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典型文化

论文摘要: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为理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及逻辑分析法,对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现实价值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表明,民族性、艺术性、节庆性、健身娱乐生等是其主要文化特征。具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及文化传承等重要现实价值。

“扬弃”是唯物辩证法中关于事物发展的一个重要哲学观点,即对旧事物要“辩证的否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具有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内容的储存和再现,是各少数民族文化模式的外在表现和历史文化知识的延续。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采用“扬弃”的态度,亦即批判其落后的东西 ,继承其积极的东西并加 以改造和发扬 ,使其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及实地考察法,对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和现实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考察从前、服务现在、着眼未来”,希望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瑶族传统体育

瑶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关于瑶族来源说法不一,但大多数人认为瑶族源于“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原始居地在长沙、武陵两郡 ,即现在湖南的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早在秦汉时期,瑶族先民就活动在了这一带。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为了躲避统治阶层的剥削,寻找美好的家园,瑶族人民曾经过着频繁的游耕生活,大部分瑶胞经过漫长的迁徙后,散居在海拔 lO00m以上的高山和密林中,集散在广西、广东与湖南接壤的五岭南北地区,因此,形成了“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分布局面。“大分散、小集中”是瑶族人口分布的特点。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瑶族总人口为 263.74万人。广西壮族 自治区是最主要的聚居地,共有 147.19万人,占瑶族总人口的 55.81%。在广西的 87个县市中,有 69个县市都有瑶人居住,其中都安、巴马、金秀、富川、大化、恭城是瑶族自治县。1988年 12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考察南岭地区,提出了建立南岭瑶族地区经济开发区的构想,开发区范围共包含了湖南的江华、江永,广西的富川、恭城、贺州市 8步区、钟山,广东的连山、连南、连州、乳源,一共3省(区)1O县(市)。

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宗教信仰也呈现多元化,但多数瑶胞崇尚祖先“盘瓠”,各地瑶族均有过“盘王节”,“还盘王愿”等习俗,“盘王节”是瑶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盘王节 中最 主要的活动就是“跳盘王”、“打长鼓”及“唱盘王歌”。其中“打长鼓”是瑶族文化中最活跃的因子,有语称“瑶不离鼓,以鼓认宗”,打长鼓渊远流长,南宋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就有记载:“绕鼓,瑶人乐状如腰鼓,腔长倍之,上锐下侈,亦 以皮鞔植 于地,坐拊之。”

悠久的历史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摇篮,瑶族的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就是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与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并逐步发展的,且沿袭今 日仍能看到古时的影子。

2 瑶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

瑶民族悠久的发展历史,赋予了瑶族传统体育丰富的文化内涵,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主要体现在:

2.1 民族性

不少瑶族传统体育项目和瑶族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反映着瑶族的祖先图腾崇拜、宗族祭祀、生产生活习俗等,具有非常强的本民族文化特色。如盘瑶的“打长鼓”,就是极具瑶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而关于打长鼓的来历,就和盘瑶祭祀祖先盘瓠密切相关,前文所说“瑶不离鼓,以鼓认宗”讲的就是这层意思,“打长鼓”是瑶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最活跃的文化因子,是瑶族的文化名片;另有布努瑶的“打铜鼓”,是祭礼和庆丰收中的重要活动,表达了思念祖先密洛陀和对亲人的深厚情意,打铜鼓的动作古朴粗犷,格调高昂感情充沛,运动量

大,非常能表现出瑶族人民勇敢刚毅的性格。这些有代表性的瑶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都有很深的瑶族文化底蕴,体现出了很强的民族性。

2.2 艺术性

有句话叫“壮族的歌、瑶族的舞”,瑶族不少传统体育项目有文艺元素植入,载歌载舞的,艺术表现力特别强,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如“打长鼓”时,锣鼓喧天,瑶族男女青年身着民族盛装,腰挎长鼓,在“嘀嘀打”“嘀打嘀打”地唢呐吹奏声和群众的欢呼声中,热烈而欢跃地跳长鼓舞进场祭祀。挎母鼓者双手掩着鼓面,时而左右摇晃轻舞场,跳跃跨步前奔,时而弯腰拱背,碎步踏踏后退。拿公鼓者,翻花绕身飞旅,击打出噼啪乒乓之声,而姑娘们唱起优美的长鼓歌;在布努瑶祖先密洛陀生日5月 29日(农历)生 日那天,人们也会打起铜鼓,跳动铜鼓舞以纪念祖先和庆祝丰收。在跳打铜鼓的同时,一群瑶族少女身着民族盛装,手持飘带(绣有花纹的长腰带),花圈或花月伞,转绕着铜鼓,按鼓点节拍翩起舞。非常看,周围的观众也情不自禁地欢歌漫舞起来,整个场地上片欢腾 。

