2︒ 比较3x ,4y ,6z 的大小
证明1︒:设3x =4y =6z =k ∵x 、y 、z (0,+∞) ∴k >1 取对数得:x =
lg k lg k lg k
, y = , z =lg 3lg4lg 6
11lg 3lg 42lg 3+lg42lg 3+2lg2lg 61
∴ + =+ == ==x 2y lg k 2lg k 2lg k 2lg k lg k z 64
lg k ·lg
8134lg64-lg81
2︒ 3x -4y =(- )lg k = lgk = <0
lg 3lg 4lg 3lg4lg 3lg4 ∴3x <4y
9
1646lg36-lg64
又4y -6z =( -)lgk ==<0
lg 4lg 6lg 2lg6lg 2lg6
lgk ·lg
∴4y <6z ∴3x <4y <6z
(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已知a =N ,我们从函数的角度分别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系一:N 如何随着b 的变化而变化→以指数为自变量、以幂为因变量的函数→指数函数; 关系二:N 如何随着a 的变化而变化→以底数为自变量、以幂为因变量的函数→幂函数; 关系三:a 如何随着b 的变化而变化→a =
→指数函数;
—
关系四:b 如何随着N 的变化而变化→b =log a N (以真数为自变量、以对数为因变量) →对数函数;
关系五:a 如何随着N 的变化而变化→a =N =N (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 →指数函数
关系六:b 如何随着a 的变化而变化→b =log a N ; 定义:函数y =a
x
1
b
b
N =N (指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
1b
(a >0, a ≠1)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函数y =log a x (a >0, a ≠1) 叫做对数函数。 函数y =x α
叫做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α为常数)
1、指数函数 2、对数函数
定义域:(- ∞,+ ∞) 定义域:(0,+ ∞) 值 域:(0,+ ∞) 值 域:(- ∞,+ ∞) 解析式:f (x ) =a
x
(a >0且a ≠1) 解析式:f (x ) =log a x (a >0且a ≠1)
图 像:位于x 轴上方,向x 轴无限接近 图 像:位于y 轴右侧,向y
轴无限接近
a >1 0
a
y =a x >1⇔a >1010
或 y =log a x >0⇔或 x >0x 101010
或 y =log a x >0 或 x 01
y =a x
【底数的大小】 y 【底数的大小】
x x
b x 单调性:a >1, 在(-∞,+∞)↑ 单调性:a >1, 在(0,+∞)↑ 0
反函数:y =log a x (a >0, a ≠1) 反函数: y =a (a >0, a ≠1) 3、幂函数y =x
α
x
(α为常数)
问题1:我们知道,分数指数幂可以与根式相互转化.把下列各函数先化成根式形式,再指出它的定义域和奇偶性.利用计算机画出它们的图象,观察它们的图象,看有什么共同点? (1)y =x ;(2)y =x ;(3)y =x ;(4)y =x .
思路:先将各式化为根式形式,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这些根式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奇偶性直接利用定义进行判断.(1)定义域为[0,+∞),(2)(3)(4)定义域都是
1
2
13
23
43
R ;其中(1)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2)是奇函数,(3)(4)是偶函数.它们的图象都经过点(0,0)和(1,1),且在第一象限内函数单调递增.
问题2:仿照问题1研究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奇偶性,观察它们的图象看有什么共同点? (1)y =x ;(2)y =x ;(3)y =x
-1
-2
12
;(4)y =x
13
.
思路:先将负指数幂化为正指数幂,再将分数指数幂化为根式,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这些分式和根式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1)(2)(4)的定义域都是{x |x ≠0},(3)的定义域是(0,+∞);(1)(4)是奇函数,(2)是偶函数,(3)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它们的图象都经过点(1,1),且在第一象限内函数单调递减,并且以两坐标轴为渐近线.
总结:研究幂函数时,通常先将负指数幂化为正指数幂,再将分数指数幂化为根式(幂指数是负整数时化为分式);根据得到的分式或根式研究幂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这些分式和根式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奇偶性和单调性直接利用定义进行判断.问题1和问题2中的这些幂函数我们要记住它们图象的变化趋势,有利于我们进行类比. 【五个重要的幂函数】:
12
(1)y =x ;(2)y =x ;(3)y =x 2;(4)y =x -1;(5)y =x 3.
