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厂接地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

目 录

1.施工范围: .................................................................................................................................................................. 3 2.编制依据: .................................................................................................................................................................. 3 2.1 施工图号: . ............................................................................................................................................................ 3 2.2规范标准: ............................................................................................................................................................. 3 3.施工准备: .................................................................................................................................................................... 3 3.1技术准备: ............................................................................................................................................................. 3 3.2材料准备: ............................................................................................................................................................. 3 3.3施工机械、器具: ................................................................................................................................................. 3 4.施工程序和方法:......................................................................................................................................................... 3 4.1 施工工艺流程图: . ................................................................................................................................................ 3 4.2施工工序方法: ..................................................................................................................................................... 4 5. 控制点: ...................................................................................................................................................................... 7 6. 质量标准: .................................................................................................................................................................. 7 6.1 工艺质量标准 . ........................................................................................................................................................ 7 6.2 施工记录: . ............................................................................................................................................................ 9 7. 安全环境技术措施:................................................................................................................................................. 10 7.1一般规定: ........................................................................................................................................................... 10 7.2危险点、危险源 ................................................................................................................................................... 11 8.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12

1.施工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2×100MW 动力站一期工程全厂接地装置安装,主要施工范围包括:全厂主接地网接地装置安装、主厂房、开关站及网控室、输煤系统、电除尘、除灰系统、化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及其它附属车间室内接地装置安装、设备接地等。

2.编制依据:

2.1 施工图号:

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图纸:22-FA04861S-D1001《全厂防雷接地》 2.2规范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电网[2000]589号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经过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施工技能,同时对人员进行组织分工。设计院图纸、验评标准、规范、技术核定单、设计变更单及其它施工中的相关原始记录等资料齐全。图纸会审结束,并有图纸会审记录,单位工程开工报告经过审批。

3.2材料准备:

本工程主要用的接地材料为:镀锌扁钢-70×7、镀锌扁钢-40×4、镀锌角钢63X6、镀锌圆钢¢18、焊条、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毛刷等。各种材料及消耗性材料齐全,验收合格。

3.3施工机械、器具:

交流电焊机、砂轮切割机、磨光机、电钻、拖拉机、冲击电锤、铁锹、大锤等。

4.施工程序和方法:

4.1 施工工艺流程图: (见下页)

4.2

4.2.1垂直接地极制作:

用L63×6,L=2500mm热镀锌角钢制作垂直接地极,制作完要整体刷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角钢底部按下图所示加工。

4.2.2垂直接地极安装:

依据设计院图纸确定接地极坐标点,用大锤砸入接地极,砸入时,接地极上部应加防护帽保护,防止接地极砸变形 。作好一段区域的接地极后,再用扁钢将接地极连接起来。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倍。

4.2.3与土建配合挖沟预埋接地母线: 4.2.3.1扁钢接地线安装:

4.2.3.1.1将接地母线焊接在接地极顶部,按图所示方法进行焊接。

4.2.3.1.2焊接前应将扁钢焊接处和角钢外表面的污物等清除,角钢与扁钢的连接应用45°的角焊,其焊接高度与扁钢厚度相同。焊接完毕后应将焊接处的渣子和金属飞溅清除干净,并在焊接处刷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接地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以上(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接地扁钢整体都要刷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

4.2.3.1.3按图纸所要求的接地线敷设路经及埋深等技术要求,进行土方挖掘工作,接地网的埋设深度应为0.8m ,接地网水平接地体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1.5m 。接地网遇到护坡时,应随护坡坡度埋设,埋设深度应为0.8m 。所有接地线均应可靠焊接,不应有虚焊点。主接地网及接地极安装完毕后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回填,并应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4.2.3.1.4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35KV 及以上配电装置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应在地下装设两条与接地主网相连的均压带。