2.3 节庆性

瑶族的节日文化非常丰富,众多的节日多源于祖先崇和劳动,和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瑶族传统的大节有盘王节、达努节、社王节,前者集体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后者集体祭祀社王商议生产,制定生产规约。

其中每年农历 10月 16的“盘王节”,又叫“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盘瑶人民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节日,也是瑶胞最盛大的节日,“打长鼓”,“跳盘王”等就是“盘王节”中必不可少内容;而达努节则是布努瑶最隆重的传统节 日,除打铜鼓外 ,人们还要进行射弩、斗牛、摔跤等体育活动。可以说,最具有代表性的瑶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都和节日庆典密不可分,有非常强的节庆文化特色。

2.4 健身、娱乐性

不少瑶族传统体育活动带有游戏性,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的闲暇时间里经常参与的项目,有很强的健身、娱乐功能。如打泥脚是龙胜瑶族和苗族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据说有 400多年历史,风格独特,饶有风趣,苗、瑶同胞不仅在本寨打,还经常到村外打,开展村与村、寨与寨之间比赛,不仅可以锻炼身体 ,还能给山寨增添欢乐,增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掷石头是龙胜各族自治县瑶族群众十分喜爱也十分擅长的活动,投掷爱好者们不但掷得远,而且掷得准。瑶族酷爱掷石头风俗,与他们居住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密切相关,瑶族大都居住在高寒山区,他们在放牧时,如牛羊走散了或吃庄稼,人在上面可用石头指挥它们 ,将它们赶走或起拢免得上下奔跑,既省力又省事。瑶族人劳动之余的掷石头比赛,逃离了劳动的束缚,已经演变为一种消闲娱乐的活动。

3 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实价值

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瑶族传统体育具有多重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其社会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在现代社会中体现出了新的价值(引,主要表现在:

3.1 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长期和丰富效益的产业。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感染力,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如开发得当,对民族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如在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举行的“2007年第 9届中国瑶族盘王节”,就是粤、湘、桂 3省 11市区的瑶族同胞的重大节日,节日期间,举行了盛大的盘王祭祀仪式及传统的文体表演,其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打长鼓”是表演中的重头戏。儿 月 25日开幕式 ,来 自各地的瑶族代表,都携带着大小不一的长鼓入场,面向主席台时做打长鼓表演。姑娘、小伙身着节日盛装 ,载歌载舞,表演着各地风格不同的打长鼓 ,非常具有艺术感染力 ,烘托出了热闹和喜庆的气氛,引来八方游客的阵阵喝彩。同时,这次“盘王节”和“月

柿节”搭配举行,也显示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优势,吸引到了大批的游客、果商,举办的非常成功。恭城瑶族自治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显示 ,在第 9届中国瑶族盘王节暨第 5届月柿节举办期间,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同比都有较大增长。

3.2 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当前“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独特作用

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是和密切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形式,对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节 13里,人们期望的是“国泰民安”,“和睦、祥和”的氛围是通过节 13文化活动所展现出来的,而节 13里的体育活动就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密切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凝聚剂。

瑶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节庆特色,不少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体育项目是类似的,互有交叉,比如,舞狮、舞龙、抢花炮等就是壮、瑶、苗、侗、仫佬等民族在盛大的节 日中共同喜爱的体育项目。这就为民族之间产生共同语言,提供了互相交流、相互切磋的好机会,直接密切了民族内部、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起到了“文化纽带”的作用。

3.3 瑶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健身、娱乐价值

不管是“打长鼓”、“跳盘王”,还是“打泥脚”、“掷石头”,或“瑶拳”、“摔跤”等这些体育活动,都是千百年来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有着很广泛的参与性。在参与的过程中,参与者都要承担一定的生理负荷,这无形中就促进了体能的发展、增强了体质 ,另外,瑶族传统体育中蕴含有丰富的游戏性和艺术性等人文价值,也符合当代的休闲娱乐观念,如果加以正确的改造和推广,是一种最健康的娱人和自娱的休闲娱乐方式。

