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珩说北京]民国时期的两次大殡

吴佩孚出殡队伍经过天安门时的老照片

【百年旧痕·赵珩说北京】

清末最重要的两次出殡,就要数慈禧和光绪的大殡了。民国后,清室虽然退位,但隆裕太后的葬礼,也还是仿照清代“国丧”的旧例,但是规模就要差多了。民国中后期有过两次大殡,几十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一个是吴佩孚的大殡,一个是杨小楼的大殡,前后相隔两年。

吴佩孚的大殡

吴佩孚虽然镇压过“二七”工人罢工,又比较守旧顽固,但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气节的人。吴佩孚洁身自好,以“四不”自律——即不贪财、不好色、不纳妾、不嫖娼,在那个时代的军阀中,应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北洋军阀里,人品、生活作风最好的两个人,一个是段祺瑞,一个是吴佩孚。吴佩孚去世后,不但国民政府对他有很高的褒奖,就是在重庆的中共代表董必武,也曾经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

吴佩孚晚节很好。1939年前后,他住在北平东城的什锦花园。北平那时已经沦陷,日本人一直想让吴佩孚出山,主持华北伪政权。但是吴佩孚坚决不与日本人合作,一直闭门谢客,吃斋念佛,写字画画,跟社会交往也不是太多。1939年11月,他突然患牙疼,本来服中药已经见效,后又感风寒,加重了牙龈发炎,疼痛不止。当时日本人执意给他举荐了日本大夫,到他家去治牙。按一般常识,在牙龈发炎继发感染期间是不能施行手术的,但日本牙医却硬是给他开刀排脓,于是更加重感染,两天后就死了。所以当时北平社会上一直流传,吴佩孚是被日本人害死的。

吴佩孚1939年12月4日逝世,直至1940年1月21日移灵发引,点主大礼是由清末翰林傅增湘完成。他的大殡确是震动京城的,也可以说是民国以来北京城最为轰动的一次大出殡。吴佩孚入殓并没有多么豪华,棺内陪葬除了勋章绶带等之外,没有任何金银财物。虽用的是金丝楠木的棺材,仪仗排场也并没有太大。但是出殡之日,北京城万人空巷给他送殡。这是为什么?就因为这不仅是对吴子玉将军民族气节的肯定,也是老百姓对日本人无言的示威。这个大殡走的路线非常长,从东城什锦花园出来,走东四北大街、东四南大街,到东单上长安街,经过天安门到西单,到西四,再到北城,整个转一圈,沿途有机关、学校的大型祭棚十一座,至于路祭的祭桌可谓是鳞次栉比,沿街排列,绵延不断,都给吴佩孚送殡。当然,每一次出大殡,老百姓看热闹是占主流的,但是这次给吴佩孚送殡却是表达了北平老百姓的一种情绪,有着很浓厚的政治原因。

吴佩孚这出殡以后,并没有发引到墓地,而是抬往北城的拈花寺暂厝。拈花寺在旧鼓楼大街,这一暂厝,暂厝了七年,到了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了才归葬在玉泉山,也就是说抗战不胜利,吴佩孚不下葬。

杨小楼出殡轰动北平城

在他之前,轰动北平城的还有一次大出殡,这就是京剧武生泰斗杨小楼。杨小楼是一个了不起的武生演员,武生界多少人都是学杨小楼的,他在梨园界的地位无人可比。杨小楼是1938年的正月十五去世的,他一辈子没有儿子,就一个女儿,女婿叫刘砚芳,刘砚芳执孝子礼,因为半儿半婿。杨小楼的这个大殡,突出的是奢华。他用的是四块独板金丝楠的棺材,这口棺材如果按今天来算大概上千万了。为什么说金丝楠独板贵重?因为金丝楠木很难出来独板,独板就是整板,中间没有拼接。里面是几层宫里用的陀罗经被,什么叫陀罗经被?就是杏黄的经被,上面印着红色的梵文经文。过去只有皇家能用,但民国后很多人都用陀罗经被,我祖父去世也用陀罗经被。这个殡用的是五半堂的汉执事,他家里住的胡同比较窄小,在前门外笤帚胡同,从笤帚胡同出殡,用的是32人的小抬,到了胡同口换64人大杠。

