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总会计师述职述廉报告
时间: 2010-10-28 来源: 网络
2***,按照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我主要负责公司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财会内控机制建设,以及企业投融资、担保、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财务事项监管和审计工作。分管公司财务部。一年来,我能够忠于职守,勤政务实,廉洁自律,较好地组织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本人就履行工作职责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向考察组领导及与会全体同志作一简要汇报。请予评议。
一、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自身综合素质
(一)强化自身修养,坚定政治信念,端正工作作风
我始终坚持以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锻炼和世界观改造,要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一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工作之余潜心研读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原著以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大等文献资料,并将其精神实质融汇贯通,系统地加以认知和领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能够较好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注重团结,自觉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端正态度,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好与主要领导和班子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工作上既能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监督,又按照工作分工,各司其职,各
尽其责,各展其才。
(二)加强业务学习、全面开拓视野、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本人一贯注重专业知识学习,潜心研究了《企业财务通则》、《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若干重要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系统掌握财务管理理论,深入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工作的政策法规,利用政策资源,规避财务风险,促进财务工作健康发展。同时着重学习了经济、管理、法律、领导科学等知识,丰富知识体系,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领导艺术水平。
二、履行职责基本情况
公司经营规模缩小,效益下滑,银行压贷,税务稽查力度加大,法律诉讼官司不断,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按照自治区政府、财政厅及国资委的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在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下,我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企业资产质量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及融资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主要工作如下:
(一)安排部署年度财务工作要点。
年初,根据公司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在上年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确定了以“强化内部控制,规范程序管理,狠抓制度落实,注重产生实效”作为工作主题,就财务工作作了要点安排,从继续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资金管理、杜绝“实物抵账”、积极处置现有实物资产、项目成本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加强审计监督六个方面对公司公司全年的财务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为提高公司公司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堵塞漏洞,使会计工作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
服务提供了指导。并督促各子公司按照工作要点组织落实
(二)完善财务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各项会计工作
工作要落实,制度是保障。完善财务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各项会计工作 。一是根据开始执行的国家财政部重新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结合本企业实际,组织起草了《公司《企业财务通则》实施细则》,原有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将逐步被更新,要构建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实施细则》中明确了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六大财务管理要素,并结合不同财务管理要素,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政策要求做出了规范。
二是组织指导出台了《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实施办法》。面对目前市场经济条件,能否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而推行财务预算管理是降低产品成本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基层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调查,自下而上的报告、专题研讨等工作,组织制定了《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实施办法》,从实施预算管理的条件、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内容和方法、财务预算的执行、控制与调整、财务预算的差异分析、考核等反面做出了详细制度安排。该办法为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推进规范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提供了指导。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以财务预算为切入点推进企业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三)积极盘活存量资产,维持公司本部正常开支。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总机构提取管理费税前扣除审批管理的通知》,公司不符合税前分摊管理费的条件,从起公司没有再收取子公司管理费,只能从对内投资中按比例收取股利,公司近两年生产任务不足,资金极其紧张,产值利润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从对内投资收益看公司总体有收益,但从子公司个体看亏损单位多,有利润的单位股利上缴压力大,资金短缺无力上缴。在此种不利情况下,为解决资金来源,维持公司本部正常开支,我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最大限度地回收资金,一是随行就市对高层住宅及多层旧宅,多套出售,回收资金万元;二是对海口、三亚的两处房产进行处置,本人三下海南,通过评估、进场、挂牌、拍卖直至成交全程跟踪,回收资金万元。两项共计88万元。
(四)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依据各企业的不同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
多次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协调完成了公司所属的钢材市场,钢结构厂整体划拨给公司所属物流公司、安装公司的资产移交和划转工作,多次调节双方矛盾,提出解决办法,平衡各方利益,最终理顺了移交资产的权属关系,界定了积留的资产纠纷问题。
(五)开展经济分析活动
根据子企业季表报反映出来的问题,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针对盈利能力弱、项目成本管理下滑、应收工程款居高不下、环比指标出现明细差异等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总结,要求各子公司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办法,并依据不同情况给于指导性意见,监督落实。
(六)审计厅对原主要领导离任审计所指出的问题的处理
1、审计厅对原主要领导离任审计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并做出了较客观的评价,对于提出的问题我们虚心接受,如:不良资产数额巨大;对外担保、或有负债数额较大,存在较大财务风险;个别单位备用金出借管理不善等等问题,对此我
们加大管理力度,进行了积极整改落实。
2、对有些问题,如提出的:“抵账业务管理尚不够严格,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公司出借国际分公司资金,形成损失,未纳入会计报表;部分子公司报表未纳入公司合并报表”等等问题,对此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力的相关证据,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
(七)组织清理国际分公司遗留问题。
国际分公司机构解散,资产财务没有移交,经办人员也均离职,给清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维护企业利益,减少损失,想方设法组织人员进行了清理,通过与离职经办人员的积极沟通、耐心说服、配合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中228万元的冰葡萄项目及时做了税务申请,允许列入坏账,税前列支。个人债权也进行了认真清理,效果明显。
(八)积极应对税务稽查。
市地税稽查局对我公司到财务情况进行税务检查,提出的补税问题集中有两项:一是对拆迁补偿收益要征收所得税。二是对经税务局批复允许税前列支管理费项目中的工资,按计税工资调整计算所得税。若该补税事项成立,将给公司带来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为此,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同国资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沟通,取得谅解,达成共识,向税务局提供证据,做好解释工作,化解矛盾,维护了企业利益。
(九)完成了清产核资的后期工作。一是对的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的各企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度建设、专题研究,实地调查解决等方式,进行了落实整改。二是组织企业相关人员补充大量证据,协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当面向国资委对公司申报的损失进行
了逐项解释,国资委据此予以认定,决算工作前下达批复。
(十)组织开展第三届会计知识大赛。
按照国家财政部和自治区财政厅的统一部署与安排,组织了“省公司第三届会计知识大赛。经过成立机构、安排部署、选拔选手、制定规则、竞赛命题、网上答题、笔试、初赛、决赛等工作环节,历时半年,取得圆满成功。通过竞赛这种形式,宣传会计法、宣传新的会计准则,掀起了学习的热潮,加强会计队伍和财务工作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发现选拔优秀会计工作者及后备人才;扩大会计人员的影响,强化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职能作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认真组织完成了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报名审定工作。举办了新准则学习班,对公司本部及子公司骨干和主办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培训,参与培训人次近百人。在开班仪式上我作了《认真学习贯彻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主题发言,对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了阐述,并对如何理解和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了建议,最后对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学习,使大家认识到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精神实质,为更好地贯彻新企业会计准则、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水平提供了帮助。 (十二)认真安排部署财务决算工作。
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同往年相比,框架结构、填列内容及方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做好的会计决算工作,组织印发了《关于做好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工作的通知》,对编表的各项工作做了具体要求。并在会计决算工作动员会上做了题为《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组织
落实,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讲话,对财务决算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回顾全年的财务会计工作,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对的财务信息建设工作做了展望和整体规划。
(十三)加强资金管理,积极筹措资金。
生产任务不足,资金回收困难,银行依然不断压缩授信规模,减少贷款,公司资金严重短缺,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通过同相关银行积极沟通协调,努力归还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尽最大可能改善公司的银企关系,维持企业资金基本畅通。公司归还各银行贷款本金88万元,公司结算中心管理的内部贷款为亿元。截至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银行贷款总额为亿元,并全部提供了资产抵押担保手续。内部借款超过外部借款亿元,为内部单位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进一步完善内部结算中心的资金管理办法,继续贯彻执行公司储备金制度,收回了以前年度股利万元,其中货币资金收取万元,转账收取万元,主要为其申报上市,以应上缴股利抵偿公司下属各控股子公司间应收账款,为增加关联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提供保证。按时收取、拨付总承包工程款,积极办理所属单位总承包工程项目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及信贷证明,为公司总承包工程项目的中标及履约提供了前期保证。共收取总承包费万元。 今年,由于总承包而引发的子公司法律诉讼不断,对公司的帐户多次查封,面对困境,积极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尽量化解矛盾,想方设法保证公司的资金安全及各项经济业务的正常开展。
(十四)认真组织内部审计工作,切实维护公司经济秩序。
全年完成直属审计项目19个,对所属子公司上年度财务收支、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审计,下发了审计意见书。为维护经济秩序,改进和加强管理,促进企业资产优良性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强廉政建设,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审计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抽调下属单位内审人员参与审计的方式,以审代培,不仅完成了审计工作任务,而且提高了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
2***,公司会计报表工作获得企业类报表二等奖。
三、个人遵守党纪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
一年来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廉洁从政,坚持认真学习中央、自治区反腐倡廉的一系列文件和政策规定,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思想上构筑拒腐防变的长城。能够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按照各项廉政规定要求办事,自觉接受警示教育,自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五个不许”和“十二条”规定,切实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在处事为人上,坚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到以制度来管人,对事不对人,比较注意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自觉地维护大局,维护团结。在处理工作关系上,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饱满旺盛的热情投入工作,力争用自己的行动感召人,用自己的形象影响人,用自己的诚意打动人。自己一年来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起到了示范作用。在认真做好自身廉洁从政的同时,还定期检查、指导、督促主管部门廉政建设的工作落实情况,促进廉政建设顺利开展。严格教育和管理家属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着眼防范,防止在他们身上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和不廉洁行为。自我回顾检查,没有出现任
何违反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
四、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综观一年来的工作,自己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是工作开拓创新的力度不够;二是工作方法不够细致,有时急躁情绪较重。面对工作压力和出现的问题,还不能完全做到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时常表现出急躁情绪,有时要求过高,态度过激,方法欠妥;三是在工作中,沟通协调不够,调动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不够,事必躬亲的多,各层次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开拓创新意识,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工作的突破口。
一是公司财务资源整合有待创新。
企业公司作为企业群体,其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整体性,离开了整体性,企业公司并无优势可言。因此,企业公司在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体制时,根据分级、分权原则,明确规定各成员企业财务管理权限、范围及责任,以确保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财务总部为履行职责应设置投资管理中心、融资管理中心、资金结算中心、资本运营监控中心、税费管理中心,财务预算控制中心、财务会计管理中心,建立“统一管理,集中运作,预算统筹,风险监控,绩效考评”的公司化财务管理模式。
二是公司资金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公司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由于点多面广,在资金流转过程中存在许多漏洞,预算管理形同虚设,相应的内控机制不健全,考核力度不够,导致有章不循。今后应
实行收八个统一,统一资金计划,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统一资金调配,强化结算中心功能;统一结算,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行网上银行;统一资金筹措,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统一信息系统,建立高效、快捷的资金管理运行系统;统一考核,完善资金管理评估系统;统一思想,建立健全资金监控体系;统一风险意识,强化资金集中管理意识,树立资金成本,资金风险,资金效益观念。
三是全面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问题。
从加强财务会计基础规范入手,健全审核审计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种违规行为发生,从根本上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解决好会计信息灵、准、及时的问题,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效益。
四是加强项目成本管理。
解决成本观念淡薄,系统环节松散,手段落后,指标不落实的问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施工方案,主要材料集中控制,工程数量控制等,真正提高项目盈利水平。
五是在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公司及各子公司融资形势严峻,采取有效的措施,狠抓增收节支工作,积极应对政策带给我们的不利影响。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我将把这次述职评议作为对我个人支持、监督和帮助的一次极好机会,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团结全体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克难奋进,为推进公司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按照中交二公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和《中交二公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方案》的部署、安排,2009年3月12日至4月27日为学习调研阶段,由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董事长、党委书记孟黔灵牵头,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9名成员带领相关职能部门组成6个调研课题组,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公司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公司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广开言路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提出破解发展难题和突出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以创新精神和务实态度实现公司科学发展。
一、调研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及取得的初步成果
(一)调研分组。按照《中交二公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题目分解表》的要求,由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9名成员带领相关职能部门组成6个调研小组,分别是:
调研一组调研题目是《解放思想,统筹兼顾,实现“传统市场品牌化,新兴市场多元化”,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分管领导程平 汪继泉,负责部门 经营部 市场部);
调研二组调研题目是《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分管领导杨季湘,负责部门 科技部);
调研三组调研题目是《加强勘察设计质量全程跟踪管理,确保公司稳步、健康发展》(分管领导 廖朝华,负责部门 总工办);
调研四组调研题目是《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促进公司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分管领导赵喜安 胡江顺,负责部门 人力部);
调研五组调研题目是《全面推行项目成本预算管理,提升公司赢利能力,促进公司稳步、健康发展》(分管领导周露,负责部门 财务部);
调研六组调研题目有3个:《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的优势,推动公司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分管领导孟黔灵 韩祥林,负责部门 党工部);《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为公司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分管领导 孟黔灵 赵喜安 胡江顺,负责部门 党工部人力部);《提升品牌形象,注重公司“软实力”建设,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分管领导 孟黔灵 韩祥林,负责部门 党工部 总经办 工会)。
各基层党支部、各单位结合本支部本单位实际,围绕主题自行确定1-2个具体调研题目,形成调研报告。
(二)调研过程。在近半个月的深入调研环节,6个调研组紧紧围绕8个调研题目,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调研、重点调研、个别谈话等形式,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及建议。
公司党委在3月18日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后,于3月19日同步启动基层党建工作年度检查与考核,及时对各党支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检查指导。党建工作检查与考核的指导思想与目标要求是摸情况,评先进,找差距,促发展,上水平,并成立了由党委副书
记、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活动办公室主任韩祥林任组长、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综合组和有关部门参加的党建工作考核组。根据《二公院党建工作检查与考核办法》,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在程序上采取以党支部为单位对全体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召开职工大会,领导干部述职,对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进行职工民主测评,与领导班子座谈,对所属单位经营管理工作、党支部工作、群团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对党建基础管理资料进行检查评分、结果统计分析与反馈等操作步骤。考核结果主要用于:帮助该支部、该单位(部门)分析和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及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帮助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析查找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党员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党员先进性意识,摸清职工群众对哪方面满意、哪方面不满意,促进公司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和党群工作上水平。考核组在每个支部职工大会上听取领导干部述职、完成3项指标的量化测评后,分别与各党支部各单位领导班子进行座谈。 在座谈中,考核组和各党支部各单位领导班子结合全公司和该支部、该单位(部门)实际,解放思想,认真查找、剖析存在的突出问题。考核组要求各基层党支部各单位突出实践特色,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突出科学发展上水平的核心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深入调研,认真撰写形成调研报告,带头交流调研成果。截至目前,公司25个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检查与考核进程已近尾声。
4月2日下午和4月3日下午,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赵喜安带队到试验检测公司等单位调研新业务拓展情况,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汪继泉副总经理、周露总会计师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随同调研。试验检测公司、市政分院、桥梁分院、轨道分院、大通公司、岩土公司、三分院等新业务拓展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赵喜安总经理听取了各单位的工作汇报,从经营生产管理制度、今年一季度投标分析、市场信息收集、生产安排及人力资源对策、收款工作、总承包业务拓展(EPC)、资质问题等7个方面,
畅谈了公司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结合项目投标、新业务拓展和各单位实际,阐述了“利润靠设计,规模靠施工”、实现设计院转型、进一步做强做大的发展思路。汪继泉副总经理和周露总会计师就新业务单位人才培养、税收返还、收款问题、项目成本管理等方面谈了他们的看法。
4月8日上午,中交股份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党委常委、副总裁朱碧新率第九调研组一行4人,到公司进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调研。公司在汉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调研座谈围绕“影响和制约中交股份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的主题,侧重于“关于中交股份铁路建设人力资源对策研究”。朱碧新副总裁要求大家解放思想,集思广益,针对公司业务拓展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同时认真探讨中交股份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中交股份对子公司的发展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从二公院的角度看还有哪些方面需要集团的大力支持?在长达四个半小时的座谈中,大家就如何做好战略规划、明确发展思路、拓展市场、开发跨行业专业人才资源、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提高风险防范和管控能力、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履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充分探讨。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孟黔灵从发挥优势,拓展市场,占领高端;提早进行公路建设高潮后的战略规划;股份公司应加强对国际市场及国家产业化政策的研究;人力资源的跨行业跨专业培训;加强对各业务板块的研究,力争各业务板块整合协调,共同发展,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提升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政策及措施的研究等6个方面,畅谈中交股份及二公院的科学发展。公司总经理赵喜安结合调研主题和调研内容,紧密联系公司实际,从人才、市场、整合资源、绩效考评体系、设计院转型等方面,谈及自己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看法。与会人员还紧密结合集团和二公院实际,分析查找了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4月10日上午,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董事长、党委书记孟黔灵带队专题
调研了公司党建工作。公司各单位党支部书记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调研座谈主要围绕三个有关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企业“软实力”的题目展开。大家紧密联系各自单位实际和公司实际,就党支部建设、党员教育、品牌建设等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话题还延伸到市场拓展、完善公司科技创新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此外,调研二组、三组、四组及五组,分别由分管领导带队,调研了公司科技进步、勘察设计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项目成本预算管理。公司两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发挥表率作用,切实履行调研职责,带头深入基层,广泛听取、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带头撰写调研报告,带头交流调研成果。
(三)调研收获。深入调研是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调研的深入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班子调研报告的“深度”,甚至关系到分析检查阶段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和整改落实阶段整改方案的“深度”。公司两级领导班子通过深入基层,广泛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统一了思想,开阔了思路,对影响和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和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创了思想解放的新境界,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存在的影响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中央企业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骨干和中坚,对科学发展全局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2000年前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二公院完成了由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向科技型企业的体制转变,到2005年前后,二公院实现了第二次跨越,各项经营指标、管理水平均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6年后,随着中交集团的组建和整体改制上市,公司也改造成股份制企业,到2008年底,全公司规模
进一步扩大,组织结构更趋合理,工作机制和制度不断创新,管理更加规范和高效,主要经营指标又创历史新高。八年来,在上级党组织、中交集团暨中交股份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建立了现代公司的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有力促进了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但是,特别是通过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调研,我们看到,公司改革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国有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以及人才素质、科技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还存在着不适应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诸多问题;公司总部与分公司的责权利关系、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责权利关系等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规律完善和调整;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实现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中的途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企业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制度和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等。
