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陈立红 | 点击:1187 | 时间:2012年7月08日 09:53
2012年6月4日至8日,我随中国青年代表团对朝鲜进行了友好访问。生机盎然的麦地稻田、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深入人心的革命传统、恢弘壮丽的公共建筑和一心团结的精神风貌,以及在实现“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目标后开始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强盛国家之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深感朝鲜是一个有信念、有骨气、有个性、有毅力的民族,值得我们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尊敬和重视。
这次访问应朝鲜金日成社会主义青年同盟(简称朝青盟)中央委员会邀请,代表团成员由来自全国的青年干部和青年企业家组成,共24人,访问时间5天。在朝鲜期间,代表团参观访问了平壤、香山、开城和板门店等地,参观了国际友谊展览馆、金日成青年运动事迹教育室、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主体思想塔、凯旋门、祖国统一三大宪章纪念塔、板门店停战谈判旧址、金日成综合大学电子图书馆、金星学院、朝鲜人民大学习堂、平壤地铁(从复兴站至光荣站)和大同江果树综合农场等,向万寿台金日成和金正日铜像、万景台金日成旧居、大城山革命烈士陵园和中朝友谊塔献花致敬。
在朝鲜期间,代表团受到朝方的热情接待,感受到中朝传统友谊的浓郁氛围。4日下午一下飞机,便受到朝青盟的热烈欢迎。晚上举行欢迎晚宴,丰富的菜肴富有朝鲜民族特色。还为两个恰逢生日的团员送上两个生日蛋糕,两国青年同唱生日歌送上美好祝福。朝青盟细致周到的安排和盛情令人感动。次日,朝青盟中央国际书记吉哲赫在万寿台议事堂会见代表团一行,向代表团介绍了朝鲜青年在建设政治大国、军事大国和强盛国家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6日,朝青盟中央安排组织、宣传和劳动青年等部门干部在人民文化宫与代表团进行座谈交流,相互介绍了朝青盟和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历史与近期工作重点,加深了彼此了解。在参观金星学院时,观看了专业水平极高的中学生文艺表演,中国青年代表团团员演奏、演唱了中朝歌曲进行艺术交流。通过5天的访问,对朝青盟的青少年工作和朝鲜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在国际互联网上,关于朝鲜的描述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有的甚至直接把她描绘成“邪恶轴心”、“人间地狱”。通过这次访问,解开了很多疑惑。
我们在平壤顺安国际机场入境,边检军官并未像传说的那样翻箱倒柜地进行检查,只是按照既定流程出示护照,交上两张名片大小的入境登记表,审验完毕盖上同意入境章即可。之后通过安全门进行安全检查,递交海关申报表和免疫申报表,走过安全门算是完成了全部入境手续。其实这是国际惯例。顺安国际机场很小,只有一个候机室,而且设施简陋,入口和出口中间用一排活动屏风当作隔断。特别是我们刚从规模庞大的现代化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过来,反差则更大。但是后来,当我在平壤市区看到拔地而起的成片住宅楼群和恢宏壮观的大学习堂(国家图书馆)、五一体育馆、人民文化宫、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主体思想塔、凯旋门等公共建筑时,我恍然明白,在不断受到国际制裁每天航班不多的情况下,如果建设大型机场那才是浪费呢。入关之后我注意到,候机楼不远处的一个二层小楼正在拆除,也许就是为扩建候机楼腾出地方吧。
出机场后,我们在候机楼前登上前来迎接的大客车,然后向平壤市区驰去。机场距市区24公里,高速公路宽阔平坦,一路上不断看到来来往往的小汽车、工程车、军车、公交车,还有拖拉机。公路两边设有人行道,用高约30厘米的护栏隔离机动车,人行道上有骑自行车和步行的人。公路外边是生机盎然的大块的麦地、稻田,再远处是像波涛一样绵延起伏的山坡,山上树木茂盛郁郁葱葱,都是很美的风景,我就拿出数码相机一路狂拍。与我的老家中国中原河南相比,朝鲜平壤的气候明显要偏寒一些。在中原河南,小麦早已收割完毕,水稻也早已分出三五个分蘖了。但朝鲜的小麦还未黄,青荡荡地长在山坡边上,而水田里社员和插秧机正在忙着插秧。田埂笔直干净没有杂草,像写实油画的精致画框,层层下叠的梯田像正在展开的巨大画布。田边插着红旗,在微风中飘动,集体劳动的欢快气氛在青山绿水中流溢。很显然,在土地稀缺的朝鲜,社员们爱惜每一寸田地,爱惜每一棵秧苗。
