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滴答滴答下

  我躺在稻草堆上发呆。雨天的稻草棚显得格外安静,雨点滴滴答答,围住了这个小小的空间。稻草棚靠近田野,我可以在这里静静呆上一整天。   “你好――”   陌生的声音。妈妈说,不要随便和陌生人搭话。我没做声。   “你好――”一个高高的身影探头进来。他背着光,我看不清他的样子。   “你好,”他继续说,“你是人,还是一只小狗?”   妈妈说过,要礼貌地回答大人的提问。   “我是人。”我解释道。   “哦,看来我打搅你了。”那人说,“我很抱歉。我在雨中走了很远,全身都湿透了,我得在这里避避雨。”   他全身都湿漉漉的,肩膀上搭着的褡裢,是流浪汉常背的那种。   “你是流浪汉吗?”我问。   “嗯――人们会这么称呼我,但实际上,我是――”他慢慢地说,“徒――步――观――察――者――”   “哇――”我说不出话来了。   他放下褡裢,从里面掏出一个塑料包,展开,拿出一盒火柴。   他用手把满地细碎的稻草和枯枝扫到一边,清理出一小块空地,然后抓起一把稻草拧成一团,用火柴点燃。   “给你――”我递给他一些干柴。干柴是我捡的,我总想在这里烧一堆篝火。妈妈说,我也许会把整个棚子给烧了,所以干柴一直留在那里。   “谢谢。”他烧了一堆小小的篝火。我们围着火堆坐下来,谁也没说话。   滴答、滴答――雨声越来越密集了,田野迷蒙在一片雨幕里。   他的头发和胡子都乱糟糟的,衣服也很破旧,一双筷子从褡裢的口袋里伸出来。不过,他的眼睛看上去很和善。   “你打过狗吗?”我小心翼翼地问,“我是说那种喜欢叫的、很凶的狗。”我们家的黑狗看到来了客人可兴奋了,总是嚷嚷个不停。一次,哥哥的一个同学来我们家,黑狗冲他亲昵地叫嚷,他倒好,拿起棍子就打了下去。妈妈可不高兴了,她说,不呲牙的狗怎么能打呢!   “打过。狗要是呲牙,我就用棍子打它。”他说,“我见过许多狗,知道怎么分辨它们。狗一般都是好狗。”   他是个好人,我在心里说。   “什么是徒步观察者?”   “走路观察世界的人。”他从褡裢的另一个口袋里掏出一个破旧的军用水壶,喝了一口水。   “观察世界?”我探出头,看看稻草棚外熟悉的村庄和田野,这就是世界吗?   “是的,我一路都在寻找没有看到过的新鲜的东西。”他又喝了一口水,“当然,我也寻找我熟悉的朋友。看到他们,我很愉快。”   这话很奇怪,我有点不明白。我装模作样地点点头,担心他发现我不明白就会停住话头。大人们喜欢这样。他们总是一副你不明白的样子看着你。真是的,如果他们总是不说,那我们怎样才会明白呢。   “我们这里有新鲜的事物吗?”我们村子很小,很少有什么新鲜事。有一次,人们给一头小牛穿鼻子,因为绳子没系稳,它挣脱出来,冲进原野里,踩坏了好几块地。这事被说了半年。   “当然。你看,这个稻草棚我就从没看到过。”这个徒步观察者说,“屋顶铺着稻草,下边还垫了一层黑毡,一点雨都漏不进来。”   “是的,暴雨也不怕。风扫荡过来,呼――呼――树枝摇晃得厉害,树干都弯了腰,好大的风!轰隆隆――打雷啦,雨点有豆子那么大,在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我顿了顿,“不过,妈妈不准我在雷雨天气呆在这里。你知道,前几年夏天,雷劈下来,把邻居家灶屋的屋顶给烧了。他们家的灶屋也盖着稻草,幸好当时没人在里面。”   “嗯,雷电是天神的咳嗽。我们咳嗽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看不准的。”我的这个新朋友说。我同意他的观点。   “你走了很远吗?”   “嗯,我走了很长时间,不记得过了多少条河流,爬了多少座山。”   “可是,我们这里没有山。”   “嗯,这里是个好地方,很安静。土地肥沃,随意拔出一根路边的野草,咬在嘴里都是甜的。”   “你走了那么远,也没看到过这样的稻草棚吗?”