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正义的战争

没有正义的战争

——论军事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

屈锋[1**********]9

战争行为是与暴力和死亡等血腥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有战争的行为出现,人类就还远远没有进入最终文明的理想时期。事实上,在人类发展进化的进程里,战争是一直伴随其左右的,即使是原始社会时期也是如此。当然,这个论断是建立在自私之心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基础认识之上的。因为,别说是人类,就算是现在的动物界也不是和平相处的,尽管它们的智力水平远比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低下。

战争就意味着暴力和死亡,人类对文明的主观理想是和谐的、可以共处的美好生活状态,按照中国古人的说法,凡事能以礼行事,礼尚往来。孔子认为圣明的君主是不会以暴力为主的战争行为去统治百姓的,而是“修文德以来之”。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中,战争的行为从来没有中断过,不仅如此,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战争所带来的破坏(生命或者财产的破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例,据统计,这两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是自从人类出现以来最多的两次战争。此外,在可预料的将来,如果发生一场世界性的大型战争的话,造成的损失将不是死亡人数的问题,而是人类毁灭与否的根本讨论。

造成今天这个危险的世界安全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动的军事科技的发展进步。如果说这是一场凶杀案的话,最快祸首的则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的发展将人类的认识大大提升了,人们学以致用,而其结果就是随时发生的同类之间的自相残杀。

回顾一下人类战争的武器装备的发展历史,就会对此有更加明晰的认识。人类在学会使用铁器之前,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历史时期,这两个时期的武器装备情况可想而知:最厉害的莫过于投掷石块,或者将动物的骨头削

尖用于战斗。虽然这些也能造成死亡,但是规模是不可能有多大的,毕竟一块石头砸伤两个人的机会还是比较不常见的。

铁器的出现和使用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其价值和意义绝不亚于近代的工业革命,甚至还要高出很多。人们在阐述铁器的使用时,往往只注意它对生产力的极大地促进作用,例如在农事耕作上的贡献等。的确,铁器对促进人类的文明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得到赞颂。但是,辩证法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任何一件伟大的发明所带来的负面的影响。铁器的出现同时带动了刀、剑、矛、箭等冷兵器的大发展。铁这种物质的硬度完全突破了人类皮肤的抵抗力,见血封喉不再是传说中的事情。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在相近的一个历史时期里,都发生了一件十分相似的事情,那就是公元前二三百年间世界性的国家吞并和重建战争,以中国为核心的春秋战国时期自不必说,诸侯战争连年不断,最终实现了秦王朝的大一统,接着便是农民大起义。在西方,希腊等地中海国家逐渐走向没落,最终代之以罗马帝国的建立和走向繁盛,这也是伴随着战争的结果。在这一较长时期内,其实也正是铁器的成熟和发展的黄金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战争所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在同步上升。

工业革命是离我们最近的科技大发展,火药和机床技术最终完美结合,人类能够批量制造枪炮,而每一枚炮弹所造成的杀伤力则不再是单位个人的伤亡,而是范围内的批量毁灭。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造成世界范围内利益的分配不均,最终酿成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接连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一次浩劫,协约国和同盟国交战动员兵力总共有7300多万,直接参战人数将近3000万,死于战场的人数约有1000万人,受伤人数不计。

战争的过程也是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努力研发最先进的作战武器,坦克和作战飞机开始投入战争,并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尽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只隔了短短约四十年的时间。由于飞机、坦克、航空母舰及各式火炮的投入作战,造成了将近六千万的死亡人数。特别是在战争后期,化学武器的大量使用及原子弹的发明,将人类战争武器的发展推向了高潮。美国在日本投下的两

颗原子造成了五十余万人丧生,战争已经具备摧毁人类生存的能力了。

在上述的军事科技发展时期中,无论是哪一时期的战争,我们都没有指出所谓的正义一方和非正义一方,因为从生命本位和人道主义出发,人为地结束一个人的生命就是不合理的。况且战争的本质其实是利益的纠葛,从人性伦理这个层面来说的话,没有哪一场战争可以称得上是冠冕堂皇的。

在当代社会,战争形态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有第三次世界大战,那必然是人类最后一次看到世界大战的时候。

科学伦理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科学的发展一旦挣脱了科学伦理的束缚,就很难回归到之前的伦理范畴,人类要安全地生存下去只能尽可量地遵守一些伦理规约,不断地反省自己,否则人类灭亡就不再是危言耸听。