4.2.3.1.5上下水管道,冲水管道,循环水管等直埋钢管(可燃及爆炸介质的管道除外),均可作自然接地体。

4.2.4集中接地装置安装:凡独立避雷针均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该集中接地装置与全厂主接地网之间的地中距离不得小于3m ,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入口等的地中距离亦不小于3m 。若该集中接地装置不能满足与主接地网地中距离至少3m 的要求,则可以与主接地网连接,但应保证从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 以下设备(包括电缆沟,电缆隧道内的通长扁铜)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装在构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应在其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集中接地装置统一按下图作法施工,埋深为1.6m 。装在配电装置构架和建、构筑物上的避雷针的集中接地装置与主接地网干线在地中距离应大于3m 。主厂房A 排柱上避雷针根部应连在一起,且每支避雷针分别沿A 排柱面埋件引下至集中接地装置。该集中接地装置至变压器接地线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长度不得小于15m 。

4.2.5室内接地线施工:

4.2.5.1主厂房零米以上各层接地施工随土建进度施工。 4.2.5.2室内接地线施工应在土建做混凝土地面前进行施工。

4.2.5.3室内接地线采用沿地面暗敷设方式安装。并与室外接地主网可靠连接。 4.2.5.4接地线之间采用焊接或压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进行防腐处理。

4.2.5.5明敷接地线应按水平或垂直敷设,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敷设,标识应清晰完整,其表面应涂以50mm 宽度相等的黄绿相间的条纹。

4.2.5.6按设计及现场实际要求预留引接点,设备接地线应固定良好,布局规范,满足设计要求。

4.2.5.7接地线应固定牢固可靠,试验端子引上应与墙体固定牢固。

4.2.6设备接地施工:

4.2.6.1设备外壳接地采用截面积为符合规格的扁钢或带保护外皮的铜绞线接于设备外壳上的专用接地点上,另一端应与接地线分支干线可靠连接。变压器中性点设备、高压电机及、重要设备及设备构架应有两根与接地网不同地点的接地引下线。

4.2.6.2电缆埋管可作为设备接地用:一端与主接地网中的接地干线连接,另一端焊接M8×25的镀锌螺栓以备设备接地使用,但对6KV 电动机应另外设一根接地线与接地网连接。

4.2.6.3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焊接的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直径的6倍。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螺栓应设防松螺帽或防松垫片。

5. 控制点:

5.1 室外接地线隐蔽为H 点(停工待检点)。 5.2 室外母线焊接为W 点(见证点)。 5.3室外接地线隐蔽应办理隐蔽前检查签证。

6. 质量标准:

6.1 工艺质量标准

6.1.1 屋外接地装置制作安装

6.1.2 屋内接地装置安装

6.2 施工记录:

6.2.1屋外接地装置隐蔽前检查签证

7. 安全环境技术措施:

7.1一般规定:

7.1.1使用砂轮切割机、电焊机、电钻时,一次侧应有漏电保护器,施工人员应戴防护镜;

7.1. 2 使用大锤时不得戴手套,甩锤方向严禁有人;

7.1.3 高空作业时作业人员应带工具包,作业工具应系安全绳,严防高空坠落及高空落物,传递物品应使用传递绳,严禁上下抛掷;

7.1.4 在炉底及烟囱附近等危险场所施工时应设防护网或围栏,小心高空落物伤人; 7.1.5 电焊作业时,焊接人员及配合人员应严防打眼;

7.1.6 火焊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瓶相距不得小于10m ,乙炔瓶必需安装防回火器,乙炔

瓶必须直立使用并与火源保持10m 以上距离。

7.1.7各种施工垃圾、废料及生活垃圾应堆放到指定场所。

7.1.8使用切割机、磨光机、电焊机等设备加工接地线或接地极时,应尽可能把加工场地选在人少的地方,以免加工时产生的噪声、废气、强光等影响他人身体健康。

7.1.9应防止乙炔气体外漏,以免影响附近他人身体健康。

7.1.10施工中用剩下的防腐漆以及其它废弃物,不可随意倒在土壤中或水中,以免污染土壤和水质。

7.2危险点、危险源

7.2.1危险点:高空落物伤人

防范措施:1. 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如果必须交叉作业,应做好隔离措施并验收合格方可施工。

