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文化节策划书
【背景】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1988年,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为550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在哥斯达黎加,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中,几乎半数以上是去欣赏热带雨林的生态旅游者。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4年去非洲的国际旅游者为1857.73万人次,其中生态旅游者占相当比例。 在西方发达国家,周末和节假日到大自然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
9.6万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会和1999年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虽然大幅度推进了中国的生态旅游实践,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在2001年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 个。但是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由于受到旅游市场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传,并没有提升旅游经济,更没有把具体的资源展示的机会。
【意义】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水平,在规划开发和管理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导游的引导教育作用有待加强,旅游者素质有待提高,所以未能实现大规模的生态旅游活动。针对以上问题,这次生态旅游文化节围绕着“出谋献策,壮大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邀请生态旅游方面专家,也欢迎关注生态旅游发展的各界人士参与到我们的交流讨论中,同时我们也会举办各种生态旅游有关的活动,
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通过这些活动,希望能够增强大家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并从每个人开始,做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林学院,有着深厚的林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新兴建设起来的森林游憩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背景,并且不少老师在生态旅游方面有着一定的研究,这次举办生态旅游文化节就是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加深同学对生态旅游方面的认识和研究,另一方面就是提供一个平台让这方面的专家能够充分地交流,促进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主题】
一.主题内容
1. 主题:大学林学院2012年生态旅游文化节
2. 时间: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30日
3. 地点:大学校内
4. 内涵:出谋献策,壮大发展生态旅游
二.目标参与者
1. 生态旅游方面的专家与科研者
2. 大学学校领导
3. 生态旅游学科相关的老师
4. 关注生态旅游发展的学生
5. 关注生态旅游发展的各界人士,包括相关杂志、旅行社等
【有关机构】
一.主办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二.承办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学生会与研究生会
三.合作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旅游协会
四.媒体宣传机构
广东电视台
广州日报
南方网旅游频道
华南农业大学校报
【活动策划】
围绕着“出谋献策,壮大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这次的旅游文化节安排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包括模拟导游大赛、生态旅游知识竞赛、生态旅游论坛、名家讲座等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带动大家参与到生态旅游中来,关注生态
生态旅游文化节策划书
【背景】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1988年,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为550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在哥斯达黎加,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中,几乎半数以上是去欣赏热带雨林的生态旅游者。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4年去非洲的国际旅游者为1857.73万人次,其中生态旅游者占相当比例。 在西方发达国家,周末和节假日到大自然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
9.6万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会和1999年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虽然大幅度推进了中国的生态旅游实践,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在2001年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 个。但是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由于受到旅游市场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传,并没有提升旅游经济,更没有把具体的资源展示的机会。
【意义】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水平,在规划开发和管理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导游的引导教育作用有待加强,旅游者素质有待提高,所以未能实现大规模的生态旅游活动。针对以上问题,这次生态旅游文化节围绕着“出谋献策,壮大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邀请生态旅游方面专家,也欢迎关注生态旅游发展的各界人士参与到我们的交流讨论中,同时我们也会举办各种生态旅游有关的活动,
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通过这些活动,希望能够增强大家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并从每个人开始,做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林学院,有着深厚的林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新兴建设起来的森林游憩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背景,并且不少老师在生态旅游方面有着一定的研究,这次举办生态旅游文化节就是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加深同学对生态旅游方面的认识和研究,另一方面就是提供一个平台让这方面的专家能够充分地交流,促进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主题】
一.主题内容
1. 主题:大学林学院2012年生态旅游文化节
2. 时间: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30日
3. 地点:大学校内
4. 内涵:出谋献策,壮大发展生态旅游
二.目标参与者
1. 生态旅游方面的专家与科研者
2. 大学学校领导
3. 生态旅游学科相关的老师
4. 关注生态旅游发展的学生
5. 关注生态旅游发展的各界人士,包括相关杂志、旅行社等
【有关机构】
一.主办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二.承办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学生会与研究生会
三.合作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旅游协会
四.媒体宣传机构
广东电视台
广州日报
南方网旅游频道
华南农业大学校报
【活动策划】
围绕着“出谋献策,壮大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这次的旅游文化节安排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包括模拟导游大赛、生态旅游知识竞赛、生态旅游论坛、名家讲座等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带动大家参与到生态旅游中来,关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