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买玩具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买玩具
从孩子身上的问题生发出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题生成:
在以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为重点的《卖玩具》的社会彭动中,幼儿会不会算账成了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的前提。女幼儿为了付给别人9元钱,好不容易从自己的口袋里数出九7元钱”(以圆片代替),结果,因为“钱”太多,对方没拿好,撒了。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幼儿的思维似乎迢留在“l”和“许多”的水平上,对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肚糊,不能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本课题。
活动目标:
1、了解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复习10以内的组成。
活动准备:
教具:小猪木偶一个、磁铁教具猫一只(身上标有7元)、磁铁数字卡片若干(1、2、5);
学具:贴有价钱的玩具若干,游戏用的硬币和纸币若干(元)、挂袋人手一只。循环游戏的作业单若干(作业单里的不同)。
活动过程:
1、复习数的概念。
(1)拍手数数: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一五个五个数;
(2)复习顺数、倒数游戏“打电话”;
(3)复习lO以内数的组成游戏“碰球”。
2、学习用几个小数组合成大数的方法付钱。
(1)情境表演“小猪买玩具”,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
①出示木偶小猪,创设情景,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挚热。
教师边操纵木偶小猪边说:“我是小猪,自从上次小我卖掉旧玩具,我就经常卖掉旧玩具,去买新玩具。瞧,了,我去买新玩具啦!”
②设计小猪遇到困难的情节,激起幼儿积极思考的:
买卖对话:
“卖大狗,我的大狗9元一只。”(卖方配班老师)
“这只狗我喜欢,我有钱,我买了。”(买方小猪)
“这是1元,这是2元,这是5元,嗳,怎么没有9元起,我没有9元钱,便宜点卖吗?”(买方)
“不能便宜,你的口袋里有九元钱,你动动脑筋想一想?
老师:“小猪口袋里的钱够吗?它应该怎么付钱?”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买玩具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买玩具
从孩子身上的问题生发出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题生成:
在以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为重点的《卖玩具》的社会彭动中,幼儿会不会算账成了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的前提。女幼儿为了付给别人9元钱,好不容易从自己的口袋里数出九7元钱”(以圆片代替),结果,因为“钱”太多,对方没拿好,撒了。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幼儿的思维似乎迢留在“l”和“许多”的水平上,对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肚糊,不能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本课题。
活动目标:
1、了解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复习10以内的组成。
活动准备:
教具:小猪木偶一个、磁铁教具猫一只(身上标有7元)、磁铁数字卡片若干(1、2、5);
学具:贴有价钱的玩具若干,游戏用的硬币和纸币若干(元)、挂袋人手一只。循环游戏的作业单若干(作业单里的不同)。
活动过程:
1、复习数的概念。
(1)拍手数数: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一五个五个数;
(2)复习顺数、倒数游戏“打电话”;
(3)复习lO以内数的组成游戏“碰球”。
2、学习用几个小数组合成大数的方法付钱。
(1)情境表演“小猪买玩具”,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
①出示木偶小猪,创设情景,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挚热。
教师边操纵木偶小猪边说:“我是小猪,自从上次小我卖掉旧玩具,我就经常卖掉旧玩具,去买新玩具。瞧,了,我去买新玩具啦!”
②设计小猪遇到困难的情节,激起幼儿积极思考的:
买卖对话:
“卖大狗,我的大狗9元一只。”(卖方配班老师)
“这只狗我喜欢,我有钱,我买了。”(买方小猪)
“这是1元,这是2元,这是5元,嗳,怎么没有9元起,我没有9元钱,便宜点卖吗?”(买方)
“不能便宜,你的口袋里有九元钱,你动动脑筋想一想?
老师:“小猪口袋里的钱够吗?它应该怎么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