进入平壤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免费住宅楼鳞次栉比,街道宽阔,六车道、八车道居多,交通畅通。站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的女交通警察都非常靓丽,被称为朝鲜城市一景。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各行其道,秩序井然,令人感慨。这里没有商业广告牌,没有遍布中国城乡的疯狂的“办证”到处涂画,没有“装修”“促销”小广告贴满居民楼,没有“贵妇求子”“娱乐城急召公关”等诈骗广告贴满公交站牌,没有蜂拥的挤车与堵车,没有发廊屋洗脚城,没有“夜生活”……这里有宏伟壮观的主体思想塔高耸入云,傲视华盛顿念碑高出1米,我在150米处俯瞰了平壤全景,为平壤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感到兴奋;有离十字路口很近的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没有人乱穿马路,等候公交车的市民在站牌下自觉排队;有清晨或傍晚在江边钓鱼的老人,有一边走路一边看书或打手机的青年,有戴着红领巾背着书包独自上学或放学的少年;学校里有最新的电脑设备,有不与世界链接独立运行的全国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网……最令人称奇的还是朝鲜的福利制度,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免费,奖励生育,退休制度完善……真的令人刮目相观。今年是朝鲜“打开强盛国家之门”的第一年,在这样毫无后顾之忧的福利制度的保障下,以强烈的民族精神凝聚2400万人民“一心团结”的强大意志致力于经济发展,其发展能量将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网上曾有传言,说朝鲜已经删除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历史。这次访问发现,这样的传言相当可笑。朝鲜不仅没有删除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历史,反而在首都平壤建立“友谊塔”永久铭记中国志愿军的功勋。友谊塔位于平壤名胜古迹——牡丹峰北侧山头,建筑地址和造型由周恩来总理和金日成首相亲自选定和审核,于1959年10月25日建成开放,1984年10月25日在金正日亲自指导下对友谊塔进行了改扩建。友谊塔总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高30米,由1025块花岗岩大理石镶砌而成,象征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日期10月25日,站在塔下可俯瞰山下的城市和建于1982年的凯旋门。讲解员在友谊塔正面,满含深情地给我们朗读了刻在塔基上的碑文,朝青盟同志翻译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们:你们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旗帜,和我们并肩战斗在这块国土上,打败了共同的敌人。你们留下的不朽业绩,朝中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国际主义友谊,将在这块繁荣昌盛的土地上永放光芒。”听了让人非常震撼和感动。友谊塔内部是一个圆形展室,中央放置一块重达1吨高约1.2米的花岗岩方柱祭台,里面供奉着志愿军烈士的名册。塔内墙壁绘有3组大型壁画,用朝鲜艺术家最擅长的写实油画生动表现了志愿军参战、战斗和参与战后建设的光辉形象和中朝人民深厚友谊,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和为抢救朝鲜儿童牺牲的罗盛教的形象非常生动,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在参观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时,由于日程安排紧张,我们没有时间把这个总建筑面积为5.2万平方米、拥有16个分馆的大型纪念馆的每一个展厅都一一观看,讲解员重点引导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分馆”,用六个展厅详细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重要史料,从毛泽东的批示文件,到邱少云牺牲时烧毁的棉袄残片,展览布置很有水平。金日成的朝语亲笔题词:“中国志愿军弟兄们,你们流下的鲜血和做出的贡献,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一个宽1米、高1.5米的展板,非常醒目。与友谊塔的讲解员一样,这个纪念馆的军人讲解员也在讲解中多次表示,朝鲜人民非常感激中国人民的支援,会永远铭记志愿军的伟大功勋。从她们的眼神和语气可以感受到发自内心的真诚。
