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起草揭秘

  李克强作了任职总理后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报告是如何出炉的,李克强是怎么参与的?对此,《新京报》记者专访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   记 者:很多人看了这份报告,感觉这是一份充满李克强风格的报告。   向 东:报告中有很多带有“李氏风格”的语言,这些话是他平常说过的。比如“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继续向贫困宣战,绝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就是他去陕西调研时说的,体现了他的语言风格。   记 者:“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舌尖上的安全”,这些话是一开始起草的时候就写进去了,还是后来总理审稿时才加上去的?   向 东:总理自始至终都在参与报告的起草,有很多话确实是他加进去的。   记 者:总理对报告起草提了什么要求?   向 东:总理强调一点:“做不到的不要写。”   记 者:这份报告在结构和写法上有什么新特点?   向 东:报告常规的写法,无非是条状或块状,今年是条块结合。报告分三个部分,都是非常简练,有话就长无话则短。这些也都是总理明确提出的要求。   记 者:报告起草过程中,哪些内容是总理特别关注,并且反复斟酌修改的?   向 东:这是李克强总理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他对此高度重视。报告的起草工作自始至终是在总理亲自主持下进行的。不论是总结工作还是部署工作,涉及的每一项措施,都经过反复推敲,跟有关部门反复认证,最后经总理同意才写进去的。可以说,整个政府工作报告从头至尾总理都亲自修改,到最后一段时间,在提交大会审议前,总理也一直在修改。   记 者:这个报告起草历时多长时间?   向 东:从去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以后就开始了,整个起草历时两个多月。   记 者:起草小组有什么人参与?   向 东:主要是以国务院研究室的同志为主,吸收了各主要部门以及研究机构的人士。   记 者:报告起草中,听取了哪些方面的意见?   向 东:在起草过程中听取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多。国务院起草组本身有调研、学习和开会,之后国务院开常务会讨论,根据常务会的意见再修改,再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之后国务院再开全体会议审议,还要面向全国征求意见稿,发到全国党、政、军100个部门和各个地方,把上千条的意见收集整理以后还要提交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审议。   记 者:在这个过程中,总理是怎么听取意见的?   向 东:总理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分别听取了专家、学者、企业界民主党派、群众代表的意见。总理强调,所有提出的意见,起草组都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吸纳。实在不能吸纳的,都要做出说明。   记 者:从报告上看,你认为总理的总体思路是怎么样的?   向 东:报告既反映了本届政府的思路,也融进去总理个人的思路和施政风格。整个报告最突出的亮点是改革,这个词在报告中间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记 者:总理在讲到“社会治理创新”时,提到“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活动”,这句话是不是在3月1日昆明暴恐事件发生之后才加的内容?   向 东:原来也有类似的表述,但是总理确实脱稿讲了几句话,这些没写在报告里。这几句话表明了我们对恐怖暴力犯罪行为的严正立场,也把大家想说而又没说出来的,表达出来了。政府工作报告脱稿讲的时候不多,但是这几句话讲了以后,引起了大家深深的共鸣。我们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这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好处的。   (赵哲摘自2014年3月6日《新京报》)