3.4 瑶族传统体育是瑶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

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少瑶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最古老的瑶族文化,一直到今天都是瑶族传统文化构成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瑶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具有深刻的瑶族文化内涵,如“打长鼓”、“跳盘王”、“打铜鼓”、“瑶拳”等等传统体育项目。可以说,通过了解这些体育项目,人们可以了解到瑶族的历史 ,了解到瑶族人的生产、生活习俗。因此,这些瑶族传统体育代代相传的不只是一个具象的活动形式,还承载着瑶族 自身的历史文化,对其文化传承起着非常有效的作用。

4 结语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既提供了文化的发展观,同时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论,唯有辩证的否定才能保持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先进性,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更加健康、稳定的传承下去。虽然今天经济全球化给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惑,但终不可能替代文化的多样化。在唯物辩证法否定观的指导下,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文化积极性因素的关照,尤其是民族性、艺术性、节庆性和健身娱乐性的重点挖掘,使其能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出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3

[2]杨元英,李志清.全球化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1):94

(3]瑶族简史编写组.瑶族简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

[4]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5]胡起望,覃光广.桂海虞衡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66

[6]陈惠娜.瑶族传统体育文化探微(J].体育文化导刊,2008(8):117

[7]彭业仁.桂林恭城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3):26

[8]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9—6O

[9]陈惠娜.广西少数民族节庆体育与乡村和谐社会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09(2):

长鼓舞分"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动物细节。其动作特征是粗犷、勇猛、奔放、刚强、雄劲、彪悍、洒脱。不管是跳、跃、蹲、挫或旋转、翻扑、大蹦、仰腾等动态,都表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长鼓的击鼓动作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击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动作柔和缓慢,武打粗犷豪放;有2人对打、4人对打,也可大群人围成圆圈打,气氛热烈,鼓声洪亮。

长鼓舞大部分反映瑶家人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习俗,反映了瑶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瑶族独特的风格。在表演形式和程式上,都充分表现瑶胞的性格特征和气质。舞蹈的动作粗犷、勇猛、奔放、雄劲、洒脱;节奏明快、敏捷。舞蹈语汇模仿上山落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等,形象生动,一看就懂。瑶族舞蹈几乎全是群众性、广场性的,并且都有一定的道具,如长鼓、花鼓、牛角、阳伞等,构成本民族的风格,为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流传。因此,在节日、婚事、宗教、丧葬等各种场合,有歌有舞,热闹非常。

瑶族长鼓舞属于喜庆舞蹈。瑶家逢"过新年"、农历十月十六

"耍歌堂"等传统节日,或是喜庆丰收,恭贺新婚等喜庆场合,青年歌贵们即兴而跳,一呼百应,龙腾虎跃,气势磅礴,实在壮观。

瑶族打长鼓大多在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举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瑶族"盘王节"最为盛行。"还盘王愿"三年一小愿,十二年一大愿;小愿打长鼓三天三夜,大愿则打七天七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此类活动由同姓宗族组织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以村为单位组织,而且不限于上述节日,国庆节、春节或庆贺丰收时,均可打长鼓。

瑶族民间还流行男到15—16岁要举行具有宗教色彩的成丁仪式,俗称“度戒”。未经戒道不算成年,不能结婚。如果一生不举行戒道仪式,被认为生前不能获得神灵保护,死后不能列入祖宗神龛接受供奉。戒道有度师、度道两个派别。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族系中两派仪式不尽相同。广西上思县金门支瑶族举行戒道仪式的只限于男子,年龄在15岁左右,由父亲带领拜认师父。如属度师,拜师一人;如同时兼及度师和度道的,则拜三名师父(师公、道公和二元公)。然后由师父择吉举行戒道仪式。度师与度道都要设坛念经,拜请神鬼。度道所请神祇为三清等,仪式中包括设坛请圣、步虚、宣戒、授受牒文等,需两夜一天。度师由师

