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竖式是怎么来的???
上次小鱼随手写了个乘法竖式的来历,备受好评,小鱼决定认真再写一个除法竖式的来历。浅显易懂,恍然大悟。
凡事都得从意义开始讲起。
首先,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
三个字——平均分。
好,如果我们没有学习除法竖式,甚至没有学习除法,给你123个苹果,10个人分,你会怎么分?
小白走出来,说,拿着123个苹果,一人一个一人一个,分完一圈重新再分。 呵呵。
聪明的孩子都知道,这么分效率太低!
打个比方,如果先在有一堆成筐的苹果,还有一些零散的苹果,你会把所有的成筐的都打开,一个一个苹果的分么?显然不会,你会先把成筐的分了,再去分零散的,对吧?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也是这样,从大数开始分。
第一步——123个直接分不好分,那100个是成筐的吧,那我先拿出100个来,10个人,就一人10个呗。
第二步——分了100个,还剩多少呢?123-100=23,还剩23个。
第三步——剩的23个苹果,又有成筐20和零散的3,其中20个苹果,10个人刚好一人两个。
第四步——还剩多少?还剩3个。不能再分了。剩下了变成余数。
好,我们成功的分了123个苹果。这就是一个除法的计算:123÷10=12……3
想象一下有一个大仓库,左边有个门(竖式的一撇),仓库里有123个苹果,门口站着10个人等着分。竖式基础就打好了。
好,刚才的第一步是拿其中的100个出来分,一人分了10个,把分的结果放在仓库屋顶上,怎么表示10呢?就在十位写个1即可。
第二步就要看剩下多少没分,你就会记得下一步是减法了。
第三步继续分小一点儿的筐,分20个。
第四步又是要看剩下多少没分,剩三个,只能当余数了。
这样去理解,你就不会不知道整个除法竖式的写作过程了。
除法竖式是怎么来的???
上次小鱼随手写了个乘法竖式的来历,备受好评,小鱼决定认真再写一个除法竖式的来历。浅显易懂,恍然大悟。
凡事都得从意义开始讲起。
首先,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
三个字——平均分。
好,如果我们没有学习除法竖式,甚至没有学习除法,给你123个苹果,10个人分,你会怎么分?
小白走出来,说,拿着123个苹果,一人一个一人一个,分完一圈重新再分。 呵呵。
聪明的孩子都知道,这么分效率太低!
打个比方,如果先在有一堆成筐的苹果,还有一些零散的苹果,你会把所有的成筐的都打开,一个一个苹果的分么?显然不会,你会先把成筐的分了,再去分零散的,对吧?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也是这样,从大数开始分。
第一步——123个直接分不好分,那100个是成筐的吧,那我先拿出100个来,10个人,就一人10个呗。
第二步——分了100个,还剩多少呢?123-100=23,还剩23个。
第三步——剩的23个苹果,又有成筐20和零散的3,其中20个苹果,10个人刚好一人两个。
第四步——还剩多少?还剩3个。不能再分了。剩下了变成余数。
好,我们成功的分了123个苹果。这就是一个除法的计算:123÷10=12……3
想象一下有一个大仓库,左边有个门(竖式的一撇),仓库里有123个苹果,门口站着10个人等着分。竖式基础就打好了。
好,刚才的第一步是拿其中的100个出来分,一人分了10个,把分的结果放在仓库屋顶上,怎么表示10呢?就在十位写个1即可。
第二步就要看剩下多少没分,你就会记得下一步是减法了。
第三步继续分小一点儿的筐,分20个。
第四步又是要看剩下多少没分,剩三个,只能当余数了。
这样去理解,你就不会不知道整个除法竖式的写作过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