当时因为杨小楼技艺非凡,而且为人急公好义,在北京人心目中地位极高,所以社会局、交通局都为他的大殡提供方便,整个海王村——就是今天琉璃厂中国书店那个地方,海王村公园给他作为停车场。坐汽车来的、坐骡车来的,坐三轮来的,骑自行车来的,各式各色的人,所以出殡前头一天就极为隆重。当时他这个大殡,从政界、军界、商界、文化界,尤其是梨园界,送的匾极多。棺罩极大,而且佛教、道教,满族的、汉族的,宫廷的、民间的很多东西杂糅,都在他这个大殡用上了。杨小楼晚年笃信道教,还到白云观去挂过道士,所以不论入殓还是出殡,也掺杂了很多道家的东西。

这个大殡出来以后,队伍绵延二三里路,从新华街到虎坊桥、京华印刷厂那个地方拐弯,然后一直到西单,从西单出去以后直接抬到墓地,葬在西山。虽说是四九的天气,杨小楼的大殡也是万人空巷,一个是对杨小楼的敬仰、惋惜,但也有很大的看热闹成分。出殡头两天,沿途的饭馆、酒楼、茶楼就被预定一空,多少人早上起来忙的就是这事——看杨小楼大殡。所以沿途看出殡的人,达到一两万人。

梅兰芳和载沣的出殡

1949年以后比较大的殡,就是1961年梅兰芳的出殡。梅兰芳也用的是金丝楠的棺材,梅兰芳的追悼会在北京首都剧场举行。1961年我13岁,也和家人去了,当时由郭沫若主持,周恩来出席,陈毅讲话。从首都剧场起灵以后,经过王府井,到长安街,再经过天安门,到西单。可以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大出殡经过天安门广场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1976年周恩来的灵车,都是人们在天安门前送殡。给梅兰芳先生送殡的来自各界:政界、文化艺术界、梨园界,但最主要的是普通老百姓。因为梅先生在人们心中,几乎是一个完人,他的艺术极好,他的人品也极好,做人非常厚道。他的民族气节也好,在日本占领期间蓄须明志不唱戏,因此得到人们的景仰。主动出来给梅兰芳送殡的人非常多,沿途达数万人,也是轰动北京的。梅兰芳的大殡也是北京最后一次以棺木出殡的大场面,此后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棺木出殡,后来都采取了火葬和追悼会的办法。

1949年以后还有一次殡也很有意思,就是摄政王载沣的殡。他活到1952年,现在他的墓就在福田公墓,就在我家墓地的后面,我家几代人的墓都在福田。但是当时下葬时载沣的墓并不在现在这里,而是在福田的东北角,“文革”中被砸了,这是后来移过来的。

载沣出殡虽已经是1952年了,但还有64人的大杠,到了城外换了32人杠,在墓地附近下了马道,再换16人小抬到公墓。他的棺罩用的还是皇家礼制,是明黄色的棺罩,因为色上明黄的只有王爷才能用,虽然规模赶不上前清了,但是从标志上,一看就知道是王爷。当时他的醇亲王府早已卖掉,寄居在张自忠路的侄子家里,也是在那儿去世的。

原来载沣的墓很大,两边有柱子,跟一个小亭子似的,文革整个砸掉了。砸掉的时候是1966年的8月,转过年来的清明节,我去了福田公墓,一片萧疏。所有的墓碑全部被砸毁了,没有人再敢去扫墓,只有我一个人在福田公墓中寻找我家的墓。当时很难找,因为所有墓碑全运走砌房基、砌猪圈去了,没人管,整个公墓荒芜一片。当时只有一个看坟的,叫老杨,住在西头一间小房里,这老杨还跟我聊天,他想看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文革前已经出版,次年再去时我还送了他一部。