朝鲜是一个渴望友谊、重视友谊的国家,从国家领袖到普通市民都是如此。到香山参观国际友谊展览馆,当我看到世界各国友好人士赠送给金日成和金正日的30多万件精美的艺术品被精心保管并进行展览时,这个感觉尤其强烈。展览馆位于香山风景区,依山体掏空而建,建筑设计高大恢宏,富有朝鲜民族特色,装饰精致简约,非常大气,灯光、温度和湿度由电脑程序控制。展览布置因物随形,从价值连城的大型玉雕到球星签名的普通足球,都设计了新颖别致的装置进行展示。这里展览的是与其说是世界各国的礼物,不如说是世界各国友好人士传递的理解与友谊,更是朝鲜设计艺术、建筑水平、展览水平、科技实力和世界各国工艺制作水平的综合展示,确实大开眼界。来朝鲜访问的人以好奇的眼神打量朝鲜人,传递的是友好的问候还是傲慢的偏见,政治意识、民族精神都十分敏感的朝鲜人,他们的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在参观平壤地铁时,我用照相机摄录了乘扶梯上行和下行的人们,向经过镜头的每一个人招手致意,看到我的手势的人都会招手回应,虽然语言不通,但友好的手势和表情却是相通的,我感到特别开心。
在朝鲜期间,正好赶上朝鲜少年团成立66周年,朝鲜新任领导人金正恩邀请全国2万多名代表来到首都平壤参加庆祝活动,他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历史性讲话,盛况空前。这些代表遍及全国所有小学、中学和分校,从白头山麓的正日峰中学到分界线一带的板门店中学和西海的孤岛姐妹岛分校,都有代表,遴选代表的标准是学习和组织生活模范的普通工人、农民、军人、科技工作者的子女,他们乘坐专列、专机、汽车前来到平壤,很多代表都流下激动的泪水并不夸张。庆祝活动持续6天(3日至8日),仅少年代表就达2万多名,除了庆祝活动,还参观了大城山革命烈士陵园、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塔、中央阶级教育馆、金日成综合大学电子图书馆、游泳馆、大同江果树综合农场、仓田街等,并到凯旋青年公园游乐场、中央动物园、中央植物园、平壤大剧院、平壤杂技院等文化活动服务基地游玩或观看。如此规模巨大且持续时间长的活动,如果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来实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任务(可以类比的是2008北京奥运会,参赛运动员 11400多人)。这项盛大庆典既体现了金正恩完全继承了金日成和金正日崇高的后代观和未来观,表现了“以他炽热的恩情创造的关爱”(朝中社语),更向全世界展现了在他领导指挥下全国巨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遗憾的是,韩国右翼保守媒体对这项活动感到惊恐,进行了歪曲报道和诋毁,引起朝鲜人民的强烈抗议,朝鲜军方发表公开通牒,朝青盟和少年团发表联合声明进行谴责。有些人对朝鲜军方的最后通牒不以为然,认为是故伎重演虚张声势。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公开通牒说的很清楚,“朝鲜陆海空三军官兵表示愤怒,前线的各军、师、团和纵深的战略火箭军官兵已经确定朝鲜日报社、中央日报社等媒体的位置、锁定它们的坐标,请求下达打击命令。”这样的声明既郑重地表明了朝鲜军人坚决扞卫国家尊严的鲜明态度,又表明了是否进行军事打击的最后决定权在最高领导人。如果实施军事打击,就是顺应民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打击,那就是最高领导根本不把这些诋毁谰言当一回事。这与中国这样的大国经常受到临近小国的欺侮而只会使用软绵无力的外交抗议,导致小国的欺侮与挑衅不断变本加厉,形成了强烈对比。
朝鲜是硕果仅存的四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它的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和退休制度,在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汹涌泛滥的世界格局中,可称为共产主义制度的雏形。无论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与完善,这种努力和探索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但在国际互联网的舆论中,在敌视社会主义制度媒体的集体诋毁围剿下,朝鲜已经成了封闭、保守和专制的象征。