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从 11 、 12 岁开始,儿童的品德心理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此时他们开始进入青少年期,品德得到迅速发展。国内学者林崇德认为,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处于形成伦理道德的时期。伦理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有着比道德更深一层的含义。而伦理道德则是一种以自律为形式、遵守道德准则和运用道德信念来调节行为的道德品质。伦理道德的形成意味着个体了解、承认并内化这些道德准则和信念,是品德发展的高级阶段。从少年期(或初中生)开始,个体逐步掌握这种伦理道德,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动荡性、冲突性;而青年初期(或高中生)的伦理道德则带有很大程度的成熟性,能较为自觉、独立地运用道德准则、信念来调节行为。
一、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初中阶段是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
1. 伦理道德的萌芽
在少年期的品德中,伦理道德开始占优势,主要表现为开始具有某部分较高层次的道德观念。这种高层次道德观念的产生与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密不可分。所谓道德观念,即人对道德活动中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的反映,或者说是对伦理的内在主观反映。
对儿童责任观念的研究认为,儿童的责任观念发展可划分为三个水平:
( 1 )强制责任水平(约 7-9 岁),儿童不理解责任的意义,出于外界的强制才能履行责任;
( 2 )半理解的责任水平(约 10-14 岁),儿童的判断可能是外力的强制和个人对责任的理解的相结合的产物;
( 3 )原则性责任水平( 14 岁以后),儿童开始摆脱对权威的恐惧,考虑到不负责行为的直接后果。可见,进入初中阶段,儿童开始具有责任观念。
而在最近的一项对经济 - 社会发达地区初中生品德状况的调查中,对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调查也显示,八成半的初中生懂得我国航天飞船成功上天的意义,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表示敬仰,近八成初中生关心祖国统一大业,九成多的初中生对日本官员美化侵略中国的行为表示愤慨。由此认为,当今初中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知是明确的,情感是鲜明的。
2. 品德心理的动荡性
由于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性,他们的品德心理也表现出动荡、反复和两极分化的特点。
( 1 )在道德观念方面,他们的原则性和概括性增强,但与其思维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是,这种道德观念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性,需要经验的支持。
( 2 )初中生的道德动机日渐信念化和理想化,但又存在着易变性和敏感性,即容易发生情境性、即时性的改变。
( 3 )随着初中生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经验的扩大,其情绪感受和表现形式不再象以往那么单一,但还远不如成人情绪体验那么稳定,这就使得初中生的道德情感也表现出丰富而强烈,但却冲动、偏激的特点。
( 4 )伴随着成人感的产生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初中生的道德意志及自制力逐步形成,他们渴望并有信心独立自主地做好事,但人格的幼稚性、思维的片面性及社会经验的缺乏又会使这种道德意志相当脆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抗诱惑的能力不强。
( 5 )正是由于上述道德意志和自制力的不稳定性,初中生的道德行为往往与其自身愿望不符,出现一定的知行脱节。
以动荡性来概括初中生的品德心理,足见其品德发展中表现出的半成熟性和半幼稚性并存、内部矛盾多而复杂、对外部世界变化敏感等特点。这也说明,初中阶段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危险”时期。
但同时由于这种两极分化,预示青少年品德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关键期。这一时期个体的可塑性强,特别容易形成良好的品德。一般研究认为,这个关键时期具体是在初中二年级。
总之,个体在初中阶段经历了品德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儿童打破小学阶段低水平协调性品德的平衡,经过反复动荡向青年初期高水平的成熟性品德转化。
二、高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高中阶段学生的道德品质已基本成熟。
1. 独立而自觉地按照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
所谓独立性,即皮亚杰的自律,也就是服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自觉性即目的性,也就是按照自己道德动机去行动,以符合某种伦理的要求。 14 、 15 岁以后的青年有能力以内部的道德准则来独立、自觉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
2. 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居重要的位置
道德信念同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紧密相联,并受到它们的支持。当个体步入青年期,一个重要的发展课题就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此时的青少年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等一系列问题。在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中,青少年的道德信念逐渐确立并日趋成为道德动机的重要成分,这就使得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和自觉性。
3. 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的明显化
从青少年开始,反省性、监控性的品德特点越来越明显。自我意识在品德心理中日渐明显的监控、调节作用既是道德行为自我强化的基础,也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手段。
4.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随着品德心理中独立性、自觉性、反省性、监控性特点的显现以及道德信念的坚定,高中生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
5. 品德发展与世界观形成的一致性
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这种世界观的形成过程既受主体道德伦理所制约,又赋予其道德伦理以哲学基础,这样,高中生的品德心理发展就与他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保持一致。
6. 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
( 1 )不仅能按自己的准则独立、自觉地对道德规范进行定向、对道德行为进行调节,而且可以通过更加稳定的人格特质(如同情、敌意等)而产生各种道德的或不道德的行为。
( 2 )在具体道德环境中,能以原有的品德结构对这个环境作出不同程度的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个体已有的品德结构之中。这个同化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强。
( 3 )能作出道德策略,道德策略的采取与青少年的独立意识的发展有关。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在面对不利道德事件(如财产损坏、人身伤害、声誉损害)时更愿意采取自主设法解决的应对策略;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多人选择寻求帮助的策略。
( 4 )能具体地将道德计划转化为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并通过行为所产生的效果达到自己的道德目的。
( 5 )随着青少年的反馈信息的扩大、元认知的发展及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能够根据各种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满足道德需要。总之,进入伦理道德阶段后,高中生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日趋完善。
陈会昌.发展和教育心理论文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255
骆风.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初中生品德状况的调查.中国德育,2007,2(6):38-41
岑国桢,李胜男,李丽.中学生道德问题应对策略研究.心理科学,2003,26(6):983-987