其实军事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远不止战争规模和战争死亡人数的上升,人类更应该反思的是文明的本质是什么,只是科技的发展进步吗?我想不是的,人类的生活空间有两种: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精神空间依托于物质空间的存在而存在,物质空间的存在见诸于精神空间的活跃和发展。战争伦理问题就是一个人类精神文明进化的问题,当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候,却看不到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那就必将造成伦理危机,也是人类的生存危机。

参考资料:

1. 高学敏,龚耘:《军事科技伦理学论纲》,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二期;

2. 曾华锋,钱彦琮,陈晓兵:《武器研发的伦理困境与科学家的道德责任》,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5期;

3. 沈宏:《超限战争的有限性:一种伦理思考》,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4期。

没有正义的战争

——论军事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

屈锋[1**********]9

战争行为是与暴力和死亡等血腥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有战争的行为出现,人类就还远远没有进入最终文明的理想时期。事实上,在人类发展进化的进程里,战争是一直伴随其左右的,即使是原始社会时期也是如此。当然,这个论断是建立在自私之心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基础认识之上的。因为,别说是人类,就算是现在的动物界也不是和平相处的,尽管它们的智力水平远比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低下。

战争就意味着暴力和死亡,人类对文明的主观理想是和谐的、可以共处的美好生活状态,按照中国古人的说法,凡事能以礼行事,礼尚往来。孔子认为圣明的君主是不会以暴力为主的战争行为去统治百姓的,而是“修文德以来之”。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中,战争的行为从来没有中断过,不仅如此,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战争所带来的破坏(生命或者财产的破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例,据统计,这两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是自从人类出现以来最多的两次战争。此外,在可预料的将来,如果发生一场世界性的大型战争的话,造成的损失将不是死亡人数的问题,而是人类毁灭与否的根本讨论。

造成今天这个危险的世界安全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动的军事科技的发展进步。如果说这是一场凶杀案的话,最快祸首的则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的发展将人类的认识大大提升了,人们学以致用,而其结果就是随时发生的同类之间的自相残杀。

回顾一下人类战争的武器装备的发展历史,就会对此有更加明晰的认识。人类在学会使用铁器之前,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历史时期,这两个时期的武器装备情况可想而知:最厉害的莫过于投掷石块,或者将动物的骨头削

尖用于战斗。虽然这些也能造成死亡,但是规模是不可能有多大的,毕竟一块石头砸伤两个人的机会还是比较不常见的。

铁器的出现和使用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其价值和意义绝不亚于近代的工业革命,甚至还要高出很多。人们在阐述铁器的使用时,往往只注意它对生产力的极大地促进作用,例如在农事耕作上的贡献等。的确,铁器对促进人类的文明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得到赞颂。但是,辩证法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任何一件伟大的发明所带来的负面的影响。铁器的出现同时带动了刀、剑、矛、箭等冷兵器的大发展。铁这种物质的硬度完全突破了人类皮肤的抵抗力,见血封喉不再是传说中的事情。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在相近的一个历史时期里,都发生了一件十分相似的事情,那就是公元前二三百年间世界性的国家吞并和重建战争,以中国为核心的春秋战国时期自不必说,诸侯战争连年不断,最终实现了秦王朝的大一统,接着便是农民大起义。在西方,希腊等地中海国家逐渐走向没落,最终代之以罗马帝国的建立和走向繁盛,这也是伴随着战争的结果。在这一较长时期内,其实也正是铁器的成熟和发展的黄金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战争所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在同步上升。

工业革命是离我们最近的科技大发展,火药和机床技术最终完美结合,人类能够批量制造枪炮,而每一枚炮弹所造成的杀伤力则不再是单位个人的伤亡,而是范围内的批量毁灭。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造成世界范围内利益的分配不均,最终酿成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接连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一次浩劫,协约国和同盟国交战动员兵力总共有7300多万,直接参战人数将近3000万,死于战场的人数约有1000万人,受伤人数不计。

战争的过程也是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努力研发最先进的作战武器,坦克和作战飞机开始投入战争,并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尽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只隔了短短约四十年的时间。由于飞机、坦克、航空母舰及各式火炮的投入作战,造成了将近六千万的死亡人数。特别是在战争后期,化学武器的大量使用及原子弹的发明,将人类战争武器的发展推向了高潮。美国在日本投下的两

