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反馈是过程写作法的核心,因为它对学生的写作认知有极大的影响,在学生整个文章写作的过程中发挥着评判作用。教师反馈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是指出学生写作错误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反馈过程中需要注意反馈的角度、方式和深度等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修改文章,提高语言的掌握能力。
关键词:过程写作;教师反馈;机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29-02
语言和教学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教学研究的重点,其中如何通过科学的教学反馈来提高写作的质量在过程写作法的推广后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写作课程中,教师反馈表现出明显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学生主动进行仔细检查和反复修改文章的积极性,对文章质量的提高非常有益。教师反馈是过程写作法的核心,因为它对学生的写作认知有极大的影响,在学生整个文章写作的过程中发挥着评判作用。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反馈可以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增强学生作为作者同时亦是读者的能动意识,帮助他们及时地发现和纠正文章中的语言错误。除了提高文章的语言质量外,在写作过程中做好教师反馈工作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构思文章的主题思想,同时理清文章的逻辑顺序。因此,合理地运用教师反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写作课程的成效。
一、教师反馈在过程写作法中的必要性
在过程写作法应用之前语言写作教学课程的普遍方法是成品写作法。这一较为传统的写作方法重点关注学生写作之中,而忽视了写作之前与后的阶段,也就是说在这一方法中教师出题,学生写作然后评分。学生没有进行写作前的准备和写作后的检查,整个写作过程教师也没有反馈,只关注文章成品的质量。这一写作方法具有较大的弊端,它忽视了写作前后两个阶段学生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机械式的进行写作而不通过反馈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写作。与之相反的是过程写作法,它把学生所有的写作阶段都纳入到教学反馈当中,并且更加重视评价与反馈。[1]在过程教学法中之所以更加强调写作的整个阶段是其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它将写作看作是过程而不是单独的产品,并且这一过程具有循环交互的特性,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一循环的过程中螺旋式地发展和提升。在过程教学法视野下的写作课程中,教师由主导地位下降为从属地位,扮演着组织教学的角色,学生成为了课堂写作语言能动的操作者。交流是过程写作法的重要属性,它分为学生之间和学生与老师之间两种交流模式,通过交流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完成文章写作,而且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写作过程的所有阶段,提高写作的质量。[2]
二、过程写作法的反馈机制分析
与成品写作法具有明显差异的是过程写作法不仅关注写作中的阶段,也强调写作前与写作后的阶段。教师反馈主要体现在写作后的反馈修改阶段。在过程写作法的理念下,学生写作并不是瞬时动作,而是延续性的活动,是一个具有持续性和互动性的过程。因此,在过程写作法的视野中教师的反馈始终存在,学生写作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的指导,构成循环往复的链条。从过程教学法的本质属性来看,它是集合现代教育学、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思想而综合形成的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能动性,进而增强写作的质量。过程写作方法的基础是交际理论,不把写作当作是产品的输出,而是一个动态的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交际活动,学生通过写作来实现互相之间的交流,从而进一步发现语言的技巧和规律。
教师反馈是过程写作法的核心,它基于学生写作过程的评改阶段。由于过程写作法认为学生的写作是一个写作与修改互相循环的动态过程,所以教师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就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推动这一链条循环向上的关键。教师的反馈存在于学生写作的每一个阶段,重点放在写作之后这一阶段。从过程教学法的功能机制角度来看,教师反馈是师生之间的交
流活动,相较于学生之间的同级反馈更有深度,是指出学生写作错误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反馈过程中需要注意反馈的角度、方式和深度等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修改文章,提高语言的掌握能力。[3]
三、写作过程中教师反馈的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观的发展与创新,在教学实践中过程教学法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具体来看,过程教学法具有独特的反馈机制,它包含了三种模式,一是学生之间的反馈模式即同级反馈。这种反馈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交互,通过交流来探讨写作中语言的使用;二是会谈式的反馈模式,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实现交互式写作;三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评改式反馈,教师在写作之后的阶段进行文章的评改。通过这些反馈机制可以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学生能动性的提高。[4]它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写作的每个阶段都具备反馈的要素,能够优化写作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语言氛围中进行写作,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其次是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纠错,及时修改写作过程中的各种语言错误。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在写作阶段的交流程度和主观写作意识,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反思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了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
