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课程论文(2)

自然地理学课程论文

( 2010-2011第一学期 4001 )

题 目:钱塘江东江嘴村段采砂业存在问题及对

策分析

学 院: 人 文 学 院 专 业: 人 文 教 育 学生姓名: 梁 潮 洋 学号: 11120139

任课教师: 王 宏 完成时间: 2011 年 12 月 5 日

成 绩:

钱塘江东江嘴村段采砂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分析

【摘 要】通过对钱塘江杭州段具体是东江嘴村段河道采砂现状分析,发现河砂资源日趋枯竭等问题,

【关键词】钱塘江东江分析河沙资源日益枯竭所产生的恶性影响,并对这些次生环境问题的解决进行探讨。钱塘江东江嘴村段河道采砂;问题;对策;

1.引 言

1.1 东江嘴村和采运砂业的概况

东江嘴村在双浦镇最东面,地形独特,位于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交汇处,村呈月牙半岛形态,俯看如座塔。境内水陆纵横,交通发达,钱江五桥如彩虹般悬挂,一头落在村南,一头坠在萧山。奔腾的江水千年不息,而近年来,穿村而过的绕城公路更是车水马龙。朝阳洒来,远远望去,这一江一桥一路,将村落四射出万道霞光,西湖区面积最大的行政村,映显出了勃发的经肌。 该村共有九个自然村,二十个队组,共有农户977户,总人口3719人,其中农业人口2048人;村总土地面积4443.48亩(元宝沙土地1765亩),耕地1440亩,鱼塘1293亩,农庄150亩,绿化350亩;2008年各业经济收入13710万元;以运输业为主,运输业以采砂运沙业的总收入达到4516万元,占总收入的32.94%。[2]

1.2 背景介绍

钱塘江是我国东南沿海一条独特的河流,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以其壮观的涌潮闻名古今中外,被浙江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

浙江省省会杭州市地处钱塘江中下游,随着城市发展战略由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 , 城市东扩、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使钱塘江成为一条市区河道,两岸不仅兴建了高标准的城市防洪堤,而且近年来集中建设了大量的住宅区和休闲区, 现在已是高楼林立。

钱塘江杭州段全长约66 km。其中采砂河段长约55 km,因其历史上蕴藏有较丰富的河砂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航运条件,使得采砂产业较为发达。虽然采砂产业曾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几十年的连续开采,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开始逐步显现,如何有效规划,逐步引导从业人员退出采砂行业已较为迫切:采砂船船主对近塘提处的偷采砂行为,将严重降低防洪大堤的安全系数,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这一行为将继续蔓延,势必对整个杭州防洪工作造成不利后果。

1.3 河沙来源分析

钱塘江上游江道为水丰砂少, 富春江属清水河流多年平均输砂量仅500 万

t,但在年际或年内的来砂量差别较悬殊。根据20 世纪50 年代实测资料统计,丰水年来砂量~达1 544 t,枯水年则仅为300 万t。在年内山水集中的5-6月份, 输砂量可占全年的50%70%。自流域内兴建大型水库后,上游来砂量明显减少。在1960 年建新安江水库和1969 年建富春江电站前,桐庐至里山河段河床呈现淤积,1950 - 1970 年间总淤积量为3 970 万m3,平均年淤积量为189 万m3 ,而在1971- 1976 年间该河段变为冲刷,年平均冲刷量为164 万m3 。由上可见, 大型水库兴建前来砂量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1955 年出现特大洪水以及20 世纪60 年代初毁林开荒所致,而在建大型水库后上游来砂量很小。[1]

综合上下游来砂情况分析,钱塘江东江嘴村段由于上游水库建设, 来砂量稀少;下游来砂量巨大,但颗粒偏细,无开采利用价值,钱塘江历史形成的存量河砂资源可视为不可再生资源。势必对东江嘴村村民收入开源造成不利影响。

2.存在问题

2.1环境污染

面对河砂资源日趋枯竭,一方面采砂船户受经济利益驱动,利用夜间和节假日的管理薄弱环节,不按规定的采砂范围开采,导致近岸近桥采砂作业时有发生, 严重扰乱正常的采砂秩序。造成河岸边土质疏松,对从事蔬果业种植的村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以及防洪大堤造成不良影响。