停灵与暂厝

过去大户人家,停灵一般要有四十九天的时间。如1937年7月,陈寅恪先生的父亲陈三立(散原)已经病笃,七七事变后,日本人进入北京,散原老人极其悲愤,五天五夜不食,终于体力不支,病逝于北平。他去世后也是停灵“七七”的。当时北平已经被日本占领,陈寅恪先生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抉择下,刚满“七七”就举家南下,取道长沙到重庆。“七七”之后的出殡大礼是在陈寅恪的五兄陈隆恪主持下完成的。

刚才讲到吴佩孚的棺材暂厝在拈花寺七年,下面就谈谈暂厝的问题。

民国时北京很多人家在郊区都有坟地,从城里出殡以后,到棺材下葬的这段时间,棺材或放在家中,或寄存在庙里,这就叫“暂厝”。当时没有正式的殡仪馆,不像上海有龙华殡仪馆、万国殡仪馆这些地方,当时北京没有。但是北京有寺庙,北京有一百多座寺庙,在这一百多座寺庙中,其中的80%都有暂厝业务。为什么都在寺庙暂厝呢?因为寺庙是清净之地,再有一个,寺庙还可以随时超度亡灵,这是寺庙的一个重要业务。对于寺庙来说,暂厝收入是除了香火、田亩收入以外的一笔大收入。暂厝是以日计费的。

当时北京有一些重要的寺庙都有暂厝,像东城区米市大街的贤良寺、北城旧鼓楼大街的拈花寺、厂桥的嘉兴寺。南城也有专门给梨园界人士暂厝的,叫松柏庵,还有雍和宫那边的柏林寺,都是暂厝的地方。尤其是嘉兴寺,后面有一个菜园子,这菜园子后来整个变成专门暂厝灵柩的地方。嘉兴寺就是今天地安门外北海宾馆的位置,但是棺木是要从西边的旌勇里胡同进出,直接到后面的菜园子,这是专门停灵的场所。

在没有八宝山革命公墓之前,嘉兴寺就是北京市唯一的殡仪馆。1950年任弼时去世,也是棺材土葬,就是在嘉兴寺暂厝,在太庙举行的追悼大会。几乎所有的中央领导都到了嘉兴寺,在太庙起灵的时候,发引执拂—— 就是拉出去一个带子,表示移灵,周恩来和刘少奇是左右两边第一个执拂的。高岗自杀以后,棺材也是暂厝在嘉兴寺。齐白石、萧龙友等等这些名人去世以后,棺材都暂厝在嘉兴寺。我祖父去世,也暂厝了很短的一段时间,是在东城的贤良寺。

按照古礼,暂厝的时候,棺材不能着土,不能放在地下,而要离地三寸,底下要垫上石灰。时间长的要用石灰覆盖。因此暂厝七年也不会腐朽。暂厝得有专人照看,打扫卫生,要轰猫狗,因为毕竟略有异味,不能让猫狗去践踏。暂厝期间的诵经就在庙里面,庙里面给他做往生咒和各种超度,经或是有人送的,也有家里订的,现在庙里还有这个业务。因为是庙里的大收入,所以他们都有记录,你花多少钱?诵什么经?为谁诵的经,等等;诵经的时候,家人可以到场。

暂厝有停七天到四十九天下葬的,也有更长的时间,一年半载不下葬的并不鲜见。不下葬是为什么呢?一是家里人没到齐,尤其是抗战期间,很多人家因交通阻隔,家人聚不齐,因此一时不能下葬。有的是茔地没有勘测好,或者是茔地的方位还有些问题,都要暂厝在寺庙之中。再有就是灵柩要移往外地。比如说孙中山就暂厝在香山碧云寺,因为南京的中山陵尚在修缮中,后来修好了以后,有一个奉安大典--起灵移送到南京去,当时北京各个高校的学生都到前门火车站送殡,这也是暂厝。但这是暂厝在郊外,而不是城里的寺庙,一般暂厝多是在城里的寺庙。还有抗日时期,兵荒马乱,城外都被日本人占了,或者城外净打仗,时局乱,只好暂厝。