【幂函数性质】.
(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α>0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 +∞) 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
α>1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0
(3)α
[例1]讨论函数y =x 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并画出图象的示意图. 25
2 思路:函数y =x 5
是幂函数.
2 (1)要使y =x 5
=5x 2
有意义,x 可以取任意实数,故函数定义域为R . (2)∵x ∈R ,∴x 2
≥0.∴ y ≥0.
(3)f (-x )=5(-x )2
=5
2x 2
=f (x ), ∴函数y =x 5
是偶函数;
2
(4)∵n =2
5>0, ∴幂函数y =x 5在[0,+∞]上单调递增.
2 由于幂函数y =x 5
是偶函数,
2 ∴幂函数y =x 5
在(-∞,0)上单调递减. (5)其图象如右图所示.
[例2]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3 (1)1.55
,1.75
;(2)0.71.5
,0.61.5
;(3)(-1.2)
-
23
,(-1.25)
-
23
.3 解析:(1)考查幂函数y =x 5
的单调性,在第一象限内函数单调递增, 33 ∵1.5<1.7 ∴1.55<1.75
3 (2)考查幂函数y =x 2
的单调性,同理0.71.5
>0.61.5
.
(3)先将负指数幂化为正指数幂可知它是偶函数, 22 ∵(-1.2)-3=1.2
-
23
,(-1.25)
-
23
=1.25
-
3
,又1.2
-
23
>1.25
-
23
-
2 ∴(-1.2)
3
>(-1.25)-23
点评:比较幂形式的两个数的大小,一般的思路是: (1)若能化为同指数,则用幂函数的单调性; (2)若能化为同底数,则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3)若既不能化为同指数,也不能化为同底数,则需寻找一个恰当的数作为桥梁来比较大小.
21 [例3]求函数y =x 5+2x 5
+4(x ≥-32)值域.
1 解析:设t =x 5
,∵x ≥-32,∴t ≥-2,则y =t 2
+2t +4=(t +1)2
+3. 当t =-1时,y min =3.
21 ∴函数y =x 5
+2x 5
+4(x ≥-32)的值域为[3,+∞).
点评:这是复合函数求值域的问题,应用换元法.
2.2 常见函数
一、 一次函数和常函数:
思维导图:
(一) 、一次函数 (二)、常函数 定义域:(- ∞,+ ∞) 定义域: (- ∞,+ ∞) 值 域:(- ∞,+ ∞) 正 k=0 反 值 域:{ b }
解析式:y = kx + b( k≠ 0 )
解析式:
y = b ( b为常数)
图 像:一条与x 轴、y 轴相交的直线 图 像:一条与x 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 K > 0 k
单调性: k > 0 ,在(- ∞,+ ∞)↑ k
奇偶性:b =0⇔奇函数 b ≠0⇔非奇非偶
周期性: 非周期函数 反函数:在(- ∞,+ ∞)上有反函数 反函数仍是一次函数
例题:
b>0 b=0 b
二、二次函数
1、定义域:(- ∞,+ ∞)
2、值 a >0, y ∈[4ac -b , +∞)
4a
2
a
4a
2
3、解析式:y =ax +bx +c (a ≠0)
2
4、图 像:一条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
正负:a >0,开口向上;a
绝对值:随着a 增大,开口缩小
>0, 与y 正半轴相交c
c c
对称轴:对称轴:x =-b ;顶点:(-b , 4ac -b 22a
2a
4a
)
∆=b 2-4ac →图像与x 轴交点个数:与x 轴交点的个数∆>0, 两个交点∆=0, 一个交点∆
5、单调性:a >0, (-∞, -b ]↓[-b a
, +∞) ↑
2a
2 a
, +∞) ↓
2a
26、奇偶性:b =0⇔偶函数 7、周期性:非周期函数