(一)抢抓机遇、巩固主业、发挥优势与拓展新业务市场、实现公司战略转型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主要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受国家“四万亿投资拉动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影响,今后2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势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会大于挑战。由于机遇的短期性,勘察设计市场攻、防竞争激烈程度只增不减。这促使我们抢抓机遇,力争在这两年有较大增长、有较大突破,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抢抓机遇又促使我们发挥优势,巩固主业,努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将大部分精力、资源投入到公路勘察设计传统主营业务上来,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
但是,从长远科学发展看,国家这次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必然是策略性的、短时间的。站在勘察设计行业的角度看,这是对未来的市场的“透支”,高潮后造成行业勘察设计能力过剩和勘察设计市场的快速萎缩不可避免。因此,我们要审时度势,未雨绸缪,统筹兼顾好抢抓机遇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两大核心任务,坚定推进业务结构调整,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2008年工作会上我们提出“实现战略转型,争取在未来3到5年的时间内生产经营总体规模合
同额超10亿、营业额超8亿,海外业务占20%,延伸业务占总量的40%”的近期发展目标。从我们面临的未来形势看,在海外业务和延伸业务上,由于资源瓶颈压力很大,特别是今年“抢抓机遇”使这两块发展所遇到的矛盾更加突出。
单就抢抓机遇、巩固主业、发挥优势方面来说,我们也存在勘察设计主业“一枝独大独秀”、国内市场还存在“盲点”等问题。
(二)拓展新业务所面临的资源瓶颈问题(资质、人才、设备等)和新业务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过去的一年,在业务结构调整和突破资质瓶颈方面取得了进步,新增业务新签合同已超2亿,同比增长了32%,约占总合同额的26%。同时取得了国家援外勘察设计单位资格名单,获得了检测乙级、建筑甲级和园林乙级资质等。但是,要实现2008年工作会上提出的新业务奋斗目标,还要继续努力。2008年纳入计划的一些资质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影响了市场开拓和份额的扩大,亟待解决的有:地质灾害施工甲级、检测甲级、养护特种施工资质、交通安全设施一级施工资质、轨道交通设计甲级等;项目管理、项目代建和设计施工总承包亟待开发。2008年公司参加了苏州高架桥代建、云南碧云大桥总承包等项目的投标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没有取得突破,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业绩和专门的人才。
在海外业务的问卷调查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合同产值及营业额计算、海外项目到帐率低的影响、海外项目人才培养、海外业务生产模式、海外项目成本控制、国内外生产矛盾、海外项目质量控制等问题。
(三)科技发展基础需进一步夯实,公司科技创新体系亟需建立和完善。从2007年以来,公司在科技创新体系和研发机构设置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模式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公司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科技研发、成果报优、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时间还不长,众多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细化;科研力量分散,规模偏小,设备
相对不足;外部课题数量和研究经费偏少,尤其是国家级的大型科研项目和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的参与度不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还没有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还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和集聚社会人才、知识、设备等优势资源。
(四)勘察设计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亟需解决。公司2008年11月获得了ISO质量管理体系再认证、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对承担的勘察设计项目技术质量全程跟踪管理,并按照QHSE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开展项目检查和自查活动,确保了勘察设计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但是,在基础测量外包后的质量控制、地质勘察、后续服务等方面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基础测量外包,以前基础测量都是由公司内部完成,由于近年来任务重、人员紧张,基本上采用分包的方式,外包后测量质量已出现下滑趋势;在地质勘察方面,近年来公司通过分包完成的项目大多分布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地质勘察成果是路线、路基、桥涵设计的主要依据,其准确与否,已经成为制约公司设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施工反馈回来的主要问题多与地质勘察成果的不准确有关,已引起公司领导和生产单位的高度重视;在后续服务方面,存在严重的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设计代表未经公司总工办和分院批准,不执行公司设计代表管理办法,擅自在现场修改设计,导致出现质量问题,虽已做后期弥补,但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五)高素质复合型、综合型管理和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人才强企”战略亟需得到强化和实施。我们要开拓发展、要保持优势、增加技术储备,就必须突破人力资源的瓶颈。近几年,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深感人力资源的不足,特别是高素质复合型、综合型管理和专业人才匮乏,这是企业在从生产型向技术管理型发展扩张难于展开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开拓新业务,专门人才短缺、技术储备问题十分突出。例如缺乏海外管理运营经验、熟悉主要发达国家技术标准和外语能力的人才;缺乏具备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轨道、铁路等领域的技术、管理人员;短缺岩土、路面、检测、维护的专门人才等等。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面较窄也相当
普遍。此外,传统国企中的“人事管理”还没转变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为本、绩效至上”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
(六)公司成本核算没有精细化,急需建立完善适合公司实际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最终达到降低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近两年,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中交股份关于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的指示精神,公司成本管理不断精细化,预算管理系统也在逐步推广应用,可以说,在公司横向的成本控制方面,涵盖了公司所有生产单位与职能部门,横向的拉伸形成了一套财务成本管理控制体系。然而,从成本的纵向管理上看,在企业的项目预算成本管理方面,还没有一套真正意义上的能够对整个项目生产周期和预期发生关系的相关服务部门进行记录、计量、跟踪和控制的全面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开展项目预算成本管理,其管理内容包括项目成本预测、项目成本预算、项目成本控制、项目成本核算、项目成本分析、项目成本考核与评价几个方面。2008年10月,公司选择了几家有代表性的生产单位和子公司,开展了项目成本预算试点,初步摸索出了适合公司成本预算的模式。研究与推广项目预算管理成本目前的重难点在于:如何制定各个项目预算成本的单位标准。
(七)公司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一些单位领导对企业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全面、不到位;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不健全,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发挥“五个作用”尚缺乏清晰有效的实现形式;两级“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不系统不规范,考核程序、评价体系和选拔程序上有值得完善的地方,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需得到引导和强化。
(八)在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注重“软实力”建设方面还有许多需要着力的地方。过去对品牌形象建设的内涵认识是不足的,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不仅是对公司、工程、科技、专业人才和服务等的宣传。企业品牌形象是企业软实力的外在表现,企业“软实力”主要是指企业的自
主创新能力、人力资源能力、企业文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品牌影响能力等等。软实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核心要素。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智力型企业,多年来,为塑造品牌、信誉而长期坚持的稳健经营、重视科技和诚信服务的理念,在市场中逐步得到认同,开始显现企业软实力的竞争优势;但是,企业软实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把此项工作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要从上至下真正认识企业软实力的内涵和重要性,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其中,使每一个干部和职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建设企业软实力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为塑造公司品牌形象、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贡献力量。
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着实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为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公司两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实践活动是推动公司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公司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和拉动内需形势,抢抓机遇、谋划未来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公司党建工作的迫切需要。要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调整优化结构,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和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改进企业党的建设,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二)修订完善战略规划,明确目标引领发展。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导。步入良性发展的企业必然是战略导向型的,而不是机会导向型的。2009年公司将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经营领域的拓展情况,组建专班联合专业管理咨询公司,结合股份公司发展规划,对公司的现状与发展环境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提出公司3--5年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明确公司发展战
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为公司未来发展明确方向并奠定基
础。
(三)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抢抓机遇促发展。2009年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特别是去年
底和今年初,上下共同努力,抢抓“拉动”机遇,连中大标,为今年做出了很好的项目储备和
资金储备。我们要顺势而进,更上一层楼,确保实现2009年年度目标,同时奋力争取提前实
现“181”(即新签合同额10亿、完成营业额8亿、实现净利润1亿)。目前我们在中交股份
勘察设计板块所处中游的地位与实力规模不相适应,与股份公司发展态势不相适应,我们必须
迎头赶上。
——进一步发挥主业优势,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改扩建、大型隧道、桥梁等方面做强做
大,开发国内新地域市场,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要特别加强项目跟踪和经营、投标力度,确保
全年生产经营有较大增长,有历史性突破,同时为2010年做好项目储备;要解放思想、开拓
进取,解决好生产资源不足的矛盾;要创新技术、管理和工作方法,科学策划、统筹安排,以
人为本,实施激励政策相应增加职工收入,多方激发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面对抢抓机遇、“大干快上”的形势,各级领导要保持清醒头脑,要防控质量、安全
风险,防控市场、分包经营风险,防控财务、资金风险,防控法律风险。乘借国家加大投资之
势,力争应收帐款回笼超亿元,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在新兴业务方面,将延续“借船出海”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合作、分包和申请资
质同步走,突破轨道交通业务;在全行业综合甲级资质、检测资质升甲、轨道资质、地质灾害
处治施工资质升甲、风景园林设计升甲、环境工程资质以及养护施工特种资质等申报方面,采
取必要措施、增加必要投入,一定要重点突破;市政建设、检测养护加固、岩土工程、工程评
估等要重点培育;在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代建等方面,要积极探索寻机突破;在管
理上要进一步研究组织结构、经营布局、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协调管理办法和考核激
励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四)坚持科技创新,提高公司整体技术水平。
——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改革,提高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进一步强化科
技创新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完善目标责任制,使公司全员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使公司各单
位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制度,在广泛调研和已积累的工作经验基础上,
陆续制定和完善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细则和规定。积极
研究国家新的产业、财经和科技规划与政策,力争早日制定并出台公司《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积极营造开放、宽松的科技创新氛围和浓厚的学术环境,加强成果推广应用和宣传力度,提高
公司影响力。
——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科技投入机制,争取更广的科研项目来源。切实保障科技研发经
费的来源,拓宽科技项目申请范围和资金筹措渠道,有效增加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
合,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地参加各种科技项目,扩大科技项目来源面。继续加大公司自主
立项的科技投入,使公司自主科技立项常态化、规范化。
——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力度,加大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积极探索合理、有效和
创新的技术、人才交流方式,加强产学研联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与水平。积极吸引海内外
高层次人才,吸引高校、研究所的高级科研人员、博士后、博士来公司任职和兼职进行技术开
发。争取1--2年内挂牌成立公司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或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等科技
平台。进一步加大对自主创新和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奖励力度,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
企业文化环境。
(五)加强勘察设计质量全程跟踪管理。继续加强勘察设计质量全程跟踪管理,做好设计
前方案审查、设计中间检查、外业验收和设计文件审查,在审查中更新理念,变审查为服务,
变找问题为解决问题;重视基础测量外包后的质量控制,制定和完善基础测量地质勘察外包管
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工程测量和地质勘察的管理工作;强化设计代表的培训和管理,做好后续
服务;研究海外项目质量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
(六)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确保可持续发展。
——人才战略促发展。为缓解公司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确保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要
准确把握落实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尽快填补人才缺口;在招聘引进、培训使用、分配激励和选
拔淘汰等环节上,建立系统配套、简单易行、实践有效的规章制度;构建公司核心人才、复合
人才、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岗位人才库,优化人才管理模式,加大公司高层次复合人才培养工作
的推进力度,努力将人才战略落到实处。
——制度健全稳队伍。制定实施《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员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继续加强全员培训与开发力度;围绕公司发展战
略,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创造“学习型企业”,加大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探索
员工工作激励机制,为员工设定短期、中期、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侧重于研究通过深层激
励的方式来充分挖掘各种类型员工的潜力,使其价值最大化。
(七)从制度建设、技术支持、人员保障等方面着手,争取公司所有规模新项目推行成本
管理。2009年,从制度建设、技术支持、人员保障等方面着手,争取公司所有规模新项目推行
成本管理,即成本预测—预算—控制—核算—分析—考核与评价的全过程管理。通过推行成本
管理,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成本预算和控制意识,促进财务核算的精细化,最终达到降低成本,
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目的。
——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建立适合公司《成本管理办法》、成本管理操作流程以及成本管
理的检查监督机制;在技术支持方面,结合2009年集团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契机,与软件
供应商一起,定点开发适合公司需要的成本管理控制软件;在人员保障方面,建议各独立核算
单位成立以行政负责人牵头的成本管理领导小组,财务部将挑选最优秀的人员协调、指导各单
位的成本管理工作,公司所有的财务人员都必须加强学习,系统地掌握成本管理知识和操作技
能。
——在具体操作上,要找几个大型的项目“贯穿做”,选择一些单位“推广做”,以前的
项目“督促做”。
(八)围绕中心,发挥优势,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和企业“软实力”建设。
——融入中心,发挥优势,为全面完成经营管理目标保驾护航。公司两级党组织要进一步
深刻理解政治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准确定位党组织政治核心的深刻内涵,破除形而上学地、片
面地理解企业党建工作的错误思想和做法,站在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高度,以改革创新精神,主
动研究经济工作,组织好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认真思考和解决企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
譬如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组织优化、管理提升、防控市场
风险等方面。
——继续深入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当前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对领导干部精神状
态和领导企业科学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组织要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能
力素质,作为事关企业成败的战略任务。要继续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扎扎
实实地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公司所属基层单位领导班子,也要按照“四好”标准开展
创建活动。公司党委将进一步细化“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与经营绩效考核配套,严
格进行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完善考核程序和评价体系。
——凝心聚力,着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党委要以文化项目建设为依托,
展示企业形象,凸现企业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宣传、贯彻中交股份企业文化规范性文件,注重
中交股份公司“视觉识别系统”和“企业文化手册”的落地生根。要继续以文明创建为载体,
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在“中交二公院”品牌的大旗下,构筑工程、技术和人才的“三大品牌”,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继续遵循围绕重点工程项目品牌,在核心竞争力和公司凝聚力上做文章,
加大对山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改扩建、海底隧道、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等有影响的项目和人才
的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团队和品牌员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重视经营文化、服务文
化的研究,重视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2009年公司文化建设和品牌宣传工作,主要有荣誉室的
设计装修、中国大陆海底第一隧——厦门翔安隧道的宣传策划和《二公院》报的编辑出版等。
关于“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提高学生会计操作能力”的
调查研究报告
安徽省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 王剑平 谢树方
一、调研的目的与意义
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位于“黄山脚下的明珠、红楼梦中的府地”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县(市)之一的宁国。创建于1985年,系国家首批重点职高,安徽省“三重”建设学校,安徽省规模最大的职业中学,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四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近五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连续六年招生数位居全省第一。被人
民日报、安徽日报誉为“皖东南人才培养的摇篮”。
2003年人口不过38万的小小宁国市,国内生产总值猛增到46.5亿元,财政收入达4亿元,均比1990年翻了三番,连续四年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省十强县市之首。近年来,宁国市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突破口,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形成了区域经济特色化、产业体系链群化、企业产品名优化、运行机制规范化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2005年,全市共有民营企业1108家,注册资本25446万元,从业人员24561人。年产值500万以上规模的民营企业达到103家,亿元企业1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8亿元,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7%,出口占全部出口的100%(宣城日报4月12日讯)。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有壮大的发展趋势,而会计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相关行业也随之发展,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这为我校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许多潜在的机会。然而,我校的财经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财经类用人要求有差距,没有适应职业中学生源素质的层次,没有考虑企业所需要的会计人员的具体要求,没有新的教学目标和手段保证教学质量,造成财经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不能胜任企业财会类工作。财经类毕
业生的就业前景变得严峻,我校财会类专业的发展受到挑战。
基于此认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学生实际开设课程,切实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生会计操作能力,为我校财经类专业教学和财经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供建议
和可行性对策,使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课题的研究的理论依据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8月24日)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基础”。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明确提出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
点之一。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一方面,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要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
都要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1.3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世界上职业教育最有成效的是德国。德国中职专业人才在社会上很吃香,就业形势大好,待遇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德国有效的职业教育,德国在职业教育(包括财经类教学)中根据市场调查结果主要采取:四步教学法、引导提示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并对“双元制”职教进行对策调整,着重提倡通才教育和专业化教育,为现任教师创造继续教育的项目和机会扩展传统“双元制”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提高了中职学生的就业率。我国上海、广东的职业教育大多借鉴德国的教育模式,同时也参考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中职教育方法。广州市的中职学校拥有相当一批高水平、高仿真的实训中心,学生可以进行高度仿真的模拟训练,练就一手过硬的手艺,通过三年的“上学如上岗,上课如上班”的模拟训练,毕业时能达到“零距离就业”的要求。同时,广州绝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都引进校企合作办学,实行人才“订单培养”,这让学生在就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上这些都可以为我校财经专业教学和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供经验。
二、调研的内容、方法与安排
我们这次的调研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和形式:
1 会计就业市场的现状
1.1 会计人员队伍结构
1.1.1 会计人员分布: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
1.1.2 会计人员学历结构:本科、专科、中专所占比例等。
1.2 会计就业能力需求
1.2.1 会计课程与知识的适应状况:学生以前所学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对就业有用程度、应该加强专业理论课还是技能
的学习。
1.2.2 会计就业实用技能需求:从事会计应具备的实用技能。
1.3 就业人员的素质需求: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素质需求情况,包括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能力素质,学校需要
加强的职业思想教育与基本能力。
1.4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就业市场趋向
2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教学状况
2.1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状况:学历结构、双师队伍
2.2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学情教法状况
2.2.1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理论教学:教学方法、课程设置。
2.2.2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技能教学:技能教学状况、教学实训硬件。
3 调查形式
3.4.1 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了解会计就业市场的素质和能力需求、会计教学需求。
3.4.2 走访: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学生素质状况与专业、课程开设的需求意向。
3.4.3 参观:参观考察,了解企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基本信息。
3.4.4 资料:收集分析相关企业的用人与人员专业素质信息。
4 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5年1月下旬??10月中旬
4.1、分散走访当地部分企业;
4.2、分散开展部分在校财经学生、部分往届财经毕业学生的问卷走访调查;
4.3、形成子课题和总课题报告。
第二阶段:2005年11月??2007年12月
4.4 研究探索财经专业教学改革,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提高学生会计操作能力。
4.5 课题的总结分析。
三、调研的过程与分析
1 调查的过程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首先于2005年4月份在04级财经(2)班指导进行了部分会计技能操作训练,然后对学生进行了“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技能教学”学情教法调查;先后随机抽取我校90级至02级财经毕业学生18人进行跟踪调查问
卷;同时走访了部分企业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会计人员结构及需求状况。
2 会计就业市场的现状
1.1 会计人员队伍结构
富阳市共有人口62万,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1.6亿元,财政总收入17.6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8位。2004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78亿元。富阳现在职会计人员中,约36.07%的人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企
业工作,在民营企业中占51.75%。其学历结构见下表:
注:本表根据富阳市财税局会计管理科相关资料整理。(来源:网络资料)
宁国市目前没有查找到类似的相关资料,但宁国市与富阳市有可比之处:经济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快速壮大。曾经是全国百强县(市)的宁国市有人口38万。近年来,宁国市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突破口,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形成了区域经济特色化、产业体系链群化、企业产品名优化、运行机制规范化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猛增到46.5亿元,财政收入达4亿元,连续四年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省十强县市之首;2005年,全市共有民营企业1108家,注册资本25446万元,从业人员24561人;2006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8亿元,财政收入8.9亿元,新增私营企业321家,新增个体工商户2023户,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1家、亿元企业3家,民营经济创造了79%的国内生产总值、81%工业增加值、90%社会销售总额、71%税收和100%出口总值;2007年,预期国内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增长18%以上,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增长16%以上,力争新增民营企业300多家,其中新增规模企业30多家,亿元企业4至