在苏联解体、东欧变色、中韩建交的上世纪90年代,朝鲜遭遇了丧失市场、援助和理解的巨大困难,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政治打压,爆发了全国人民需要勒紧腰带的“粮食危机”。事实上,一个国家的粮食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吃饭问题,而是所有政治的根本基础,是关乎能否扞卫主权和尊严的重大问题。中国领导人自毛泽东开始,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自新中国建国伊始就下定决心改造山河、整治土地、培育良种、实行农业机械化,实现粮食自给自足。那种把粮食问题寄希望于向国际购买的想法,是非常天真幼稚的。朝鲜对“帝国主义的粮食支配战略”保持高度警惕,在一个专题片中明确表述,“在米和枪之间,我们选择了枪,因为在帝国主义疯狂围堵的情况下,只有枪才能保住我们的胜利果实。”这是非常明智的。朝鲜风光秀丽,但山多地少,土地贫瘠,解决粮食问题任重而道远。今年是朝鲜打开强盛国家大门之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郑重承诺“保证不再让朝鲜人民过勒紧裤腰带的日子,确保人民享受社会主义繁荣富强。”朝鲜有举世无双的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效率极高,如果全国都关心粮食生产,相信粮食困难的局面很快会得到扭转。现在正是农忙季节,朝鲜各行各业都去支援农业生产,这样的做法就值得称道。
朝鲜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家家的阳台上都摆满了鲜花,在免费上学、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和人人就业,毫无后顾之忧的优美环境中工作生活,应该是非常自信从容的状态。但因为长期处在停战和“帝国主义疯狂围堵”的形势下,朝鲜不得不对世界保持着高度警惕与戒备。事实上,朝鲜也不想搞得如此紧张,她渴望友谊,重视友谊,也想打开国门增加交流,实际上也早已打开了国门,从新义州特区,到平壤羊角岛饭店、高丽饭店,再到金刚山、板门店旅游区,很多地方都已经向外国人敞开了大门,朝中社、《劳动新闻》等主要媒体也设立了多语种官方网站向世界发布最新报道。但对朝鲜而言,最大的困挠在于如何在开放的过程不发生变色和颠覆,不发生贫富悬殊,不发生贪污腐败,不出现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剥削压榨,不出现妓女、黑社会死灰复燃,不出现环境污染以至于几百年无法代偿……一句话,保持社会主义的纯正特色,不出现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因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变色可谓殷鉴不远,老百姓高兴两天,然后坠入无底的深渊。因此,在我看来,与其说希望朝鲜先打开国门进行全方位开放,不如让美国、韩国和日本这些经济和军事优势国家先放弃偏见、经济制裁并无条件签署和平协议。两个人打架,只有力气大的人先住手,弱势一方才会放弃抵抗。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为何美国等国精英不懂?根本原因在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要用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牵制中国和俄罗斯。这是非常操蛋的逻辑,但美国精英却玩得炉火纯青。
朝鲜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面对超级大国的政治和经济封锁,朝鲜宁愿勒紧腰带也毫不妥协的勇气和骨气,尤其令人钦佩。相信在“主体思想”的感召下,“一心团结”精神所凝聚焕发的巨大活力与豪迈激情,完全能够把强盛国家之梦打造成风景如画的锦绣现实。
让良知期待,让时间作证。当然,也会让偏见疯狂。
2012-07-06
草根简介:陈立红
诗人,评论家。1966年9月生于淮河之源河南桐柏。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7年出席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长期从事互联网工作,曾任团中央“民族魂”、“血铸中华”网执行主编多年,主编网上“鸦片战争纪念馆”等百余个。著有诗集《世纪的谎言》《文明的呼唤》《现实的背影》等多部,主编图书《永远的毛泽东》等10多部。关注时事和社会发展,发表各种评论数十篇。倡导中国气派诗学理念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模式,致力于中华文明传播和民族复兴。现为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总编辑。