8、反函数:在(- ∞,+ ∞)上无反函数,
在(-∞, -b ]或[-b a
, +∞) 上及其子集上有反函数
2a
2例题:
。
三、反比例函数和重要的分式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 (二)、分式函数y =定义域:(- ∞,0)∪(0,+ ∞) 定义域:(-∞, -) (-
cx +d
ax +b
b a b
, +∞) a
c c a a cx +d b
(x ≠-) 解析式:f (x ) =k (k ≠0) 解析式:y =
ax +b a x
b c
图 像:以x 轴、y 轴为渐进线的双曲线 图 像:以x =-和y =为
a a
值 域:(- ∞,0)∪(0,+ ∞) 值 域: (-∞, ) (, +∞)
渐近线的双曲线
单调性: k>0,(- ∞,0)↓, (0,+ ∞)↓ 单调性:在(-∞, -) 和(- k
, +∞) 上 a
奇偶性:奇函数 对称性:关于原点对称 周期性:非周期函数 反函数:在定义域上有反函数, 反函数是其本身。 (三)、f (x ) =x +k
x (k >0) 定义域:(- ∞,0)∪(0,+ ∞) 值 域:
(-∞, -2k ) (2k , +∞)
图 像: (-∞, -k ) ↑, (-k , 0) ↓
单调性:
(0, k ) ↓, (k , +∞) ↑
奇偶性:奇函数 对称性:关于原点对称
奇偶性:非奇非偶 对称性:关于点(-
b a , c
a
) 成中心对称 周期性:非周期函数 反函数:在定义域有反函数, 反函数是y =
-bx +d ax -c (x ≠c
a
)
(四)、f (x ) =x -k x
(k >0) 定义域:(- ∞,0)∪(0,+ ∞) 值 域:(- ∞,+ ∞)
图 像:
单调性:(- ∞,0)↑(0,+ ∞)↑
奇偶性:奇函数 对称性:关于原点对称
四、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一)、指数和对数运算及性质:
1、根式
a n a n a n n -n
又因为() 可看作a ·b ,所以()=n 可以归入性质(3).
b b b
现在我们来研究如何用幂表示底数。
(1)、n 次方根的定义:若x n =a (n >1且n N *),则x 叫a 的n 次方根. 问题:x 如何用a 表示呢?
【平方根】偶次方根有下列性质:
在实数范围内,正数的偶次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立方根】奇次方根有下列性质:
在实数范围内,正数的奇次方根是正数,负数的奇次方根是负数. (2)、n 次方根的性质:
⎧⎪a , n =2k +1x =⎨(k ∈N *) ,其中a 叫根式,n 叫根指数,a 叫被开方数.
⎪⎩±a , n =2k
(3)、根式的运算性质
⎧a , n 为奇数
①((a ) n =a )② a n =⎨
⎩|a |,n 为偶数
(1)(-8) 3 (2)(-10) 2 (3)(3-π) 4
(4)(a -b ) 2(a >b )
解:(1) (-8) 3=-8 (2) (-10) 2=|-10|
(3) (3-π) 4=|3-π|=π-3 (4) (a -b ) 2=|a -b |=a -b (a >b ) 例2、求值:
(1) 5+26+7-43-6-42; (2) 23⨯. 5⨯
分析:(1)题需把各项被开方数变为完全平方形式,然后再利用根式运算性质; 解:
(1) 5+26+7-43-6-42
=() 2+2∙2+(2) 2+22-2⨯23+(3) 2-22-2⨯22+(2) 2=((3+2)) 2+(2-) 2-(2-2) 2=|3+2|+|2-3-|-|2-2|=3+2+2--(2-2) =22
注意:此题开方后先带上绝对值,然后根据正负去掉绝对值符号。(2) 23⨯. 5⨯=2⨯⨯3
32
⨯2⋅32
23
=2⨯⨯2⨯22⋅3223
=2⨯3⋅2⋅22⋅3
2
=2⨯3=6
3
2、分数指数幂
(1). 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a =a m
-m n
m n
(a >0, m 、n ∈N *,n >1) 1
m n
(2). 规定: (1) a
=(a >0, m 、n ∈N *,n >1)
a
(2)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 (3)0的负分数指数幂无意义.