公请三元、老君、玉皇等神祇,除在室内设坛外,还要到室外接受上刀梯、跳云台(参加度戒者从2米高的“云台”上跳下来)、过火砖、下油锅、含犁头等考验。在平地上搭一高约两丈的高台,受戒者由师父引登上台,师父及其助手在台下念经作法,受戒者抱膝团身,从台上翻滚而下,跌在台下的藤网里。网内垫被一条,师父先将被子包裹受戒者,然后打开,象征从天而降。无论度师或度道,仪式结束后,均由师父授予印鉴、牒文,并赐法名。印鉴和牒文由受戒者保存,死后烧化。优勉支瑶族成年男子戒道在婚后和妻子一起进行。云南金平县红头瑶度戒时,夫妇穿上结婚时的盛装,师父作法后,交夫妇木版各一块,上书生辰八字,生前妥藏,死后随葬。广东连南瑶族妇女身背小孩参加戒道,称“打道箓”。广西大瑶山盘瑶戒道还有“睡阴床”、“挂灯”等仪式。 另外,金门瑶“度戒”时要宣讲十条戒律,让受戒者严格遵守。“度戒”中的一些具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经被瑶族废除,但“度戒”中对培养瑶族新一代品德有意义的活动仍被保留下来。

论文摘要: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为理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及逻辑分析法,对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现实价值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表明,民族性、艺术性、节庆性、健身娱乐生等是其主要文化特征。具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及文化传承等重要现实价值。

“扬弃”是唯物辩证法中关于事物发展的一个重要哲学观点,即对旧事物要“辩证的否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具有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内容的储存和再现,是各少数民族文化模式的外在表现和历史文化知识的延续。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采用“扬弃”的态度,亦即批判其落后的东西 ,继承其积极的东西并加 以改造和发扬 ,使其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及实地考察法,对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和现实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考察从前、服务现在、着眼未来”,希望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瑶族传统体育

瑶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关于瑶族来源说法不一,但大多数人认为瑶族源于“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原始居地在长沙、武陵两郡 ,即现在湖南的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早在秦汉时期,瑶族先民就活动在了这一带。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为了躲避统治阶层的剥削,寻找美好的家园,瑶族人民曾经过着频繁的游耕生活,大部分瑶胞经过漫长的迁徙后,散居在海拔 lO00m以上的高山和密林中,集散在广西、广东与湖南接壤的五岭南北地区,因此,形成了“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分布局面。“大分散、小集中”是瑶族人口分布的特点。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瑶族总人口为 263.74万人。广西壮族 自治区是最主要的聚居地,共有 147.19万人,占瑶族总人口的 55.81%。在广西的 87个县市中,有 69个县市都有瑶人居住,其中都安、巴马、金秀、富川、大化、恭城是瑶族自治县。1988年 12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考察南岭地区,提出了建立南岭瑶族地区经济开发区的构想,开发区范围共包含了湖南的江华、江永,广西的富川、恭城、贺州市 8步区、钟山,广东的连山、连南、连州、乳源,一共3省(区)1O县(市)。

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宗教信仰也呈现多元化,但多数瑶胞崇尚祖先“盘瓠”,各地瑶族均有过“盘王节”,“还盘王愿”等习俗,“盘王节”是瑶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盘王节 中最 主要的活动就是“跳盘王”、“打长鼓”及“唱盘王歌”。其中“打长鼓”是瑶族文化中最活跃的因子,有语称“瑶不离鼓,以鼓认宗”,打长鼓渊远流长,南宋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就有记载:“绕鼓,瑶人乐状如腰鼓,腔长倍之,上锐下侈,亦 以皮鞔植 于地,坐拊之。”

悠久的历史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摇篮,瑶族的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就是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与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并逐步发展的,且沿袭今 日仍能看到古时的影子。

2 瑶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

瑶民族悠久的发展历史,赋予了瑶族传统体育丰富的文化内涵,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主要体现在:

2.1 民族性

不少瑶族传统体育项目和瑶族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反映着瑶族的祖先图腾崇拜、宗族祭祀、生产生活习俗等,具有非常强的本民族文化特色。如盘瑶的“打长鼓”,就是极具瑶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而关于打长鼓的来历,就和盘瑶祭祀祖先盘瓠密切相关,前文所说“瑶不离鼓,以鼓认宗”讲的就是这层意思,“打长鼓”是瑶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最活跃的文化因子,是瑶族的文化名片;另有布努瑶的“打铜鼓”,是祭礼和庆丰收中的重要活动,表达了思念祖先密洛陀和对亲人的深厚情意,打铜鼓的动作古朴粗犷,格调高昂感情充沛,运动量

大,非常能表现出瑶族人民勇敢刚毅的性格。这些有代表性的瑶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都有很深的瑶族文化底蕴,体现出了很强的民族性。