联系邮箱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陈立红 | 点击:1187 | 时间:2012年7月08日 09:53
2012年6月4日至8日,我随中国青年代表团对朝鲜进行了友好访问。生机盎然的麦地稻田、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深入人心的革命传统、恢弘壮丽的公共建筑和一心团结的精神风貌,以及在实现“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目标后开始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强盛国家之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深感朝鲜是一个有信念、有骨气、有个性、有毅力的民族,值得我们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尊敬和重视。
这次访问应朝鲜金日成社会主义青年同盟(简称朝青盟)中央委员会邀请,代表团成员由来自全国的青年干部和青年企业家组成,共24人,访问时间5天。在朝鲜期间,代表团参观访问了平壤、香山、开城和板门店等地,参观了国际友谊展览馆、金日成青年运动事迹教育室、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主体思想塔、凯旋门、祖国统一三大宪章纪念塔、板门店停战谈判旧址、金日成综合大学电子图书馆、金星学院、朝鲜人民大学习堂、平壤地铁(从复兴站至光荣站)和大同江果树综合农场等,向万寿台金日成和金正日铜像、万景台金日成旧居、大城山革命烈士陵园和中朝友谊塔献花致敬。
在朝鲜期间,代表团受到朝方的热情接待,感受到中朝传统友谊的浓郁氛围。4日下午一下飞机,便受到朝青盟的热烈欢迎。晚上举行欢迎晚宴,丰富的菜肴富有朝鲜民族特色。还为两个恰逢生日的团员送上两个生日蛋糕,两国青年同唱生日歌送上美好祝福。朝青盟细致周到的安排和盛情令人感动。次日,朝青盟中央国际书记吉哲赫在万寿台议事堂会见代表团一行,向代表团介绍了朝鲜青年在建设政治大国、军事大国和强盛国家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6日,朝青盟中央安排组织、宣传和劳动青年等部门干部在人民文化宫与代表团进行座谈交流,相互介绍了朝青盟和中国共青团的发展历史与近期工作重点,加深了彼此了解。在参观金星学院时,观看了专业水平极高的中学生文艺表演,中国青年代表团团员演奏、演唱了中朝歌曲进行艺术交流。通过5天的访问,对朝青盟的青少年工作和朝鲜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在国际互联网上,关于朝鲜的描述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有的甚至直接把她描绘成“邪恶轴心”、“人间地狱”。通过这次访问,解开了很多疑惑。
我们在平壤顺安国际机场入境,边检军官并未像传说的那样翻箱倒柜地进行检查,只是按照既定流程出示护照,交上两张名片大小的入境登记表,审验完毕盖上同意入境章即可。之后通过安全门进行安全检查,递交海关申报表和免疫申报表,走过安全门算是完成了全部入境手续。其实这是国际惯例。顺安国际机场很小,只有一个候机室,而且设施简陋,入口和出口中间用一排活动屏风当作隔断。特别是我们刚从规模庞大的现代化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过来,反差则更大。但是后来,当我在平壤市区看到拔地而起的成片住宅楼群和恢宏壮观的大学习堂(国家图书馆)、五一体育馆、人民文化宫、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主体思想塔、凯旋门等公共建筑时,我恍然明白,在不断受到国际制裁每天航班不多的情况下,如果建设大型机场那才是浪费呢。入关之后我注意到,候机楼不远处的一个二层小楼正在拆除,也许就是为扩建候机楼腾出地方吧。
出机场后,我们在候机楼前登上前来迎接的大客车,然后向平壤市区驰去。机场距市区24公里,高速公路宽阔平坦,一路上不断看到来来往往的小汽车、工程车、军车、公交车,还有拖拉机。公路两边设有人行道,用高约30厘米的护栏隔离机动车,人行道上有骑自行车和步行的人。公路外边是生机盎然的大块的麦地、稻田,再远处是像波涛一样绵延起伏的山坡,山上树木茂盛郁郁葱葱,都是很美的风景,我就拿出数码相机一路狂拍。与我的老家中国中原河南相比,朝鲜平壤的气候明显要偏寒一些。在中原河南,小麦早已收割完毕,水稻也早已分出三五个分蘖了。但朝鲜的小麦还未黄,青荡荡地长在山坡边上,而水田里社员和插秧机正在忙着插秧。田埂笔直干净没有杂草,像写实油画的精致画框,层层下叠的梯田像正在展开的巨大画布。田边插着红旗,在微风中飘动,集体劳动的欢快气氛在青山绿水中流溢。很显然,在土地稀缺的朝鲜,社员们爱惜每一寸田地,爱惜每一棵秧苗。