从我国目前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三种反馈机制对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的影响并不是一致的,其中教师反馈的效果最为明显,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最大。教学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教师反馈的机制也需要随着教学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保证教师反馈能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如果在应用教师反馈机制时效果并不明显,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帮助不大,此时需要考虑教师反馈机制应用环境的问题。教师反馈的应用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息息相关,同时也和教学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是写作课程的目标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学生进行写作的目标是以考试为目标还是以写作能力的提高为提高,从而在应用教师反馈机制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反馈手段。二是教师反馈的标准是否科学,对学生文章的评改是否以学生写作的客观因素为准绳。
在教师反馈的应用当中,保持写作过程的反复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的写作认知建立在循环的基础上,尤其是写作后的评改阶段,需要学生反复进行才能提高他们对写作语言和技巧的认知,因此教师反馈的应用需要坚持反复性的原则。[5]同时,教师反馈的应用需要正确的方式,要保证反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很多反馈实践失败或成效不大的原因就在于时机把握不准确,在学生写作过程一开始就应用教师反馈,干预了学生写作主动性的发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学生写作的开始阶段配合其他反馈机制,如成立写作小组的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教师为他们提供指导性的建议。在进行第一次的评改后即可应用教师反馈来帮助学生发现他们写作中的语言错误。
四、总结
过程教学法中强调写作的每个阶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教师反馈是该写作教学方法的核心,它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应用教师反馈,需要关注课程目标和反馈标准的设置,在坚持反复性的原则下根据写作实践来调整教师反馈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及时改正写作语言的错误,提高写作水平。
摘要:教师反馈是过程写作法的核心,因为它对学生的写作认知有极大的影响,在学生整个文章写作的过程中发挥着评判作用。教师反馈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是指出学生写作错误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反馈过程中需要注意反馈的角度、方式和深度等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修改文章,提高语言的掌握能力。
关键词:过程写作;教师反馈;机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29-02
语言和教学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教学研究的重点,其中如何通过科学的教学反馈来提高写作的质量在过程写作法的推广后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写作课程中,教师反馈表现出明显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学生主动进行仔细检查和反复修改文章的积极性,对文章质量的提高非常有益。教师反馈是过程写作法的核心,因为它对学生的写作认知有极大的影响,在学生整个文章写作的过程中发挥着评判作用。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反馈可以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增强学生作为作者同时亦是读者的能动意识,帮助他们及时地发现和纠正文章中的语言错误。除了提高文章的语言质量外,在写作过程中做好教师反馈工作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构思文章的主题思想,同时理清文章的逻辑顺序。因此,合理地运用教师反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写作课程的成效。
一、教师反馈在过程写作法中的必要性
在过程写作法应用之前语言写作教学课程的普遍方法是成品写作法。这一较为传统的写作方法重点关注学生写作之中,而忽视了写作之前与后的阶段,也就是说在这一方法中教师出题,学生写作然后评分。学生没有进行写作前的准备和写作后的检查,整个写作过程教师也没有反馈,只关注文章成品的质量。这一写作方法具有较大的弊端,它忽视了写作前后两个阶段学生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机械式的进行写作而不通过反馈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写作。与之相反的是过程写作法,它把学生所有的写作阶段都纳入到教学反馈当中,并且更加重视评价与反馈。[1]在过程教学法中之所以更加强调写作的整个阶段是其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它将写作看作是过程而不是单独的产品,并且这一过程具有循环交互的特性,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一循环的过程中螺旋式地发展和提升。在过程教学法视野下的写作课程中,教师由主导地位下降为从属地位,扮演着组织教学的角色,学生成为了课堂写作语言能动的操作者。交流是过程写作法的重要属性,它分为学生之间和学生与老师之间两种交流模式,通过交流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完成文章写作,而且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写作过程的所有阶段,提高写作的质量。[2]