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以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推广到有理数指数. 当
a >0时,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有理指数幂也同样适用. 若a >0,p 是一个无理数,则a p 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数幂都适用,有关概念和证明在本书从略.
即对于任意实数r,s, 均有下面的运算性质. 3. 幂的运算性质 (1) a m ⋅a n =a m +n (2) (a m ) n =a m ⋅n
(a >0, m 、n ∈R ) (a >0, m 、n ∈R )
(a >0, b >0, m ∈R )
23
(3) (a ⋅b ) m =a m ⋅b m
例:求下列各式的值:
(1)25
3
36
(3)()2
49
32
(2)27
3-25
(4)()2
4
(5)81⨯9
32
2
32
23
(6)23×3. 5×
解:(1)=(5) =53=125 (2)27=(3) =3
23
3
23
3⨯32
=32=9
36362362⨯[1**********]
(3)() =) ]=() =() =3=
497777343
333
-2⨯25-35552282-33
(4)() 2=[() ]2=() 2=() =() =3=
422255125
(5)81⨯9=3⨯[(3) ]=3⨯3
2
3
42
2312
4
212⨯32
=3⨯3=(3⨯3)
4
2
3
4
2314
=(3) ⨯(3) =3⨯3=3
11111
31236332
(6)23×. 5×=2×3×()×(3×2)=2×3×3×2×36×
2
4
14231416
12
2=(2×2
13
-
13
×2)×(3×3×3)=2
[1**********]-+33
×3
111++236
=2×3=6
3、对数运算及运算性质:
引例:假设1995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 a 亿元,如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1995年的2倍?
设:经过x 年国民生产总值是1995年的2倍 则有 a (1+8%)x =2a 1.08x =2 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作出函数图像,计算出x 值
这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的问题。即指数式 a b =N 中,已知a 和N 求b 的问题。(这里 a >0且a ≠1) (1).定义:
一般地,如果 a (a >0且a ≠1)的b 次幂等于N, 就是 a b =N ,那么数 b 叫做 a 为底 N 的对数,记作 log a N =b ,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指数式和对数式的互换:
a b =N
+ - log a N =b
例如:42=16 log416=2 ; 102=100 log10100=2
1
4=2 log42= ; 10-2=0.01 log100.01=-2
2(3)、对数的性质
①、负数与零没有对数 ← 在指数式中 N > 0 ②、log a 1=0, log a a =1(a >0, a ≠1)
∵对任意 a>0且a ≠1, 都有 a0=1 ∴log a 1=0 同样易知: log a a =1
③、对数恒等式:a log a N =N (a >0, a ≠112
如果把 ab =N 中的 b写成 log a N, 则有 alog a N =N
④、指数恒等式:log a a b =b (a >0, a ≠1) ⑤、常用对数
我们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 为了简便, N 的常用对数log 10N , 简记为lg N
例如:log 105简记作lg 5 log103.5简记作lg3.5. ⑥、自然对数
在科学技术中常常使用以无理数e =2.71828……为底的对数,以e 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为了简便,N 的自然对数log e N , 简记为ln N 。 例如:log e 3简记作ln3 loge 10简记作ln10 (4). 运算性质:若a >0,a ≠1,M >0,N >0,则
(1) log a M ⋅N =log a M +log a N ; (2) log a
M
=log a M -log a N ; N
(3) log a M n =n log a M
(n ∈R )
【现在我们来证明运算性质,为了利用已知的幂的运算性质,应将对数形式根据对数的定义转化为指数形式,因此需要引进中间变量,起一定的过渡作用】.