5家。(来源:2006年宁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1.1.1 会计人员分布。富阳现有在职会计人员中,约36.07%的人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企业工作,在民营企业中占51.75%.;本次从90级至02级财经专业毕业学生随机抽取调查,取得18人资料数据:18人中就业分布在事业单位3人,占16.67%;银行1人,占0.56%;私营企业11人,占61.11%;其他3人,占16.67%。从中可以看出,职业中学的会计
专业学生毕业去向主要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也需要大量的从事基础核算的会计人员。
1.1.2 会计人员学历结构。对富阳市在职会计人员的结构作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多达42.21%的在职会计人员为中专学历以下层次,大部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较低或没有专业技术职称。5882位会计人员中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的仅3人,具有中级会计师职称的也不过205余人,具有初级会计师职称的为1279人(其中助会528人,会计员751人) ,其余4007人不具备任何会计专业技术职称,仅凭会计上岗证从业。虽然近年来会计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下问题;同时也说明,会计专业高等教育虽然对职业中学会计教育有很大的冲击,但民营企业依然需求大量的从事基层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事务管理等工作人员,这就为我们职业中学会计专业提
供了就业市场。
1.2 会计就业能力需求
1.2.1 会计课程与知识的适应状况。学校“就业市场调研报告”表明学生认为自己的知识技能上能够很快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占58.9%,同时,认为自己知识技术不能适应的占31.6%。认为自己知识技能 “一般”的占75.8%,“面窄单一”的就占15.7%;在“学生以前所学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对就业有用程度”的调查中有43%的实习生认为“很少有用”,
有30.5%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有58.9%的实习生认为可以理论技能“兼学”。
会计专业有其独特性,必须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在90级至02级财经专业毕业学生随机抽取调查,取得18人的调查资料数据:工作与财经专业对口的有12人,66.67%;有联系的2人,占11.11%;完全无关的4人,占22.22%。18人中认为语文用的着的占55.56%,数学用的不多的占44.44%,英语用不着的占83.33%;因受就业与会计专业无关的学生数据影响,但认为用的着的,基础会计仍然占66.67%,统计原理占55.56%,计算机基础占72.22%,财务会计占66.67%,
成本会计占55.56%。从中可以表明会计基础知识、实务理论知识在会计专业课程中占有极重的位置,是从事会计工作的
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
1.2.2 会计就业实用技能需求。对历届会计专业毕业学生调查认为从事会计需要的实用技能:珠算占100%;点钞占100%;书法占94.44%;会计电算化占100%;会计模拟实习占88.89%;文字处理占100%。说明我们的会计专业不仅要重视会计
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要加强会计技能的教学,提高会计就业能力。
1.3 就业人员的素质需求
学校“就业市场调研报告”表明企业用人素质意向情况: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素质需求上强调“能吃苦耐劳”的占50%、“好管理”的占35.7%,要求学生是“技术与能力都过硬”的占42.9%,提出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思想教育”的占64.3%,企业最看重的是“员工职业思想素质”占78.6%。会计专业是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对历届会计毕业学生调查认为会计人员就业素质需要:职业道德占100%;事业心与责任感占88.89%;专业业务知识占88.89%;协作精神占55.56%;
吃苦精神占66.67%。排在前三位的是职业道德、事业心与责任感、专业业务知识。
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既要注重会计理论知识的教学传授,又要加强操作技能能力的培养指导,同时还须着重
加强他们的思想素质培养,尤其是吃苦耐劳、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教育。
1.4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就业市场趋向
对富阳市在职会计人员的结构分析不难发现,多达42.21%的在职会计人员为中专学历以下层次,说明我们的职业中学会计教育有其合理的必要的就业市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对会计人员的学识水平和素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但会计高等教育毕业学生的就业心理、工作环境、劳动报酬等原因,促使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将会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管员、银行出纳、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就业岗位推向了中等职业教育,为中等会计人才的渗透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2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教学状况
2.1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状况
我校现有会计专业教师8人,均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3人,中学二级教师4人,“双师型”教师4人占50%。学历水平符合职业教育要求,且多数长期从事会计专业一线教育,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双
师型”队伍还较薄弱,实践经验不足。
2.2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学情教法状况
2.2.1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理论教学状况。对我校04级财经(2)班学生进行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技能教学”学情学法调查调查表明:70.59%的学生愿意将来从事会计或会计相关工作,67.65%的学生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64.71%的学生不喜欢老师“满堂灌”的方式传授理论知识,88.24%的学生喜欢讲授知识和练习结合的方式,91.18%的学生喜欢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进行会计技能训练。我校虽然也提出会计教学改革,但实际会计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满堂灌”,理论传授??课后练习??理论考试,课程设置多而杂,学生生源素质的下降,导致理论掌握不够,
技能基本不会,教学茫然无措的局面。
2.2.2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技能教学状况。对我校04级财经(2)班学生进行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技能教学”学情学法调查调查表明:91.18%的学生认为会计技能教学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85.29%的学生认为会计技能训练能提高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97.06%的学生认为从事会计工作应加强会计技能教学,同时有58.83%的同学选择了“开卷,注重会计操作技能”的考核方式。对历届会计专业毕业学生调查100%的认为我校会计专业“理论课多,实训少”。财经专业是我校的传统和骨干专业,创办至今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中等会计专业人员,很多同学成为企业的会计骨干、财务负责人、经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为高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学生,但至今会计技能教学没有纳入正常的教学轨
道,没有财会模拟实训室。
四、讨论与思考
调查研究表明,一方面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需要大量的具有娴熟技能的会计核算员、银行出纳、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职业中学会计专业毕业生生源素质的下降,理论知识薄弱,会计技能生涩,难以对口就业,近几年会计专业对口就业不到10%。而事实上70.59%的会计专业学生愿意将来从事会计或会计相关工作。影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问题主要是: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教学目标不具体明确,专业操作技能水平偏低,自身特长不明显,对社会企业了解不够,就业素质偏低,不符合会计就业的
职业能力和岗位技术。就业市场与会计教学、学生就业愿望之间的矛盾,给我们带来了思考、探索,也给我们带来了机
遇。
1 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准确定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会计人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中国会计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会计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92年完成了我国会计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随后又发布并实施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标准体系;先后修改和制定了《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规,使会计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1.1 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做会计的”,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第二种是“查会计的”,包括注册会计师和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第三种是“管会计的”,也就是总会计师。
1.2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从事基层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事务管理等工作。其岗位层次为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员、仓储核算员、车间与柜组核算员、业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管员、出纳、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因此将中等职业中学会计教育定位于培养“做会计的”。
1.3 中等职业中学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收银、出纳、会计、成本核算等技能型、应用型会计及会计电算化人才。
1.4 中等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就业去向及就业岗位群:从事企事业单位的出纳、结算、制证、记账、编制财务报告及纳税申报等专业技术工作;从事企业仓储核算员、车间与柜组核算员、业务核算员、收银、统计员等相关经济工作。
1.5 加强市场调研,结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不断调整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结合、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岗位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强职业能力、岗位技术培养的同时向相关专业拓展。 2 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做会计”这一教学目标加快会计课程体系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改进完善教学方法,切实提
高会计操作技能,提升职业能力和岗位技术
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做会计”这一教学目标,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收银、出纳、会计、成本核算等技能型、应用型会计及会计电算化人才,必须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会计课程体系,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1 围绕“做会计”,培养技能型的会计人才,确定职业能力和岗位技术的“宽基础,活模块”培养模式。会计专业既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娴熟的实用技能,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目标模式,“宽基础”为基础培训阶段,主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的通用的专业知识、基础技能和普通文化课知识。“活模块”为模块化培训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学
生个人、企业的岗位需求选择相应的培训模块,传授相关的职业知识和岗位技能。
2.2 依据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改革会计课程体系设置,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会计专业核算岗位化的特点,应大胆地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广泛推行的模块式教学模式,使岗位工作能力模块化,深层次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应注意理顺专业课程之间、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与层次,以模块式的教学基本要求与教材作为构建模块式教学的重点。按照“宽基础、活模块”设想,将财经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分成四大模块:会计
基础模块、会计技能模块、会计(岗位)实务操作模块、辅助模块。
2.2.1 会计基础模块。是会计专业学习模块的基础。本模块主要开设《基础会计》、《计算机应用基础》两门课程。《基础会计》课程是学习财经专业模块的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模块进行会计电算化模块核算的基础。
2.2.2 会计技能模块。加强职业能力,强化岗位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优势,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模块
分为珠算、会计电算化、点钞技能、财会书法部分、记帐技能。
2.2.3 会计(岗位)实务操作模块。会计(岗位)实务操作模块是会计专业教学的核心。本模块应结合会计核算主要岗位设置模块课程。在课程设计上,不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应加强知识的职业能力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学
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
会计(岗位)实务操作:出纳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往来款项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费用
核算岗位、销售利润核算岗位、税金核算岗位、总账报表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
初级会计模拟实验:初级会计实务操作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该模块的教学以企业会计实务(特别是小企业会计实务)为例,完成会计原始凭证的审核、记帐凭证的填制、会计帐簿的登记、产品成本的计算以
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同时要求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相关软件(如:金蝶、用友等)的运用。
2.2.4 辅助模块。本模块课程是必要补充,包括财经法规基础知识、统计基础知识、税收基础、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同时应注重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结合,要求财经专业的全体学生必须参加会计上岗证、会计资格证、电算化合格证的考试。实行 “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的多证书制度,使学生在上岗前就具备多种资格,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3 按照“宽基础、活模块”设想,依据财经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四大模块,加强适应职业能力和岗位技术培养要求
的校本教材的开发。
现行财会专业所使用教材《企业会计》以会计要素为主线而编写形成的。该教材体现了内容规范严谨、系统性强的优势,同时,其内容也基本适应了我国应试教育中教师“教”学生“学”的基本需求。但是,《企业会计》教材在当前形势下也存在着诸多弊病:一是内容过于拘谨,;二是过于重视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三是
无法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展开针对性地培养。
2.3.1 校本教材的开发,重点是会计(岗位)实务操作模块。在保留原有《企业财务会计》教材合理内容基础上,从会计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每个会计工作岗位任职人员所需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行调研、构思和编写。同时,教材
内容必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意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2.3.2 将企业会计按照实际工作划分为十个工作岗位,按会计岗位编写开发实用的校本教材。主要岗位包括:出纳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往来款项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费用核算岗位、销售利润核算岗位、
税金核算岗位、总账报表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
2.3.3 校本教材内容编写基本要求。削减一些不常见或次要的业务核算,突出对主要业务核算原理分析和判断,能够
帮助授课教师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4 校本教材基本框架。第一部分是阐述相关会计岗位主要职责,在会计工作中所处地位以及对该会计岗位工作的特殊要求;第二部分是相关会计岗位实务,它分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介绍、岗位所涉及的会计凭证、使用主要会计科目、主要核算账户和账簿介绍,主要业务核算,会计核算情景案例;第三部分是课后阅读材料(主要是教材中涉及铺垫
性知识介绍及会计工作相关法规)、实务练习题和实验题。
2.4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注重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实训相融合,提倡会计案例教学方法。会计专业教学方式改革中应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融合,将”帐、证、表“灵活运用贯穿教学中。如介绍货币知识内容,可将这一内容调整定位为出纳岗位案例教学,搜集资料,利用有关的现金支票、转帐支票、银行结算单等,分析讲解帐户的设置运用、帐簿的登记、结帐、银行存款余额的核对、银行调节表的编制、点钞技能的运用等进行演示指导;仓储核算(或物业管理员)岗位,提供相应的原始入库单、领料单指导学生进行填制、登记仓库保管帐、对帐、结帐等。让学生在动手中充满
兴趣,去学去做掌握相关知识,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2.5 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考评,完善调整考核体系及方式,正确导向学生的学习态度,切实提高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
2.5.1 对于基础知识,可以实行闭卷考核;同时加大会计岗位技能考核。专业实务技能,结合岗位教学目标的分解内容,确定分岗位技能进行考核,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技能操作中,实行开卷形式,设计一套简单的实训题型,如出纳岗位,给定资料、单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帐证表的操作;仓储核算、成本核算也可如此;对于选修课,开卷考核
自学完成,以便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
2.5.2 建立等级化的评价体系,强化操作技能的考核。如珠算的定级考试采取等级制。但财会专业中存在大量的集操作和智力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而且多数侧重于智力技能,例如:算账、记账,涉及面广,对于它们的考核不能只重结果,更应注重过程考核。规范性和准确性是其评价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必须评价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态度。指导教师要注意观察与了解,应客观地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通过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独立性等方面综合评价每位学
生的技能操作实训成绩。
2.6 大力宣传国家“持证上岗”的导向,增设考核会计电算化证、珠算等级证书,实行 “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的多
证书制度,使学生在上岗前就具备多种资格,毕业时能达到“零距离就业”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建立财会模拟实训室,大力加强会计专业教学设备和实训耗材的投入,保障会计技能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和岗位技能
3.1 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一方面,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财会模拟实训室是保证会计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基本工作技能、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
所。要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实训设备是硬件条件,是实施实训教学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3.2 学校应规划制定财会模拟实训室建设方案,并予以实施,建立正常的经费来源渠道并逐步完善,将会计技能教学
没有纳入正常的教学轨道。
3.3 会计专业教师应根据“宽基础、活模块”培养模式,研究建立仿真的会计凭证资料库;营造仿真会计工作环境;使用以企业真实业务为原始依据的仿真业务信息资料;设置“银行”、“税务”、“客体企事业单位”三个客体机构。
按照会计技能模块、会计(岗位)实务操作模块加强技能实践教学。
4 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推进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技能训练能力等“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4.1 “兴教之道在于师”,教师乃教育之本,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要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大力打造“双师型”、“一专多能型”的专业课教师队伍,使专业课教师队伍的结构、比例趋于完善合理;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教学与市场、行业接轨,建立一支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思想正、义务精的专业
课教师队伍。
4.2 学校要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认定我校的“双师型”教师,颁发证书,对于获得“双师型”教师证书的
教师给予一定奖励与政策倾斜。
4.3 鼓励教师业余自学、校内实践,考取与所教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资格;专业教师每两年至少有两个月以上时间下企业挂职锻炼或到企业等实际工作部门兼职,熟悉现行法规政策及相应的会计处理,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增长实践才干;支持鼓励教师在进行参加教师继续教育的同时参加会计继续教育,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因此,我们应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学生实际就业的岗位技能需要开设课程,切实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生会计操作能力,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
竞争力,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服务。
安徽省宁国职高“以就业市场为导向 提高学生会计操作能力”课题组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管理调研报告
会计司 郜进兴 朱琳 韩冰
2003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我们赴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就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听取了政府部门、行业自律组织、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等来自不同层面的行业监管者和参与者的声音,广泛收集了各相关方面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管理、特别是涉外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深入了解了广东省及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现状,并获得了多家有代表性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关内部管理运作模式、企业文化建设等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的对象及形式见附录)。
一、 广东省、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现状
(一) 广东省(不含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现状
广东省现有257家会计师事务所,其中合伙制88家,有限责任制169家,另有分所18家。涉外会计师事务所3家,4家事务所具有证券从业资格。共有注册会计师3300名,其中114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业人员约7000人。全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收入在8亿元左右。
(二) 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现状
深圳市自95年以来未新批准设立过会计师事务所,现有66家会计师事务所,其中合伙制45家,有限责任制21家。4家事务所具有证券从业资格,其业务收入约占深圳地区事务所总收入的40%,为100多家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约占全国证券业审计收入的10%。共有注册会计师1300名,其中240人担任合伙人,110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深圳地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收入在4亿元左右。
二、 涉外管理的有关问题
(一)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
1.合作所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及贡献
为适应深化经济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自1992年批准了第一家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在当时国内事务所处于初创阶段、从业人员执业技术、执业理念和执业质量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合作所对于改善中国投资环境、吸引国际资本、培养中国注册会计师人才、培育中国会计市场、建立国际通行的会计和审计规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外合作事务所的合作外方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较强的商业意识,拥有完备的国际信息网络系统和丰富的财务资源,整体优势较强,品牌效应明显,加之事务所的内部风险管理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从业人员道德素质、敬业精神也普遍比国内事务所的从业人员高。因此,境外事务所以合作所的形式准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内事务所在管理水平上的提高。
2.合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合作所经过10多年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中外合作”名存实亡、合作双方权责利不对等
目前合作所的法人代表多数由外方出任,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总经理基本由外方主导,合作所几乎完全由外方控制,中外双方合作地位不对等,并未体现“中外合作”的精神。在与国际事务所的合作中,一些合作中方感到国际所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合作所中享有控制权,合作双方的工资待遇非常不平等,办所理念上的差异使得合作双方在财务上各自为政,业务上各行其是,最终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柏德豪信德会计师事务所的终止就是例证之一。
此外,审计项目多由外方人员负责,但签字会计师是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中方人员,行政责任只能由中方人员承担,尽管机构可以承担民事责任,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追究审计报告民事责任的具体规则,外方还不存在民事责任风险。
(2)本地化进程缓慢
在世界范围内,国际所进入各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市场的方式和本地化进程均各不相同。例如,国际所在进入欧洲市场后人员和资本方面均保证了本地化,而在拉丁美洲和阿拉伯设立分支的国际所则始终由外方控制,设在日本、韩国的国际所先由外方派驻合伙人,此后外方逐渐退出,现已实现了本地化。据被调研的国内合作所介绍,合作所内部一般也设计了本地化计划,外籍和香港的合伙人比例在逐渐减少,外籍、香港与本地合伙人的待遇越来越接近,一些合作所的经理级人员已经基本实现本地化。但就现有情况,合作所仍普遍存在本地化进程缓慢的问题。
(3)享受超国民待遇
国内事务所普遍反映,我国现有法规给与了合作所和国内所不平等的待遇,事实上,合作所在政策上享受了超国民待遇。例如,合作所实行“机构”出资,而国内所必须是个人出资;按照WTO承诺,外方合伙人可以不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享受税收优惠;以国际总部购买职业保险为由,不执行提取职业风险基金和购买保险的行业政策;广州市物
价局新出台的《关于规范和整顿中介服务收费的通知》,规定了国内事务所执行审计业务的最高收费标准,但对合作所则不作任何限定;等等。据合作所介绍,合作所内部均聘有律师,专门研究中国法律,可以随时应对国内的法律环境变化。例如,即使政府制定政策要求事务所的出资人或合伙人必须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合作所也会通过设置内部合伙人等方式规避其影响。
此外,合作所还几乎游离于行业监管之外。例如三家合作所在广州设立的分所联合抵制广州注协的业务检查,从不参加注协要求的业务报备,并建议报备时只上报客户名单即可;其工作底稿往往用铅笔书写或者仅有电子底稿,主要考虑防止泄露客户的商业秘密和本所的技术秘密。当然,这同时提醒我们研究报备制度本身是否合理的问题。
(4)存在威胁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隐患
事实上,会计信息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某些金融信息应属国家机密,但当前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都已牢牢把握在合作所的手中,唯有深发展由鹏城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这样是否会造成金融信息的外漏是业内深表担忧的问题。
3.合作所管理的相关建议
现有的几家合作所已经实质上为外方所控制,鉴于《公司法》和WTO谈判的承诺,现在已经很难终止现有的合作所,合作所终止经营的唯一办法就是合作双方自愿解散。国际所进入中国市场后,许多原来由国内所提供审计服务的跨国公司业务被合作所承接,市场竞争加剧。国内事务所不反对国际所进入我国注册会计师市场,但呼吁能够与它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市场选择。
(二)国际所在中国境内发展成员所的有关问题
1.发展成员所的目的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加入某个国际事务所,成为其联系所或成员所,主要意图是使本所的业务水平达到国际标准,同时为事务所的生存考虑,可以享受国际化的资源配置,
承接其在中国境内的延续客户。法律上,由于成员所较为松散,与合伙制有本质区别,即使一家事务所出现问题,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也不会牵连到其他成员所。国际所总部一般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召开国际会议等方式对其成员所在业务上予以指导,但不会干涉各成员所的内部管理。成员所可以承接总部在国内客户的延伸业务,即海外公司在中国境内投资实体的审计和咨询业务,并往往被要求按照总部的审计程序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总部通过派员复审等方式保证服务的质量。
国际所发展成员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为其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延伸服务,它们放眼未来,看准了中国大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市场,希望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多的业务收入;之二是许多国际所真正把注册会计师行业看作其一生经营的事业,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世界范围内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
