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关考点:
考点21条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课本P59-62 《课堂作业》46页
考点33条 大力倡导和发扬创业精神 课本P121-123 《课堂作业》50页
考点34条迎接新挑战(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终身学习能力)课本P141-142 《课堂作业》
50页
联系热点:
国家时政:① 神舟系列成功发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顺利交会对接(天神之吻)、神舟九
号也将载人与天宫一号对接。② 探月“嫦娥”、入海“姣龙”、中国高铁、“天河一号”等
一系列 创新成果 ③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颁发(2012年1月 吴良镛 谢家麟)等等
武汉时政:① 武汉申报世界设计之都 ② 武汉光谷牵手美国硅谷,核心是创新文化③ 武
汉精神代言人进校园 赵院士关于“创新与人才”的谈话 等等
基石 。
只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
位。
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动者素质
自主创新 能力上不去,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
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 教育创新 的能力。
创新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需要。
实1.是
什么
国策: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现状(国情):在某些重要领域走进世界前列,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西方发达
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创新型国家样子:①人们有很强开拓创新精神,自主创新能力强;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
越成为综
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多、更多中国创造走向国际市场;④
先进科技
兴国和
人才强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③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④创新是一
个民族进
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意义——① 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
性成果,
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③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启示——(国家)①从科技角度看: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
进步和
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②从教育角度看: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全民
族的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③从人才角度看: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
重知识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培养造就各级各类人才。④从创新角度看:要重视科技创新,
加快科
技和教育创新,提高国家创新能力。
2.
为什么
①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②是实施科教兴
国和人
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增强国家(武汉市)的经济实力和国家(城市)竞争
力的需
要。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
越成为
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④ 要迅速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必须加快
科技创新。
3
.
其他原因︰①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
4国家(城市)
答: ①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 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就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 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④健全法律
5
(1)创新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
能力、团队精神、创新精神。②增强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积极参加“创
新素质实践行”活动,生活中多阅读科技类书籍,进行科技小发明、小制作,③宣传建设
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以崇尚科学为荣,愚昧无知为耻。
相关链接: ————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
①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②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团队精神;③ 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度责任感;
④ 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一定的法律常识等
6
主题:科技创新我能行
班会步骤:第一步:观看我国科技发展资料;第二步:请专家谈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步:请学生代表谈观看资料和专家介绍的感想;第四步:老师总结,评价学生发言,呼吁学生争做创新人才; 创新标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生存要发展,发展靠创新;
专题三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关考点:
考点21条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课本P59-62 《课堂作业》46页
考点33条 大力倡导和发扬创业精神 课本P121-123 《课堂作业》50页
考点34条迎接新挑战(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终身学习能力)课本P141-142 《课堂作业》
50页
联系热点:
国家时政:① 神舟系列成功发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顺利交会对接(天神之吻)、神舟九
号也将载人与天宫一号对接。② 探月“嫦娥”、入海“姣龙”、中国高铁、“天河一号”等
一系列 创新成果 ③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颁发(2012年1月 吴良镛 谢家麟)等等
武汉时政:① 武汉申报世界设计之都 ② 武汉光谷牵手美国硅谷,核心是创新文化③ 武
汉精神代言人进校园 赵院士关于“创新与人才”的谈话 等等
基石 。
只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
位。
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动者素质
自主创新 能力上不去,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
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 教育创新 的能力。
创新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需要。
实1.是
什么
国策: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现状(国情):在某些重要领域走进世界前列,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西方发达
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创新型国家样子:①人们有很强开拓创新精神,自主创新能力强;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
越成为综
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多、更多中国创造走向国际市场;④
先进科技
兴国和
人才强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③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④创新是一
个民族进
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意义——① 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
性成果,
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③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启示——(国家)①从科技角度看: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
进步和
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②从教育角度看: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全民
族的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③从人才角度看: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
重知识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培养造就各级各类人才。④从创新角度看:要重视科技创新,
加快科
技和教育创新,提高国家创新能力。
2.
为什么
①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②是实施科教兴
国和人
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增强国家(武汉市)的经济实力和国家(城市)竞争
力的需
要。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
越成为
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④ 要迅速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必须加快
科技创新。
3
.
其他原因︰①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
4国家(城市)
答: ①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 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就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 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④健全法律
5
(1)创新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
能力、团队精神、创新精神。②增强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积极参加“创
新素质实践行”活动,生活中多阅读科技类书籍,进行科技小发明、小制作,③宣传建设
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以崇尚科学为荣,愚昧无知为耻。
相关链接: ————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
①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②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团队精神;③ 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度责任感;
④ 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一定的法律常识等
6
主题:科技创新我能行
班会步骤:第一步:观看我国科技发展资料;第二步:请专家谈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步:请学生代表谈观看资料和专家介绍的感想;第四步:老师总结,评价学生发言,呼吁学生争做创新人才; 创新标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生存要发展,发展靠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