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
一.概念:经济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为了谋取不法经济利益,利用法律所许可的经济自由,违反国家经济法规,妨害国家经济管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
二.学说
(1)1872年,英国学者希尔(E.C.Hill)在伦敦召开的“预防与控制犯罪”的国际会议上,作了以“犯罪的资本家”为题的主题发言,第一次从犯罪学的角度提出了经济犯罪的概念,并指出了惩罚经济犯罪的重要性.
(2)1939年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H.E.Sutherland)提出经济犯罪是一种“白领犯罪”的概念,他在1949年出版的《白领犯罪》一书中对白领犯罪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白领犯罪“大体上可以定义为,体面的有社会地位的人在其职业活动中实施的犯罪行为”。
三.分类
1、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
2、走私犯罪
3、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犯罪
4、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
5、金融诈骗犯罪
6、危害税收征管犯罪
7、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8、扰乱市场秩序犯罪
职务侵占、挪用特定款物、挪用资金、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
(1)营利型犯罪(2)欺诈型犯罪(3)职务型犯罪(4)破坏型犯罪(5)挪用型犯罪
四.特点
(1)少有可供勘查的犯罪现场
(2)犯罪危害后果较为抽象
(3)犯罪行为同时违反多项法律、法规
(4)犯罪行为人借组其特殊身份实施犯罪,逃避侦查
五.现状
(1)发案剧增,损失惊人,危害严重
(2)犯罪种类增多,涉及面广,但以合同诈骗、涉税犯罪和职务类犯罪为主
(3)犯罪主体多元化、集团化
(4)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专业化和高科技化
(5)跨区域流动作案,跨国犯罪日益增多
(6)案情错综复杂,查处工作难度加大
(7)犯罪涉及领域广泛,并且不断向经济热点部门蔓延
经济犯罪侦查
一.概念:经济犯罪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刑法规定的经济犯罪行为,根据刑事诉讼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所赋予的侦查权力依法进行的一项专门调查工作和强制性措施。
二.任务
总任务:依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和方法,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揭露犯罪人,尽力挽回或减少犯罪活动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保卫国家经济
的正常发展,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具体任务:(1)收集经济犯罪证据(侦查活动的中心环节,内容:发现证据,收取和固定证据,审查证据)
(2)查明经济犯罪事实(时间、地点、手段、动机目的、侵害对象、造成的危害后果、客观条件、责任能力等)
(3)依法采取强制措施,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4)追缴赃款赃物,挽回或减少经济损失(意义:有效地保护国家、集体及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恢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合法财产关系;有利于预防和震慑经济犯罪;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特别是被害人同经济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
(5)广辟经济犯罪情报来源,减少“隐形案件”(前提和主要任务)
(6)研究经济犯罪案件规律,遏制经济犯罪的发生和发展
三.原则
(1)群众路线原则
(2)专门工作原则
(3)积极主动原则
(4)懂法守法原则
(5)注重证据原则
(6)协作配合原则
(7)人赃并重原则
(8)打击适度原则
(9)保守秘密原则
四.特点
(1)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长期性(要求:强化长期作战的思想意识;建立完善的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专门机构和设施;加强基础业务建设,正确认识案件侦查工作的连续和长期性)
(2)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现与认定通常都依赖于侦查机关积极主动介入
(3)侦查调查取证难度大,复杂的社会因素干扰侦查工作(依靠党的组织纪律;进行充分的秘密调查;严守侦查工作秘密;加强业务学习)
(4)侦查方法、措施的使用必须要政策性和策略性相结合
(5)侦查活动工作量大、程序复杂、涉及社会面广(建立健全全国侦查协作机制)
五.基础工作
(1)犯罪情报资料的分类
(2)刑事犯罪情报资料的搜集(基本方法:原始复制法,实物提取法)
(3)经济犯罪资料的储备和管理
六.认识活动的基本特点
(1)特定性(2)逆向性(3)多维性(4)模糊性
经济犯罪证据
一.特点
(1)经济犯罪证据大多不是通过现场勘查取得
(2)经济犯罪证据所涉及的专业性较强
(3)书证是经济犯罪证据的重要部分;“电子证据”是经济犯罪侦查的重要线索