2. 在高空作业时,使用的工器具应采取防坠落措施。

3. 在高空进行材料的切割、移动等作业应做好防止坠落措施。

4. 严禁在高空抛接工具、材料等行为。

5. 作业人员正确佩带安全帽。

7.2.2危险点:高空作业

防范措施:1. 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办理交底记录。

2. 正确佩带安全带,并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

3. 工具放在工具包内,工具系好安全绳,传递物品时严禁抛仍。

4. 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有漏电保护器。

5. 脚手架应牢固可靠,并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

6. 在高空清扫垃圾废料时应采取防二次污染的措施。不能向下抛仍,应用袋子装好后用电梯向下运输。

7. 在高空焊接作业应采取措施避免焊渣乱溅引起火灾。

8. 禁止随身携带焊接导线登高或从高处跨越。

9. 禁止酒后高空作业。

10. 冬季、雨季高空施工应有防滑措施。

7.2.3危险点:电焊弧光伤害、熔池飞溅

防范措施:1. 进行焊接作业应正确佩带防护面罩和手套,避免烧伤和弧光伤害。

2. 佩带防护眼镜。

3. 在作业面下方铺设石棉布隔离,防止火灾和烧伤。

4. 配备灭火器,做好防火措施。

7.2.4危险点:使用砂轮锯

防范措施:1. 制定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规程。

2. 使用的电动工具

3. 砂轮锯可靠接地。

4. 操作人员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戴防护眼镜。

5. 砂轮锯抛切方向应采取围挡措施,严禁对着人进行切割。

7.2.5危险点:潮湿环境触电

防范措施:1. 在潮湿环境中作业应使用24V 以下安全电压。

2. 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3. 施工前应检查电缆线、焊接线有无破损,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处理。

4. 电动工具必须有必须有漏电保护器。

7.3环境因素

7.3.1废弃物:焊条头、焊渣、废手套、电线管头、废电线头、金属软管头、油漆等 控制措施:1. 焊条头集中回收。

2. 现场焊渣及时清理,送到不可回收固体废弃箱中。

3. 废手套集中放置,交项目部统一进行无公害处理。

4. 电线管头、金属软管头集中回收交供应部门统一处理。

5. 废电线头回收后交供应部门统一处理。

6. 施工中用剩下的废油漆,不可随意倒在土壤中或水中,以免污染土壤和水质, 应统一回收处理。

7.3.2燥声:切割材料产生燥声

控制措施:1. 操作人员应戴耳塞进行防护。

2. 进行适当隔离减少燥声污染。

8.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

第3.1.1条 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

1、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3、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和金属门;

4、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 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5、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可触及的电缆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穿线的钢管之间或钢管和电器设备之间有金属软管过渡的,应保证金属软管段接地畅通;

6、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7、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8、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10、承载电气设备的构架和金属外壳;

11、发电机中性点柜外壳、发电机出线柜、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12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 )的外壳接地端子和箱式变电站得金属箱体;

13、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14、铠装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15、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第3.1.3条 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 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

3 、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 。

第3.1.4条 接地线不应做其他用途。

第3.2.4条 人工接地网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1、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

2、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按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布置;

3、35KV 及以上变电站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应铺设碎石、沥青路面或在地下装设两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均压带。

第3.2.5条 除临时接地装置外,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水平敷设的可采用圆钢和扁钢,垂直敷设的可采用角钢和钢管,腐蚀比较严重地区的接地装置,应适当加大截面,或采用阴极保护等措施。

不得采用铝导线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当采用扁铜带、铜绞线、铜棒、铜包钢、铜包钢

绞线、钢镀铜、铅包铜等材料做接地装置时,其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第3.2.9条 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蛇皮管两端应采用自固接头或软管接头,且两端应采用软铜线连接。

第3.3.1条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不应小于0.6m 。角钢、钢管、铜棒、铜管等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 部位外侧100mm 范围内应做防腐处理; 在做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第3.3.3条 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它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钢管或角钢等加以保护。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蚀措施。热镀锌钢材焊接时将破坏热镀锌防腐,应在焊痕处100mm 内做防腐处理。

第3.3.4条 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

第3.3.5条 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重要设备和设备构架应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及机械强度的要求. 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