成员关系的结成是一个互选的过程,双方一般要考虑对方的规模,尽量避免受对方控制。被访的多数成员所表示,由于四大与国内所的规模差距悬殊,一般会转而考虑四大以外的“十大”或其他国际知名事务所。国内所可能选择同时成为一家国际所和一个区域联盟的成员所,且不妨碍其与国内其它事务所整合,互为成员所关系。
2.管理意见和建议
成员所普遍认为确立成员所地位不必经财政部门审批,也没有必要对吸收成员所的国际所的条件作出规定,因为成员所关系的确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自由选择,是互惠的体现。如果仅经过备案程序,并附有正式文件,成员所会有被官方认可的感觉,由审批改为备案的做法还可以避免原办法阻碍中小型事务所成为成员所的弊端。
(三)临时执业和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常驻代表机构管理中的问题
1.临时执业及常驻代表机构的业务来源
一些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境外的客户将其子公司或下属工厂设在中国境内,为保住客户,这些事务所通过申请临时执业,对客户在国内的延伸机构进行审计,审计依据是客户总部所在地的会计准则,审计结果将与客户总部的情况汇总,并为境外委托人出具审计报
告。常驻代表机构则为在国内开办公司的境外客户提供税务咨询和会计咨询,例如需要缴税的税种、各项税费的账务处理、如何遵循国内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编制报表等。
2.管理建议
实际上,香港和台湾的会计公司在广东省已设立多家机构,一般以咨询公司的形式设立,尽管实质上执行临时审计业务,但并未按照现有法规提出申请。由于临时执业与境内注册会计师业务不发生冲突,最终审计报告仅为境外的股东提供,被访者普遍认为财政部门没有必要对临时执业进行审批。对应地,国内的注册会计师前往香港执行临时审计业务同样无需作任何申请或登记。
三、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行业外部环境问题
1.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错误认识
近年来,国内证券市场不断爆发会计造假案件,美国安然事件雪上加霜,这些都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下降,行业面临诚信危机。被访者呼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管部门应树立整个行业的形象,对外推广行业,做出正面宣传,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声誉,扭转社会上的错误认识,使公众达成这样的共识,即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高素质行业,应取得与其承担风险对等的收益。在行业内部,主管部门则应加大监管力度,严惩行业的害群之马。
事务所普遍反映,当前审计报告的使用环境太差,会计报表使用者并未认识到审计报告的作用,审计委托缺少真正的委托人。例如,政府部门作为审计报告的重要使用者,往往并不重视审计报告的作用,仅将其作为例行检查中的申报材料之一,审计意见类型对政府的行政行为没有任何影响,审计报告已形同一纸空文。企业因此同样忽视外部审计的作用,不同客户委托审计的目的区别很大,有些是为了应付政府部门的年度审查、有些是为了干部离任、有些是为了企业上市,而出资人为评价企业管理人员业绩、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委托的审计则寥寥无几。社会上甚至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即越是受到处
罚的所,越会吸引更多的审计业务。委托人对审计服务的价值认同也与注册会计师的期望相差甚远,直接导致企业在审计过程中压价、不配合等行为,一单审计业务有时只付50元。
2.资格林立,存在行业壁垒
我国现阶段,经济鉴证类行业仍然存在行业壁垒,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中介机构过杂,不断蚕食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据反映,国家税务总局近期已下发文件,规定只有税务师事务所能够承办税务代理业务,并开始鼓励独立设所,从事税务服务,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范围和收入。而且,经济鉴证类业务的资质过多过杂,例如国土局的土地评估资格、建委的房产评估资格和工程基建审计资格、注册税务师资格、资产评估师资格、法院的司法鉴定资格、外汇管理局的外汇审计资格等,注册会计师为扩大业务范围疲于参加各种资格认证考试。被访者建议促进不同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例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的组合,提倡一师多能、一所多用,鼓励事务所扩大规模、多元化发展。
3. 外部干预严重
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独立、客观、公正地执业,仍然受到一些外部干预。例如,某事务所为拟上市公司出具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因此给该事务所压力,欲要求其改变审计报告类型;再如,一些使用审计报告的政府部门无视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强令事务所修改经规范的审计报告格式,甚至为了符合内部要求,强令修改审计报告内容,事务所在验资报告中披露企业投资人与实际缴款人不同的情况或为尚未开业的企业出具带有说明段的审计报告时,工商部门均提出异议,并要求事务所修改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回扣问题是行业内部心照不宣、令监管部门头痛的棘手问题,它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扰乱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风气。据业内人士介绍,回扣的比例高达业务收入的40%至60%。政府部门利用行政权力索取回扣、委托人错位等均构成了回
扣问题的根源。监管部门普遍反映对回扣问题难以管理,原因如下:
(1)手段隐蔽
当前一些政府部门利用行政权力向事务所索取回扣的现象特别严重,他们往往采用较为隐蔽的方式,暗示企业委托指定事务所审计,具体手段包括召集事务所或企业座谈、发放无署名的材料、在企业递交审计报告时百般刁难、对未委托指定事务所审计的企业查账等。由于在整个过程中很少留下文字证据,令行业监管部门很难处理。
(2)账务处理符合有关会计法规
会计师事务所在收到审计业务收入时一般全额入账,并将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奖励发给相应的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再将奖励中的回扣金额直接支付给对方,因此,整个过程的账务处理符合有关会计法规,没有逃税行为。
被访的行业监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均表示出对回扣问题的强烈反感。广州注协监管部称要将工作中70%的精力放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上,这些部门包括原外经贸厅、银行、法院、公安、工商、资产管理公司等。会计师事务所也较为矛盾,往往有身不由己的感觉,一方面被指定提供审计服务的事务所业务收入有所增加,但另一方面事务所的公关成本也同样增加。被访者一致呼吁财政部尽早会同有关部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回扣问题进行彻底清查。
3.多头监管,重复检查,事务所负担过重。
据受访的事务所反映,它们一年中要接受包括审计署、证监会、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局、专员办、注册会计师协会、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甚至物价部门等的重重检查,检查内容存在着交叉重合。但同时,行政监管面太窄,存在着盲点。具体体现在行政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大型企业和事务所,中小型的事务所往往成为漏网之鱼。
一些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反映,它们目前面临的主要还是生存问题,社会各界包括一些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仍然存在误解,总觉得这是一个不必付出过多努力就可以挣大钱的行业,将注册会计师列入高收入阶层,但从未考虑到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服务
(二) 行业内部管理问题
1.事务所规模与数量
被访者普遍认为,根据《行政许可法》,应放开事务所的设立审批,允许任何符合条件的事务所进入注册会计师市场,但主管部门应提高准入门槛,控制好事务所的规模和数量,同时要确保监管到位,由市场决定事务所的退出。而且,事务所准入的放开应与市场放开同步,政府不应设置各种羁绊,使大块市场资源被少数事务所享有。
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反映,目前事务所准入的条件过低,事务所已经有向小、散、滥发展的趋势,广东省地级市的会计师事务所因人才流失、国有企业减少、业务缩减等原因,也有逐步萎缩的势头,而做强、做大、做出品牌才是事务所发展的正确方向。一些规模较大的国内事务所感到执业环境不容乐观,上有实力雄厚的国际合作所垄断,下有中小型事务所逼抢业务,一些大所的所长收入甚至不如小所的所长收入高。
2.事务所执业水平低、内部管理薄弱
现阶段,国内的事务所审计水平仍然较低,内部管理薄弱。注册会计师队伍整体政治、业务素质欠缺。一些事务所的领导风险意识不强,目光短浅,只重眼前利益,导致许多短期行为的发生,一些内控较差的事务所则无视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通过缩短外勤时间、减少审计程序来降低审计成本,不负责任地出具审计报告。由于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事务所内部的治理结构和管理都较为混乱。加之在事务所改制、上规模上水平过程中难免出现拉郎配、政府硬性合并的情况,其种种后遗症至今难以解决。事务所仓促合并往往不能达到建立在人合基础之上的实质性融合,而只是形式上的合并,导致目前许多事务所合伙人或股东内部矛盾重重,人事关系始终无法理顺,许多理念无法在事务所内部达成共识,政策难于推行,严重影响事务所的发展。
3.行政处罚相关问题
对事务所的处罚应更重视审计报告对社会造成的损害结果,不应随意给与事务所暂停执业的处罚,因为事务所几个月没有业务可做,就相当于对其进行了撤销处理。处罚应不
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都是为了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质量。国外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违规行为的处罚多采用重师轻所的原则,审计报告只由注册会计师个人签字,无须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根本不存在撤销事务所的处罚,出现问题由所有合伙人共同承担,事务所内部则通过制定严密的管理办法明确法律责任的承担人。这种做法可以有效避免合伙人之间互不关注他人工作,防止单干,也正体现了合伙人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的理念。
4.注册会计师专职执业问题
《注册会计师法》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在事务所专职执业,退休人员可将人事档案放在原单位保管,其他人员则应将档案交人才交流中心。但由于我国相关体系尚不健全,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某些单位为其在职职工开具内退的假证明,某些人才交流中心为未将人事档案交其保管的人员假造人事保管合同等。尽管一些省份通过强制要求注册会计师将人事档案交指定的省级人才交流中心保管,但仍无法在全国范围内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而且,现有法规并未明确注册会计师应将哪些档案交人才交流中心保管,是否交管了不含工资关系的非完整人事档案也属合规。被访者建议在行业协会建立人事档案的保管部门,保证对注册会计师专职执业的监管。
具有多种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在市场上属于稀缺资源,如果要求其专职在只有一种资格的事务所中执业,似乎导致了专业技术资源的浪费。多数注册会计师选择采用地下兼职的方式,例如,在其他事务所(如税务师事务所)中执业,表面上不从该所获取工资收入,但暗地里将各处的收入汇入一个事务所领取。
相比之下,香港允许注册会计师兼职执业,当地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较好的执业环境保证其执业质量不受影响。而在我国,有关反不正当竞争、保护商业秘密、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均不健全,无法对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达到有效的保障。
四、 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的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应以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质量和社会公信力
为目标,健全和完善行业法律法规,实行日常管理与专项检查相结合、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并重的全方位监管,消除行政壁垒、打破行业垄断、改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推进会计市场开放、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导事务所走国际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健全和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修订《注册会计师法》,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细化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注册会计师的惩治力度。同时,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法规清理工作,加快行业规范体系的建设,制定发布《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规章,做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二)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转变职能,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指导、督促省级财政部门切实履行好有关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审批职责,同时做好备案把关工作。积极开展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规划行业发展布局。加强政策指导和宣传,争取社会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理解和支持。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事务所基本信息和业务报备制度,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努力搞好服务。
(三)加强行业监管,提高行业公信力
一是日常管理与重点检查、专项检查相结合。财政部门监督检查机构应以执业质量为重点,针对出具报告社会影响大、整体执业质量低劣、严重违法执业、屡被投诉举报或具有多次不良记录的会计师事务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重点检查,同时重点抓好处理处罚,树立政府监管权威。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将结合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资格等方面的监管。二是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齐头并进。在加大政府监管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实施行业自律性业务质量检查、实施行业惩戒方面的作用,共同推动
摘要: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会计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会计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但会计委派制在其实施过程中,也遇上了不少问题,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制度措施作保证,并注意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本文提出了对会计委派制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问题;思考
会计委派制又称会计人员委派制,是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和产权管理部门监督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情况的一种制度。近年来,会计委派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之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的热门话题。而在如何认识和看待会计委派制的问题上,目前也普遍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委派制缺乏必要的理论和法律依据,对于防止会计造假和抑制腐败并没有多大的作用,认为会计委派制只不过是一种理想主义,于是采取一种观望、等待、应付了事甚至是消极对抗的态度去对待会计委派制;另一种观点则是无限地夸大会计委派制的作用,把会计委派制看成是能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认为只要推行会计委派制,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工作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于是认为就应该在所有企业和经济组织中推行会计委派制,无限扩大委派的范围和委派会计的职责、权力,把委派会计看成是拿着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凌驾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之上,过多地介入决策和经营管理工作。显然,这两种观点与做法未免偏激,对会计委派制工作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如何正确认识会计委派制的作用、缺陷及如何解决会计委派制存在的不足,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会计委派制进行探讨。
一、会计委派制产生的背景和实施成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日益完善,传统会计管理体制带来的弊端越发暴露无遗,其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失真、财经制度形同虚设、纪律松弛、贪污腐败严重、国有资产流失令人触目惊心、对经营者监督失控等。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了改革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改革会计管理制度十分迫切。在此背景下,经我国政府和有关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和极力推动,一种经济领域里全新的概念——会计委派制应运而生。
为规范会计行为、强化会计监督、根治会计信息失真、杜绝贪污受贿、避免国有资产流失,1998年1月22日闭幕的中纪委二次全会提出: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度试点。2000年召开的中纪委四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以及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进一步推行会计委派制度试点,把贯彻实施《会计法》同推行会计委派制结合起来。2000年9月,财政部会同监察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对试行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自1998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和部门都相继试行了会计委派制,委派方式五花八门,从各地的试点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直接委派会计人员(总会计师、财务总监或会计人员),主要是行政单位和由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以及部分国有企业(如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二是对一些实行预算会计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试行会计集中核算;三是零户统管制度,主要是乡(镇)政府下设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零户统
管”制度;四是在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总会计师;五是实行公司集团内部会计委派制;六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村帐乡(镇)管(审、监)制度;七是对财政拨款的基建项目实行项目会计委派。
综观各地试行的效果来看,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推行会计委派制是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的有益尝试,促进了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是解决目前会计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有效举措。它明确了委派会计人员相对独立的职能地位,发挥了会计人员的职能作用,规范和加强了预算资金和国有资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堵塞了财务管理漏洞。而且,会计委派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了会计工作规范化,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会计信息真实化,促进会计自身水平的提高。实行会计委派制还有利于加强对企业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促进了依法理财水平的提高,强化了勤政廉政建设,遏制腐败现象的日益泛滥。促进了效益财政建设,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为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等。
二、会计委派制存在的缺陷
如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会计委派制在试行的过程中,其不成熟、不完善的缺陷很快就暴露出来。在几年来的试行过程中,由于派出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上会计委派制度本身存在的先天不足,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对委派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和工作特点等基本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各地的具体作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上企业经营环境必须面对的诸多困难等原因,使得会计委派制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各地推行的过程和效果来看,笔者认为,会计委派制之所以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本身存在的不足所制约。归纳起来,会计委派制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法律依据和各方的行为规范,与现行的许多法律法规相冲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相违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有权建立机构设置及其人员编制”,第五十八条规定:“任何机关和单位不得侵犯企业依法享有的经营自主权;不得向企业摊派人力、物力、财力;不得要求企业设置机构或者编制人数”,《会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公司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从以上有关规定可以看到,法律赋予了公司、企业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相当大的自主权,可以自主配备其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因为这是其内部事务,是公司、企业的基本权利和职责。而实行会计委派制,由政府机构向其委派会计人员,与相关法律有冲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相违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转变政府职能,把企业推向市场,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为此我国《企业法》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关于政府对企业的职责有明确规定:一是对企业实施社会管理,二是对企业实行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即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而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依法享有经营自主权,即依法享有国家赋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经营权和行政管理权。换句话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宏观上加强间接控制,微观上放开搞活”,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不能有悖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实行会计委派制后,由国家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把会计人员委派到企业,实际上是政府直接干预了企业的劳动用工权和人事管理,由政府控制会计,与计划体制下的会计管理体制没有差别,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工作回归企业的内在必然要求,不利于增强活力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当前的会计委派制制约了会计职能的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而如实反映并监督企业经济活动是委派会计的目标,由于目标不一致,会计委派制容易造成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委派会计的对立与不信任,前者常常会挖空心思地采取不正当手段隐瞒一些经济业务活动以逃避后者的监督,如大量的现金交易、隐匿或篡改原始凭证,使后者不能
全面地掌握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弱化了会计的反映与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会计委派制片面地强调了会计监督职能而忽视了会计的管理职能。会计本身既具有对外反映与报告职能,又具有对内管理的职能,而当前试行的会计委派制,在实践中过分地强调了会计的外部监督职能,制约了会计的内部管理职能的实现,也制约了企业的经营管理。
(三)实行会计委派制割断了企业管理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企业的经营成果只有与委派会计的经济利益挂钩,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由政府会计主管部门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委派会计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无关。反过来委派会计工作业绩的好坏,企业也管不着。特别是在一些经营效益良好的企业中,职工与委派会计之间的收入差距,往往会使委派会计产生不平衡的消极心理,甚至走到企业的对立面,使企业与委派会计产生摩擦,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况且,委派会计的经济利益与所在企业脱钩,也难以发挥监督的积极性。要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监督者除了在客观上受监督制度的约束以外,如果没有来自于主观上一定的利益刺激,便难以有监督的积极性。委派会计的经济利益与所在企业完全脱钩,不具备股东的监督资格,因而难免影响有监督积极性。委派会计是财政部门派出的代表国家监督国有资产运行效率的人员,有的还具有公务员身份,而不是像注册会计师那样的专职监督人员。目前的制度还缺乏将委派会计的经济利益与其对监督企业的评价结论是否独立、客观、公正直接或间接挂钩的机制。
三、完善会计委派制的措施
针对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为充分发挥会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完整和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有必要对这项制度进行多方位和更深层次的思考,建立、健全与会计委派制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会计委派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会计委派制:
(一)实行新的会计立法,以正确解决会计委派制与现行
法律、法规相悖之处,从法律上给会计委派制一个合理的定位和说法。委派制的逐步推行和完善必须取得法律支持,纵观我国的现行法律,尚没有任何一条明确的关于会计人员委派制的规定。因此,政府必须尽快制定有关委派制的法律,使政府是以法律手段而不是以行政命令方式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要修订现行法律中与会计委派制目标模式相冲突的地方,制定一部针对会计委派制的法律或法规,使其成为《会计法》的特别法进行运用,建立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协调机制。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当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应适用特别法的规定,从而为实现会计委派制提供法律保障。另外,相关法律对委派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职责权限规定不甚明朗,因此,要制定与之配套的法律制度,把委派会计人员对委派单位应尽的职责、权限、义务以及与受派单位的关系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并要注意相关规定的一致性和配套性。要妥善处理好会计委派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委派会计应当在《公司法》和有关法规规定的权限内行使职权,应当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二)正确处理好委派部门与企业单位、委派会计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以及委派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会计的反映与监督职能,又要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委派部门要以搞活搞好企业为目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严格要求委派会计按国家财经法规办事,主动为企业服务并排忧解难,在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合法、遵守国家财经纪律的前提下,放手支持和保护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实行委派制以后,委派会计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双方都要及时调整角色,正视相互牵制、相互监督作用的存在,积极发挥这种作用的正面效应,努力消除负面效应,避免双方对立起来。委派会计不仅要坚决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和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者的权益,而且要合法、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出谋划策。委派会计制还牵制到其他一些部门的利
益,这就要求各部门领导提高思想觉悟,以大局为重,确保委派会计制度顺利实施。
(三)建立和完善对委派会计人员的管理机制。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笔者认为,会计委派制实质上是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种改革,也对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在会计领域中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对人的管理体系,将委派制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一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与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对会计人员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包括:业务培训,政治素质教育,法纪、法规教育。会计人员是把好资金出入口的第一关,他们的政治素质的提高,法纪观念的增强,是为国家管好资金、用好资金、防患于未然的基础。委派的会计人员一定要有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准,严于律已,增强服务意识;同时,他们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理论与国际进一步接轨,国际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加深,会计人员除了应学习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并具备审计、法律、税收、金融、营销、计算机、英语等专业知识。二是实行会计人员定期轮换制度。为了避免会计人员在一个部门定期工作产生利益关系,影响其正常履行职责,应建立定期轮换制度。由于会计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因此外部监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工作中,除坚持原有的出纳、会计、财务主管等相互之间内部稽核审查程序外,建立会计人员外部岗位轮换制度也很必要。轮岗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轮岗时,应对财会人员进行离岗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呈报会计管理部门备案。三是对派驻会计人员实行严格的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和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委派会计进行工作业绩考核不但涉及其是否履行业务监督职责,还应将被服务单位一定时期的实际业绩纳入考核范围,考核业绩的好坏直接与其经济待遇相挂钩,使委派会计既能够履行监督职责,又关心单位的经营管理。
会计委派制产生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对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强化财政管理和监督,遏制社会腐败现象,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等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制度本身在实施过程中肯定有利有弊,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其效果,也应该看到其作用的局限性,它的作用能不能持久还有待实践。所以想靠会计委派制来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只能说实行会计委派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实行会计委派制存在很多困难,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会计委派制,不仅是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而且是探索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务会计监督体制的需要。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使之进一步完善,保证会计委派制度至少在现阶段能够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和成效。