第二章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从 11 、 12 岁开始,儿童的品德心理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此时他们开始进入青少年期,品德得到迅速发展。国内学者林崇德认为,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处于形成伦理道德的时期。伦理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有着比道德更深一层的含义。而伦理道德则是一种以自律为形式、遵守道德准则和运用道德信念来调节行为的道德品质。伦理道德的形成意味着个体了解、承认并内化这些道德准则和信念,是品德发展的高级阶段。从少年期(或初中生)开始,个体逐步掌握这种伦理道德,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动荡性、冲突性;而青年初期(或高中生)的伦理道德则带有很大程度的成熟性,能较为自觉、独立地运用道德准则、信念来调节行为。
一、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初中阶段是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
1. 伦理道德的萌芽
在少年期的品德中,伦理道德开始占优势,主要表现为开始具有某部分较高层次的道德观念。这种高层次道德观念的产生与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密不可分。所谓道德观念,即人对道德活动中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的反映,或者说是对伦理的内在主观反映。
对儿童责任观念的研究认为,儿童的责任观念发展可划分为三个水平:
( 1 )强制责任水平(约 7-9 岁),儿童不理解责任的意义,出于外界的强制才能履行责任;
( 2 )半理解的责任水平(约 10-14 岁),儿童的判断可能是外力的强制和个人对责任的理解的相结合的产物;
( 3 )原则性责任水平( 14 岁以后),儿童开始摆脱对权威的恐惧,考虑到不负责行为的直接后果。可见,进入初中阶段,儿童开始具有责任观念。
而在最近的一项对经济 - 社会发达地区初中生品德状况的调查中,对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调查也显示,八成半的初中生懂得我国航天飞船成功上天的意义,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表示敬仰,近八成初中生关心祖国统一大业,九成多的初中生对日本官员美化侵略中国的行为表示愤慨。由此认为,当今初中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知是明确的,情感是鲜明的。
2. 品德心理的动荡性
由于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性,他们的品德心理也表现出动荡、反复和两极分化的特点。
( 1 )在道德观念方面,他们的原则性和概括性增强,但与其思维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是,这种道德观念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性,需要经验的支持。
( 2 )初中生的道德动机日渐信念化和理想化,但又存在着易变性和敏感性,即容易发生情境性、即时性的改变。
( 3 )随着初中生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经验的扩大,其情绪感受和表现形式不再象以往那么单一,但还远不如成人情绪体验那么稳定,这就使得初中生的道德情感也表现出丰富而强烈,但却冲动、偏激的特点。
( 4 )伴随着成人感的产生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初中生的道德意志及自制力逐步形成,他们渴望并有信心独立自主地做好事,但人格的幼稚性、思维的片面性及社会经验的缺乏又会使这种道德意志相当脆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抗诱惑的能力不强。
( 5 )正是由于上述道德意志和自制力的不稳定性,初中生的道德行为往往与其自身愿望不符,出现一定的知行脱节。
以动荡性来概括初中生的品德心理,足见其品德发展中表现出的半成熟性和半幼稚性并存、内部矛盾多而复杂、对外部世界变化敏感等特点。这也说明,初中阶段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危险”时期。
但同时由于这种两极分化,预示青少年品德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关键期。这一时期个体的可塑性强,特别容易形成良好的品德。一般研究认为,这个关键时期具体是在初中二年级。
总之,个体在初中阶段经历了品德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儿童打破小学阶段低水平协调性品德的平衡,经过反复动荡向青年初期高水平的成熟性品德转化。
二、高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高中阶段学生的道德品质已基本成熟。
1. 独立而自觉地按照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
所谓独立性,即皮亚杰的自律,也就是服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自觉性即目的性,也就是按照自己道德动机去行动,以符合某种伦理的要求。 14 、 15 岁以后的青年有能力以内部的道德准则来独立、自觉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
2. 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居重要的位置
道德信念同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紧密相联,并受到它们的支持。当个体步入青年期,一个重要的发展课题就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此时的青少年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等一系列问题。在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中,青少年的道德信念逐渐确立并日趋成为道德动机的重要成分,这就使得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和自觉性。
3. 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的明显化
从青少年开始,反省性、监控性的品德特点越来越明显。自我意识在品德心理中日渐明显的监控、调节作用既是道德行为自我强化的基础,也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手段。
4.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随着品德心理中独立性、自觉性、反省性、监控性特点的显现以及道德信念的坚定,高中生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
5. 品德发展与世界观形成的一致性
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这种世界观的形成过程既受主体道德伦理所制约,又赋予其道德伦理以哲学基础,这样,高中生的品德心理发展就与他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保持一致。
6. 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
( 1 )不仅能按自己的准则独立、自觉地对道德规范进行定向、对道德行为进行调节,而且可以通过更加稳定的人格特质(如同情、敌意等)而产生各种道德的或不道德的行为。
( 2 )在具体道德环境中,能以原有的品德结构对这个环境作出不同程度的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个体已有的品德结构之中。这个同化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强。
( 3 )能作出道德策略,道德策略的采取与青少年的独立意识的发展有关。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在面对不利道德事件(如财产损坏、人身伤害、声誉损害)时更愿意采取自主设法解决的应对策略;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多人选择寻求帮助的策略。
( 4 )能具体地将道德计划转化为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并通过行为所产生的效果达到自己的道德目的。
( 5 )随着青少年的反馈信息的扩大、元认知的发展及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能够根据各种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满足道德需要。总之,进入伦理道德阶段后,高中生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日趋完善。
陈会昌.发展和教育心理论文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255
骆风.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初中生品德状况的调查.中国德育,2007,2(6):38-41
岑国桢,李胜男,李丽.中学生道德问题应对策略研究.心理科学,2003,26(6):983-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