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人才是第一资源,而资源不仅在于拥有多少,更重要的是如何开发和使用。以用为本的人才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化和落实。近年来,铁岭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整合人才资源,创新人才体制,探索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优活力。
一、铁岭县人才工作现状
铁岭县在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具体实践中重点抓了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当前,大学生村官机制,是一种历练、选拔人才的有效机制。无论出身于城市还是农村的大学生,一路走来,基本上都是在学校中、读书中,接触社会很少,对基层、对群众了解少,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截至2011年9月,铁岭县共选聘三批大学生村官,共计25人。他们当中,一部分大学生村官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吃住在村里,深入村屯农户开展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招商引资、计算机知识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大多数还没有真正融入到农村工作中去,发挥作用还
不太明显,尤其是 “下不去”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大学生村官没有下到村里工作,只是在村上挂个名,而实际被乡镇工作截留;有些大学生村官虽然能够下到村里工作,但是并没有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甚至决策层面上来,仅限于做些打字员、传话员的工作。
二、大学生村官队伍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新农村的大形势下,大学生村官队伍日益庞大,而其具体管理方案还在进一步的摸索过程中,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村官思想上没有“扎根”。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较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村官只是一种就业途径,而不是追求的事业 。他们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脱离农村基层。可以看出,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存在盲点。由于大学生村官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管理机制尚不健全。有些地方虽然出台了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办法,但管理和考核机制并未真正落实到位。大学生村官虽由所在乡镇管理,
但由于身份特殊,乡镇党委政府既不能以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去管理和要求,又不能以一名农村干部去对待和使用,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大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另外,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培训、政策保障、工作考核、督促检查、表彰激励等制度也都处于探索阶段。
三是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不够明确。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村“两委”助理岗位上往往找不到工作抓手,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干,更不知道自己干得怎么样。各乡镇在实际使用上不尽相同,管理也参差不齐,有的乡镇把大学生村官安排在政府工作,与乡镇干部统一管理;有的乡镇则没有安排具体工作,政府有事或大型普查工作就安排大学生村官来做,不忙了就任其自己安排,导致管理松散,目标管理责任不到位,无形中削减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激情。
四是大学生村官的保障机制不完善。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补贴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然而实际却没达到这个水平,而且相差甚远。另外,对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缺乏出路保障机制,许多期满的大学生村官还需要从头再来,自谋职业,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几点思考
第一,建立培养机制,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能力。一是扎实开展集中培训。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要纳入大规模培训干部计划,除了岗前培训外,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农村政策、农村工作方法、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实用法律法规等。二是搭建交流平台,相互取长补短。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经验交流会、观摩学习等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促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二,强化保障机制,激发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活力。一是考虑建立大学生村官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或者在原有基础上建立绩效工资制度,激发工作热情。二是为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出路保障机制,发挥优势,积极扶持自主创业。
第三,健全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工作。一是建立组织引导帮扶制度。积极创造村官深入实践的机会,要求所驻村每次召开的村两委会、党员、村民代表各层次会议要参加,开展的中心工作要参加,加快他们对村、乡基本情况的熟悉掌握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二是建立信息报送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每月至少报送1篇信息,每季度至少写1篇工作总结,及时了解和反映工作动态。
第四,完善选拔机制,选派“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为农民服务。一是选拔大学生村官时要注重大学
生的专业对口性。如果不注重专业的对口性,就不能使大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无疑会增加农村和国家负担,同时对大学生的发展也十分不利。二是可以考虑安排有基层任职意向的大学生到农村实习,并将实习表现作为选聘的一项参考指标,使选聘生能够提前熟悉农村工作,有助于从中发现和培养基层党政人才。
关于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人才是第一资源,而资源不仅在于拥有多少,更重要的是如何开发和使用。以用为本的人才理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化和落实。近年来,铁岭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整合人才资源,创新人才体制,探索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优活力。
一、铁岭县人才工作现状
铁岭县在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具体实践中重点抓了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当前,大学生村官机制,是一种历练、选拔人才的有效机制。无论出身于城市还是农村的大学生,一路走来,基本上都是在学校中、读书中,接触社会很少,对基层、对群众了解少,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截至2011年9月,铁岭县共选聘三批大学生村官,共计25人。他们当中,一部分大学生村官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吃住在村里,深入村屯农户开展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招商引资、计算机知识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大多数还没有真正融入到农村工作中去,发挥作用还
不太明显,尤其是 “下不去”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大学生村官没有下到村里工作,只是在村上挂个名,而实际被乡镇工作截留;有些大学生村官虽然能够下到村里工作,但是并没有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甚至决策层面上来,仅限于做些打字员、传话员的工作。
二、大学生村官队伍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新农村的大形势下,大学生村官队伍日益庞大,而其具体管理方案还在进一步的摸索过程中,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村官思想上没有“扎根”。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较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村官只是一种就业途径,而不是追求的事业 。他们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脱离农村基层。可以看出,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存在盲点。由于大学生村官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管理机制尚不健全。有些地方虽然出台了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办法,但管理和考核机制并未真正落实到位。大学生村官虽由所在乡镇管理,
但由于身份特殊,乡镇党委政府既不能以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去管理和要求,又不能以一名农村干部去对待和使用,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大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另外,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培训、政策保障、工作考核、督促检查、表彰激励等制度也都处于探索阶段。
三是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不够明确。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村“两委”助理岗位上往往找不到工作抓手,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干,更不知道自己干得怎么样。各乡镇在实际使用上不尽相同,管理也参差不齐,有的乡镇把大学生村官安排在政府工作,与乡镇干部统一管理;有的乡镇则没有安排具体工作,政府有事或大型普查工作就安排大学生村官来做,不忙了就任其自己安排,导致管理松散,目标管理责任不到位,无形中削减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激情。
四是大学生村官的保障机制不完善。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补贴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然而实际却没达到这个水平,而且相差甚远。另外,对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缺乏出路保障机制,许多期满的大学生村官还需要从头再来,自谋职业,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几点思考
第一,建立培养机制,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能力。一是扎实开展集中培训。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要纳入大规模培训干部计划,除了岗前培训外,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农村政策、农村工作方法、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实用法律法规等。二是搭建交流平台,相互取长补短。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经验交流会、观摩学习等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促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二,强化保障机制,激发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活力。一是考虑建立大学生村官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或者在原有基础上建立绩效工资制度,激发工作热情。二是为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出路保障机制,发挥优势,积极扶持自主创业。
第三,健全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工作。一是建立组织引导帮扶制度。积极创造村官深入实践的机会,要求所驻村每次召开的村两委会、党员、村民代表各层次会议要参加,开展的中心工作要参加,加快他们对村、乡基本情况的熟悉掌握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二是建立信息报送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每月至少报送1篇信息,每季度至少写1篇工作总结,及时了解和反映工作动态。
第四,完善选拔机制,选派“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为农民服务。一是选拔大学生村官时要注重大学
生的专业对口性。如果不注重专业的对口性,就不能使大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无疑会增加农村和国家负担,同时对大学生的发展也十分不利。二是可以考虑安排有基层任职意向的大学生到农村实习,并将实习表现作为选聘的一项参考指标,使选聘生能够提前熟悉农村工作,有助于从中发现和培养基层党政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