公司总会计师述职述廉报告
时间: 2010-10-28 来源: 网络
2***,按照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我主要负责公司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财会内控机制建设,以及企业投融资、担保、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财务事项监管和审计工作。分管公司财务部。一年来,我能够忠于职守,勤政务实,廉洁自律,较好地组织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本人就履行工作职责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向考察组领导及与会全体同志作一简要汇报。请予评议。
一、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自身综合素质
(一)强化自身修养,坚定政治信念,端正工作作风
我始终坚持以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锻炼和世界观改造,要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一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工作之余潜心研读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原著以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大等文献资料,并将其精神实质融汇贯通,系统地加以认知和领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能够较好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注重团结,自觉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端正态度,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好与主要领导和班子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工作上既能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监督,又按照工作分工,各司其职,各
尽其责,各展其才。
(二)加强业务学习、全面开拓视野、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本人一贯注重专业知识学习,潜心研究了《企业财务通则》、《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若干重要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系统掌握财务管理理论,深入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工作的政策法规,利用政策资源,规避财务风险,促进财务工作健康发展。同时着重学习了经济、管理、法律、领导科学等知识,丰富知识体系,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领导艺术水平。
二、履行职责基本情况
公司经营规模缩小,效益下滑,银行压贷,税务稽查力度加大,法律诉讼官司不断,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按照自治区政府、财政厅及国资委的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在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下,我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企业资产质量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及融资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主要工作如下:
(一)安排部署年度财务工作要点。
年初,根据公司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在上年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确定了以“强化内部控制,规范程序管理,狠抓制度落实,注重产生实效”作为工作主题,就财务工作作了要点安排,从继续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资金管理、杜绝“实物抵账”、积极处置现有实物资产、项目成本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加强审计监督六个方面对公司公司全年的财务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为提高公司公司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堵塞漏洞,使会计工作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
服务提供了指导。并督促各子公司按照工作要点组织落实
(二)完善财务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各项会计工作
工作要落实,制度是保障。完善财务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各项会计工作 。一是根据开始执行的国家财政部重新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结合本企业实际,组织起草了《公司《企业财务通则》实施细则》,原有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将逐步被更新,要构建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实施细则》中明确了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六大财务管理要素,并结合不同财务管理要素,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政策要求做出了规范。
二是组织指导出台了《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实施办法》。面对目前市场经济条件,能否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而推行财务预算管理是降低产品成本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基层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调查,自下而上的报告、专题研讨等工作,组织制定了《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实施办法》,从实施预算管理的条件、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内容和方法、财务预算的执行、控制与调整、财务预算的差异分析、考核等反面做出了详细制度安排。该办法为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推进规范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提供了指导。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以财务预算为切入点推进企业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三)积极盘活存量资产,维持公司本部正常开支。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总机构提取管理费税前扣除审批管理的通知》,公司不符合税前分摊管理费的条件,从起公司没有再收取子公司管理费,只能从对内投资中按比例收取股利,公司近两年生产任务不足,资金极其紧张,产值利润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从对内投资收益看公司总体有收益,但从子公司个体看亏损单位多,有利润的单位股利上缴压力大,资金短缺无力上缴。在此种不利情况下,为解决资金来源,维持公司本部正常开支,我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最大限度地回收资金,一是随行就市对高层住宅及多层旧宅,多套出售,回收资金万元;二是对海口、三亚的两处房产进行处置,本人三下海南,通过评估、进场、挂牌、拍卖直至成交全程跟踪,回收资金万元。两项共计88万元。
(四)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依据各企业的不同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
多次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协调完成了公司所属的钢材市场,钢结构厂整体划拨给公司所属物流公司、安装公司的资产移交和划转工作,多次调节双方矛盾,提出解决办法,平衡各方利益,最终理顺了移交资产的权属关系,界定了积留的资产纠纷问题。
(五)开展经济分析活动
根据子企业季表报反映出来的问题,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针对盈利能力弱、项目成本管理下滑、应收工程款居高不下、环比指标出现明细差异等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总结,要求各子公司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办法,并依据不同情况给于指导性意见,监督落实。
(六)审计厅对原主要领导离任审计所指出的问题的处理
1、审计厅对原主要领导离任审计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并做出了较客观的评价,对于提出的问题我们虚心接受,如:不良资产数额巨大;对外担保、或有负债数额较大,存在较大财务风险;个别单位备用金出借管理不善等等问题,对此我
们加大管理力度,进行了积极整改落实。
2、对有些问题,如提出的:“抵账业务管理尚不够严格,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公司出借国际分公司资金,形成损失,未纳入会计报表;部分子公司报表未纳入公司合并报表”等等问题,对此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力的相关证据,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
(七)组织清理国际分公司遗留问题。
国际分公司机构解散,资产财务没有移交,经办人员也均离职,给清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维护企业利益,减少损失,想方设法组织人员进行了清理,通过与离职经办人员的积极沟通、耐心说服、配合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中228万元的冰葡萄项目及时做了税务申请,允许列入坏账,税前列支。个人债权也进行了认真清理,效果明显。
(八)积极应对税务稽查。
市地税稽查局对我公司到财务情况进行税务检查,提出的补税问题集中有两项:一是对拆迁补偿收益要征收所得税。二是对经税务局批复允许税前列支管理费项目中的工资,按计税工资调整计算所得税。若该补税事项成立,将给公司带来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为此,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同国资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沟通,取得谅解,达成共识,向税务局提供证据,做好解释工作,化解矛盾,维护了企业利益。
(九)完成了清产核资的后期工作。一是对的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的各企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度建设、专题研究,实地调查解决等方式,进行了落实整改。二是组织企业相关人员补充大量证据,协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当面向国资委对公司申报的损失进行
了逐项解释,国资委据此予以认定,决算工作前下达批复。
(十)组织开展第三届会计知识大赛。
按照国家财政部和自治区财政厅的统一部署与安排,组织了“省公司第三届会计知识大赛。经过成立机构、安排部署、选拔选手、制定规则、竞赛命题、网上答题、笔试、初赛、决赛等工作环节,历时半年,取得圆满成功。通过竞赛这种形式,宣传会计法、宣传新的会计准则,掀起了学习的热潮,加强会计队伍和财务工作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发现选拔优秀会计工作者及后备人才;扩大会计人员的影响,强化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职能作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认真组织完成了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报名审定工作。举办了新准则学习班,对公司本部及子公司骨干和主办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培训,参与培训人次近百人。在开班仪式上我作了《认真学习贯彻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主题发言,对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了阐述,并对如何理解和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了建议,最后对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学习,使大家认识到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精神实质,为更好地贯彻新企业会计准则、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水平提供了帮助。 (十二)认真安排部署财务决算工作。
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同往年相比,框架结构、填列内容及方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做好的会计决算工作,组织印发了《关于做好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工作的通知》,对编表的各项工作做了具体要求。并在会计决算工作动员会上做了题为《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组织
落实,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讲话,对财务决算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回顾全年的财务会计工作,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对的财务信息建设工作做了展望和整体规划。
(十三)加强资金管理,积极筹措资金。
生产任务不足,资金回收困难,银行依然不断压缩授信规模,减少贷款,公司资金严重短缺,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通过同相关银行积极沟通协调,努力归还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尽最大可能改善公司的银企关系,维持企业资金基本畅通。公司归还各银行贷款本金88万元,公司结算中心管理的内部贷款为亿元。截至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银行贷款总额为亿元,并全部提供了资产抵押担保手续。内部借款超过外部借款亿元,为内部单位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进一步完善内部结算中心的资金管理办法,继续贯彻执行公司储备金制度,收回了以前年度股利万元,其中货币资金收取万元,转账收取万元,主要为其申报上市,以应上缴股利抵偿公司下属各控股子公司间应收账款,为增加关联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提供保证。按时收取、拨付总承包工程款,积极办理所属单位总承包工程项目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及信贷证明,为公司总承包工程项目的中标及履约提供了前期保证。共收取总承包费万元。 今年,由于总承包而引发的子公司法律诉讼不断,对公司的帐户多次查封,面对困境,积极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尽量化解矛盾,想方设法保证公司的资金安全及各项经济业务的正常开展。
(十四)认真组织内部审计工作,切实维护公司经济秩序。
全年完成直属审计项目19个,对所属子公司上年度财务收支、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审计,下发了审计意见书。为维护经济秩序,改进和加强管理,促进企业资产优良性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强廉政建设,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审计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抽调下属单位内审人员参与审计的方式,以审代培,不仅完成了审计工作任务,而且提高了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
2***,公司会计报表工作获得企业类报表二等奖。
三、个人遵守党纪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
一年来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廉洁从政,坚持认真学习中央、自治区反腐倡廉的一系列文件和政策规定,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思想上构筑拒腐防变的长城。能够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按照各项廉政规定要求办事,自觉接受警示教育,自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五个不许”和“十二条”规定,切实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在处事为人上,坚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到以制度来管人,对事不对人,比较注意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自觉地维护大局,维护团结。在处理工作关系上,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饱满旺盛的热情投入工作,力争用自己的行动感召人,用自己的形象影响人,用自己的诚意打动人。自己一年来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起到了示范作用。在认真做好自身廉洁从政的同时,还定期检查、指导、督促主管部门廉政建设的工作落实情况,促进廉政建设顺利开展。严格教育和管理家属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着眼防范,防止在他们身上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和不廉洁行为。自我回顾检查,没有出现任
何违反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
四、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综观一年来的工作,自己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是工作开拓创新的力度不够;二是工作方法不够细致,有时急躁情绪较重。面对工作压力和出现的问题,还不能完全做到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时常表现出急躁情绪,有时要求过高,态度过激,方法欠妥;三是在工作中,沟通协调不够,调动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不够,事必躬亲的多,各层次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开拓创新意识,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工作的突破口。
一是公司财务资源整合有待创新。
企业公司作为企业群体,其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整体性,离开了整体性,企业公司并无优势可言。因此,企业公司在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体制时,根据分级、分权原则,明确规定各成员企业财务管理权限、范围及责任,以确保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财务总部为履行职责应设置投资管理中心、融资管理中心、资金结算中心、资本运营监控中心、税费管理中心,财务预算控制中心、财务会计管理中心,建立“统一管理,集中运作,预算统筹,风险监控,绩效考评”的公司化财务管理模式。
二是公司资金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公司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由于点多面广,在资金流转过程中存在许多漏洞,预算管理形同虚设,相应的内控机制不健全,考核力度不够,导致有章不循。今后应
实行收八个统一,统一资金计划,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统一资金调配,强化结算中心功能;统一结算,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行网上银行;统一资金筹措,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统一信息系统,建立高效、快捷的资金管理运行系统;统一考核,完善资金管理评估系统;统一思想,建立健全资金监控体系;统一风险意识,强化资金集中管理意识,树立资金成本,资金风险,资金效益观念。
三是全面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问题。
从加强财务会计基础规范入手,健全审核审计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种违规行为发生,从根本上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解决好会计信息灵、准、及时的问题,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效益。
四是加强项目成本管理。
解决成本观念淡薄,系统环节松散,手段落后,指标不落实的问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施工方案,主要材料集中控制,工程数量控制等,真正提高项目盈利水平。
五是在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公司及各子公司融资形势严峻,采取有效的措施,狠抓增收节支工作,积极应对政策带给我们的不利影响。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我将把这次述职评议作为对我个人支持、监督和帮助的一次极好机会,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团结全体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克难奋进,为推进公司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按照中交二公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和《中交二公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方案》的部署、安排,2009年3月12日至4月27日为学习调研阶段,由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董事长、党委书记孟黔灵牵头,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9名成员带领相关职能部门组成6个调研课题组,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公司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公司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广开言路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提出破解发展难题和突出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以创新精神和务实态度实现公司科学发展。
一、调研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及取得的初步成果
(一)调研分组。按照《中交二公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题目分解表》的要求,由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9名成员带领相关职能部门组成6个调研小组,分别是:
调研一组调研题目是《解放思想,统筹兼顾,实现“传统市场品牌化,新兴市场多元化”,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分管领导程平 汪继泉,负责部门 经营部 市场部);
调研二组调研题目是《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分管领导杨季湘,负责部门 科技部);
调研三组调研题目是《加强勘察设计质量全程跟踪管理,确保公司稳步、健康发展》(分管领导 廖朝华,负责部门 总工办);
调研四组调研题目是《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促进公司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分管领导赵喜安 胡江顺,负责部门 人力部);
调研五组调研题目是《全面推行项目成本预算管理,提升公司赢利能力,促进公司稳步、健康发展》(分管领导周露,负责部门 财务部);
调研六组调研题目有3个:《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的优势,推动公司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分管领导孟黔灵 韩祥林,负责部门 党工部);《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为公司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分管领导 孟黔灵 赵喜安 胡江顺,负责部门 党工部人力部);《提升品牌形象,注重公司“软实力”建设,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分管领导 孟黔灵 韩祥林,负责部门 党工部 总经办 工会)。
各基层党支部、各单位结合本支部本单位实际,围绕主题自行确定1-2个具体调研题目,形成调研报告。
(二)调研过程。在近半个月的深入调研环节,6个调研组紧紧围绕8个调研题目,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调研、重点调研、个别谈话等形式,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及建议。
公司党委在3月18日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后,于3月19日同步启动基层党建工作年度检查与考核,及时对各党支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检查指导。党建工作检查与考核的指导思想与目标要求是摸情况,评先进,找差距,促发展,上水平,并成立了由党委副书
记、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活动办公室主任韩祥林任组长、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综合组和有关部门参加的党建工作考核组。根据《二公院党建工作检查与考核办法》,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在程序上采取以党支部为单位对全体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召开职工大会,领导干部述职,对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进行职工民主测评,与领导班子座谈,对所属单位经营管理工作、党支部工作、群团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对党建基础管理资料进行检查评分、结果统计分析与反馈等操作步骤。考核结果主要用于:帮助该支部、该单位(部门)分析和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及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帮助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析查找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党员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党员先进性意识,摸清职工群众对哪方面满意、哪方面不满意,促进公司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和党群工作上水平。考核组在每个支部职工大会上听取领导干部述职、完成3项指标的量化测评后,分别与各党支部各单位领导班子进行座谈。 在座谈中,考核组和各党支部各单位领导班子结合全公司和该支部、该单位(部门)实际,解放思想,认真查找、剖析存在的突出问题。考核组要求各基层党支部各单位突出实践特色,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突出科学发展上水平的核心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深入调研,认真撰写形成调研报告,带头交流调研成果。截至目前,公司25个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检查与考核进程已近尾声。
4月2日下午和4月3日下午,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赵喜安带队到试验检测公司等单位调研新业务拓展情况,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汪继泉副总经理、周露总会计师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随同调研。试验检测公司、市政分院、桥梁分院、轨道分院、大通公司、岩土公司、三分院等新业务拓展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赵喜安总经理听取了各单位的工作汇报,从经营生产管理制度、今年一季度投标分析、市场信息收集、生产安排及人力资源对策、收款工作、总承包业务拓展(EPC)、资质问题等7个方面,
畅谈了公司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结合项目投标、新业务拓展和各单位实际,阐述了“利润靠设计,规模靠施工”、实现设计院转型、进一步做强做大的发展思路。汪继泉副总经理和周露总会计师就新业务单位人才培养、税收返还、收款问题、项目成本管理等方面谈了他们的看法。
4月8日上午,中交股份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党委常委、副总裁朱碧新率第九调研组一行4人,到公司进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调研。公司在汉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调研座谈围绕“影响和制约中交股份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的主题,侧重于“关于中交股份铁路建设人力资源对策研究”。朱碧新副总裁要求大家解放思想,集思广益,针对公司业务拓展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同时认真探讨中交股份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中交股份对子公司的发展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从二公院的角度看还有哪些方面需要集团的大力支持?在长达四个半小时的座谈中,大家就如何做好战略规划、明确发展思路、拓展市场、开发跨行业专业人才资源、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提高风险防范和管控能力、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履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充分探讨。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孟黔灵从发挥优势,拓展市场,占领高端;提早进行公路建设高潮后的战略规划;股份公司应加强对国际市场及国家产业化政策的研究;人力资源的跨行业跨专业培训;加强对各业务板块的研究,力争各业务板块整合协调,共同发展,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提升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政策及措施的研究等6个方面,畅谈中交股份及二公院的科学发展。公司总经理赵喜安结合调研主题和调研内容,紧密联系公司实际,从人才、市场、整合资源、绩效考评体系、设计院转型等方面,谈及自己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看法。与会人员还紧密结合集团和二公院实际,分析查找了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4月10日上午,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董事长、党委书记孟黔灵带队专题
调研了公司党建工作。公司各单位党支部书记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调研座谈主要围绕三个有关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企业“软实力”的题目展开。大家紧密联系各自单位实际和公司实际,就党支部建设、党员教育、品牌建设等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话题还延伸到市场拓展、完善公司科技创新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此外,调研二组、三组、四组及五组,分别由分管领导带队,调研了公司科技进步、勘察设计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项目成本预算管理。公司两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发挥表率作用,切实履行调研职责,带头深入基层,广泛听取、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带头撰写调研报告,带头交流调研成果。
(三)调研收获。深入调研是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调研的深入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班子调研报告的“深度”,甚至关系到分析检查阶段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和整改落实阶段整改方案的“深度”。公司两级领导班子通过深入基层,广泛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统一了思想,开阔了思路,对影响和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和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创了思想解放的新境界,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存在的影响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中央企业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骨干和中坚,对科学发展全局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2000年前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二公院完成了由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向科技型企业的体制转变,到2005年前后,二公院实现了第二次跨越,各项经营指标、管理水平均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6年后,随着中交集团的组建和整体改制上市,公司也改造成股份制企业,到2008年底,全公司规模
进一步扩大,组织结构更趋合理,工作机制和制度不断创新,管理更加规范和高效,主要经营指标又创历史新高。八年来,在上级党组织、中交集团暨中交股份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建立了现代公司的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有力促进了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但是,特别是通过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调研,我们看到,公司改革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国有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以及人才素质、科技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还存在着不适应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诸多问题;公司总部与分公司的责权利关系、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责权利关系等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规律完善和调整;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实现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中的途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企业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制度和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等。