这太神奇了,这个旧稻草棚竟然是新鲜的事物!   “有时候会遇到相似的稻草棚,但不是这一个。瞧,那里正好有一张蜘蛛网,雨水溅在上面闪闪发亮。别的稻草棚可没有。”   真的,雨丝湿润了蜘蛛网,在阴沉的、淡灰色的空气里,蜘蛛网散发出一种珍珠般莹润的光。那些丝线一丝一缕织出的图案,看上去完美极了。   “我从不知道蜘蛛网这么漂亮!”我惊叹道。   “当然,你再瞧那里――一个松果。”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捡到一个干松果,里面一颗松子也没有。   “像朵花,是吗?”他笑着说,“你看,每片‘花瓣’都很均匀。”   真的,空空的松果一层层叠加,微微张开,就像是准备绽放的、害羞的花苞。褐色的松果有种淡淡的松香味儿,带着秋日松林的味道。我静静地看着它,想起洒落在松林里的金黄的阳光,想起秋日清晨干爽的空气……   “这附近好像没有松树。”徒步观察者说。   “是的,拐到左边那条路上,往前走上一段,有一片小松林。”我指着稻草棚外,“看到了吗?”   迷蒙的雨使松林看上去有些朦胧。在春天鲜嫩的绿意里,松林翠绿的颜色像是一件过时的旧外套,有点陈旧了。   “有点距离。”徒步观察者点点头,“松果自己可滚不了这么远,或许是只小松鼠把它带到了这里。”   “松鼠?”我惊讶极了。   “是啊,或许是一只喜欢旅行的松鼠,背着它的小行囊,准备去远方。路过这个稻草棚时,正好遇上了春天第一阵春雨,它就像我们一样,走了进来,蹲在稻草棚里,一边嗑着松子,一边看雨。”   哇,这太奇妙了!一只旅行的松鼠!   “当然,也可能是一只流浪的松鼠把这里当成了冬天临时的家。它住在这里,看雪花飘落,看不远处的松林,看飘着炊烟的村庄。”徒步观察者眯起眼睛,从褡裢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和一张旧报纸,“你介意我抽点烟吗?烤着火,身上暖和了,直犯困。”   我点点头,问:“松鼠不是住在树上吗?”   “松鼠一般都住在树上。可是冬天雪下得太厚了,有些老树会被压断。可能这只松鼠就住在这样一棵老树里。”他一边说,一边从布包里抽出烟丝,裹进撕下来的一角报纸里。   冬天是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似乎看到一棵老松树倾斜着倒在雪地里,一只红尾巴的小松鼠从飞腾着的雪雾中冲出来,背着满包袱的松果,向我跑来。   原野变得新鲜起来。   徒步观察者点燃他的烟。   空气里有一丝淡淡的烟草味,有些呛。   “你去过哪些地方?”   “很多。”他说,“有个地方一年四季都是春天,到处都盛开着鲜花,小鸟啾啾歌唱。有个地方一年多数时间是冬天,雪埋住了整个村庄,人们在雪下开出小路。有个地方人们住在石头房子里,那里的石头都是一片一片的,很平整,垒起来不用泥浆。有个地方人们用泥巴夯成厚厚的墙壁,在门框和窗子上画画。有个地方人们不说话,只唱歌。有个地方的人喜欢跳舞,甚至他们干活的动作都像跳舞一样……”   他的声音轻缓,融入到滴滴答答的雨声里。四周很安静。我似乎是呆在稻草棚里,又似乎是漫游在一个神奇的世界里。   “我遇到过一个刀匠,他能打出最锋利的刀。我帮他拉风箱,风吹旺火苗,把刀刃烧得火红。临走的时候,他送我一把刀,我没要。有时候,需要砍根木棒、切点蘑菇什么的,我就会想起那把刀。”   他停了停,似乎在怀念那把本来可以属于他的刀。明亮温暖的火苗烘烤着他,湿衣服渐渐变干,冒出丝丝缕缕淡淡的水蒸气。   “在一座山顶上,有个寨子,寨子里有个很老很老的老太婆,她有一把会飞的梭子,织出的布,能带着人飞起来。”   “在高高的高原上,有一座月光小城。月光照在小城里,一颗颗金黄的小星星奔跑在古老的石板街上,脚步声叮叮咚咚,好听极了。那里的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星星。”