暂厝消失基本上是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后来很多寺庙本身就拆了,像贤良寺就没有了,拈花寺也没有了,就剩一个嘉兴寺,所以后来嘉兴寺索性就专干这个,变成殡仪馆了。

出殡是在中国丧俗里面一个极重要的事情,包括倒头、诵经、放焰口,讲究极多,以致丧俗比婚俗内容多多了。丧礼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但由于现代城市生活的变迁,这种东西现在基本上都已绝迹,顶多是比较大型的遗体告别。当然丧礼文化中,有好的那部分,也有糟粕的那部分,比如说莫名其妙的僧道杂糅,包括耗人耗力,烧各种纸活、松活等,都是不宜提倡的旧俗。办丧事也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甚至还有那种卖富办丧事的。民国时期中,北城有一富户叫“锺杨家”,祖上是内府旗人,非常有钱,后辈杨云五是一纨绔子弟,这杨云五给他一个特别钟爱的姨太太办丧事,就是极尽铺张。人家烧冥币、烧纸活,他却是烧真的法币,成捆成捆的烧,十几万法币就那么烧了,还从瑞蚨祥买了各色成衣来烧,包括陪送的木器家具等,就是在当时也引为笑谈。后来他的儿子杨厚安一代穷的生活无着,孙女杨慧敏还在我家做过帮工,曾几何时,家道败落如此。因此,那种铺张浪费的丧事是极不可取的。

口述:赵珩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昶伟

吴佩孚出殡队伍经过天安门时的老照片

【百年旧痕·赵珩说北京】

清末最重要的两次出殡,就要数慈禧和光绪的大殡了。民国后,清室虽然退位,但隆裕太后的葬礼,也还是仿照清代“国丧”的旧例,但是规模就要差多了。民国中后期有过两次大殡,几十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一个是吴佩孚的大殡,一个是杨小楼的大殡,前后相隔两年。

吴佩孚的大殡

吴佩孚虽然镇压过“二七”工人罢工,又比较守旧顽固,但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气节的人。吴佩孚洁身自好,以“四不”自律——即不贪财、不好色、不纳妾、不嫖娼,在那个时代的军阀中,应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北洋军阀里,人品、生活作风最好的两个人,一个是段祺瑞,一个是吴佩孚。吴佩孚去世后,不但国民政府对他有很高的褒奖,就是在重庆的中共代表董必武,也曾经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

吴佩孚晚节很好。1939年前后,他住在北平东城的什锦花园。北平那时已经沦陷,日本人一直想让吴佩孚出山,主持华北伪政权。但是吴佩孚坚决不与日本人合作,一直闭门谢客,吃斋念佛,写字画画,跟社会交往也不是太多。1939年11月,他突然患牙疼,本来服中药已经见效,后又感风寒,加重了牙龈发炎,疼痛不止。当时日本人执意给他举荐了日本大夫,到他家去治牙。按一般常识,在牙龈发炎继发感染期间是不能施行手术的,但日本牙医却硬是给他开刀排脓,于是更加重感染,两天后就死了。所以当时北平社会上一直流传,吴佩孚是被日本人害死的。