(一)抢抓机遇、巩固主业、发挥优势与拓展新业务市场、实现公司战略转型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主要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受国家“四万亿投资拉动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影响,今后2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势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会大于挑战。由于机遇的短期性,勘察设计市场攻、防竞争激烈程度只增不减。这促使我们抢抓机遇,力争在这两年有较大增长、有较大突破,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抢抓机遇又促使我们发挥优势,巩固主业,努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将大部分精力、资源投入到公路勘察设计传统主营业务上来,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
但是,从长远科学发展看,国家这次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必然是策略性的、短时间的。站在勘察设计行业的角度看,这是对未来的市场的“透支”,高潮后造成行业勘察设计能力过剩和勘察设计市场的快速萎缩不可避免。因此,我们要审时度势,未雨绸缪,统筹兼顾好抢抓机遇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两大核心任务,坚定推进业务结构调整,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2008年工作会上我们提出“实现战略转型,争取在未来3到5年的时间内生产经营总体规模合
同额超10亿、营业额超8亿,海外业务占20%,延伸业务占总量的40%”的近期发展目标。从我们面临的未来形势看,在海外业务和延伸业务上,由于资源瓶颈压力很大,特别是今年“抢抓机遇”使这两块发展所遇到的矛盾更加突出。
单就抢抓机遇、巩固主业、发挥优势方面来说,我们也存在勘察设计主业“一枝独大独秀”、国内市场还存在“盲点”等问题。
(二)拓展新业务所面临的资源瓶颈问题(资质、人才、设备等)和新业务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过去的一年,在业务结构调整和突破资质瓶颈方面取得了进步,新增业务新签合同已超2亿,同比增长了32%,约占总合同额的26%。同时取得了国家援外勘察设计单位资格名单,获得了检测乙级、建筑甲级和园林乙级资质等。但是,要实现2008年工作会上提出的新业务奋斗目标,还要继续努力。2008年纳入计划的一些资质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影响了市场开拓和份额的扩大,亟待解决的有:地质灾害施工甲级、检测甲级、养护特种施工资质、交通安全设施一级施工资质、轨道交通设计甲级等;项目管理、项目代建和设计施工总承包亟待开发。2008年公司参加了苏州高架桥代建、云南碧云大桥总承包等项目的投标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没有取得突破,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业绩和专门的人才。
在海外业务的问卷调查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合同产值及营业额计算、海外项目到帐率低的影响、海外项目人才培养、海外业务生产模式、海外项目成本控制、国内外生产矛盾、海外项目质量控制等问题。
(三)科技发展基础需进一步夯实,公司科技创新体系亟需建立和完善。从2007年以来,公司在科技创新体系和研发机构设置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模式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公司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科技研发、成果报优、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时间还不长,众多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细化;科研力量分散,规模偏小,设备
相对不足;外部课题数量和研究经费偏少,尤其是国家级的大型科研项目和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的参与度不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还没有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还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和集聚社会人才、知识、设备等优势资源。
(四)勘察设计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亟需解决。公司2008年11月获得了ISO质量管理体系再认证、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对承担的勘察设计项目技术质量全程跟踪管理,并按照QHSE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开展项目检查和自查活动,确保了勘察设计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但是,在基础测量外包后的质量控制、地质勘察、后续服务等方面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基础测量外包,以前基础测量都是由公司内部完成,由于近年来任务重、人员紧张,基本上采用分包的方式,外包后测量质量已出现下滑趋势;在地质勘察方面,近年来公司通过分包完成的项目大多分布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地质勘察成果是路线、路基、桥涵设计的主要依据,其准确与否,已经成为制约公司设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施工反馈回来的主要问题多与地质勘察成果的不准确有关,已引起公司领导和生产单位的高度重视;在后续服务方面,存在严重的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设计代表未经公司总工办和分院批准,不执行公司设计代表管理办法,擅自在现场修改设计,导致出现质量问题,虽已做后期弥补,但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五)高素质复合型、综合型管理和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人才强企”战略亟需得到强化和实施。我们要开拓发展、要保持优势、增加技术储备,就必须突破人力资源的瓶颈。近几年,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深感人力资源的不足,特别是高素质复合型、综合型管理和专业人才匮乏,这是企业在从生产型向技术管理型发展扩张难于展开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开拓新业务,专门人才短缺、技术储备问题十分突出。例如缺乏海外管理运营经验、熟悉主要发达国家技术标准和外语能力的人才;缺乏具备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轨道、铁路等领域的技术、管理人员;短缺岩土、路面、检测、维护的专门人才等等。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面较窄也相当
普遍。此外,传统国企中的“人事管理”还没转变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为本、绩效至上”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
(六)公司成本核算没有精细化,急需建立完善适合公司实际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最终达到降低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近两年,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中交股份关于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的指示精神,公司成本管理不断精细化,预算管理系统也在逐步推广应用,可以说,在公司横向的成本控制方面,涵盖了公司所有生产单位与职能部门,横向的拉伸形成了一套财务成本管理控制体系。然而,从成本的纵向管理上看,在企业的项目预算成本管理方面,还没有一套真正意义上的能够对整个项目生产周期和预期发生关系的相关服务部门进行记录、计量、跟踪和控制的全面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开展项目预算成本管理,其管理内容包括项目成本预测、项目成本预算、项目成本控制、项目成本核算、项目成本分析、项目成本考核与评价几个方面。2008年10月,公司选择了几家有代表性的生产单位和子公司,开展了项目成本预算试点,初步摸索出了适合公司成本预算的模式。研究与推广项目预算管理成本目前的重难点在于:如何制定各个项目预算成本的单位标准。
(七)公司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一些单位领导对企业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全面、不到位;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不健全,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发挥“五个作用”尚缺乏清晰有效的实现形式;两级“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不系统不规范,考核程序、评价体系和选拔程序上有值得完善的地方,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需得到引导和强化。
(八)在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注重“软实力”建设方面还有许多需要着力的地方。过去对品牌形象建设的内涵认识是不足的,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不仅是对公司、工程、科技、专业人才和服务等的宣传。企业品牌形象是企业软实力的外在表现,企业“软实力”主要是指企业的自
主创新能力、人力资源能力、企业文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品牌影响能力等等。软实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核心要素。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智力型企业,多年来,为塑造品牌、信誉而长期坚持的稳健经营、重视科技和诚信服务的理念,在市场中逐步得到认同,开始显现企业软实力的竞争优势;但是,企业软实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把此项工作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要从上至下真正认识企业软实力的内涵和重要性,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其中,使每一个干部和职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建设企业软实力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为塑造公司品牌形象、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贡献力量。
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着实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为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公司两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实践活动是推动公司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公司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和拉动内需形势,抢抓机遇、谋划未来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公司党建工作的迫切需要。要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调整优化结构,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和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改进企业党的建设,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二)修订完善战略规划,明确目标引领发展。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导。步入良性发展的企业必然是战略导向型的,而不是机会导向型的。2009年公司将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经营领域的拓展情况,组建专班联合专业管理咨询公司,结合股份公司发展规划,对公司的现状与发展环境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提出公司3--5年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明确公司发展战
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为公司未来发展明确方向并奠定基
础。
(三)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抢抓机遇促发展。2009年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特别是去年
底和今年初,上下共同努力,抢抓“拉动”机遇,连中大标,为今年做出了很好的项目储备和
资金储备。我们要顺势而进,更上一层楼,确保实现2009年年度目标,同时奋力争取提前实
现“181”(即新签合同额10亿、完成营业额8亿、实现净利润1亿)。目前我们在中交股份
勘察设计板块所处中游的地位与实力规模不相适应,与股份公司发展态势不相适应,我们必须
迎头赶上。
——进一步发挥主业优势,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改扩建、大型隧道、桥梁等方面做强做
大,开发国内新地域市场,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要特别加强项目跟踪和经营、投标力度,确保
全年生产经营有较大增长,有历史性突破,同时为2010年做好项目储备;要解放思想、开拓
进取,解决好生产资源不足的矛盾;要创新技术、管理和工作方法,科学策划、统筹安排,以
人为本,实施激励政策相应增加职工收入,多方激发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面对抢抓机遇、“大干快上”的形势,各级领导要保持清醒头脑,要防控质量、安全
风险,防控市场、分包经营风险,防控财务、资金风险,防控法律风险。乘借国家加大投资之
势,力争应收帐款回笼超亿元,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在新兴业务方面,将延续“借船出海”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合作、分包和申请资
质同步走,突破轨道交通业务;在全行业综合甲级资质、检测资质升甲、轨道资质、地质灾害
处治施工资质升甲、风景园林设计升甲、环境工程资质以及养护施工特种资质等申报方面,采
取必要措施、增加必要投入,一定要重点突破;市政建设、检测养护加固、岩土工程、工程评
估等要重点培育;在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代建等方面,要积极探索寻机突破;在管
理上要进一步研究组织结构、经营布局、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协调管理办法和考核激
励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四)坚持科技创新,提高公司整体技术水平。
——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改革,提高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进一步强化科
技创新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完善目标责任制,使公司全员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使公司各单
位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制度,在广泛调研和已积累的工作经验基础上,
陆续制定和完善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细则和规定。积极
研究国家新的产业、财经和科技规划与政策,力争早日制定并出台公司《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积极营造开放、宽松的科技创新氛围和浓厚的学术环境,加强成果推广应用和宣传力度,提高
公司影响力。
——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科技投入机制,争取更广的科研项目来源。切实保障科技研发经
费的来源,拓宽科技项目申请范围和资金筹措渠道,有效增加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
合,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地参加各种科技项目,扩大科技项目来源面。继续加大公司自主
立项的科技投入,使公司自主科技立项常态化、规范化。
——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力度,加大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积极探索合理、有效和
创新的技术、人才交流方式,加强产学研联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与水平。积极吸引海内外
高层次人才,吸引高校、研究所的高级科研人员、博士后、博士来公司任职和兼职进行技术开
发。争取1--2年内挂牌成立公司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或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等科技
平台。进一步加大对自主创新和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奖励力度,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
企业文化环境。
(五)加强勘察设计质量全程跟踪管理。继续加强勘察设计质量全程跟踪管理,做好设计
前方案审查、设计中间检查、外业验收和设计文件审查,在审查中更新理念,变审查为服务,
变找问题为解决问题;重视基础测量外包后的质量控制,制定和完善基础测量地质勘察外包管
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工程测量和地质勘察的管理工作;强化设计代表的培训和管理,做好后续
服务;研究海外项目质量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
(六)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确保可持续发展。
——人才战略促发展。为缓解公司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确保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要
准确把握落实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尽快填补人才缺口;在招聘引进、培训使用、分配激励和选
拔淘汰等环节上,建立系统配套、简单易行、实践有效的规章制度;构建公司核心人才、复合
人才、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岗位人才库,优化人才管理模式,加大公司高层次复合人才培养工作
的推进力度,努力将人才战略落到实处。
——制度健全稳队伍。制定实施《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员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继续加强全员培训与开发力度;围绕公司发展战
略,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创造“学习型企业”,加大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探索
员工工作激励机制,为员工设定短期、中期、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侧重于研究通过深层激
励的方式来充分挖掘各种类型员工的潜力,使其价值最大化。
(七)从制度建设、技术支持、人员保障等方面着手,争取公司所有规模新项目推行成本
管理。2009年,从制度建设、技术支持、人员保障等方面着手,争取公司所有规模新项目推行
成本管理,即成本预测—预算—控制—核算—分析—考核与评价的全过程管理。通过推行成本
管理,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成本预算和控制意识,促进财务核算的精细化,最终达到降低成本,
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目的。
——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建立适合公司《成本管理办法》、成本管理操作流程以及成本管
理的检查监督机制;在技术支持方面,结合2009年集团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契机,与软件
供应商一起,定点开发适合公司需要的成本管理控制软件;在人员保障方面,建议各独立核算
单位成立以行政负责人牵头的成本管理领导小组,财务部将挑选最优秀的人员协调、指导各单
位的成本管理工作,公司所有的财务人员都必须加强学习,系统地掌握成本管理知识和操作技
能。
——在具体操作上,要找几个大型的项目“贯穿做”,选择一些单位“推广做”,以前的
项目“督促做”。
(八)围绕中心,发挥优势,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和企业“软实力”建设。
——融入中心,发挥优势,为全面完成经营管理目标保驾护航。公司两级党组织要进一步
深刻理解政治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准确定位党组织政治核心的深刻内涵,破除形而上学地、片
面地理解企业党建工作的错误思想和做法,站在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高度,以改革创新精神,主
动研究经济工作,组织好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认真思考和解决企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
譬如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组织优化、管理提升、防控市场
风险等方面。
——继续深入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当前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对领导干部精神状
态和领导企业科学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组织要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能
力素质,作为事关企业成败的战略任务。要继续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扎扎
实实地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公司所属基层单位领导班子,也要按照“四好”标准开展
创建活动。公司党委将进一步细化“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与经营绩效考核配套,严
格进行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完善考核程序和评价体系。
——凝心聚力,着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党委要以文化项目建设为依托,
展示企业形象,凸现企业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宣传、贯彻中交股份企业文化规范性文件,注重
中交股份公司“视觉识别系统”和“企业文化手册”的落地生根。要继续以文明创建为载体,
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在“中交二公院”品牌的大旗下,构筑工程、技术和人才的“三大品牌”,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继续遵循围绕重点工程项目品牌,在核心竞争力和公司凝聚力上做文章,
加大对山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改扩建、海底隧道、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等有影响的项目和人才
的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团队和品牌员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重视经营文化、服务文
化的研究,重视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2009年公司文化建设和品牌宣传工作,主要有荣誉室的
设计装修、中国大陆海底第一隧——厦门翔安隧道的宣传策划和《二公院》报的编辑出版等。
关于“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提高学生会计操作能力”的
调查研究报告
安徽省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 王剑平 谢树方
一、调研的目的与意义
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位于“黄山脚下的明珠、红楼梦中的府地”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县(市)之一的宁国。创建于1985年,系国家首批重点职高,安徽省“三重”建设学校,安徽省规模最大的职业中学,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四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近五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连续六年招生数位居全省第一。被人
民日报、安徽日报誉为“皖东南人才培养的摇篮”。
2003年人口不过38万的小小宁国市,国内生产总值猛增到46.5亿元,财政收入达4亿元,均比1990年翻了三番,连续四年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省十强县市之首。近年来,宁国市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突破口,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形成了区域经济特色化、产业体系链群化、企业产品名优化、运行机制规范化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2005年,全市共有民营企业1108家,注册资本25446万元,从业人员24561人。年产值500万以上规模的民营企业达到103家,亿元企业1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8亿元,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7%,出口占全部出口的100%(宣城日报4月12日讯)。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有壮大的发展趋势,而会计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相关行业也随之发展,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这为我校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许多潜在的机会。然而,我校的财经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财经类用人要求有差距,没有适应职业中学生源素质的层次,没有考虑企业所需要的会计人员的具体要求,没有新的教学目标和手段保证教学质量,造成财经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不能胜任企业财会类工作。财经类毕
业生的就业前景变得严峻,我校财会类专业的发展受到挑战。
基于此认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学生实际开设课程,切实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生会计操作能力,为我校财经类专业教学和财经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供建议
和可行性对策,使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课题的研究的理论依据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8月24日)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基础”。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明确提出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
点之一。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一方面,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要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
都要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1.3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世界上职业教育最有成效的是德国。德国中职专业人才在社会上很吃香,就业形势大好,待遇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德国有效的职业教育,德国在职业教育(包括财经类教学)中根据市场调查结果主要采取:四步教学法、引导提示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并对“双元制”职教进行对策调整,着重提倡通才教育和专业化教育,为现任教师创造继续教育的项目和机会扩展传统“双元制”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提高了中职学生的就业率。我国上海、广东的职业教育大多借鉴德国的教育模式,同时也参考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中职教育方法。广州市的中职学校拥有相当一批高水平、高仿真的实训中心,学生可以进行高度仿真的模拟训练,练就一手过硬的手艺,通过三年的“上学如上岗,上课如上班”的模拟训练,毕业时能达到“零距离就业”的要求。同时,广州绝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都引进校企合作办学,实行人才“订单培养”,这让学生在就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上这些都可以为我校财经专业教学和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供经验。
二、调研的内容、方法与安排
我们这次的调研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和形式:
1 会计就业市场的现状
1.1 会计人员队伍结构
1.1.1 会计人员分布: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
1.1.2 会计人员学历结构:本科、专科、中专所占比例等。
1.2 会计就业能力需求
1.2.1 会计课程与知识的适应状况:学生以前所学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对就业有用程度、应该加强专业理论课还是技能
的学习。
1.2.2 会计就业实用技能需求:从事会计应具备的实用技能。
1.3 就业人员的素质需求: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素质需求情况,包括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能力素质,学校需要
加强的职业思想教育与基本能力。
1.4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就业市场趋向
2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教学状况
2.1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状况:学历结构、双师队伍
2.2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学情教法状况
2.2.1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理论教学:教学方法、课程设置。
2.2.2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技能教学:技能教学状况、教学实训硬件。
3 调查形式
3.4.1 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了解会计就业市场的素质和能力需求、会计教学需求。
3.4.2 走访: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学生素质状况与专业、课程开设的需求意向。
3.4.3 参观:参观考察,了解企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基本信息。
3.4.4 资料:收集分析相关企业的用人与人员专业素质信息。
4 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5年1月下旬??10月中旬
4.1、分散走访当地部分企业;
4.2、分散开展部分在校财经学生、部分往届财经毕业学生的问卷走访调查;
4.3、形成子课题和总课题报告。
第二阶段:2005年11月??2007年12月
4.4 研究探索财经专业教学改革,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提高学生会计操作能力。
4.5 课题的总结分析。
三、调研的过程与分析
1 调查的过程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首先于2005年4月份在04级财经(2)班指导进行了部分会计技能操作训练,然后对学生进行了“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技能教学”学情教法调查;先后随机抽取我校90级至02级财经毕业学生18人进行跟踪调查问
卷;同时走访了部分企业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会计人员结构及需求状况。
2 会计就业市场的现状
1.1 会计人员队伍结构
富阳市共有人口62万,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1.6亿元,财政总收入17.6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8位。2004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78亿元。富阳现在职会计人员中,约36.07%的人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企
业工作,在民营企业中占51.75%。其学历结构见下表:
注:本表根据富阳市财税局会计管理科相关资料整理。(来源:网络资料)
宁国市目前没有查找到类似的相关资料,但宁国市与富阳市有可比之处:经济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快速壮大。曾经是全国百强县(市)的宁国市有人口38万。近年来,宁国市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突破口,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形成了区域经济特色化、产业体系链群化、企业产品名优化、运行机制规范化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猛增到46.5亿元,财政收入达4亿元,连续四年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省十强县市之首;2005年,全市共有民营企业1108家,注册资本25446万元,从业人员24561人;2006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8亿元,财政收入8.9亿元,新增私营企业321家,新增个体工商户2023户,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1家、亿元企业3家,民营经济创造了79%的国内生产总值、81%工业增加值、90%社会销售总额、71%税收和100%出口总值;2007年,预期国内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增长18%以上,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增长16%以上,力争新增民营企业300多家,其中新增规模企业30多家,亿元企业4至