2.2 从业人员转业问题

如果实施全河段禁采将可能影响杭州建筑市场的稳定及河砂产业链其他从业人员的生存。

2.3保护水源

保护环境,保护水源,特别是钱塘江东江嘴村段的采砂业将影响到九溪水厂的供水质量。综上所述:由于历年的开采, 钱塘江东江嘴村段以上河段的河砂资源已近枯竭,加上近岸近桥的保护范围划定及该河段大部分已划为水源保护区,已不适合采砂作业,面对有限的河砂资源,各类违章采砂事件开始频发以及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如何加强对采砂产业管理,逐步引导从业人员退出河砂产业链显得尤为迫切。提出按产业转型,产业科学化原则为指导,将河沙采掘行业进行科学化整治。

3.对策分析

3.1 减少砂机数量, 逐步禁采

钱塘江杭州河段采砂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最早是西湖区袁浦镇沿江乡村东江嘴村其中之一的一些村民 当时均用5-8t农用水泥船人工开采,20 世纪80 年代出现了小型采砂船,20 世纪90 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建规模扩大,需砂量急增,开始出现大型真空泵和链斗式采砂船, 1998 年开始数量激增,至1999

年底已发展到39 艘真空泵吸砂船。2000 年5 月开始管理部门取缔了大小各类采砂船175 只,并直接对剩余的39 艘真空泵吸砂船实施了采砂许可证管理。2002 年底,鉴于杭州河段历经多年开采, 河砂资源紧缺与砂机生产力过,剩矛盾日益突出的实际,开展了砂机二合一工作,砂机数量由39 艘缩减至20 艘。通过强制性手段缩减砂机数量,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现状继续对杭州河段的砂源情况进一步调研,排出杭州河段禁采时间表,向社会公布,继续缩减采砂船数量。

[2]

保护水源,禁止开采。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开山采石、采砂和围水造3.2 水源保护区的划定 田。目前根据杭州市饮用水源保护规划,钱塘江从上游西湖区与富阳市交界至下游江干区三堡附近均已划为一、二级水源保护区,随着城市东扩,钱塘江又成为了市区河道,市民对河道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江干区三堡以上河段已不适宜采砂作业。

3.3 逐步引导从业人员转行

近年来, 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引导砂机户转产转业,部分砂机户通过抵押砂机向银行贷款转投其它产业,2003 年袁浦镇东江嘴村的5位采砂户,集资2000 多

[1]万元在江西开办造纸厂,正在做转产尝试;另有个别从事采砂业较早的采砂户,

已在杭州周边环保允许地区兴办采石厂,将山石加工成河砂、石子出售,经济效益不错; 还有一些采砂户已抽调资金,从事商业,旅游、房地产等行业。希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给采砂户积极的帮助,进一步通过各种渠道动员采砂从业人员转业、转产,尽量帮助采砂从业寻找钱塘江禁采后的出路。

3.4 保护环境,安全第一

针对被采砂船开采破坏的河段,岸堤上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树立宣传牌,警示村民下堤作业,保护人身安全。

4.结语

面对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河砂,上述对策只是通过管理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如何妥善解决好一系列副生问题,还需政府和管理部门间紧密沟通、全面规划,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逐步引导从业人员退出采砂行业,从而达到稳定从业人员和市场的目的, 这些都还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钱塘江杭州段采砂数据,浙江水利局[EB/OL]..www.zjwater.gov.cn.

[2]双浦镇网站东江嘴村简介[EB/OL]. http://shuangpu.zjol.com.cn.

自然地理学课程论文

( 2010-2011第一学期 4001 )

题 目:钱塘江东江嘴村段采砂业存在问题及对

策分析

学 院: 人 文 学 院 专 业: 人 文 教 育 学生姓名: 梁 潮 洋 学号: 11120139

任课教师: 王 宏 完成时间: 2011 年 12 月 5 日

成 绩:

钱塘江东江嘴村段采砂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分析

【摘 要】通过对钱塘江杭州段具体是东江嘴村段河道采砂现状分析,发现河砂资源日趋枯竭等问题,

【关键词】钱塘江东江分析河沙资源日益枯竭所产生的恶性影响,并对这些次生环境问题的解决进行探讨。钱塘江东江嘴村段河道采砂;问题;对策;

1.引 言

1.1 东江嘴村和采运砂业的概况

东江嘴村在双浦镇最东面,地形独特,位于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交汇处,村呈月牙半岛形态,俯看如座塔。境内水陆纵横,交通发达,钱江五桥如彩虹般悬挂,一头落在村南,一头坠在萧山。奔腾的江水千年不息,而近年来,穿村而过的绕城公路更是车水马龙。朝阳洒来,远远望去,这一江一桥一路,将村落四射出万道霞光,西湖区面积最大的行政村,映显出了勃发的经肌。 该村共有九个自然村,二十个队组,共有农户977户,总人口3719人,其中农业人口2048人;村总土地面积4443.48亩(元宝沙土地1765亩),耕地1440亩,鱼塘1293亩,农庄150亩,绿化350亩;2008年各业经济收入13710万元;以运输业为主,运输业以采砂运沙业的总收入达到4516万元,占总收入的32.94%。[2]