第3.3.11条 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第3.3.12条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下列部位应专门敷设接地线直接与接地体或接地母线连接:

1、发电机机座或外壳、出线柜,中性点柜的金属底座和外壳,封闭母线的外壳;

2、高压配电装置的金属外壳;

3、110KV 及以上钢筋混凝土构架支座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

4、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旋转电机的中性点;

5、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所接消弧线圈、接地电抗器、电阻器等的接地端子;

6、 GIS接地端子;

7、避雷器、避雷针、避雷线等接地端子。

第3.3.13条 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主接地网连接。

第3.3.14条 全封闭组合电器的外壳应按制造厂规定接地; 法兰片间应采用跨接线连接,并应保证良好的电气通路。

第3.3.19条 保护屏应装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 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网直接连通。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应装设连接控制电缆屏蔽层的专用接地铜排,各盘的专用接地铜排互相连接成环,与控制室的屏蔽接地网连接。用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绝缘导线或电缆将屏蔽电网与一次接地网直接相连。

第3.4.1条 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压接、热剂焊(放热焊接)方式连接。用螺栓连接时应设防松螺帽或防松垫片,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9的规定处理。不同材料接地体间的连接应进行处理。

第3.4.2条 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2、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3、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第3.4.8条 发电厂、变电站GIS 的接地线及其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1、GIS 基座上的每一根接地母线,应采用分设其两端的接地线与发电厂或变电站的接地装置连接。接地线应与GIS 区域环形接地母线连接。接地母线较长时,其中部应另加接地线, 并连接至接地网;

2、接地线与GIS 接地母线应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3、当GIS 露天布置或装设在室内与土坡直接接触的地面上时,其接地开关、氧化锌避雷器的专用接地端子与GIS 接地母线的连接处,宜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4、GIS 室内应敷设环形接地母线 ,室内各种设备需接地的部位应以最短路径与环形接地母线连接。GIS 置于室内楼板上时,其基座下的钢筋混凝土地板中的钢筋应焊接成网,并和环形接地母线连接。

第3.7.10条 接地线与杆塔的连接应接触良好可靠,并应便于打开测量接地电阻。 第3.7.11条 架空线路杆塔的每一腿都应与接地体引下线连接,通过多点接地以保证可

靠性。

第3.8.9条 屏蔽电源电缆、屏蔽通信电缆和金属管道引入室内前应水平直埋lm 以上,埋深应大于0.8m. 电缆屏蔽层和铁管两端接地. 并在入口处接入接地装置。如不能埋入地中,至少应在金属管道室外部分沿长度均匀分布在两处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每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且应适当增加接地处数。

第3.9.1条 110KV及以上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单芯电缆的电缆终端金属护层,应通过接地刀闸直接与变电站接地装置连接。

第3.9.4条 110KV以下三芯电缆的电缆终端金属护层应直接与变电站接地装置连接。 附表:技术交底记录

安全交底记录

目 录

1.施工范围: .................................................................................................................................................................. 3 2.编制依据: .................................................................................................................................................................. 3 2.1 施工图号: . ............................................................................................................................................................ 3 2.2规范标准: ............................................................................................................................................................. 3 3.施工准备: .................................................................................................................................................................... 3 3.1技术准备: ............................................................................................................................................................. 3 3.2材料准备: ............................................................................................................................................................. 3 3.3施工机械、器具: ................................................................................................................................................. 3 4.施工程序和方法:......................................................................................................................................................... 3 4.1 施工工艺流程图: . ................................................................................................................................................ 3 4.2施工工序方法: ..................................................................................................................................................... 4 5. 控制点: ...................................................................................................................................................................... 7 6. 质量标准: .................................................................................................................................................................. 7 6.1 工艺质量标准 . ........................................................................................................................................................ 7 6.2 施工记录: . ............................................................................................................................................................ 9 7. 安全环境技术措施:................................................................................................................................................. 10 7.1一般规定: ........................................................................................................................................................... 10 7.2危险点、危险源 ................................................................................................................................................... 11 8.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12