5家。(来源:2006年宁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1.1.1 会计人员分布。富阳现有在职会计人员中,约36.07%的人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企业工作,在民营企业中占51.75%.;本次从90级至02级财经专业毕业学生随机抽取调查,取得18人资料数据:18人中就业分布在事业单位3人,占16.67%;银行1人,占0.56%;私营企业11人,占61.11%;其他3人,占16.67%。从中可以看出,职业中学的会计
专业学生毕业去向主要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也需要大量的从事基础核算的会计人员。
1.1.2 会计人员学历结构。对富阳市在职会计人员的结构作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多达42.21%的在职会计人员为中专学历以下层次,大部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较低或没有专业技术职称。5882位会计人员中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的仅3人,具有中级会计师职称的也不过205余人,具有初级会计师职称的为1279人(其中助会528人,会计员751人) ,其余4007人不具备任何会计专业技术职称,仅凭会计上岗证从业。虽然近年来会计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下问题;同时也说明,会计专业高等教育虽然对职业中学会计教育有很大的冲击,但民营企业依然需求大量的从事基层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事务管理等工作人员,这就为我们职业中学会计专业提
供了就业市场。
1.2 会计就业能力需求
1.2.1 会计课程与知识的适应状况。学校“就业市场调研报告”表明学生认为自己的知识技能上能够很快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占58.9%,同时,认为自己知识技术不能适应的占31.6%。认为自己知识技能 “一般”的占75.8%,“面窄单一”的就占15.7%;在“学生以前所学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对就业有用程度”的调查中有43%的实习生认为“很少有用”,
有30.5%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有58.9%的实习生认为可以理论技能“兼学”。
会计专业有其独特性,必须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在90级至02级财经专业毕业学生随机抽取调查,取得18人的调查资料数据:工作与财经专业对口的有12人,66.67%;有联系的2人,占11.11%;完全无关的4人,占22.22%。18人中认为语文用的着的占55.56%,数学用的不多的占44.44%,英语用不着的占83.33%;因受就业与会计专业无关的学生数据影响,但认为用的着的,基础会计仍然占66.67%,统计原理占55.56%,计算机基础占72.22%,财务会计占66.67%,
成本会计占55.56%。从中可以表明会计基础知识、实务理论知识在会计专业课程中占有极重的位置,是从事会计工作的
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
1.2.2 会计就业实用技能需求。对历届会计专业毕业学生调查认为从事会计需要的实用技能:珠算占100%;点钞占100%;书法占94.44%;会计电算化占100%;会计模拟实习占88.89%;文字处理占100%。说明我们的会计专业不仅要重视会计
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要加强会计技能的教学,提高会计就业能力。
1.3 就业人员的素质需求
学校“就业市场调研报告”表明企业用人素质意向情况: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素质需求上强调“能吃苦耐劳”的占50%、“好管理”的占35.7%,要求学生是“技术与能力都过硬”的占42.9%,提出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思想教育”的占64.3%,企业最看重的是“员工职业思想素质”占78.6%。会计专业是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对历届会计毕业学生调查认为会计人员就业素质需要:职业道德占100%;事业心与责任感占88.89%;专业业务知识占88.89%;协作精神占55.56%;
吃苦精神占66.67%。排在前三位的是职业道德、事业心与责任感、专业业务知识。
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既要注重会计理论知识的教学传授,又要加强操作技能能力的培养指导,同时还须着重
加强他们的思想素质培养,尤其是吃苦耐劳、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教育。
1.4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就业市场趋向
对富阳市在职会计人员的结构分析不难发现,多达42.21%的在职会计人员为中专学历以下层次,说明我们的职业中学会计教育有其合理的必要的就业市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对会计人员的学识水平和素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但会计高等教育毕业学生的就业心理、工作环境、劳动报酬等原因,促使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将会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管员、银行出纳、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就业岗位推向了中等职业教育,为中等会计人才的渗透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2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教学状况
2.1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状况
我校现有会计专业教师8人,均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3人,中学二级教师4人,“双师型”教师4人占50%。学历水平符合职业教育要求,且多数长期从事会计专业一线教育,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双
师型”队伍还较薄弱,实践经验不足。
2.2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学情教法状况
2.2.1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理论教学状况。对我校04级财经(2)班学生进行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技能教学”学情学法调查调查表明:70.59%的学生愿意将来从事会计或会计相关工作,67.65%的学生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64.71%的学生不喜欢老师“满堂灌”的方式传授理论知识,88.24%的学生喜欢讲授知识和练习结合的方式,91.18%的学生喜欢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进行会计技能训练。我校虽然也提出会计教学改革,但实际会计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满堂灌”,理论传授??课后练习??理论考试,课程设置多而杂,学生生源素质的下降,导致理论掌握不够,
技能基本不会,教学茫然无措的局面。
2.2.2 职业中学会计专业技能教学状况。对我校04级财经(2)班学生进行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技能教学”学情学法调查调查表明:91.18%的学生认为会计技能教学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85.29%的学生认为会计技能训练能提高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97.06%的学生认为从事会计工作应加强会计技能教学,同时有58.83%的同学选择了“开卷,注重会计操作技能”的考核方式。对历届会计专业毕业学生调查100%的认为我校会计专业“理论课多,实训少”。财经专业是我校的传统和骨干专业,创办至今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中等会计专业人员,很多同学成为企业的会计骨干、财务负责人、经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为高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学生,但至今会计技能教学没有纳入正常的教学轨
道,没有财会模拟实训室。
四、讨论与思考
调查研究表明,一方面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需要大量的具有娴熟技能的会计核算员、银行出纳、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职业中学会计专业毕业生生源素质的下降,理论知识薄弱,会计技能生涩,难以对口就业,近几年会计专业对口就业不到10%。而事实上70.59%的会计专业学生愿意将来从事会计或会计相关工作。影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问题主要是: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教学目标不具体明确,专业操作技能水平偏低,自身特长不明显,对社会企业了解不够,就业素质偏低,不符合会计就业的
职业能力和岗位技术。就业市场与会计教学、学生就业愿望之间的矛盾,给我们带来了思考、探索,也给我们带来了机
遇。
1 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准确定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会计人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中国会计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会计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92年完成了我国会计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随后又发布并实施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标准体系;先后修改和制定了《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规,使会计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1.1 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做会计的”,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第二种是“查会计的”,包括注册会计师和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第三种是“管会计的”,也就是总会计师。
1.2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从事基层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事务管理等工作。其岗位层次为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员、仓储核算员、车间与柜组核算员、业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管员、出纳、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因此将中等职业中学会计教育定位于培养“做会计的”。
1.3 中等职业中学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收银、出纳、会计、成本核算等技能型、应用型会计及会计电算化人才。
1.4 中等职业中学会计专业就业去向及就业岗位群:从事企事业单位的出纳、结算、制证、记账、编制财务报告及纳税申报等专业技术工作;从事企业仓储核算员、车间与柜组核算员、业务核算员、收银、统计员等相关经济工作。
1.5 加强市场调研,结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不断调整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结合、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岗位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强职业能力、岗位技术培养的同时向相关专业拓展。 2 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做会计”这一教学目标加快会计课程体系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改进完善教学方法,切实提
高会计操作技能,提升职业能力和岗位技术
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做会计”这一教学目标,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收银、出纳、会计、成本核算等技能型、应用型会计及会计电算化人才,必须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会计课程体系,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1 围绕“做会计”,培养技能型的会计人才,确定职业能力和岗位技术的“宽基础,活模块”培养模式。会计专业既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娴熟的实用技能,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目标模式,“宽基础”为基础培训阶段,主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的通用的专业知识、基础技能和普通文化课知识。“活模块”为模块化培训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学
生个人、企业的岗位需求选择相应的培训模块,传授相关的职业知识和岗位技能。
2.2 依据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改革会计课程体系设置,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会计专业核算岗位化的特点,应大胆地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广泛推行的模块式教学模式,使岗位工作能力模块化,深层次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应注意理顺专业课程之间、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与层次,以模块式的教学基本要求与教材作为构建模块式教学的重点。按照“宽基础、活模块”设想,将财经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分成四大模块:会计
基础模块、会计技能模块、会计(岗位)实务操作模块、辅助模块。
2.2.1 会计基础模块。是会计专业学习模块的基础。本模块主要开设《基础会计》、《计算机应用基础》两门课程。《基础会计》课程是学习财经专业模块的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模块进行会计电算化模块核算的基础。
2.2.2 会计技能模块。加强职业能力,强化岗位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优势,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模块
分为珠算、会计电算化、点钞技能、财会书法部分、记帐技能。
2.2.3 会计(岗位)实务操作模块。会计(岗位)实务操作模块是会计专业教学的核心。本模块应结合会计核算主要岗位设置模块课程。在课程设计上,不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应加强知识的职业能力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学
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
会计(岗位)实务操作:出纳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往来款项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费用
核算岗位、销售利润核算岗位、税金核算岗位、总账报表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
初级会计模拟实验:初级会计实务操作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该模块的教学以企业会计实务(特别是小企业会计实务)为例,完成会计原始凭证的审核、记帐凭证的填制、会计帐簿的登记、产品成本的计算以
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同时要求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相关软件(如:金蝶、用友等)的运用。
2.2.4 辅助模块。本模块课程是必要补充,包括财经法规基础知识、统计基础知识、税收基础、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同时应注重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结合,要求财经专业的全体学生必须参加会计上岗证、会计资格证、电算化合格证的考试。实行 “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的多证书制度,使学生在上岗前就具备多种资格,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3 按照“宽基础、活模块”设想,依据财经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四大模块,加强适应职业能力和岗位技术培养要求
的校本教材的开发。
现行财会专业所使用教材《企业会计》以会计要素为主线而编写形成的。该教材体现了内容规范严谨、系统性强的优势,同时,其内容也基本适应了我国应试教育中教师“教”学生“学”的基本需求。但是,《企业会计》教材在当前形势下也存在着诸多弊病:一是内容过于拘谨,;二是过于重视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三是
无法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展开针对性地培养。
2.3.1 校本教材的开发,重点是会计(岗位)实务操作模块。在保留原有《企业财务会计》教材合理内容基础上,从会计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每个会计工作岗位任职人员所需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行调研、构思和编写。同时,教材
内容必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意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2.3.2 将企业会计按照实际工作划分为十个工作岗位,按会计岗位编写开发实用的校本教材。主要岗位包括:出纳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往来款项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费用核算岗位、销售利润核算岗位、
税金核算岗位、总账报表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
2.3.3 校本教材内容编写基本要求。削减一些不常见或次要的业务核算,突出对主要业务核算原理分析和判断,能够
帮助授课教师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4 校本教材基本框架。第一部分是阐述相关会计岗位主要职责,在会计工作中所处地位以及对该会计岗位工作的特殊要求;第二部分是相关会计岗位实务,它分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介绍、岗位所涉及的会计凭证、使用主要会计科目、主要核算账户和账簿介绍,主要业务核算,会计核算情景案例;第三部分是课后阅读材料(主要是教材中涉及铺垫
性知识介绍及会计工作相关法规)、实务练习题和实验题。
2.4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注重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实训相融合,提倡会计案例教学方法。会计专业教学方式改革中应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融合,将”帐、证、表“灵活运用贯穿教学中。如介绍货币知识内容,可将这一内容调整定位为出纳岗位案例教学,搜集资料,利用有关的现金支票、转帐支票、银行结算单等,分析讲解帐户的设置运用、帐簿的登记、结帐、银行存款余额的核对、银行调节表的编制、点钞技能的运用等进行演示指导;仓储核算(或物业管理员)岗位,提供相应的原始入库单、领料单指导学生进行填制、登记仓库保管帐、对帐、结帐等。让学生在动手中充满
兴趣,去学去做掌握相关知识,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2.5 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考评,完善调整考核体系及方式,正确导向学生的学习态度,切实提高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
2.5.1 对于基础知识,可以实行闭卷考核;同时加大会计岗位技能考核。专业实务技能,结合岗位教学目标的分解内容,确定分岗位技能进行考核,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技能操作中,实行开卷形式,设计一套简单的实训题型,如出纳岗位,给定资料、单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帐证表的操作;仓储核算、成本核算也可如此;对于选修课,开卷考核
自学完成,以便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
2.5.2 建立等级化的评价体系,强化操作技能的考核。如珠算的定级考试采取等级制。但财会专业中存在大量的集操作和智力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而且多数侧重于智力技能,例如:算账、记账,涉及面广,对于它们的考核不能只重结果,更应注重过程考核。规范性和准确性是其评价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必须评价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态度。指导教师要注意观察与了解,应客观地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通过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独立性等方面综合评价每位学
生的技能操作实训成绩。
2.6 大力宣传国家“持证上岗”的导向,增设考核会计电算化证、珠算等级证书,实行 “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的多
证书制度,使学生在上岗前就具备多种资格,毕业时能达到“零距离就业”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建立财会模拟实训室,大力加强会计专业教学设备和实训耗材的投入,保障会计技能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和岗位技能
3.1 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一方面,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财会模拟实训室是保证会计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基本工作技能、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
所。要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实训设备是硬件条件,是实施实训教学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3.2 学校应规划制定财会模拟实训室建设方案,并予以实施,建立正常的经费来源渠道并逐步完善,将会计技能教学
没有纳入正常的教学轨道。
3.3 会计专业教师应根据“宽基础、活模块”培养模式,研究建立仿真的会计凭证资料库;营造仿真会计工作环境;使用以企业真实业务为原始依据的仿真业务信息资料;设置“银行”、“税务”、“客体企事业单位”三个客体机构。
按照会计技能模块、会计(岗位)实务操作模块加强技能实践教学。
4 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推进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技能训练能力等“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4.1 “兴教之道在于师”,教师乃教育之本,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要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大力打造“双师型”、“一专多能型”的专业课教师队伍,使专业课教师队伍的结构、比例趋于完善合理;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教学与市场、行业接轨,建立一支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思想正、义务精的专业
课教师队伍。
4.2 学校要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认定我校的“双师型”教师,颁发证书,对于获得“双师型”教师证书的
教师给予一定奖励与政策倾斜。
4.3 鼓励教师业余自学、校内实践,考取与所教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资格;专业教师每两年至少有两个月以上时间下企业挂职锻炼或到企业等实际工作部门兼职,熟悉现行法规政策及相应的会计处理,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增长实践才干;支持鼓励教师在进行参加教师继续教育的同时参加会计继续教育,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因此,我们应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学生实际就业的岗位技能需要开设课程,切实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生会计操作能力,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
竞争力,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服务。
安徽省宁国职高“以就业市场为导向 提高学生会计操作能力”课题组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管理调研报告
会计司 郜进兴 朱琳 韩冰
2003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我们赴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就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听取了政府部门、行业自律组织、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等来自不同层面的行业监管者和参与者的声音,广泛收集了各相关方面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管理、特别是涉外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深入了解了广东省及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现状,并获得了多家有代表性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关内部管理运作模式、企业文化建设等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的对象及形式见附录)。
一、 广东省、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现状
(一) 广东省(不含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现状
广东省现有257家会计师事务所,其中合伙制88家,有限责任制169家,另有分所18家。涉外会计师事务所3家,4家事务所具有证券从业资格。共有注册会计师3300名,其中114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业人员约7000人。全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收入在8亿元左右。
(二) 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现状
深圳市自95年以来未新批准设立过会计师事务所,现有66家会计师事务所,其中合伙制45家,有限责任制21家。4家事务所具有证券从业资格,其业务收入约占深圳地区事务所总收入的40%,为100多家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约占全国证券业审计收入的10%。共有注册会计师1300名,其中240人担任合伙人,110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深圳地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收入在4亿元左右。
二、 涉外管理的有关问题
(一)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
1.合作所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及贡献
为适应深化经济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自1992年批准了第一家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在当时国内事务所处于初创阶段、从业人员执业技术、执业理念和执业质量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合作所对于改善中国投资环境、吸引国际资本、培养中国注册会计师人才、培育中国会计市场、建立国际通行的会计和审计规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外合作事务所的合作外方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较强的商业意识,拥有完备的国际信息网络系统和丰富的财务资源,整体优势较强,品牌效应明显,加之事务所的内部风险管理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从业人员道德素质、敬业精神也普遍比国内事务所的从业人员高。因此,境外事务所以合作所的形式准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内事务所在管理水平上的提高。
2.合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合作所经过10多年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中外合作”名存实亡、合作双方权责利不对等
目前合作所的法人代表多数由外方出任,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总经理基本由外方主导,合作所几乎完全由外方控制,中外双方合作地位不对等,并未体现“中外合作”的精神。在与国际事务所的合作中,一些合作中方感到国际所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合作所中享有控制权,合作双方的工资待遇非常不平等,办所理念上的差异使得合作双方在财务上各自为政,业务上各行其是,最终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柏德豪信德会计师事务所的终止就是例证之一。
此外,审计项目多由外方人员负责,但签字会计师是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中方人员,行政责任只能由中方人员承担,尽管机构可以承担民事责任,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追究审计报告民事责任的具体规则,外方还不存在民事责任风险。
(2)本地化进程缓慢
在世界范围内,国际所进入各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市场的方式和本地化进程均各不相同。例如,国际所在进入欧洲市场后人员和资本方面均保证了本地化,而在拉丁美洲和阿拉伯设立分支的国际所则始终由外方控制,设在日本、韩国的国际所先由外方派驻合伙人,此后外方逐渐退出,现已实现了本地化。据被调研的国内合作所介绍,合作所内部一般也设计了本地化计划,外籍和香港的合伙人比例在逐渐减少,外籍、香港与本地合伙人的待遇越来越接近,一些合作所的经理级人员已经基本实现本地化。但就现有情况,合作所仍普遍存在本地化进程缓慢的问题。
(3)享受超国民待遇
国内事务所普遍反映,我国现有法规给与了合作所和国内所不平等的待遇,事实上,合作所在政策上享受了超国民待遇。例如,合作所实行“机构”出资,而国内所必须是个人出资;按照WTO承诺,外方合伙人可以不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享受税收优惠;以国际总部购买职业保险为由,不执行提取职业风险基金和购买保险的行业政策;广州市物
价局新出台的《关于规范和整顿中介服务收费的通知》,规定了国内事务所执行审计业务的最高收费标准,但对合作所则不作任何限定;等等。据合作所介绍,合作所内部均聘有律师,专门研究中国法律,可以随时应对国内的法律环境变化。例如,即使政府制定政策要求事务所的出资人或合伙人必须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合作所也会通过设置内部合伙人等方式规避其影响。
此外,合作所还几乎游离于行业监管之外。例如三家合作所在广州设立的分所联合抵制广州注协的业务检查,从不参加注协要求的业务报备,并建议报备时只上报客户名单即可;其工作底稿往往用铅笔书写或者仅有电子底稿,主要考虑防止泄露客户的商业秘密和本所的技术秘密。当然,这同时提醒我们研究报备制度本身是否合理的问题。
(4)存在威胁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隐患
事实上,会计信息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某些金融信息应属国家机密,但当前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都已牢牢把握在合作所的手中,唯有深发展由鹏城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这样是否会造成金融信息的外漏是业内深表担忧的问题。
3.合作所管理的相关建议
现有的几家合作所已经实质上为外方所控制,鉴于《公司法》和WTO谈判的承诺,现在已经很难终止现有的合作所,合作所终止经营的唯一办法就是合作双方自愿解散。国际所进入中国市场后,许多原来由国内所提供审计服务的跨国公司业务被合作所承接,市场竞争加剧。国内事务所不反对国际所进入我国注册会计师市场,但呼吁能够与它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市场选择。
(二)国际所在中国境内发展成员所的有关问题
1.发展成员所的目的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加入某个国际事务所,成为其联系所或成员所,主要意图是使本所的业务水平达到国际标准,同时为事务所的生存考虑,可以享受国际化的资源配置,
承接其在中国境内的延续客户。法律上,由于成员所较为松散,与合伙制有本质区别,即使一家事务所出现问题,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也不会牵连到其他成员所。国际所总部一般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召开国际会议等方式对其成员所在业务上予以指导,但不会干涉各成员所的内部管理。成员所可以承接总部在国内客户的延伸业务,即海外公司在中国境内投资实体的审计和咨询业务,并往往被要求按照总部的审计程序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总部通过派员复审等方式保证服务的质量。
国际所发展成员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为其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延伸服务,它们放眼未来,看准了中国大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市场,希望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多的业务收入;之二是许多国际所真正把注册会计师行业看作其一生经营的事业,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世界范围内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
成员关系的结成是一个互选的过程,双方一般要考虑对方的规模,尽量避免受对方控制。被访的多数成员所表示,由于四大与国内所的规模差距悬殊,一般会转而考虑四大以外的“十大”或其他国际知名事务所。国内所可能选择同时成为一家国际所和一个区域联盟的成员所,且不妨碍其与国内其它事务所整合,互为成员所关系。