二、过程写作法的反馈机制分析
与成品写作法具有明显差异的是过程写作法不仅关注写作中的阶段,也强调写作前与写作后的阶段。教师反馈主要体现在写作后的反馈修改阶段。在过程写作法的理念下,学生写作并不是瞬时动作,而是延续性的活动,是一个具有持续性和互动性的过程。因此,在过程写作法的视野中教师的反馈始终存在,学生写作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的指导,构成循环往复的链条。从过程教学法的本质属性来看,它是集合现代教育学、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思想而综合形成的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能动性,进而增强写作的质量。过程写作方法的基础是交际理论,不把写作当作是产品的输出,而是一个动态的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交际活动,学生通过写作来实现互相之间的交流,从而进一步发现语言的技巧和规律。
教师反馈是过程写作法的核心,它基于学生写作过程的评改阶段。由于过程写作法认为学生的写作是一个写作与修改互相循环的动态过程,所以教师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就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推动这一链条循环向上的关键。教师的反馈存在于学生写作的每一个阶段,重点放在写作之后这一阶段。从过程教学法的功能机制角度来看,教师反馈是师生之间的交
流活动,相较于学生之间的同级反馈更有深度,是指出学生写作错误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反馈过程中需要注意反馈的角度、方式和深度等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修改文章,提高语言的掌握能力。[3]
三、写作过程中教师反馈的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观的发展与创新,在教学实践中过程教学法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具体来看,过程教学法具有独特的反馈机制,它包含了三种模式,一是学生之间的反馈模式即同级反馈。这种反馈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交互,通过交流来探讨写作中语言的使用;二是会谈式的反馈模式,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实现交互式写作;三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评改式反馈,教师在写作之后的阶段进行文章的评改。通过这些反馈机制可以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学生能动性的提高。[4]它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写作的每个阶段都具备反馈的要素,能够优化写作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语言氛围中进行写作,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其次是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纠错,及时修改写作过程中的各种语言错误。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在写作阶段的交流程度和主观写作意识,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反思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了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
从我国目前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三种反馈机制对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的影响并不是一致的,其中教师反馈的效果最为明显,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最大。教学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教师反馈的机制也需要随着教学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保证教师反馈能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如果在应用教师反馈机制时效果并不明显,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帮助不大,此时需要考虑教师反馈机制应用环境的问题。教师反馈的应用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息息相关,同时也和教学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是写作课程的目标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学生进行写作的目标是以考试为目标还是以写作能力的提高为提高,从而在应用教师反馈机制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反馈手段。二是教师反馈的标准是否科学,对学生文章的评改是否以学生写作的客观因素为准绳。
在教师反馈的应用当中,保持写作过程的反复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的写作认知建立在循环的基础上,尤其是写作后的评改阶段,需要学生反复进行才能提高他们对写作语言和技巧的认知,因此教师反馈的应用需要坚持反复性的原则。[5]同时,教师反馈的应用需要正确的方式,要保证反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很多反馈实践失败或成效不大的原因就在于时机把握不准确,在学生写作过程一开始就应用教师反馈,干预了学生写作主动性的发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学生写作的开始阶段配合其他反馈机制,如成立写作小组的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教师为他们提供指导性的建议。在进行第一次的评改后即可应用教师反馈来帮助学生发现他们写作中的语言错误。
四、总结
过程教学法中强调写作的每个阶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教师反馈是该写作教学方法的核心,它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应用教师反馈,需要关注课程目标和反馈标准的设置,在坚持反复性的原则下根据写作实践来调整教师反馈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及时改正写作语言的错误,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