1.2 背景介绍

钱塘江是我国东南沿海一条独特的河流,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以其壮观的涌潮闻名古今中外,被浙江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

浙江省省会杭州市地处钱塘江中下游,随着城市发展战略由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 , 城市东扩、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使钱塘江成为一条市区河道,两岸不仅兴建了高标准的城市防洪堤,而且近年来集中建设了大量的住宅区和休闲区, 现在已是高楼林立。

钱塘江杭州段全长约66 km。其中采砂河段长约55 km,因其历史上蕴藏有较丰富的河砂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航运条件,使得采砂产业较为发达。虽然采砂产业曾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几十年的连续开采,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开始逐步显现,如何有效规划,逐步引导从业人员退出采砂行业已较为迫切:采砂船船主对近塘提处的偷采砂行为,将严重降低防洪大堤的安全系数,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这一行为将继续蔓延,势必对整个杭州防洪工作造成不利后果。

1.3 河沙来源分析

钱塘江上游江道为水丰砂少, 富春江属清水河流多年平均输砂量仅500 万

t,但在年际或年内的来砂量差别较悬殊。根据20 世纪50 年代实测资料统计,丰水年来砂量~达1 544 t,枯水年则仅为300 万t。在年内山水集中的5-6月份, 输砂量可占全年的50%70%。自流域内兴建大型水库后,上游来砂量明显减少。在1960 年建新安江水库和1969 年建富春江电站前,桐庐至里山河段河床呈现淤积,1950 - 1970 年间总淤积量为3 970 万m3,平均年淤积量为189 万m3 ,而在1971- 1976 年间该河段变为冲刷,年平均冲刷量为164 万m3 。由上可见, 大型水库兴建前来砂量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1955 年出现特大洪水以及20 世纪60 年代初毁林开荒所致,而在建大型水库后上游来砂量很小。[1]

综合上下游来砂情况分析,钱塘江东江嘴村段由于上游水库建设, 来砂量稀少;下游来砂量巨大,但颗粒偏细,无开采利用价值,钱塘江历史形成的存量河砂资源可视为不可再生资源。势必对东江嘴村村民收入开源造成不利影响。

2.存在问题

2.1环境污染

面对河砂资源日趋枯竭,一方面采砂船户受经济利益驱动,利用夜间和节假日的管理薄弱环节,不按规定的采砂范围开采,导致近岸近桥采砂作业时有发生, 严重扰乱正常的采砂秩序。造成河岸边土质疏松,对从事蔬果业种植的村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以及防洪大堤造成不良影响。

2.2 从业人员转业问题

如果实施全河段禁采将可能影响杭州建筑市场的稳定及河砂产业链其他从业人员的生存。

2.3保护水源

保护环境,保护水源,特别是钱塘江东江嘴村段的采砂业将影响到九溪水厂的供水质量。综上所述:由于历年的开采, 钱塘江东江嘴村段以上河段的河砂资源已近枯竭,加上近岸近桥的保护范围划定及该河段大部分已划为水源保护区,已不适合采砂作业,面对有限的河砂资源,各类违章采砂事件开始频发以及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如何加强对采砂产业管理,逐步引导从业人员退出河砂产业链显得尤为迫切。提出按产业转型,产业科学化原则为指导,将河沙采掘行业进行科学化整治。

3.对策分析

3.1 减少砂机数量, 逐步禁采

钱塘江杭州河段采砂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最早是西湖区袁浦镇沿江乡村东江嘴村其中之一的一些村民 当时均用5-8t农用水泥船人工开采,20 世纪80 年代出现了小型采砂船,20 世纪90 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建规模扩大,需砂量急增,开始出现大型真空泵和链斗式采砂船, 1998 年开始数量激增,至1999

年底已发展到39 艘真空泵吸砂船。2000 年5 月开始管理部门取缔了大小各类采砂船175 只,并直接对剩余的39 艘真空泵吸砂船实施了采砂许可证管理。2002 年底,鉴于杭州河段历经多年开采, 河砂资源紧缺与砂机生产力过,剩矛盾日益突出的实际,开展了砂机二合一工作,砂机数量由39 艘缩减至20 艘。通过强制性手段缩减砂机数量,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现状继续对杭州河段的砂源情况进一步调研,排出杭州河段禁采时间表,向社会公布,继续缩减采砂船数量。