他吐出一串烟圈,就像我吹出一串肥皂泡一样简单,“我也想捉一颗星星,只是想想而已。走在路上,我不能带太多的东西……”   “啾啾――啾啾――”清脆的鸟叫打断了他的话。那叫声婉转悠扬,肯定是只羽毛刚刚长齐的小鸟。   我们静静地听着。   过了一会儿,鸟叫声渐渐远去,听不到了。   “春天啊――”他忧伤而甜蜜地叹息了一声,接着说,“东方的大山里,有一个寨子。寨子里的女人很喜欢绣花,她们把整片整片的春天绣在自己的裙子上。有时候,花实在绣得太多,奔跑的时候,就会从裙子上掉下来,落在泥土里,于是花就有了香味和生命。”   他冲我眨眨眼,我开心地笑了。   “西边的大河旁,有一个村庄,村里的人额头上都长着一只蓝眼睛。有的蓝眼睛能看到过去的事情,有的蓝眼睛能看到未来的事情。他们都喜欢给别人算命。”   我只觉得眼前一晃,什么东西在我的额头上点了一下。   “就长在这里。”我的这个新朋友说,冲我挥挥手中的木炭。   我嘻嘻笑起来,似乎额头也真的长出了一只眼睛。   “在一片红土地下,藏着整整一支军队。在满月之夜,他们就会打开轰轰响的沉重大门,从地里走出来,练兵排阵。这片寂寞的、无边的旷野上,鼓声轰隆――”他用拳头击打地面,咚――咚――节奏缓慢而沉重。   “在一块黑石头旁,我碰到过一个魔鬼。他长着牛角,躲在黑暗里,很寂寞。我给他唱歌,他笑了。整块石头变成金黄色。他说,那是他第一次笑。”   “我还遇到过一个牧羊人,他有一支神奇的笛子。吹响笛子,羊群就会在笛声里跳舞。它们坚硬的蹄子踩在碎石上,碎石就会变成晶莹闪亮的宝石。他常常把宝石藏在蘑菇下,他喜欢听采蘑菇的小女孩欣喜的笑声。”   “街上有个点灯的人。他踏着夜幕,把灯一盏盏点亮。他说,经过一条小巷时,有个小孩总是趴在窗台上,向他问好。”他弹弹烟灰,“每一盏灯就像是一朵明亮的花……”   我入迷地听着:“你真了不起!”   “我知道。”这个流浪的人憔悴的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从小我就想去很多地方,看看不同的人、不同的风景。”   他看上去很疲惫,但眼睛神采奕奕,很快乐。妈妈说,看一个人的眼睛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我看着他的眼睛,觉得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不知道他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突然,我问:“你有家吗?”   他愣住了,猛地爆发出一阵笑声,笑得咳嗽起来。   我吓了一跳。   他的笑声渐渐低沉,眼睛变得湿润了。   “有――”他说着,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吐出一个个圆圆的烟圈,“我有家。”   “你的家在哪里?”   “曾经――在一座山谷里。那是一栋木头房子,木头的墙,木头的地板,木头的窗,木板铺的屋顶。太阳出来了,对面的山把阳光挡住,正午才晒到我们的屋子。山上有成片的林子,什么树都有,什么果子都有,甜的,酸的,能做成各种果酱。春天,满山都是笋子和蘑菇……”   “你会回家吗?”   “我的家现在就在我身边,在这里――”他指指自己的胸口,“一直陪着我。或许,有一天,我会回到那座山谷里去。”   他静静地抽着烟,不说话了。   我也不说话。   暮霭渐渐浓重,笼罩了原野和村庄。   “丫头――丫头――”妈妈在喊我。   “我得回去了。”我说。   “我能在这儿呆着吗?”徒步观察者问。   “好,待会儿我给你送点吃的来。”   他点点头。   晚上,我给我的朋友送去热腾腾的饭菜。他吃了很多,很快乐。他说我像他遇到过的一个天使。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我跑到稻草棚。棚子里静悄悄、空荡荡的,只有一堆灰烬。灰烬旁,放着一个干松果,松果上插着一朵小小的、淡黄色的米菊花。我们都知道,米菊花是春天的花,是天使洒落的笑声。   (选自2010年9-10月高年级版)