(4)经济犯罪证据有较强的:“锁链性”、“组合性”要求
二.收集的途径
(1)从犯罪构成要件角度收集证据
(2)案涉案经纪业务流程收集证据
(3)按刑事诉讼证据规格收集证据
(4)案涉案资金流动方向收集证据
三.收集的策略方法
(1)侦查机关利用初查,积极主动收集证据
(2)充分利用各种侦查措施和行政措施,防止犯罪嫌疑人串供、毁证
(3)加强间接证据、传来证据的收集
(4)提高收集、固定和保全证据措施的科学技术水平
(5)证据收集同证据审查判断相互促进
(6)注重对“资料性证据”材料的收集和分析
(7)充分发挥“新生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的效力
四.审查判断的内容
(1)证据同案件事实有无内在联系
(2)各种证据本身是否符合情理,有无矛盾
(3)证据与证据之间能否构成有机联系,彼此之间有无矛盾
(4)证据内容的来源,传递过程
(5)提供证据的证人有无责任能力
(6)证人作证的动机,是否受到有害的外界干扰
(7)检验、鉴定的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8)收集、固定、保全证据的措施、策略方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恰当
经济犯罪侦查措施
一.措施:询问证人;讯问犯罪嫌疑人;搜查;会计资料勘验;调取、扣押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司法会计鉴定;文书检验鉴定;查询、冻结存款汇款;录音、录像;辨认;通缉;追捕;控制赃物以及强制措施等。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程序
一.基本步骤
(1)分析判断案情(2)选择侦查途径(3)制定侦查计划(4)调查取证(5)查控犯罪嫌疑人(6)追缴赃物(7)破案与销案等环节
二.受理案件
受理案件也叫接受安检,又称受案,实指侦查机关依法接受报案、控告、举报、犯罪嫌疑人自首和有关部门移送、交办案件的活动。
三.初查
四.立案审查
五.破案
(1)破案是指侦查机关在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已经成熟,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并去的充分证据的基础上,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抓获犯罪嫌疑人或主要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侦查活动。
(2)条件
A.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
B.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
C.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
(3)时机
A.及时破案
B.提前破案
C.暂缓破案
D.局部破案(破案留根)
经济犯罪
一.概念:经济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为了谋取不法经济利益,利用法律所许可的经济自由,违反国家经济法规,妨害国家经济管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
二.学说
(1)1872年,英国学者希尔(E.C.Hill)在伦敦召开的“预防与控制犯罪”的国际会议上,作了以“犯罪的资本家”为题的主题发言,第一次从犯罪学的角度提出了经济犯罪的概念,并指出了惩罚经济犯罪的重要性.
(2)1939年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H.E.Sutherland)提出经济犯罪是一种“白领犯罪”的概念,他在1949年出版的《白领犯罪》一书中对白领犯罪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白领犯罪“大体上可以定义为,体面的有社会地位的人在其职业活动中实施的犯罪行为”。
三.分类
1、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
2、走私犯罪
3、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犯罪
4、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
5、金融诈骗犯罪
6、危害税收征管犯罪
7、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8、扰乱市场秩序犯罪
职务侵占、挪用特定款物、挪用资金、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
(1)营利型犯罪(2)欺诈型犯罪(3)职务型犯罪(4)破坏型犯罪(5)挪用型犯罪
四.特点
(1)少有可供勘查的犯罪现场
(2)犯罪危害后果较为抽象
(3)犯罪行为同时违反多项法律、法规
(4)犯罪行为人借组其特殊身份实施犯罪,逃避侦查
五.现状
(1)发案剧增,损失惊人,危害严重
(2)犯罪种类增多,涉及面广,但以合同诈骗、涉税犯罪和职务类犯罪为主
(3)犯罪主体多元化、集团化
(4)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专业化和高科技化
(5)跨区域流动作案,跨国犯罪日益增多
(6)案情错综复杂,查处工作难度加大
(7)犯罪涉及领域广泛,并且不断向经济热点部门蔓延
经济犯罪侦查
一.概念:经济犯罪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刑法规定的经济犯罪行为,根据刑事诉讼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所赋予的侦查权力依法进行的一项专门调查工作和强制性措施。
二.任务