[2]

保护水源,禁止开采。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开山采石、采砂和围水造3.2 水源保护区的划定 田。目前根据杭州市饮用水源保护规划,钱塘江从上游西湖区与富阳市交界至下游江干区三堡附近均已划为一、二级水源保护区,随着城市东扩,钱塘江又成为了市区河道,市民对河道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江干区三堡以上河段已不适宜采砂作业。

3.3 逐步引导从业人员转行

近年来, 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引导砂机户转产转业,部分砂机户通过抵押砂机向银行贷款转投其它产业,2003 年袁浦镇东江嘴村的5位采砂户,集资2000 多

[1]万元在江西开办造纸厂,正在做转产尝试;另有个别从事采砂业较早的采砂户,

已在杭州周边环保允许地区兴办采石厂,将山石加工成河砂、石子出售,经济效益不错; 还有一些采砂户已抽调资金,从事商业,旅游、房地产等行业。希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给采砂户积极的帮助,进一步通过各种渠道动员采砂从业人员转业、转产,尽量帮助采砂从业寻找钱塘江禁采后的出路。

3.4 保护环境,安全第一

针对被采砂船开采破坏的河段,岸堤上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树立宣传牌,警示村民下堤作业,保护人身安全。

4.结语

面对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河砂,上述对策只是通过管理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如何妥善解决好一系列副生问题,还需政府和管理部门间紧密沟通、全面规划,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逐步引导从业人员退出采砂行业,从而达到稳定从业人员和市场的目的, 这些都还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钱塘江杭州段采砂数据,浙江水利局[EB/OL]..www.zjwater.gov.cn.

[2]双浦镇网站东江嘴村简介[EB/OL]. http://shuangpu.zjol.com.cn.


相关文章

  • 专业名称自然地理学
  • 专业名称:自然地理学 课程编号:B[1**********]01 课程名称:海岸动力地貌学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 2 总学时:36 课程性质: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考核方式及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 ...查看


  • 地理 本科 专业课程
  • 地理科学专业 01033001 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ematics [110-6-1.2] 内容提要: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 地获得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 ...查看


  • 与老师们谈谈地理核心素养
  • 深度关注 与老师们谈谈地理核心素养 韦志榕/人民教育出版社(100081) 摘要:本文从"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地理核心素养的选择与表达以及地理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地理教学改革重点等角度,深化探 ...查看


  • 地理学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与模式
  • 星子-庐山地理学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与模式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刘超, 曾克峰, 张志, LIU Chao, ZENG Ke-feng, ZHANG Zhi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 ...查看


  •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
  •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大多数的学生缺乏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沟通,缺乏对生活的了解,他们有限的时间都被各学习和课外辅导班占满了,他们不能在游戏活动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只能 ...查看


  • 陈鹤琴课程思想对幼儿园课程建构的启示与活用
  • 陈鹤琴课程思想对幼儿园课程建构的启示与活用 陈建华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关于幼儿园的课程思想,在<陈鹤琴文集>中主要散见在<幼稚教育之原则>.<幼稚教育>.< ...查看


  • 若尔盖高原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对策
  • 万方数据 万 方数据 水土保持通报第2I卷 均面积最大,为742}m2/个,而阶地藏蒿草-木里苔草一无脉苔草沼泽的最小,为4hm2/个.图斑单元平均面积与景观破碎化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阶地藏蒿草一木里苔草一无脉苔草沼泽景观已f一分破碎. 表 ...查看


  • 人文地理学的地位与学科体系建设方法分析
  • 摘要:本文阐述了21世纪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分析了我国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的现状, 特点及其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 就21世纪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的革新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 内容体系; 革新研究 1 引言 " ...查看


  • 农村幼儿园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 农村幼儿园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作者:朱芳红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第04期 关注幼儿的生活方式,关心幼儿的生存状态,是当今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对于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幼儿园来说,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办好幼儿 ...查看


  • 野生动物资源学课程论文
  • 青岛农业大学 野生动物资源学课程论文 题目: 我国自然保护区及存在问题 学院:姓名: xxxx 学号: xxxxx 班级: xxxxxxx 指导教师: 孙娟 时间: 2015.12.24 我国自然保护区及存在问题 前言 自从1864年美国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