1.施工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2×100MW 动力站一期工程全厂接地装置安装,主要施工范围包括:全厂主接地网接地装置安装、主厂房、开关站及网控室、输煤系统、电除尘、除灰系统、化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及其它附属车间室内接地装置安装、设备接地等。

2.编制依据:

2.1 施工图号:

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图纸:22-FA04861S-D1001《全厂防雷接地》 2.2规范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电网[2000]589号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经过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施工技能,同时对人员进行组织分工。设计院图纸、验评标准、规范、技术核定单、设计变更单及其它施工中的相关原始记录等资料齐全。图纸会审结束,并有图纸会审记录,单位工程开工报告经过审批。

3.2材料准备:

本工程主要用的接地材料为:镀锌扁钢-70×7、镀锌扁钢-40×4、镀锌角钢63X6、镀锌圆钢¢18、焊条、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毛刷等。各种材料及消耗性材料齐全,验收合格。

3.3施工机械、器具:

交流电焊机、砂轮切割机、磨光机、电钻、拖拉机、冲击电锤、铁锹、大锤等。

4.施工程序和方法:

4.1 施工工艺流程图: (见下页)

4.2

4.2.1垂直接地极制作:

用L63×6,L=2500mm热镀锌角钢制作垂直接地极,制作完要整体刷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角钢底部按下图所示加工。

4.2.2垂直接地极安装:

依据设计院图纸确定接地极坐标点,用大锤砸入接地极,砸入时,接地极上部应加防护帽保护,防止接地极砸变形 。作好一段区域的接地极后,再用扁钢将接地极连接起来。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倍。

4.2.3与土建配合挖沟预埋接地母线: 4.2.3.1扁钢接地线安装:

4.2.3.1.1将接地母线焊接在接地极顶部,按图所示方法进行焊接。

4.2.3.1.2焊接前应将扁钢焊接处和角钢外表面的污物等清除,角钢与扁钢的连接应用45°的角焊,其焊接高度与扁钢厚度相同。焊接完毕后应将焊接处的渣子和金属飞溅清除干净,并在焊接处刷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接地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以上(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接地扁钢整体都要刷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

4.2.3.1.3按图纸所要求的接地线敷设路经及埋深等技术要求,进行土方挖掘工作,接地网的埋设深度应为0.8m ,接地网水平接地体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1.5m 。接地网遇到护坡时,应随护坡坡度埋设,埋设深度应为0.8m 。所有接地线均应可靠焊接,不应有虚焊点。主接地网及接地极安装完毕后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回填,并应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4.2.3.1.4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35KV 及以上配电装置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应在地下装设两条与接地主网相连的均压带。

4.2.3.1.5上下水管道,冲水管道,循环水管等直埋钢管(可燃及爆炸介质的管道除外),均可作自然接地体。

4.2.4集中接地装置安装:凡独立避雷针均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该集中接地装置与全厂主接地网之间的地中距离不得小于3m ,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入口等的地中距离亦不小于3m 。若该集中接地装置不能满足与主接地网地中距离至少3m 的要求,则可以与主接地网连接,但应保证从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 以下设备(包括电缆沟,电缆隧道内的通长扁铜)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装在构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应在其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集中接地装置统一按下图作法施工,埋深为1.6m 。装在配电装置构架和建、构筑物上的避雷针的集中接地装置与主接地网干线在地中距离应大于3m 。主厂房A 排柱上避雷针根部应连在一起,且每支避雷针分别沿A 排柱面埋件引下至集中接地装置。该集中接地装置至变压器接地线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长度不得小于15m 。

4.2.5室内接地线施工:

4.2.5.1主厂房零米以上各层接地施工随土建进度施工。 4.2.5.2室内接地线施工应在土建做混凝土地面前进行施工。

4.2.5.3室内接地线采用沿地面暗敷设方式安装。并与室外接地主网可靠连接。 4.2.5.4接地线之间采用焊接或压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进行防腐处理。

4.2.5.5明敷接地线应按水平或垂直敷设,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敷设,标识应清晰完整,其表面应涂以50mm 宽度相等的黄绿相间的条纹。