总任务:依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和方法,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揭露犯罪人,尽力挽回或减少犯罪活动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保卫国家经济
的正常发展,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具体任务:(1)收集经济犯罪证据(侦查活动的中心环节,内容:发现证据,收取和固定证据,审查证据)
(2)查明经济犯罪事实(时间、地点、手段、动机目的、侵害对象、造成的危害后果、客观条件、责任能力等)
(3)依法采取强制措施,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4)追缴赃款赃物,挽回或减少经济损失(意义:有效地保护国家、集体及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恢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合法财产关系;有利于预防和震慑经济犯罪;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特别是被害人同经济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
(5)广辟经济犯罪情报来源,减少“隐形案件”(前提和主要任务)
(6)研究经济犯罪案件规律,遏制经济犯罪的发生和发展
三.原则
(1)群众路线原则
(2)专门工作原则
(3)积极主动原则
(4)懂法守法原则
(5)注重证据原则
(6)协作配合原则
(7)人赃并重原则
(8)打击适度原则
(9)保守秘密原则
四.特点
(1)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长期性(要求:强化长期作战的思想意识;建立完善的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专门机构和设施;加强基础业务建设,正确认识案件侦查工作的连续和长期性)
(2)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现与认定通常都依赖于侦查机关积极主动介入
(3)侦查调查取证难度大,复杂的社会因素干扰侦查工作(依靠党的组织纪律;进行充分的秘密调查;严守侦查工作秘密;加强业务学习)
(4)侦查方法、措施的使用必须要政策性和策略性相结合
(5)侦查活动工作量大、程序复杂、涉及社会面广(建立健全全国侦查协作机制)
五.基础工作
(1)犯罪情报资料的分类
(2)刑事犯罪情报资料的搜集(基本方法:原始复制法,实物提取法)
(3)经济犯罪资料的储备和管理
六.认识活动的基本特点
(1)特定性(2)逆向性(3)多维性(4)模糊性
经济犯罪证据
一.特点
(1)经济犯罪证据大多不是通过现场勘查取得
(2)经济犯罪证据所涉及的专业性较强
(3)书证是经济犯罪证据的重要部分;“电子证据”是经济犯罪侦查的重要线索
(4)经济犯罪证据有较强的:“锁链性”、“组合性”要求
二.收集的途径
(1)从犯罪构成要件角度收集证据
(2)案涉案经纪业务流程收集证据
(3)按刑事诉讼证据规格收集证据
(4)案涉案资金流动方向收集证据
三.收集的策略方法
(1)侦查机关利用初查,积极主动收集证据
(2)充分利用各种侦查措施和行政措施,防止犯罪嫌疑人串供、毁证
(3)加强间接证据、传来证据的收集
(4)提高收集、固定和保全证据措施的科学技术水平
(5)证据收集同证据审查判断相互促进
(6)注重对“资料性证据”材料的收集和分析
(7)充分发挥“新生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的效力
四.审查判断的内容
(1)证据同案件事实有无内在联系
(2)各种证据本身是否符合情理,有无矛盾
(3)证据与证据之间能否构成有机联系,彼此之间有无矛盾
(4)证据内容的来源,传递过程
(5)提供证据的证人有无责任能力
(6)证人作证的动机,是否受到有害的外界干扰
(7)检验、鉴定的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8)收集、固定、保全证据的措施、策略方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恰当
经济犯罪侦查措施
一.措施:询问证人;讯问犯罪嫌疑人;搜查;会计资料勘验;调取、扣押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司法会计鉴定;文书检验鉴定;查询、冻结存款汇款;录音、录像;辨认;通缉;追捕;控制赃物以及强制措施等。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程序
一.基本步骤
(1)分析判断案情(2)选择侦查途径(3)制定侦查计划(4)调查取证(5)查控犯罪嫌疑人(6)追缴赃物(7)破案与销案等环节
二.受理案件
受理案件也叫接受安检,又称受案,实指侦查机关依法接受报案、控告、举报、犯罪嫌疑人自首和有关部门移送、交办案件的活动。
三.初查
四.立案审查
五.破案
(1)破案是指侦查机关在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已经成熟,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并去的充分证据的基础上,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抓获犯罪嫌疑人或主要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侦查活动。
(2)条件
A.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
B.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
C.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
(3)时机
A.及时破案
B.提前破案
C.暂缓破案
D.局部破案(破案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