2.管理意见和建议
成员所普遍认为确立成员所地位不必经财政部门审批,也没有必要对吸收成员所的国际所的条件作出规定,因为成员所关系的确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自由选择,是互惠的体现。如果仅经过备案程序,并附有正式文件,成员所会有被官方认可的感觉,由审批改为备案的做法还可以避免原办法阻碍中小型事务所成为成员所的弊端。
(三)临时执业和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常驻代表机构管理中的问题
1.临时执业及常驻代表机构的业务来源
一些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境外的客户将其子公司或下属工厂设在中国境内,为保住客户,这些事务所通过申请临时执业,对客户在国内的延伸机构进行审计,审计依据是客户总部所在地的会计准则,审计结果将与客户总部的情况汇总,并为境外委托人出具审计报
告。常驻代表机构则为在国内开办公司的境外客户提供税务咨询和会计咨询,例如需要缴税的税种、各项税费的账务处理、如何遵循国内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编制报表等。
2.管理建议
实际上,香港和台湾的会计公司在广东省已设立多家机构,一般以咨询公司的形式设立,尽管实质上执行临时审计业务,但并未按照现有法规提出申请。由于临时执业与境内注册会计师业务不发生冲突,最终审计报告仅为境外的股东提供,被访者普遍认为财政部门没有必要对临时执业进行审批。对应地,国内的注册会计师前往香港执行临时审计业务同样无需作任何申请或登记。
三、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行业外部环境问题
1.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错误认识
近年来,国内证券市场不断爆发会计造假案件,美国安然事件雪上加霜,这些都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下降,行业面临诚信危机。被访者呼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管部门应树立整个行业的形象,对外推广行业,做出正面宣传,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声誉,扭转社会上的错误认识,使公众达成这样的共识,即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高素质行业,应取得与其承担风险对等的收益。在行业内部,主管部门则应加大监管力度,严惩行业的害群之马。
事务所普遍反映,当前审计报告的使用环境太差,会计报表使用者并未认识到审计报告的作用,审计委托缺少真正的委托人。例如,政府部门作为审计报告的重要使用者,往往并不重视审计报告的作用,仅将其作为例行检查中的申报材料之一,审计意见类型对政府的行政行为没有任何影响,审计报告已形同一纸空文。企业因此同样忽视外部审计的作用,不同客户委托审计的目的区别很大,有些是为了应付政府部门的年度审查、有些是为了干部离任、有些是为了企业上市,而出资人为评价企业管理人员业绩、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委托的审计则寥寥无几。社会上甚至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即越是受到处
罚的所,越会吸引更多的审计业务。委托人对审计服务的价值认同也与注册会计师的期望相差甚远,直接导致企业在审计过程中压价、不配合等行为,一单审计业务有时只付50元。
2.资格林立,存在行业壁垒
我国现阶段,经济鉴证类行业仍然存在行业壁垒,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中介机构过杂,不断蚕食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据反映,国家税务总局近期已下发文件,规定只有税务师事务所能够承办税务代理业务,并开始鼓励独立设所,从事税务服务,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范围和收入。而且,经济鉴证类业务的资质过多过杂,例如国土局的土地评估资格、建委的房产评估资格和工程基建审计资格、注册税务师资格、资产评估师资格、法院的司法鉴定资格、外汇管理局的外汇审计资格等,注册会计师为扩大业务范围疲于参加各种资格认证考试。被访者建议促进不同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例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的组合,提倡一师多能、一所多用,鼓励事务所扩大规模、多元化发展。
3. 外部干预严重
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独立、客观、公正地执业,仍然受到一些外部干预。例如,某事务所为拟上市公司出具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因此给该事务所压力,欲要求其改变审计报告类型;再如,一些使用审计报告的政府部门无视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强令事务所修改经规范的审计报告格式,甚至为了符合内部要求,强令修改审计报告内容,事务所在验资报告中披露企业投资人与实际缴款人不同的情况或为尚未开业的企业出具带有说明段的审计报告时,工商部门均提出异议,并要求事务所修改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回扣问题是行业内部心照不宣、令监管部门头痛的棘手问题,它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扰乱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风气。据业内人士介绍,回扣的比例高达业务收入的40%至60%。政府部门利用行政权力索取回扣、委托人错位等均构成了回
扣问题的根源。监管部门普遍反映对回扣问题难以管理,原因如下:
(1)手段隐蔽
当前一些政府部门利用行政权力向事务所索取回扣的现象特别严重,他们往往采用较为隐蔽的方式,暗示企业委托指定事务所审计,具体手段包括召集事务所或企业座谈、发放无署名的材料、在企业递交审计报告时百般刁难、对未委托指定事务所审计的企业查账等。由于在整个过程中很少留下文字证据,令行业监管部门很难处理。
(2)账务处理符合有关会计法规
会计师事务所在收到审计业务收入时一般全额入账,并将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奖励发给相应的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再将奖励中的回扣金额直接支付给对方,因此,整个过程的账务处理符合有关会计法规,没有逃税行为。
被访的行业监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均表示出对回扣问题的强烈反感。广州注协监管部称要将工作中70%的精力放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上,这些部门包括原外经贸厅、银行、法院、公安、工商、资产管理公司等。会计师事务所也较为矛盾,往往有身不由己的感觉,一方面被指定提供审计服务的事务所业务收入有所增加,但另一方面事务所的公关成本也同样增加。被访者一致呼吁财政部尽早会同有关部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回扣问题进行彻底清查。
3.多头监管,重复检查,事务所负担过重。
据受访的事务所反映,它们一年中要接受包括审计署、证监会、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局、专员办、注册会计师协会、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甚至物价部门等的重重检查,检查内容存在着交叉重合。但同时,行政监管面太窄,存在着盲点。具体体现在行政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大型企业和事务所,中小型的事务所往往成为漏网之鱼。
一些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反映,它们目前面临的主要还是生存问题,社会各界包括一些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仍然存在误解,总觉得这是一个不必付出过多努力就可以挣大钱的行业,将注册会计师列入高收入阶层,但从未考虑到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服务
(二) 行业内部管理问题
1.事务所规模与数量
被访者普遍认为,根据《行政许可法》,应放开事务所的设立审批,允许任何符合条件的事务所进入注册会计师市场,但主管部门应提高准入门槛,控制好事务所的规模和数量,同时要确保监管到位,由市场决定事务所的退出。而且,事务所准入的放开应与市场放开同步,政府不应设置各种羁绊,使大块市场资源被少数事务所享有。
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反映,目前事务所准入的条件过低,事务所已经有向小、散、滥发展的趋势,广东省地级市的会计师事务所因人才流失、国有企业减少、业务缩减等原因,也有逐步萎缩的势头,而做强、做大、做出品牌才是事务所发展的正确方向。一些规模较大的国内事务所感到执业环境不容乐观,上有实力雄厚的国际合作所垄断,下有中小型事务所逼抢业务,一些大所的所长收入甚至不如小所的所长收入高。
2.事务所执业水平低、内部管理薄弱
现阶段,国内的事务所审计水平仍然较低,内部管理薄弱。注册会计师队伍整体政治、业务素质欠缺。一些事务所的领导风险意识不强,目光短浅,只重眼前利益,导致许多短期行为的发生,一些内控较差的事务所则无视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通过缩短外勤时间、减少审计程序来降低审计成本,不负责任地出具审计报告。由于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事务所内部的治理结构和管理都较为混乱。加之在事务所改制、上规模上水平过程中难免出现拉郎配、政府硬性合并的情况,其种种后遗症至今难以解决。事务所仓促合并往往不能达到建立在人合基础之上的实质性融合,而只是形式上的合并,导致目前许多事务所合伙人或股东内部矛盾重重,人事关系始终无法理顺,许多理念无法在事务所内部达成共识,政策难于推行,严重影响事务所的发展。
3.行政处罚相关问题
对事务所的处罚应更重视审计报告对社会造成的损害结果,不应随意给与事务所暂停执业的处罚,因为事务所几个月没有业务可做,就相当于对其进行了撤销处理。处罚应不
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都是为了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质量。国外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违规行为的处罚多采用重师轻所的原则,审计报告只由注册会计师个人签字,无须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根本不存在撤销事务所的处罚,出现问题由所有合伙人共同承担,事务所内部则通过制定严密的管理办法明确法律责任的承担人。这种做法可以有效避免合伙人之间互不关注他人工作,防止单干,也正体现了合伙人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的理念。
4.注册会计师专职执业问题
《注册会计师法》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在事务所专职执业,退休人员可将人事档案放在原单位保管,其他人员则应将档案交人才交流中心。但由于我国相关体系尚不健全,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某些单位为其在职职工开具内退的假证明,某些人才交流中心为未将人事档案交其保管的人员假造人事保管合同等。尽管一些省份通过强制要求注册会计师将人事档案交指定的省级人才交流中心保管,但仍无法在全国范围内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而且,现有法规并未明确注册会计师应将哪些档案交人才交流中心保管,是否交管了不含工资关系的非完整人事档案也属合规。被访者建议在行业协会建立人事档案的保管部门,保证对注册会计师专职执业的监管。
具有多种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在市场上属于稀缺资源,如果要求其专职在只有一种资格的事务所中执业,似乎导致了专业技术资源的浪费。多数注册会计师选择采用地下兼职的方式,例如,在其他事务所(如税务师事务所)中执业,表面上不从该所获取工资收入,但暗地里将各处的收入汇入一个事务所领取。
相比之下,香港允许注册会计师兼职执业,当地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较好的执业环境保证其执业质量不受影响。而在我国,有关反不正当竞争、保护商业秘密、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均不健全,无法对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达到有效的保障。
四、 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的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应以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质量和社会公信力
为目标,健全和完善行业法律法规,实行日常管理与专项检查相结合、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并重的全方位监管,消除行政壁垒、打破行业垄断、改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推进会计市场开放、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导事务所走国际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健全和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修订《注册会计师法》,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细化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注册会计师的惩治力度。同时,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法规清理工作,加快行业规范体系的建设,制定发布《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规章,做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二)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转变职能,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指导、督促省级财政部门切实履行好有关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审批职责,同时做好备案把关工作。积极开展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规划行业发展布局。加强政策指导和宣传,争取社会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理解和支持。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事务所基本信息和业务报备制度,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努力搞好服务。
(三)加强行业监管,提高行业公信力
一是日常管理与重点检查、专项检查相结合。财政部门监督检查机构应以执业质量为重点,针对出具报告社会影响大、整体执业质量低劣、严重违法执业、屡被投诉举报或具有多次不良记录的会计师事务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重点检查,同时重点抓好处理处罚,树立政府监管权威。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将结合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资格等方面的监管。二是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齐头并进。在加大政府监管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实施行业自律性业务质量检查、实施行业惩戒方面的作用,共同推动
摘要: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会计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会计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但会计委派制在其实施过程中,也遇上了不少问题,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制度措施作保证,并注意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本文提出了对会计委派制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问题;思考
会计委派制又称会计人员委派制,是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和产权管理部门监督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情况的一种制度。近年来,会计委派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之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的热门话题。而在如何认识和看待会计委派制的问题上,目前也普遍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委派制缺乏必要的理论和法律依据,对于防止会计造假和抑制腐败并没有多大的作用,认为会计委派制只不过是一种理想主义,于是采取一种观望、等待、应付了事甚至是消极对抗的态度去对待会计委派制;另一种观点则是无限地夸大会计委派制的作用,把会计委派制看成是能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认为只要推行会计委派制,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工作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于是认为就应该在所有企业和经济组织中推行会计委派制,无限扩大委派的范围和委派会计的职责、权力,把委派会计看成是拿着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凌驾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之上,过多地介入决策和经营管理工作。显然,这两种观点与做法未免偏激,对会计委派制工作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如何正确认识会计委派制的作用、缺陷及如何解决会计委派制存在的不足,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会计委派制进行探讨。
一、会计委派制产生的背景和实施成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日益完善,传统会计管理体制带来的弊端越发暴露无遗,其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失真、财经制度形同虚设、纪律松弛、贪污腐败严重、国有资产流失令人触目惊心、对经营者监督失控等。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了改革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改革会计管理制度十分迫切。在此背景下,经我国政府和有关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和极力推动,一种经济领域里全新的概念——会计委派制应运而生。
为规范会计行为、强化会计监督、根治会计信息失真、杜绝贪污受贿、避免国有资产流失,1998年1月22日闭幕的中纪委二次全会提出: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度试点。2000年召开的中纪委四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以及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进一步推行会计委派制度试点,把贯彻实施《会计法》同推行会计委派制结合起来。2000年9月,财政部会同监察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对试行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自1998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和部门都相继试行了会计委派制,委派方式五花八门,从各地的试点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直接委派会计人员(总会计师、财务总监或会计人员),主要是行政单位和由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以及部分国有企业(如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二是对一些实行预算会计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试行会计集中核算;三是零户统管制度,主要是乡(镇)政府下设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零户统
管”制度;四是在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总会计师;五是实行公司集团内部会计委派制;六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村帐乡(镇)管(审、监)制度;七是对财政拨款的基建项目实行项目会计委派。
综观各地试行的效果来看,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推行会计委派制是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的有益尝试,促进了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是解决目前会计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有效举措。它明确了委派会计人员相对独立的职能地位,发挥了会计人员的职能作用,规范和加强了预算资金和国有资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堵塞了财务管理漏洞。而且,会计委派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了会计工作规范化,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会计信息真实化,促进会计自身水平的提高。实行会计委派制还有利于加强对企业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促进了依法理财水平的提高,强化了勤政廉政建设,遏制腐败现象的日益泛滥。促进了效益财政建设,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为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等。
二、会计委派制存在的缺陷
如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会计委派制在试行的过程中,其不成熟、不完善的缺陷很快就暴露出来。在几年来的试行过程中,由于派出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上会计委派制度本身存在的先天不足,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对委派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和工作特点等基本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各地的具体作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上企业经营环境必须面对的诸多困难等原因,使得会计委派制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各地推行的过程和效果来看,笔者认为,会计委派制之所以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本身存在的不足所制约。归纳起来,会计委派制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法律依据和各方的行为规范,与现行的许多法律法规相冲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相违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有权建立机构设置及其人员编制”,第五十八条规定:“任何机关和单位不得侵犯企业依法享有的经营自主权;不得向企业摊派人力、物力、财力;不得要求企业设置机构或者编制人数”,《会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公司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从以上有关规定可以看到,法律赋予了公司、企业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相当大的自主权,可以自主配备其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因为这是其内部事务,是公司、企业的基本权利和职责。而实行会计委派制,由政府机构向其委派会计人员,与相关法律有冲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相违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转变政府职能,把企业推向市场,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为此我国《企业法》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关于政府对企业的职责有明确规定:一是对企业实施社会管理,二是对企业实行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即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而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依法享有经营自主权,即依法享有国家赋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经营权和行政管理权。换句话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宏观上加强间接控制,微观上放开搞活”,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不能有悖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实行会计委派制后,由国家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把会计人员委派到企业,实际上是政府直接干预了企业的劳动用工权和人事管理,由政府控制会计,与计划体制下的会计管理体制没有差别,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工作回归企业的内在必然要求,不利于增强活力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当前的会计委派制制约了会计职能的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而如实反映并监督企业经济活动是委派会计的目标,由于目标不一致,会计委派制容易造成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委派会计的对立与不信任,前者常常会挖空心思地采取不正当手段隐瞒一些经济业务活动以逃避后者的监督,如大量的现金交易、隐匿或篡改原始凭证,使后者不能
全面地掌握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弱化了会计的反映与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会计委派制片面地强调了会计监督职能而忽视了会计的管理职能。会计本身既具有对外反映与报告职能,又具有对内管理的职能,而当前试行的会计委派制,在实践中过分地强调了会计的外部监督职能,制约了会计的内部管理职能的实现,也制约了企业的经营管理。
(三)实行会计委派制割断了企业管理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企业的经营成果只有与委派会计的经济利益挂钩,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由政府会计主管部门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委派会计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无关。反过来委派会计工作业绩的好坏,企业也管不着。特别是在一些经营效益良好的企业中,职工与委派会计之间的收入差距,往往会使委派会计产生不平衡的消极心理,甚至走到企业的对立面,使企业与委派会计产生摩擦,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况且,委派会计的经济利益与所在企业脱钩,也难以发挥监督的积极性。要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监督者除了在客观上受监督制度的约束以外,如果没有来自于主观上一定的利益刺激,便难以有监督的积极性。委派会计的经济利益与所在企业完全脱钩,不具备股东的监督资格,因而难免影响有监督积极性。委派会计是财政部门派出的代表国家监督国有资产运行效率的人员,有的还具有公务员身份,而不是像注册会计师那样的专职监督人员。目前的制度还缺乏将委派会计的经济利益与其对监督企业的评价结论是否独立、客观、公正直接或间接挂钩的机制。
三、完善会计委派制的措施
针对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为充分发挥会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完整和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有必要对这项制度进行多方位和更深层次的思考,建立、健全与会计委派制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会计委派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会计委派制:
(一)实行新的会计立法,以正确解决会计委派制与现行
法律、法规相悖之处,从法律上给会计委派制一个合理的定位和说法。委派制的逐步推行和完善必须取得法律支持,纵观我国的现行法律,尚没有任何一条明确的关于会计人员委派制的规定。因此,政府必须尽快制定有关委派制的法律,使政府是以法律手段而不是以行政命令方式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要修订现行法律中与会计委派制目标模式相冲突的地方,制定一部针对会计委派制的法律或法规,使其成为《会计法》的特别法进行运用,建立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协调机制。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当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应适用特别法的规定,从而为实现会计委派制提供法律保障。另外,相关法律对委派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职责权限规定不甚明朗,因此,要制定与之配套的法律制度,把委派会计人员对委派单位应尽的职责、权限、义务以及与受派单位的关系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并要注意相关规定的一致性和配套性。要妥善处理好会计委派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委派会计应当在《公司法》和有关法规规定的权限内行使职权,应当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二)正确处理好委派部门与企业单位、委派会计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以及委派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会计的反映与监督职能,又要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委派部门要以搞活搞好企业为目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严格要求委派会计按国家财经法规办事,主动为企业服务并排忧解难,在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合法、遵守国家财经纪律的前提下,放手支持和保护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实行委派制以后,委派会计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双方都要及时调整角色,正视相互牵制、相互监督作用的存在,积极发挥这种作用的正面效应,努力消除负面效应,避免双方对立起来。委派会计不仅要坚决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和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者的权益,而且要合法、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出谋划策。委派会计制还牵制到其他一些部门的利
益,这就要求各部门领导提高思想觉悟,以大局为重,确保委派会计制度顺利实施。
(三)建立和完善对委派会计人员的管理机制。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笔者认为,会计委派制实质上是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种改革,也对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在会计领域中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对人的管理体系,将委派制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一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与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对会计人员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包括:业务培训,政治素质教育,法纪、法规教育。会计人员是把好资金出入口的第一关,他们的政治素质的提高,法纪观念的增强,是为国家管好资金、用好资金、防患于未然的基础。委派的会计人员一定要有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准,严于律已,增强服务意识;同时,他们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理论与国际进一步接轨,国际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加深,会计人员除了应学习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并具备审计、法律、税收、金融、营销、计算机、英语等专业知识。二是实行会计人员定期轮换制度。为了避免会计人员在一个部门定期工作产生利益关系,影响其正常履行职责,应建立定期轮换制度。由于会计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因此外部监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工作中,除坚持原有的出纳、会计、财务主管等相互之间内部稽核审查程序外,建立会计人员外部岗位轮换制度也很必要。轮岗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轮岗时,应对财会人员进行离岗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呈报会计管理部门备案。三是对派驻会计人员实行严格的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和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委派会计进行工作业绩考核不但涉及其是否履行业务监督职责,还应将被服务单位一定时期的实际业绩纳入考核范围,考核业绩的好坏直接与其经济待遇相挂钩,使委派会计既能够履行监督职责,又关心单位的经营管理。
会计委派制产生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对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强化财政管理和监督,遏制社会腐败现象,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等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制度本身在实施过程中肯定有利有弊,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其效果,也应该看到其作用的局限性,它的作用能不能持久还有待实践。所以想靠会计委派制来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只能说实行会计委派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实行会计委派制存在很多困难,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会计委派制,不仅是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而且是探索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务会计监督体制的需要。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使之进一步完善,保证会计委派制度至少在现阶段能够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