4.2.5.6按设计及现场实际要求预留引接点,设备接地线应固定良好,布局规范,满足设计要求。

4.2.5.7接地线应固定牢固可靠,试验端子引上应与墙体固定牢固。

4.2.6设备接地施工:

4.2.6.1设备外壳接地采用截面积为符合规格的扁钢或带保护外皮的铜绞线接于设备外壳上的专用接地点上,另一端应与接地线分支干线可靠连接。变压器中性点设备、高压电机及、重要设备及设备构架应有两根与接地网不同地点的接地引下线。

4.2.6.2电缆埋管可作为设备接地用:一端与主接地网中的接地干线连接,另一端焊接M8×25的镀锌螺栓以备设备接地使用,但对6KV 电动机应另外设一根接地线与接地网连接。

4.2.6.3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焊接的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直径的6倍。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螺栓应设防松螺帽或防松垫片。

5. 控制点:

5.1 室外接地线隐蔽为H 点(停工待检点)。 5.2 室外母线焊接为W 点(见证点)。 5.3室外接地线隐蔽应办理隐蔽前检查签证。

6. 质量标准:

6.1 工艺质量标准

6.1.1 屋外接地装置制作安装

6.1.2 屋内接地装置安装

6.2 施工记录:

6.2.1屋外接地装置隐蔽前检查签证

7. 安全环境技术措施:

7.1一般规定:

7.1.1使用砂轮切割机、电焊机、电钻时,一次侧应有漏电保护器,施工人员应戴防护镜;

7.1. 2 使用大锤时不得戴手套,甩锤方向严禁有人;

7.1.3 高空作业时作业人员应带工具包,作业工具应系安全绳,严防高空坠落及高空落物,传递物品应使用传递绳,严禁上下抛掷;

7.1.4 在炉底及烟囱附近等危险场所施工时应设防护网或围栏,小心高空落物伤人; 7.1.5 电焊作业时,焊接人员及配合人员应严防打眼;

7.1.6 火焊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瓶相距不得小于10m ,乙炔瓶必需安装防回火器,乙炔

瓶必须直立使用并与火源保持10m 以上距离。

7.1.7各种施工垃圾、废料及生活垃圾应堆放到指定场所。

7.1.8使用切割机、磨光机、电焊机等设备加工接地线或接地极时,应尽可能把加工场地选在人少的地方,以免加工时产生的噪声、废气、强光等影响他人身体健康。

7.1.9应防止乙炔气体外漏,以免影响附近他人身体健康。

7.1.10施工中用剩下的防腐漆以及其它废弃物,不可随意倒在土壤中或水中,以免污染土壤和水质。

7.2危险点、危险源

7.2.1危险点:高空落物伤人

防范措施:1. 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如果必须交叉作业,应做好隔离措施并验收合格方可施工。

2. 在高空作业时,使用的工器具应采取防坠落措施。

3. 在高空进行材料的切割、移动等作业应做好防止坠落措施。

4. 严禁在高空抛接工具、材料等行为。

5. 作业人员正确佩带安全帽。

7.2.2危险点:高空作业

防范措施:1. 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办理交底记录。

2. 正确佩带安全带,并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

3. 工具放在工具包内,工具系好安全绳,传递物品时严禁抛仍。

4. 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有漏电保护器。

5. 脚手架应牢固可靠,并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

6. 在高空清扫垃圾废料时应采取防二次污染的措施。不能向下抛仍,应用袋子装好后用电梯向下运输。

7. 在高空焊接作业应采取措施避免焊渣乱溅引起火灾。

8. 禁止随身携带焊接导线登高或从高处跨越。

9. 禁止酒后高空作业。

10. 冬季、雨季高空施工应有防滑措施。

7.2.3危险点:电焊弧光伤害、熔池飞溅

防范措施:1. 进行焊接作业应正确佩带防护面罩和手套,避免烧伤和弧光伤害。

2. 佩带防护眼镜。

3. 在作业面下方铺设石棉布隔离,防止火灾和烧伤。

4. 配备灭火器,做好防火措施。

7.2.4危险点:使用砂轮锯

防范措施:1. 制定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规程。

2. 使用的电动工具

3. 砂轮锯可靠接地。

4. 操作人员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戴防护眼镜。

5. 砂轮锯抛切方向应采取围挡措施,严禁对着人进行切割。

7.2.5危险点:潮湿环境触电

防范措施:1. 在潮湿环境中作业应使用24V 以下安全电压。

2. 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3. 施工前应检查电缆线、焊接线有无破损,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处理。