  我躺在稻草堆上发呆。雨天的稻草棚显得格外安静,雨点滴滴答答,围住了这个小小的空间。稻草棚靠近田野,我可以在这里静静呆上一整天。   “你好――”   陌生的声音。妈妈说,不要随便和陌生人搭话。我没做声。   “你好――”一个高高的身影探头进来。他背着光,我看不清他的样子。   “你好,”他继续说,“你是人,还是一只小狗?”   妈妈说过,要礼貌地回答大人的提问。   “我是人。”我解释道。   “哦,看来我打搅你了。”那人说,“我很抱歉。我在雨中走了很远,全身都湿透了,我得在这里避避雨。”   他全身都湿漉漉的,肩膀上搭着的褡裢,是流浪汉常背的那种。   “你是流浪汉吗?”我问。   “嗯――人们会这么称呼我,但实际上,我是――”他慢慢地说,“徒――步――观――察――者――”   “哇――”我说不出话来了。   他放下褡裢,从里面掏出一个塑料包,展开,拿出一盒火柴。   他用手把满地细碎的稻草和枯枝扫到一边,清理出一小块空地,然后抓起一把稻草拧成一团,用火柴点燃。   “给你――”我递给他一些干柴。干柴是我捡的,我总想在这里烧一堆篝火。妈妈说,我也许会把整个棚子给烧了,所以干柴一直留在那里。   “谢谢。”他烧了一堆小小的篝火。我们围着火堆坐下来,谁也没说话。   滴答、滴答――雨声越来越密集了,田野迷蒙在一片雨幕里。   他的头发和胡子都乱糟糟的,衣服也很破旧,一双筷子从褡裢的口袋里伸出来。不过,他的眼睛看上去很和善。   “你打过狗吗?”我小心翼翼地问,“我是说那种喜欢叫的、很凶的狗。”我们家的黑狗看到来了客人可兴奋了,总是嚷嚷个不停。一次,哥哥的一个同学来我们家,黑狗冲他亲昵地叫嚷,他倒好,拿起棍子就打了下去。妈妈可不高兴了,她说,不呲牙的狗怎么能打呢!   “打过。狗要是呲牙,我就用棍子打它。”他说,“我见过许多狗,知道怎么分辨它们。狗一般都是好狗。”   他是个好人,我在心里说。   “什么是徒步观察者?”   “走路观察世界的人。”他从褡裢的另一个口袋里掏出一个破旧的军用水壶,喝了一口水。   “观察世界?”我探出头,看看稻草棚外熟悉的村庄和田野,这就是世界吗?   “是的,我一路都在寻找没有看到过的新鲜的东西。”他又喝了一口水,“当然,我也寻找我熟悉的朋友。看到他们,我很愉快。”   这话很奇怪,我有点不明白。我装模作样地点点头,担心他发现我不明白就会停住话头。大人们喜欢这样。他们总是一副你不明白的样子看着你。真是的,如果他们总是不说,那我们怎样才会明白呢。   “我们这里有新鲜的事物吗?”我们村子很小,很少有什么新鲜事。有一次,人们给一头小牛穿鼻子,因为绳子没系稳,它挣脱出来,冲进原野里,踩坏了好几块地。这事被说了半年。   “当然。你看,这个稻草棚我就从没看到过。”这个徒步观察者说,“屋顶铺着稻草,下边还垫了一层黑毡,一点雨都漏不进来。”   “是的,暴雨也不怕。风扫荡过来,呼――呼――树枝摇晃得厉害,树干都弯了腰,好大的风!轰隆隆――打雷啦,雨点有豆子那么大,在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我顿了顿,“不过,妈妈不准我在雷雨天气呆在这里。你知道,前几年夏天,雷劈下来,把邻居家灶屋的屋顶给烧了。他们家的灶屋也盖着稻草,幸好当时没人在里面。”   “嗯,雷电是天神的咳嗽。我们咳嗽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看不准的。”我的这个新朋友说。我同意他的观点。   “你走了很远吗?”   “嗯,我走了很长时间,不记得过了多少条河流,爬了多少座山。”   “可是,我们这里没有山。”   “嗯,这里是个好地方,很安静。