2.2 艺术性

有句话叫“壮族的歌、瑶族的舞”,瑶族不少传统体育项目有文艺元素植入,载歌载舞的,艺术表现力特别强,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如“打长鼓”时,锣鼓喧天,瑶族男女青年身着民族盛装,腰挎长鼓,在“嘀嘀打”“嘀打嘀打”地唢呐吹奏声和群众的欢呼声中,热烈而欢跃地跳长鼓舞进场祭祀。挎母鼓者双手掩着鼓面,时而左右摇晃轻舞场,跳跃跨步前奔,时而弯腰拱背,碎步踏踏后退。拿公鼓者,翻花绕身飞旅,击打出噼啪乒乓之声,而姑娘们唱起优美的长鼓歌;在布努瑶祖先密洛陀生日5月 29日(农历)生 日那天,人们也会打起铜鼓,跳动铜鼓舞以纪念祖先和庆祝丰收。在跳打铜鼓的同时,一群瑶族少女身着民族盛装,手持飘带(绣有花纹的长腰带),花圈或花月伞,转绕着铜鼓,按鼓点节拍翩起舞。非常看,周围的观众也情不自禁地欢歌漫舞起来,整个场地上片欢腾 。

2.3 节庆性

瑶族的节日文化非常丰富,众多的节日多源于祖先崇和劳动,和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瑶族传统的大节有盘王节、达努节、社王节,前者集体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后者集体祭祀社王商议生产,制定生产规约。

其中每年农历 10月 16的“盘王节”,又叫“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盘瑶人民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节日,也是瑶胞最盛大的节日,“打长鼓”,“跳盘王”等就是“盘王节”中必不可少内容;而达努节则是布努瑶最隆重的传统节 日,除打铜鼓外 ,人们还要进行射弩、斗牛、摔跤等体育活动。可以说,最具有代表性的瑶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都和节日庆典密不可分,有非常强的节庆文化特色。

2.4 健身、娱乐性

不少瑶族传统体育活动带有游戏性,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的闲暇时间里经常参与的项目,有很强的健身、娱乐功能。如打泥脚是龙胜瑶族和苗族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据说有 400多年历史,风格独特,饶有风趣,苗、瑶同胞不仅在本寨打,还经常到村外打,开展村与村、寨与寨之间比赛,不仅可以锻炼身体 ,还能给山寨增添欢乐,增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掷石头是龙胜各族自治县瑶族群众十分喜爱也十分擅长的活动,投掷爱好者们不但掷得远,而且掷得准。瑶族酷爱掷石头风俗,与他们居住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密切相关,瑶族大都居住在高寒山区,他们在放牧时,如牛羊走散了或吃庄稼,人在上面可用石头指挥它们 ,将它们赶走或起拢免得上下奔跑,既省力又省事。瑶族人劳动之余的掷石头比赛,逃离了劳动的束缚,已经演变为一种消闲娱乐的活动。

3 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实价值

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瑶族传统体育具有多重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其社会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在现代社会中体现出了新的价值(引,主要表现在:

3.1 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长期和丰富效益的产业。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感染力,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如开发得当,对民族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如在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举行的“2007年第 9届中国瑶族盘王节”,就是粤、湘、桂 3省 11市区的瑶族同胞的重大节日,节日期间,举行了盛大的盘王祭祀仪式及传统的文体表演,其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打长鼓”是表演中的重头戏。儿 月 25日开幕式 ,来 自各地的瑶族代表,都携带着大小不一的长鼓入场,面向主席台时做打长鼓表演。姑娘、小伙身着节日盛装 ,载歌载舞,表演着各地风格不同的打长鼓 ,非常具有艺术感染力 ,烘托出了热闹和喜庆的气氛,引来八方游客的阵阵喝彩。同时,这次“盘王节”和“月

柿节”搭配举行,也显示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优势,吸引到了大批的游客、果商,举办的非常成功。恭城瑶族自治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显示 ,在第 9届中国瑶族盘王节暨第 5届月柿节举办期间,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同比都有较大增长。

3.2 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当前“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独特作用

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是和密切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形式,对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节 13里,人们期望的是“国泰民安”,“和睦、祥和”的氛围是通过节 13文化活动所展现出来的,而节 13里的体育活动就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密切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凝聚剂。