证明:(1)设log a M =p ,log a N =q
由对数的定义得:M =a p ,N =a q ∴MN =a p ·a q =a p+q 再由对数定义得log a MN =p +q ,即证得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2)设log a M =p ,log a N =q 由对数的定义可以得 a p
M =a p ,N =a q , ∴ =q =a p -q ,
N a 再由对数的定义得 log a =p -q
N 即证得log a =log a M -log a N
N (3)设log a M =p 由对数定义得M =a p ∴M n =(a p )n =a np 再由对数定义得
M
M
M
log a M n =np 即证得log a M n =nlog a M
例:计算:
(1)lg14-7lg 27 +lg8-10 3+lg 7-lg18 (2)lg243
lg9 (3)lg1.2
【解析】(1)、解法一:lg14-2lg 7
3
+lg 7-lg18=lg(2×7) -2(lg7-lg3) +lg7-lg(32×2)
=lg2+
lg7-2lg7+2lg3+lg7-2lg3-lg2=0
解法二:lg14-2lg 73 +lg7-lg18=lg14-lg (7
3
)2+lg7-lg18
=lg
14×7
=lg1= (73
)20
×18(2)lg243lg9 lg35lg3 =5lg352lg3 =2
1
1lg 27 +lg8-3lg 10 lg 3
2
3
2
(3)lg1.2=(3)+lg2-3lg (10)3×2
lg 10
3
(lg3+2lg2-1)=2lg3+2lg2-1 =32
(5). 对数换底公式:
log a N =
log m N
log (a >0且a ≠1, m >0且m ≠1, N >0)
m a
证明:设log a N =x , 则 a x =N
两边取以m 为底的对数:log m a x =log m N ⇒x log m a =log m N 从而得:x =log N log N
log ∴ log a N =log
m a m a −−→两个常用的推论:
① log a b ⋅log b a =1 ② log a m b n
=
n
m
log a b (a 、b >0且均不为1) 证:①log lg b lg a
a b ·log b a =lg a lg =1
b n
②log
n
lg b nlg b a m
b =lg a =
mlg =n
a b a m
例:设 x 、y 、z (0,+∞)且3x =4y =6z
1︒ 求证 11x +2y =1
z
; 2︒ 比较3x ,4y ,6z 的大小
证明1︒:设3x =4y =6z =k ∵x 、y 、z (0,+∞) ∴k >1 取对数得:x =
lg k lg k lg k
, y = , z =lg 3lg4lg 6
11lg 3lg 42lg 3+lg42lg 3+2lg2lg 61
∴ + =+ == ==x 2y lg k 2lg k 2lg k 2lg k lg k z 64
lg k ·lg
8134lg64-lg81
2︒ 3x -4y =(- )lg k = lgk = <0
lg 3lg 4lg 3lg4lg 3lg4 ∴3x <4y
9
1646lg36-lg64
又4y -6z =( -)lgk ==<0
lg 4lg 6lg 2lg6lg 2lg6
lgk ·lg
∴4y <6z ∴3x <4y <6z
(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已知a =N ,我们从函数的角度分别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系一:N 如何随着b 的变化而变化→以指数为自变量、以幂为因变量的函数→指数函数; 关系二:N 如何随着a 的变化而变化→以底数为自变量、以幂为因变量的函数→幂函数; 关系三:a 如何随着b 的变化而变化→a =
→指数函数;
—
关系四:b 如何随着N 的变化而变化→b =log a N (以真数为自变量、以对数为因变量) →对数函数;
关系五:a 如何随着N 的变化而变化→a =N =N (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 →指数函数
关系六:b 如何随着a 的变化而变化→b =log a N ; 定义:函数y =a
x
1
b
b
N =N (指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
1b
(a >0, a ≠1)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函数y =log a x (a >0, a ≠1) 叫做对数函数。 函数y =x α
叫做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α为常数)
1、指数函数 2、对数函数
定义域:(- ∞,+ ∞) 定义域:(0,+ ∞) 值 域:(0,+ ∞) 值 域:(- ∞,+ ∞) 解析式:f (x ) =a
x
(a >0且a ≠1) 解析式:f (x ) =log a x (a >0且a ≠1)
图 像:位于x 轴上方,向x 轴无限接近 图 像:位于y 轴右侧,向y
轴无限接近
a >1 0
a
y =a x >1⇔a >1010
或 y =log a x >0⇔或 x >0x 101010
或 y =log a x >0 或 x 01
y =a x
【底数的大小】 y 【底数的大小】
x x
b x 单调性:a >1, 在(-∞,+∞)↑ 单调性:a >1, 在(0,+∞)↑ 0
反函数:y =log a x (a >0, a ≠1) 反函数: y =a (a >0, a ≠1) 3、幂函数y =x
α
x
(α为常数)
问题1:我们知道,分数指数幂可以与根式相互转化.把下列各函数先化成根式形式,再指出它的定义域和奇偶性.利用计算机画出它们的图象,观察它们的图象,看有什么共同点? (1)y =x ;(2)y =x ;(3)y =x ;(4)y =x .