进入平壤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免费住宅楼鳞次栉比,街道宽阔,六车道、八车道居多,交通畅通。站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的女交通警察都非常靓丽,被称为朝鲜城市一景。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各行其道,秩序井然,令人感慨。这里没有商业广告牌,没有遍布中国城乡的疯狂的“办证”到处涂画,没有“装修”“促销”小广告贴满居民楼,没有“贵妇求子”“娱乐城急召公关”等诈骗广告贴满公交站牌,没有蜂拥的挤车与堵车,没有发廊屋洗脚城,没有“夜生活”……这里有宏伟壮观的主体思想塔高耸入云,傲视华盛顿念碑高出1米,我在150米处俯瞰了平壤全景,为平壤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感到兴奋;有离十字路口很近的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没有人乱穿马路,等候公交车的市民在站牌下自觉排队;有清晨或傍晚在江边钓鱼的老人,有一边走路一边看书或打手机的青年,有戴着红领巾背着书包独自上学或放学的少年;学校里有最新的电脑设备,有不与世界链接独立运行的全国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网……最令人称奇的还是朝鲜的福利制度,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免费,奖励生育,退休制度完善……真的令人刮目相观。今年是朝鲜“打开强盛国家之门”的第一年,在这样毫无后顾之忧的福利制度的保障下,以强烈的民族精神凝聚2400万人民“一心团结”的强大意志致力于经济发展,其发展能量将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网上曾有传言,说朝鲜已经删除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历史。这次访问发现,这样的传言相当可笑。朝鲜不仅没有删除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历史,反而在首都平壤建立“友谊塔”永久铭记中国志愿军的功勋。友谊塔位于平壤名胜古迹——牡丹峰北侧山头,建筑地址和造型由周恩来总理和金日成首相亲自选定和审核,于1959年10月25日建成开放,1984年10月25日在金正日亲自指导下对友谊塔进行了改扩建。友谊塔总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高30米,由1025块花岗岩大理石镶砌而成,象征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日期10月25日,站在塔下可俯瞰山下的城市和建于1982年的凯旋门。讲解员在友谊塔正面,满含深情地给我们朗读了刻在塔基上的碑文,朝青盟同志翻译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们:你们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旗帜,和我们并肩战斗在这块国土上,打败了共同的敌人。你们留下的不朽业绩,朝中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国际主义友谊,将在这块繁荣昌盛的土地上永放光芒。”听了让人非常震撼和感动。友谊塔内部是一个圆形展室,中央放置一块重达1吨高约1.2米的花岗岩方柱祭台,里面供奉着志愿军烈士的名册。塔内墙壁绘有3组大型壁画,用朝鲜艺术家最擅长的写实油画生动表现了志愿军参战、战斗和参与战后建设的光辉形象和中朝人民深厚友谊,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和为抢救朝鲜儿童牺牲的罗盛教的形象非常生动,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在参观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时,由于日程安排紧张,我们没有时间把这个总建筑面积为5.2万平方米、拥有16个分馆的大型纪念馆的每一个展厅都一一观看,讲解员重点引导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分馆”,用六个展厅详细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重要史料,从毛泽东的批示文件,到邱少云牺牲时烧毁的棉袄残片,展览布置很有水平。金日成的朝语亲笔题词:“中国志愿军弟兄们,你们流下的鲜血和做出的贡献,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一个宽1米、高1.5米的展板,非常醒目。与友谊塔的讲解员一样,这个纪念馆的军人讲解员也在讲解中多次表示,朝鲜人民非常感激中国人民的支援,会永远铭记志愿军的伟大功勋。从她们的眼神和语气可以感受到发自内心的真诚。