土地肥沃,随意拔出一根路边的野草,咬在嘴里都是甜的。”   “你走了那么远,也没看到过这样的稻草棚吗?”这太神奇了,这个旧稻草棚竟然是新鲜的事物!   “有时候会遇到相似的稻草棚,但不是这一个。瞧,那里正好有一张蜘蛛网,雨水溅在上面闪闪发亮。别的稻草棚可没有。”   真的,雨丝湿润了蜘蛛网,在阴沉的、淡灰色的空气里,蜘蛛网散发出一种珍珠般莹润的光。那些丝线一丝一缕织出的图案,看上去完美极了。   “我从不知道蜘蛛网这么漂亮!”我惊叹道。   “当然,你再瞧那里――一个松果。”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捡到一个干松果,里面一颗松子也没有。   “像朵花,是吗?”他笑着说,“你看,每片‘花瓣’都很均匀。”   真的,空空的松果一层层叠加,微微张开,就像是准备绽放的、害羞的花苞。褐色的松果有种淡淡的松香味儿,带着秋日松林的味道。我静静地看着它,想起洒落在松林里的金黄的阳光,想起秋日清晨干爽的空气……   “这附近好像没有松树。”徒步观察者说。   “是的,拐到左边那条路上,往前走上一段,有一片小松林。”我指着稻草棚外,“看到了吗?”   迷蒙的雨使松林看上去有些朦胧。在春天鲜嫩的绿意里,松林翠绿的颜色像是一件过时的旧外套,有点陈旧了。   “有点距离。”徒步观察者点点头,“松果自己可滚不了这么远,或许是只小松鼠把它带到了这里。”   “松鼠?”我惊讶极了。   “是啊,或许是一只喜欢旅行的松鼠,背着它的小行囊,准备去远方。路过这个稻草棚时,正好遇上了春天第一阵春雨,它就像我们一样,走了进来,蹲在稻草棚里,一边嗑着松子,一边看雨。”   哇,这太奇妙了!一只旅行的松鼠!   “当然,也可能是一只流浪的松鼠把这里当成了冬天临时的家。它住在这里,看雪花飘落,看不远处的松林,看飘着炊烟的村庄。”徒步观察者眯起眼睛,从褡裢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和一张旧报纸,“你介意我抽点烟吗?烤着火,身上暖和了,直犯困。”   我点点头,问:“松鼠不是住在树上吗?”   “松鼠一般都住在树上。可是冬天雪下得太厚了,有些老树会被压断。可能这只松鼠就住在这样一棵老树里。”他一边说,一边从布包里抽出烟丝,裹进撕下来的一角报纸里。   冬天是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似乎看到一棵老松树倾斜着倒在雪地里,一只红尾巴的小松鼠从飞腾着的雪雾中冲出来,背着满包袱的松果,向我跑来。   原野变得新鲜起来。   徒步观察者点燃他的烟。   空气里有一丝淡淡的烟草味,有些呛。   “你去过哪些地方?”   “很多。”他说,“有个地方一年四季都是春天,到处都盛开着鲜花,小鸟啾啾歌唱。有个地方一年多数时间是冬天,雪埋住了整个村庄,人们在雪下开出小路。有个地方人们住在石头房子里,那里的石头都是一片一片的,很平整,垒起来不用泥浆。有个地方人们用泥巴夯成厚厚的墙壁,在门框和窗子上画画。有个地方人们不说话,只唱歌。有个地方的人喜欢跳舞,甚至他们干活的动作都像跳舞一样……”   他的声音轻缓,融入到滴滴答答的雨声里。四周很安静。我似乎是呆在稻草棚里,又似乎是漫游在一个神奇的世界里。   “我遇到过一个刀匠,他能打出最锋利的刀。我帮他拉风箱,风吹旺火苗,把刀刃烧得火红。临走的时候,他送我一把刀,我没要。有时候,需要砍根木棒、切点蘑菇什么的,我就会想起那把刀。”   他停了停,似乎在怀念那把本来可以属于他的刀。明亮温暖的火苗烘烤着他,湿衣服渐渐变干,冒出丝丝缕缕淡淡的水蒸气。   “在一座山顶上,有个寨子,寨子里有个很老很老的老太婆,她有一把会飞的梭子,织出的布,能带着人飞起来。”   “在高高的高原上,有一座月光小城。月光照在小城里,一颗颗金黄的小星星奔跑在古老的石板街上,脚步声叮叮咚咚,好听极了。