思路:先将各式化为根式形式,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这些根式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奇偶性直接利用定义进行判断.(1)定义域为[0,+∞),(2)(3)(4)定义域都是
1
2
13
23
43
R ;其中(1)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2)是奇函数,(3)(4)是偶函数.它们的图象都经过点(0,0)和(1,1),且在第一象限内函数单调递增.
问题2:仿照问题1研究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奇偶性,观察它们的图象看有什么共同点? (1)y =x ;(2)y =x ;(3)y =x
-1
-2
12
;(4)y =x
13
.
思路:先将负指数幂化为正指数幂,再将分数指数幂化为根式,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这些分式和根式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1)(2)(4)的定义域都是{x |x ≠0},(3)的定义域是(0,+∞);(1)(4)是奇函数,(2)是偶函数,(3)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它们的图象都经过点(1,1),且在第一象限内函数单调递减,并且以两坐标轴为渐近线.
总结:研究幂函数时,通常先将负指数幂化为正指数幂,再将分数指数幂化为根式(幂指数是负整数时化为分式);根据得到的分式或根式研究幂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这些分式和根式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奇偶性和单调性直接利用定义进行判断.问题1和问题2中的这些幂函数我们要记住它们图象的变化趋势,有利于我们进行类比. 【五个重要的幂函数】:
12
(1)y =x ;(2)y =x ;(3)y =x 2;(4)y =x -1;(5)y =x 3.
【幂函数性质】.
(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α>0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 +∞) 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
α>1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0
(3)α
[例1]讨论函数y =x 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并画出图象的示意图. 25
2 思路:函数y =x 5
是幂函数.
2 (1)要使y =x 5
=5x 2
有意义,x 可以取任意实数,故函数定义域为R . (2)∵x ∈R ,∴x 2
≥0.∴ y ≥0.
(3)f (-x )=5(-x )2
=5
2x 2
=f (x ), ∴函数y =x 5
是偶函数;
2
(4)∵n =2
5>0, ∴幂函数y =x 5在[0,+∞]上单调递增.
2 由于幂函数y =x 5
是偶函数,
2 ∴幂函数y =x 5
在(-∞,0)上单调递减. (5)其图象如右图所示.
[例2]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3 (1)1.55
,1.75
;(2)0.71.5
,0.61.5
;(3)(-1.2)
-
23
,(-1.25)
-
23
.3 解析:(1)考查幂函数y =x 5
的单调性,在第一象限内函数单调递增, 33 ∵1.5<1.7 ∴1.55<1.75
3 (2)考查幂函数y =x 2
的单调性,同理0.71.5
>0.61.5
.
(3)先将负指数幂化为正指数幂可知它是偶函数, 22 ∵(-1.2)-3=1.2
-
23
,(-1.25)
-
23
=1.25
-
3
,又1.2
-
23
>1.25
-
23
-
2 ∴(-1.2)
3
>(-1.25)-23
点评:比较幂形式的两个数的大小,一般的思路是: (1)若能化为同指数,则用幂函数的单调性; (2)若能化为同底数,则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3)若既不能化为同指数,也不能化为同底数,则需寻找一个恰当的数作为桥梁来比较大小.
21 [例3]求函数y =x 5+2x 5
+4(x ≥-32)值域.
1 解析:设t =x 5
,∵x ≥-32,∴t ≥-2,则y =t 2
+2t +4=(t +1)2
+3. 当t =-1时,y min =3.
21 ∴函数y =x 5
+2x 5
+4(x ≥-32)的值域为[3,+∞).
点评:这是复合函数求值域的问题,应用换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