4. 电动工具必须有必须有漏电保护器。

7.3环境因素

7.3.1废弃物:焊条头、焊渣、废手套、电线管头、废电线头、金属软管头、油漆等 控制措施:1. 焊条头集中回收。

2. 现场焊渣及时清理,送到不可回收固体废弃箱中。

3. 废手套集中放置,交项目部统一进行无公害处理。

4. 电线管头、金属软管头集中回收交供应部门统一处理。

5. 废电线头回收后交供应部门统一处理。

6. 施工中用剩下的废油漆,不可随意倒在土壤中或水中,以免污染土壤和水质, 应统一回收处理。

7.3.2燥声:切割材料产生燥声

控制措施:1. 操作人员应戴耳塞进行防护。

2. 进行适当隔离减少燥声污染。

8.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

第3.1.1条 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

1、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3、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和金属门;

4、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 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5、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可触及的电缆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穿线的钢管之间或钢管和电器设备之间有金属软管过渡的,应保证金属软管段接地畅通;

6、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7、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8、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10、承载电气设备的构架和金属外壳;

11、发电机中性点柜外壳、发电机出线柜、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12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 )的外壳接地端子和箱式变电站得金属箱体;

13、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14、铠装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15、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第3.1.3条 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 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

3 、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 。

第3.1.4条 接地线不应做其他用途。

第3.2.4条 人工接地网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1、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

2、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按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布置;

3、35KV 及以上变电站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应铺设碎石、沥青路面或在地下装设两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均压带。

第3.2.5条 除临时接地装置外,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水平敷设的可采用圆钢和扁钢,垂直敷设的可采用角钢和钢管,腐蚀比较严重地区的接地装置,应适当加大截面,或采用阴极保护等措施。

不得采用铝导线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当采用扁铜带、铜绞线、铜棒、铜包钢、铜包钢

绞线、钢镀铜、铅包铜等材料做接地装置时,其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第3.2.9条 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蛇皮管两端应采用自固接头或软管接头,且两端应采用软铜线连接。

第3.3.1条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不应小于0.6m 。角钢、钢管、铜棒、铜管等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 部位外侧100mm 范围内应做防腐处理; 在做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第3.3.3条 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它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钢管或角钢等加以保护。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蚀措施。热镀锌钢材焊接时将破坏热镀锌防腐,应在焊痕处100mm 内做防腐处理。

第3.3.4条 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

第3.3.5条 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重要设备和设备构架应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及机械强度的要求. 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

第3.3.11条 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第3.3.12条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下列部位应专门敷设接地线直接与接地体或接地母线连接:

1、发电机机座或外壳、出线柜,中性点柜的金属底座和外壳,封闭母线的外壳;

2、高压配电装置的金属外壳;

3、110KV 及以上钢筋混凝土构架支座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

4、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旋转电机的中性点;

5、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所接消弧线圈、接地电抗器、电阻器等的接地端子;

6、 GIS接地端子;

7、避雷器、避雷针、避雷线等接地端子。

第3.3.13条 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主接地网连接。

第3.3.14条 全封闭组合电器的外壳应按制造厂规定接地; 法兰片间应采用跨接线连接,并应保证良好的电气通路。

第3.3.19条 保护屏应装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 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网直接连通。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应装设连接控制电缆屏蔽层的专用接地铜排,各盘的专用接地铜排互相连接成环,与控制室的屏蔽接地网连接。用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绝缘导线或电缆将屏蔽电网与一次接地网直接相连。

第3.4.1条 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压接、热剂焊(放热焊接)方式连接。用螺栓连接时应设防松螺帽或防松垫片,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9的规定处理。不同材料接地体间的连接应进行处理。