朝鲜是一个渴望友谊、重视友谊的国家,从国家领袖到普通市民都是如此。到香山参观国际友谊展览馆,当我看到世界各国友好人士赠送给金日成和金正日的30多万件精美的艺术品被精心保管并进行展览时,这个感觉尤其强烈。展览馆位于香山风景区,依山体掏空而建,建筑设计高大恢宏,富有朝鲜民族特色,装饰精致简约,非常大气,灯光、温度和湿度由电脑程序控制。展览布置因物随形,从价值连城的大型玉雕到球星签名的普通足球,都设计了新颖别致的装置进行展示。这里展览的是与其说是世界各国的礼物,不如说是世界各国友好人士传递的理解与友谊,更是朝鲜设计艺术、建筑水平、展览水平、科技实力和世界各国工艺制作水平的综合展示,确实大开眼界。来朝鲜访问的人以好奇的眼神打量朝鲜人,传递的是友好的问候还是傲慢的偏见,政治意识、民族精神都十分敏感的朝鲜人,他们的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在参观平壤地铁时,我用照相机摄录了乘扶梯上行和下行的人们,向经过镜头的每一个人招手致意,看到我的手势的人都会招手回应,虽然语言不通,但友好的手势和表情却是相通的,我感到特别开心。
在朝鲜期间,正好赶上朝鲜少年团成立66周年,朝鲜新任领导人金正恩邀请全国2万多名代表来到首都平壤参加庆祝活动,他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历史性讲话,盛况空前。这些代表遍及全国所有小学、中学和分校,从白头山麓的正日峰中学到分界线一带的板门店中学和西海的孤岛姐妹岛分校,都有代表,遴选代表的标准是学习和组织生活模范的普通工人、农民、军人、科技工作者的子女,他们乘坐专列、专机、汽车前来到平壤,很多代表都流下激动的泪水并不夸张。庆祝活动持续6天(3日至8日),仅少年代表就达2万多名,除了庆祝活动,还参观了大城山革命烈士陵园、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塔、中央阶级教育馆、金日成综合大学电子图书馆、游泳馆、大同江果树综合农场、仓田街等,并到凯旋青年公园游乐场、中央动物园、中央植物园、平壤大剧院、平壤杂技院等文化活动服务基地游玩或观看。如此规模巨大且持续时间长的活动,如果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来实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任务(可以类比的是2008北京奥运会,参赛运动员 11400多人)。这项盛大庆典既体现了金正恩完全继承了金日成和金正日崇高的后代观和未来观,表现了“以他炽热的恩情创造的关爱”(朝中社语),更向全世界展现了在他领导指挥下全国巨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遗憾的是,韩国右翼保守媒体对这项活动感到惊恐,进行了歪曲报道和诋毁,引起朝鲜人民的强烈抗议,朝鲜军方发表公开通牒,朝青盟和少年团发表联合声明进行谴责。有些人对朝鲜军方的最后通牒不以为然,认为是故伎重演虚张声势。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公开通牒说的很清楚,“朝鲜陆海空三军官兵表示愤怒,前线的各军、师、团和纵深的战略火箭军官兵已经确定朝鲜日报社、中央日报社等媒体的位置、锁定它们的坐标,请求下达打击命令。”这样的声明既郑重地表明了朝鲜军人坚决扞卫国家尊严的鲜明态度,又表明了是否进行军事打击的最后决定权在最高领导人。如果实施军事打击,就是顺应民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打击,那就是最高领导根本不把这些诋毁谰言当一回事。这与中国这样的大国经常受到临近小国的欺侮而只会使用软绵无力的外交抗议,导致小国的欺侮与挑衅不断变本加厉,形成了强烈对比。
朝鲜是硕果仅存的四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它的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和退休制度,在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汹涌泛滥的世界格局中,可称为共产主义制度的雏形。无论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与完善,这种努力和探索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但在国际互联网的舆论中,在敌视社会主义制度媒体的集体诋毁围剿下,朝鲜已经成了封闭、保守和专制的象征。