那里的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星星。”他吐出一串烟圈,就像我吹出一串肥皂泡一样简单,“我也想捉一颗星星,只是想想而已。走在路上,我不能带太多的东西……”   “啾啾――啾啾――”清脆的鸟叫打断了他的话。那叫声婉转悠扬,肯定是只羽毛刚刚长齐的小鸟。   我们静静地听着。   过了一会儿,鸟叫声渐渐远去,听不到了。   “春天啊――”他忧伤而甜蜜地叹息了一声,接着说,“东方的大山里,有一个寨子。寨子里的女人很喜欢绣花,她们把整片整片的春天绣在自己的裙子上。有时候,花实在绣得太多,奔跑的时候,就会从裙子上掉下来,落在泥土里,于是花就有了香味和生命。”   他冲我眨眨眼,我开心地笑了。   “西边的大河旁,有一个村庄,村里的人额头上都长着一只蓝眼睛。有的蓝眼睛能看到过去的事情,有的蓝眼睛能看到未来的事情。他们都喜欢给别人算命。”   我只觉得眼前一晃,什么东西在我的额头上点了一下。   “就长在这里。”我的这个新朋友说,冲我挥挥手中的木炭。   我嘻嘻笑起来,似乎额头也真的长出了一只眼睛。   “在一片红土地下,藏着整整一支军队。在满月之夜,他们就会打开轰轰响的沉重大门,从地里走出来,练兵排阵。这片寂寞的、无边的旷野上,鼓声轰隆――”他用拳头击打地面,咚――咚――节奏缓慢而沉重。   “在一块黑石头旁,我碰到过一个魔鬼。他长着牛角,躲在黑暗里,很寂寞。我给他唱歌,他笑了。整块石头变成金黄色。他说,那是他第一次笑。”   “我还遇到过一个牧羊人,他有一支神奇的笛子。吹响笛子,羊群就会在笛声里跳舞。它们坚硬的蹄子踩在碎石上,碎石就会变成晶莹闪亮的宝石。他常常把宝石藏在蘑菇下,他喜欢听采蘑菇的小女孩欣喜的笑声。”   “街上有个点灯的人。他踏着夜幕,把灯一盏盏点亮。他说,经过一条小巷时,有个小孩总是趴在窗台上,向他问好。”他弹弹烟灰,“每一盏灯就像是一朵明亮的花……”   我入迷地听着:“你真了不起!”   “我知道。”这个流浪的人憔悴的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从小我就想去很多地方,看看不同的人、不同的风景。”   他看上去很疲惫,但眼睛神采奕奕,很快乐。妈妈说,看一个人的眼睛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我看着他的眼睛,觉得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不知道他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突然,我问:“你有家吗?”   他愣住了,猛地爆发出一阵笑声,笑得咳嗽起来。   我吓了一跳。   他的笑声渐渐低沉,眼睛变得湿润了。   “有――”他说着,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吐出一个个圆圆的烟圈,“我有家。”   “你的家在哪里?”   “曾经――在一座山谷里。那是一栋木头房子,木头的墙,木头的地板,木头的窗,木板铺的屋顶。太阳出来了,对面的山把阳光挡住,正午才晒到我们的屋子。山上有成片的林子,什么树都有,什么果子都有,甜的,酸的,能做成各种果酱。春天,满山都是笋子和蘑菇……”   “你会回家吗?”   “我的家现在就在我身边,在这里――”他指指自己的胸口,“一直陪着我。或许,有一天,我会回到那座山谷里去。”   他静静地抽着烟,不说话了。   我也不说话。   暮霭渐渐浓重,笼罩了原野和村庄。   “丫头――丫头――”妈妈在喊我。   “我得回去了。”我说。   “我能在这儿呆着吗?”徒步观察者问。   “好,待会儿我给你送点吃的来。”   他点点头。   晚上,我给我的朋友送去热腾腾的饭菜。他吃了很多,很快乐。他说我像他遇到过的一个天使。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我跑到稻草棚。棚子里静悄悄、空荡荡的,只有一堆灰烬。灰烬旁,放着一个干松果,松果上插着一朵小小的、淡黄色的米菊花。我们都知道,米菊花是春天的花,是天使洒落的笑声。   (选自2010年9-10月高年级版)