第3.4.2条 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2、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3、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第3.4.8条 发电厂、变电站GIS 的接地线及其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1、GIS 基座上的每一根接地母线,应采用分设其两端的接地线与发电厂或变电站的接地装置连接。接地线应与GIS 区域环形接地母线连接。接地母线较长时,其中部应另加接地线, 并连接至接地网;

2、接地线与GIS 接地母线应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3、当GIS 露天布置或装设在室内与土坡直接接触的地面上时,其接地开关、氧化锌避雷器的专用接地端子与GIS 接地母线的连接处,宜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4、GIS 室内应敷设环形接地母线 ,室内各种设备需接地的部位应以最短路径与环形接地母线连接。GIS 置于室内楼板上时,其基座下的钢筋混凝土地板中的钢筋应焊接成网,并和环形接地母线连接。

第3.7.10条 接地线与杆塔的连接应接触良好可靠,并应便于打开测量接地电阻。 第3.7.11条 架空线路杆塔的每一腿都应与接地体引下线连接,通过多点接地以保证可

靠性。

第3.8.9条 屏蔽电源电缆、屏蔽通信电缆和金属管道引入室内前应水平直埋lm 以上,埋深应大于0.8m. 电缆屏蔽层和铁管两端接地. 并在入口处接入接地装置。如不能埋入地中,至少应在金属管道室外部分沿长度均匀分布在两处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每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且应适当增加接地处数。

第3.9.1条 110KV及以上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单芯电缆的电缆终端金属护层,应通过接地刀闸直接与变电站接地装置连接。

第3.9.4条 110KV以下三芯电缆的电缆终端金属护层应直接与变电站接地装置连接。 附表:技术交底记录

安全交底记录


相关文章

  • 全厂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方案
  • 山西福润2*12MW生物质发电项目工程 全厂防雷接地系统安装 施工方案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应县生物质发电项目部 2012年 6月 15日 目 录 一.编制说明 ---------------------- ...查看


  • 接地施工方案
  • 表B.0.1 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15万吨/年煤制烯烃副产品芳构项目 编号:HF006 方案审批意见单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15万吨/年煤制烯烃副产品芳构项目 全厂接地施工方案 目 录 一.编制说明: 二.编 ...查看


  • 电气监理细则范本
  • B 13 响水联谊热电公司50MW 热电联产项目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电气专业)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南京苏安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目 录 一. 监理实施细则编制的依据„„„„ ...查看


  • 公司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定(新版)
  • 天津电力建设公司企业标准 JS0F004-2003 施工技术中心管理文件 2003-01-01 发布 2004-01–01 实施 施工技术中心 发布 修 改 记 录 目 录 1目的------------------2 2适用范围----- ...查看


  • 镀锌扁钢接地施工工艺指南
  • 镀锌扁钢接地 施工工艺指南 2012-12-18发布 2012-12-18实施 浙江华业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根据有关国家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施工经验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HYDB 109348-2005<镀锌扁钢接 ...查看


  • 试生产过程总结报告
  • 安徽洽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5000吨清洁剂产品项目 试生产工作总结报告 前言 安徽洽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清洁剂产品项目的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均由江苏天辰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原名:江苏丹阳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由安徽农垦建筑 ...查看


  • [精品完整版]大唐双鸭山热电低压配电气装置安装施工方案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大唐双鸭山热电有限公司2X200MW 锅炉烟气脱 硝改造工程 低压配电装置安装施工方案 编 写: 审 核: 批 准: 目 录 1. 工程概况和工程量 .................. ...查看


  • 贺西选煤厂停产期间工作安排及安全措施方案
  • 停产期间工作安排及安全措施方案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停产期间工作安排及安全措施方案 **煤矿选煤厂设计入选能力300万吨/年,选煤厂小时处理能力568.18t ,工作制度为:330天/年,16小时/天,属于矿井型选煤厂,采用"不脱泥 ...查看


  • 安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第一节. 部门简介 电气车间是榆林醋酸项目指挥部的下属基层单位之一负责全厂所有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工作,并负责向本厂厂部.和生活区的正常供电,以及与电力部门协调本厂的电力功率供应.停送电操作等事宜,是一个技术含量高.工作管理范围广及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