在苏联解体、东欧变色、中韩建交的上世纪90年代,朝鲜遭遇了丧失市场、援助和理解的巨大困难,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政治打压,爆发了全国人民需要勒紧腰带的“粮食危机”。事实上,一个国家的粮食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吃饭问题,而是所有政治的根本基础,是关乎能否扞卫主权和尊严的重大问题。中国领导人自毛泽东开始,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自新中国建国伊始就下定决心改造山河、整治土地、培育良种、实行农业机械化,实现粮食自给自足。那种把粮食问题寄希望于向国际购买的想法,是非常天真幼稚的。朝鲜对“帝国主义的粮食支配战略”保持高度警惕,在一个专题片中明确表述,“在米和枪之间,我们选择了枪,因为在帝国主义疯狂围堵的情况下,只有枪才能保住我们的胜利果实。”这是非常明智的。朝鲜风光秀丽,但山多地少,土地贫瘠,解决粮食问题任重而道远。今年是朝鲜打开强盛国家大门之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郑重承诺“保证不再让朝鲜人民过勒紧裤腰带的日子,确保人民享受社会主义繁荣富强。”朝鲜有举世无双的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效率极高,如果全国都关心粮食生产,相信粮食困难的局面很快会得到扭转。现在正是农忙季节,朝鲜各行各业都去支援农业生产,这样的做法就值得称道。
朝鲜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家家的阳台上都摆满了鲜花,在免费上学、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和人人就业,毫无后顾之忧的优美环境中工作生活,应该是非常自信从容的状态。但因为长期处在停战和“帝国主义疯狂围堵”的形势下,朝鲜不得不对世界保持着高度警惕与戒备。事实上,朝鲜也不想搞得如此紧张,她渴望友谊,重视友谊,也想打开国门增加交流,实际上也早已打开了国门,从新义州特区,到平壤羊角岛饭店、高丽饭店,再到金刚山、板门店旅游区,很多地方都已经向外国人敞开了大门,朝中社、《劳动新闻》等主要媒体也设立了多语种官方网站向世界发布最新报道。但对朝鲜而言,最大的困挠在于如何在开放的过程不发生变色和颠覆,不发生贫富悬殊,不发生贪污腐败,不出现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剥削压榨,不出现妓女、黑社会死灰复燃,不出现环境污染以至于几百年无法代偿……一句话,保持社会主义的纯正特色,不出现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因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变色可谓殷鉴不远,老百姓高兴两天,然后坠入无底的深渊。因此,在我看来,与其说希望朝鲜先打开国门进行全方位开放,不如让美国、韩国和日本这些经济和军事优势国家先放弃偏见、经济制裁并无条件签署和平协议。两个人打架,只有力气大的人先住手,弱势一方才会放弃抵抗。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为何美国等国精英不懂?根本原因在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要用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牵制中国和俄罗斯。这是非常操蛋的逻辑,但美国精英却玩得炉火纯青。
朝鲜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面对超级大国的政治和经济封锁,朝鲜宁愿勒紧腰带也毫不妥协的勇气和骨气,尤其令人钦佩。相信在“主体思想”的感召下,“一心团结”精神所凝聚焕发的巨大活力与豪迈激情,完全能够把强盛国家之梦打造成风景如画的锦绣现实。
让良知期待,让时间作证。当然,也会让偏见疯狂。
2012-07-06
草根简介:陈立红
诗人,评论家。1966年9月生于淮河之源河南桐柏。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7年出席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长期从事互联网工作,曾任团中央“民族魂”、“血铸中华”网执行主编多年,主编网上“鸦片战争纪念馆”等百余个。著有诗集《世纪的谎言》《文明的呼唤》《现实的背影》等多部,主编图书《永远的毛泽东》等10多部。关注时事和社会发展,发表各种评论数十篇。倡导中国气派诗学理念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模式,致力于中华文明传播和民族复兴。现为中国青少年广播网总编辑。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