颗原子造成了五十余万人丧生,战争已经具备摧毁人类生存的能力了。

在上述的军事科技发展时期中,无论是哪一时期的战争,我们都没有指出所谓的正义一方和非正义一方,因为从生命本位和人道主义出发,人为地结束一个人的生命就是不合理的。况且战争的本质其实是利益的纠葛,从人性伦理这个层面来说的话,没有哪一场战争可以称得上是冠冕堂皇的。

在当代社会,战争形态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有第三次世界大战,那必然是人类最后一次看到世界大战的时候。

科学伦理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科学的发展一旦挣脱了科学伦理的束缚,就很难回归到之前的伦理范畴,人类要安全地生存下去只能尽可量地遵守一些伦理规约,不断地反省自己,否则人类灭亡就不再是危言耸听。

其实军事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远不止战争规模和战争死亡人数的上升,人类更应该反思的是文明的本质是什么,只是科技的发展进步吗?我想不是的,人类的生活空间有两种: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精神空间依托于物质空间的存在而存在,物质空间的存在见诸于精神空间的活跃和发展。战争伦理问题就是一个人类精神文明进化的问题,当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候,却看不到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那就必将造成伦理危机,也是人类的生存危机。

参考资料:

1. 高学敏,龚耘:《军事科技伦理学论纲》,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二期;

2. 曾华锋,钱彦琮,陈晓兵:《武器研发的伦理困境与科学家的道德责任》,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5期;

3. 沈宏:《超限战争的有限性:一种伦理思考》,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4期。


相关文章

  • 中西正义战争思想比较分析
  • <现代国际关系> 2005年第4期 中西正义战争思想比较分析 张 露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 [内容提要]在冷战后围绕着战争的哲理思考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东西方对于正义战争的不同认知,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国际正义维护的困境.本文以 ...查看


  • 历史唯物主义战争观
  • 说明: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上海市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编辑 委员会编辑了<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该书共七卷,其中军事卷由郑文翰主编.宫锡准编 写了其中<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第一.第三两个部分.第二部分为 ...查看


  • 正义战争与政治虚无主义(转无物之阵博客)
  • 200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被授予给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消息一出,世界舆论哗然.大多数人的困惑在于此:一个以世界和平为意旨的奖项,难道可以被授予给当代世界战争的主要发动方--美国--的领导人吗?左派知识分子更是义正辞严地指出,给" ...查看


  •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魅力 //温建伦
  • 温建伦:"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魅力 发表时间:2015-09-30    来源:宣讲家网 核心提示:当今的大时代.大数据,需要大思维.大战略思想作指导.大行之道,更需要大格局.大智慧.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创新 ...查看


  • 「研读经典」孟子正义战争与和平思想引论
  • 孟子正义战争与和平思想引论 作者:王国良 引言 提倡和平,反对战争是自孔子以来的儒家主流思想.孟子继承孔子的和平思想,在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的战国纷争时代,周游列国,四处奔走,提倡王道,提倡和平,反对霸道,反对攻城略地的不义战争.虽然孟子 ...查看


  • 论孔子对战争合法性的认识
  • 2010年8月 第23卷 第4期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JournalofXicanPoliticsInstitute Aug.,2010 Vo.l23No.4 =武装冲突法> 论孔子对战争合法性的认识 熊 梅 (西安政治学院 军法系,陕 ...查看


  • 基督教道德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挑战
  • 作者:彭小瑜 复旦学报:社科版 2008年06期 乔治·凯南1947年在<外交事务>杂志发表文章,就针对苏联的"冷战"策略提出著名的"遏制"理论.①凯南呼吁美国人民承担起自己在历史上的道德 ...查看


  • 弥罗斯对话中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
  • [摘要]本文以<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记载的雅典与弥罗斯人的战争为背景,对现实主义政治理论与现实主义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其两者各有的缺陷,从而揭示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应该以适度的道德原则和正义感为前提,考虑当前现实条件和自身实力 ...查看


  • 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 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核心要点: ■ 历史就是历史,不能也不容篡改.对这场战争持什么立场.抱什么态度,是世界范围内的大是大非问题,是关系到人类能否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大原则问题.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