瑶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节庆特色,不少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体育项目是类似的,互有交叉,比如,舞狮、舞龙、抢花炮等就是壮、瑶、苗、侗、仫佬等民族在盛大的节 日中共同喜爱的体育项目。这就为民族之间产生共同语言,提供了互相交流、相互切磋的好机会,直接密切了民族内部、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起到了“文化纽带”的作用。

3.3 瑶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健身、娱乐价值

不管是“打长鼓”、“跳盘王”,还是“打泥脚”、“掷石头”,或“瑶拳”、“摔跤”等这些体育活动,都是千百年来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有着很广泛的参与性。在参与的过程中,参与者都要承担一定的生理负荷,这无形中就促进了体能的发展、增强了体质 ,另外,瑶族传统体育中蕴含有丰富的游戏性和艺术性等人文价值,也符合当代的休闲娱乐观念,如果加以正确的改造和推广,是一种最健康的娱人和自娱的休闲娱乐方式。

3.4 瑶族传统体育是瑶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

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少瑶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最古老的瑶族文化,一直到今天都是瑶族传统文化构成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瑶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具有深刻的瑶族文化内涵,如“打长鼓”、“跳盘王”、“打铜鼓”、“瑶拳”等等传统体育项目。可以说,通过了解这些体育项目,人们可以了解到瑶族的历史 ,了解到瑶族人的生产、生活习俗。因此,这些瑶族传统体育代代相传的不只是一个具象的活动形式,还承载着瑶族 自身的历史文化,对其文化传承起着非常有效的作用。

4 结语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既提供了文化的发展观,同时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论,唯有辩证的否定才能保持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先进性,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更加健康、稳定的传承下去。虽然今天经济全球化给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惑,但终不可能替代文化的多样化。在唯物辩证法否定观的指导下,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文化积极性因素的关照,尤其是民族性、艺术性、节庆性和健身娱乐性的重点挖掘,使其能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出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3

[2]杨元英,李志清.全球化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1):94

(3]瑶族简史编写组.瑶族简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

[4]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5]胡起望,覃光广.桂海虞衡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66

[6]陈惠娜.瑶族传统体育文化探微(J].体育文化导刊,2008(8):117

[7]彭业仁.桂林恭城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3):26

[8]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9—6O

[9]陈惠娜.广西少数民族节庆体育与乡村和谐社会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09(2):

长鼓舞分"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动物细节。其动作特征是粗犷、勇猛、奔放、刚强、雄劲、彪悍、洒脱。不管是跳、跃、蹲、挫或旋转、翻扑、大蹦、仰腾等动态,都表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长鼓的击鼓动作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击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动作柔和缓慢,武打粗犷豪放;有2人对打、4人对打,也可大群人围成圆圈打,气氛热烈,鼓声洪亮。

长鼓舞大部分反映瑶家人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习俗,反映了瑶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瑶族独特的风格。在表演形式和程式上,都充分表现瑶胞的性格特征和气质。舞蹈的动作粗犷、勇猛、奔放、雄劲、洒脱;节奏明快、敏捷。舞蹈语汇模仿上山落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等,形象生动,一看就懂。瑶族舞蹈几乎全是群众性、广场性的,并且都有一定的道具,如长鼓、花鼓、牛角、阳伞等,构成本民族的风格,为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流传。因此,在节日、婚事、宗教、丧葬等各种场合,有歌有舞,热闹非常。

瑶族长鼓舞属于喜庆舞蹈。瑶家逢"过新年"、农历十月十六

"耍歌堂"等传统节日,或是喜庆丰收,恭贺新婚等喜庆场合,青年歌贵们即兴而跳,一呼百应,龙腾虎跃,气势磅礴,实在壮观。

瑶族打长鼓大多在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举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瑶族"盘王节"最为盛行。"还盘王愿"三年一小愿,十二年一大愿;小愿打长鼓三天三夜,大愿则打七天七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此类活动由同姓宗族组织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以村为单位组织,而且不限于上述节日,国庆节、春节或庆贺丰收时,均可打长鼓。