  李克强作了任职总理后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报告是如何出炉的,李克强是怎么参与的?对此,《新京报》记者专访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   记 者:很多人看了这份报告,感觉这是一份充满李克强风格的报告。   向 东:报告中有很多带有“李氏风格”的语言,这些话是他平常说过的。比如“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继续向贫困宣战,绝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就是他去陕西调研时说的,体现了他的语言风格。   记 者:“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舌尖上的安全”,这些话是一开始起草的时候就写进去了,还是后来总理审稿时才加上去的?   向 东:总理自始至终都在参与报告的起草,有很多话确实是他加进去的。   记 者:总理对报告起草提了什么要求?   向 东:总理强调一点:“做不到的不要写。”   记 者:这份报告在结构和写法上有什么新特点?   向 东:报告常规的写法,无非是条状或块状,今年是条块结合。报告分三个部分,都是非常简练,有话就长无话则短。这些也都是总理明确提出的要求。   记 者:报告起草过程中,哪些内容是总理特别关注,并且反复斟酌修改的?   向 东:这是李克强总理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他对此高度重视。报告的起草工作自始至终是在总理亲自主持下进行的。不论是总结工作还是部署工作,涉及的每一项措施,都经过反复推敲,跟有关部门反复认证,最后经总理同意才写进去的。可以说,整个政府工作报告从头至尾总理都亲自修改,到最后一段时间,在提交大会审议前,总理也一直在修改。   记 者:这个报告起草历时多长时间?   向 东:从去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以后就开始了,整个起草历时两个多月。   记 者:起草小组有什么人参与?   向 东:主要是以国务院研究室的同志为主,吸收了各主要部门以及研究机构的人士。   记 者:报告起草中,听取了哪些方面的意见?   向 东:在起草过程中听取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多。国务院起草组本身有调研、学习和开会,之后国务院开常务会讨论,根据常务会的意见再修改,再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之后国务院再开全体会议审议,还要面向全国征求意见稿,发到全国党、政、军100个部门和各个地方,把上千条的意见收集整理以后还要提交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审议。   记 者:在这个过程中,总理是怎么听取意见的?   向 东:总理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分别听取了专家、学者、企业界民主党派、群众代表的意见。总理强调,所有提出的意见,起草组都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吸纳。实在不能吸纳的,都要做出说明。   记 者:从报告上看,你认为总理的总体思路是怎么样的?   向 东:报告既反映了本届政府的思路,也融进去总理个人的思路和施政风格。整个报告最突出的亮点是改革,这个词在报告中间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记 者:总理在讲到“社会治理创新”时,提到“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活动”,这句话是不是在3月1日昆明暴恐事件发生之后才加的内容?   向 东:原来也有类似的表述,但是总理确实脱稿讲了几句话,这些没写在报告里。这几句话表明了我们对恐怖暴力犯罪行为的严正立场,也把大家想说而又没说出来的,表达出来了。政府工作报告脱稿讲的时候不多,但是这几句话讲了以后,引起了大家深深的共鸣。我们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这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好处的。   (赵哲摘自2014年3月6日《新京报》)


相关文章

  • 大揭秘!县委党代会报告出炉过程!
  • 请输入标题 i 一次党代会,一个里程碑. 党代会工作报告,作为这次大会的重项,其写作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大会成效和与今后全局工作. 为写好这份报告,县委给予高度重视:一是成立写作起草小组,及早酝酿写作提纲:二是广泛听取各级各阶层的意见与建议, ...查看


  • 揭秘尼日利亚石油行业内幕
  • 揭秘尼日利亚石油行业内幕 2012年12月06日 NLNG 尼液化天燃气公司工厂(资料图) 人民网阿布贾12月6日电(记者 李凉)10月24日,路透社发布驻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记者布洛克报道的独家新闻,以"尼日利亚因低价石油交易损失 ...查看


  • 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 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马丽 魏艳 赵竹青)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经过严格评审,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获国家 ...查看


  • 毛楚雄烈士遇难揭秘
  • 毛楚雄,毛泽覃的儿子,毛泽东的侄儿.1927年生于长沙,1945年8月参加新四军,随部队转战四方.1946年6月29日,参加中原突围,随三五九旅自湖北大悟县宣化店出发,经湖北.河南等地到达陕南.1946年8月,随张文津.吴祖贻赴西安同国民党 ...查看


  • 到底该不该北上:揭秘建国前宋庆龄的心路历程
  • 2011年09月16日 09:29:53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分享到新华微博 北上:新中国成立前宋庆龄的心路历程 [摘要]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历史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宋庆龄的动向备受关注.19 ...查看


  • 日本与朝鲜订立[汉域条约]
  • 日本与朝鲜订立<汉域条约> 阅读文章 背景: 日本与朝鲜订立<汉域条约> 日期:1885年1月9日来源:责编:小枫字号:[大中小] 打印阅读:次 在130年前的今天,1885年1月9日(农历冬月廿四),日本与朝鲜订立 ...查看


  • 揭秘:中国政府如何作出重大决策
  • 近年来,中国政府的决策模式引起海内外学界.政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式共识型决策模式揭秘 樊 鹏 <中国式共识型决策>,王绍光.樊鹏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今年6月份,我与王绍光教授合著的<中国式共识型决策:" ...查看


  • 揭秘世界最大的鲁西细菌屠杀 42万国人遇难
  • 鲁西细菌战涉及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北京5个省市 自费奔波十余年,临沂夫妻揭秘世界最大细菌战黑幕--- 山东沂源县人,现任职于山东省临沂市委党史委.1993年,一次意外的发现让崔维志夫妻二人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调查取证,为了揭开一个尘封近6 ...查看


  • [知乎?知也!]揭秘中国房价高的根本原因
  • (请猛击标题下方的"深圳淘房志"关注我们,获得最新鲜火爆的楼市资讯.) 编者按:淘房君此前分享过一篇"跟随城市发展的轨迹,寻找房价上升的规律"的热帖,也是一个知识贴.如果能够了解房价上升的本质,也许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