相关文章

  • 中班语言活动春雨
  • 活动名称:中班诗歌<春雨> 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朗诵诗歌,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习有表情的朗诵,基本掌握诗歌内容. 活动准备: 春天背景图一幅,诗歌图谱一张,小插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直观教具出示 ...查看


  • 春雨(散文诗)[散文欣赏]
  • 春雨 文:芙蓉 滴答,滴答,下雨了.成珠,成线,成诗.雨点,轻轻灵灵,她在如痴如醉地弹奏着大自然美妙的乐曲,演绎着一个个生机勃勃跳动的音符. 细雨淅淅沥沥,丝丝滑滑,飘飘洒洒,轻柔如烟,蒙蒙如雾.如牛毛,似花针,密密的斜织,房顶上,田野里全 ...查看


  • 2.春雨的色彩 1
  • 2.春雨的色彩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学习过程: 一.从"春雨"入手,导入学习第一段 1.写"春"字 ...查看


  • 雨的足迹(500字)作文
  • 精选作文:雨的足迹(500字) 作文 天空下起了大雨 漂泊的大雨开始清洗世界 在这时候,雨迈开了脚丫 让我们寻找它的足迹吧! 滴答滴答 雨势变小啦! 雨的足迹轻轻攀上了房檐 一开始,它稍有点羞涩 但后来 它便大方地迈开了脚丫 水花尽情的绽放 ...查看


  • 儿童画春天:关于春雨
  • 1.春雨 小雨小雨沙沙沙, 落在田野里, 苗儿笑哈哈, 喝了小雨的水, 慢慢长高了 小雨小雨沙沙沙, 落在池塘边, 青蛙呱呱叫, 用了小雨的水, 身子光滑滑, 有了新衣服, 心里乐哈哈. 2.小雨沙沙 小雨小雨沙沙, 大地大地蒙纱. 雨打绿 ...查看


  • 一年级下册随堂练习[春天的色彩]
  • 一年级下册随堂练习<春雨的色彩> 1.把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看谁写得工整. 你们红花 绿草 朋友 2.读一读,连一连. 一群桃树红色 小草柳叶柳枝 一只燕子黄色 油菜花 蒲公英花 一棵小鸟绿色 杜鹃花 桃花 3.读一读,连一连, ...查看


  • 关于听雨的作文
  • 篇一:听雨 窗外,风带着秋雨,淅淅沥沥的打在院子里那棵冬枣树上,叶子随雨滴飘然而落,树枝上还挂着几颗红彤彤的枣,孤零零的呆在那里不忍离去,给树装饰着最后的风景.空气中仿佛还夹杂着丝丝缕缕枣香,雨就这么下着,整个世界却充溢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宁静 ...查看


  • 春雨作文300字
  • 春雨作文300字(1) 有时候我会觉得春天的雨是粘的. 看着窗外的雨下的好安静,仔细听都听不出雨滴落在地上的声音,我以为春雨就像线,带着胶水的线,下的没有间断的空隙,如此缠绵的粘在地上. 我漫无目的的走在路上,雨沾湿了我的衣服,我感到特别的 ...查看


  • 7 下雨啦(教案)
  • 7 下雨啦 闸北区中山北路小学 刘敏芬 教学总目标: 1. 在语境中认读4个生字"下.雨.桃.花":认识笔画"竖弯钩".按笔顺正确描写"花.雨"两个生字. 2. 会拼读课文中所出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