瑶族民间还流行男到15—16岁要举行具有宗教色彩的成丁仪式,俗称“度戒”。未经戒道不算成年,不能结婚。如果一生不举行戒道仪式,被认为生前不能获得神灵保护,死后不能列入祖宗神龛接受供奉。戒道有度师、度道两个派别。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族系中两派仪式不尽相同。广西上思县金门支瑶族举行戒道仪式的只限于男子,年龄在15岁左右,由父亲带领拜认师父。如属度师,拜师一人;如同时兼及度师和度道的,则拜三名师父(师公、道公和二元公)。然后由师父择吉举行戒道仪式。度师与度道都要设坛念经,拜请神鬼。度道所请神祇为三清等,仪式中包括设坛请圣、步虚、宣戒、授受牒文等,需两夜一天。度师由师

公请三元、老君、玉皇等神祇,除在室内设坛外,还要到室外接受上刀梯、跳云台(参加度戒者从2米高的“云台”上跳下来)、过火砖、下油锅、含犁头等考验。在平地上搭一高约两丈的高台,受戒者由师父引登上台,师父及其助手在台下念经作法,受戒者抱膝团身,从台上翻滚而下,跌在台下的藤网里。网内垫被一条,师父先将被子包裹受戒者,然后打开,象征从天而降。无论度师或度道,仪式结束后,均由师父授予印鉴、牒文,并赐法名。印鉴和牒文由受戒者保存,死后烧化。优勉支瑶族成年男子戒道在婚后和妻子一起进行。云南金平县红头瑶度戒时,夫妇穿上结婚时的盛装,师父作法后,交夫妇木版各一块,上书生辰八字,生前妥藏,死后随葬。广东连南瑶族妇女身背小孩参加戒道,称“打道箓”。广西大瑶山盘瑶戒道还有“睡阴床”、“挂灯”等仪式。 另外,金门瑶“度戒”时要宣讲十条戒律,让受戒者严格遵守。“度戒”中的一些具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经被瑶族废除,但“度戒”中对培养瑶族新一代品德有意义的活动仍被保留下来。


相关文章

  • 云南 瑶族民俗风情
  • 云南 瑶族民俗风情 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瑶族共有213.4万多人,瑶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南方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这里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资源十 ...查看


  • 瑶族的怪异饮食
  • 瑶族的怪异饮食 瑶族一日三餐,一般为两饭一粥或两粥一饭,农忙季节可三餐干饭.过去,瑶族常在米粥或米饭里加玉米.小米.红薯.木薯.芋头.豆角等.有时也用"煨"或"烤"的方法来加工食品,如煨红薯等各种薯类 ...查看


  • 少数民族科技贡献大
  • 少数民族科技贡献大 当前仍然使用的工艺和技术 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工艺一般都比较独特,有的至今还在生产制作和使用.有的还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厂生产,作为旅游纪念品进行销售,得到了开发利用:还有许多民族传统医学如蒙医.藏医.壮医等仍在发展和广泛应 ...查看


  • 广西少数民族调研报告
  • 一.广西少数民族分布区域 广西除了汉族以外,还有11个少数民族,分别是: 壮族:主要聚居在桂西.桂中,即南宁.柳州.百色.河池.贵港.防城港等市.(1482万人,占广西人口的33%) 瑶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形成"岭南无山不有瑶&q ...查看


  • 广西区情及河池市市情
  • 第一篇 广西区情及河池市市情 同步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广西既是全国( )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全国( )人口最多的地区. A. 壮族 苗族 B. 瑶族 仫佬族 C. 瑶族 水族 D. 侗族 苗族 2. 截至2012年12月,已在南 ...查看


  • 土家族.瑶族.苗族风俗
  • 土家族风俗 一.土家历史 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较发达的少数民族.二千多年前,他们就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土家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发了湘鄂渝黔接壤的广大地区,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对我们伟 ...查看


  • 远山在呼唤(节选)
  • 追上未来,抓住它的本质,把未来转变为现在. --车尔尼雪夫斯基 序:灵峰山,贺州的守望老人 灵峰山在广西贺州,方圆约1200平方米,高100余米.位于灵峰广场东南侧,亦称马峰岩,是观看贺州全景的最佳位置. 这是距今一万年的古人类遗址,是不可 ...查看


  • 八步八音文化艺术研究
  • 摘要:贺州八步八音,是流传在贺州市八步区各族聚居区的民间吹打乐的总称,是贺州民族民间器乐的主要艺术形式.贺州八步八音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中原文化.岭南土著文化的交流融合造就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贺州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其广泛性 ...查看


  • 新人音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 <让世界充满爱>教案 1.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了解作者用音乐来表现生活的精神,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