吴佩孚1939年12月4日逝世,直至1940年1月21日移灵发引,点主大礼是由清末翰林傅增湘完成。他的大殡确是震动京城的,也可以说是民国以来北京城最为轰动的一次大出殡。吴佩孚入殓并没有多么豪华,棺内陪葬除了勋章绶带等之外,没有任何金银财物。虽用的是金丝楠木的棺材,仪仗排场也并没有太大。但是出殡之日,北京城万人空巷给他送殡。这是为什么?就因为这不仅是对吴子玉将军民族气节的肯定,也是老百姓对日本人无言的示威。这个大殡走的路线非常长,从东城什锦花园出来,走东四北大街、东四南大街,到东单上长安街,经过天安门到西单,到西四,再到北城,整个转一圈,沿途有机关、学校的大型祭棚十一座,至于路祭的祭桌可谓是鳞次栉比,沿街排列,绵延不断,都给吴佩孚送殡。当然,每一次出大殡,老百姓看热闹是占主流的,但是这次给吴佩孚送殡却是表达了北平老百姓的一种情绪,有着很浓厚的政治原因。

吴佩孚这出殡以后,并没有发引到墓地,而是抬往北城的拈花寺暂厝。拈花寺在旧鼓楼大街,这一暂厝,暂厝了七年,到了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了才归葬在玉泉山,也就是说抗战不胜利,吴佩孚不下葬。

杨小楼出殡轰动北平城

在他之前,轰动北平城的还有一次大出殡,这就是京剧武生泰斗杨小楼。杨小楼是一个了不起的武生演员,武生界多少人都是学杨小楼的,他在梨园界的地位无人可比。杨小楼是1938年的正月十五去世的,他一辈子没有儿子,就一个女儿,女婿叫刘砚芳,刘砚芳执孝子礼,因为半儿半婿。杨小楼的这个大殡,突出的是奢华。他用的是四块独板金丝楠的棺材,这口棺材如果按今天来算大概上千万了。为什么说金丝楠独板贵重?因为金丝楠木很难出来独板,独板就是整板,中间没有拼接。里面是几层宫里用的陀罗经被,什么叫陀罗经被?就是杏黄的经被,上面印着红色的梵文经文。过去只有皇家能用,但民国后很多人都用陀罗经被,我祖父去世也用陀罗经被。这个殡用的是五半堂的汉执事,他家里住的胡同比较窄小,在前门外笤帚胡同,从笤帚胡同出殡,用的是32人的小抬,到了胡同口换64人大杠。

当时因为杨小楼技艺非凡,而且为人急公好义,在北京人心目中地位极高,所以社会局、交通局都为他的大殡提供方便,整个海王村——就是今天琉璃厂中国书店那个地方,海王村公园给他作为停车场。坐汽车来的、坐骡车来的,坐三轮来的,骑自行车来的,各式各色的人,所以出殡前头一天就极为隆重。当时他这个大殡,从政界、军界、商界、文化界,尤其是梨园界,送的匾极多。棺罩极大,而且佛教、道教,满族的、汉族的,宫廷的、民间的很多东西杂糅,都在他这个大殡用上了。杨小楼晚年笃信道教,还到白云观去挂过道士,所以不论入殓还是出殡,也掺杂了很多道家的东西。

这个大殡出来以后,队伍绵延二三里路,从新华街到虎坊桥、京华印刷厂那个地方拐弯,然后一直到西单,从西单出去以后直接抬到墓地,葬在西山。虽说是四九的天气,杨小楼的大殡也是万人空巷,一个是对杨小楼的敬仰、惋惜,但也有很大的看热闹成分。出殡头两天,沿途的饭馆、酒楼、茶楼就被预定一空,多少人早上起来忙的就是这事——看杨小楼大殡。所以沿途看出殡的人,达到一两万人。

梅兰芳和载沣的出殡

1949年以后比较大的殡,就是1961年梅兰芳的出殡。梅兰芳也用的是金丝楠的棺材,梅兰芳的追悼会在北京首都剧场举行。1961年我13岁,也和家人去了,当时由郭沫若主持,周恩来出席,陈毅讲话。从首都剧场起灵以后,经过王府井,到长安街,再经过天安门,到西单。可以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大出殡经过天安门广场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1976年周恩来的灵车,都是人们在天安门前送殡。给梅兰芳先生送殡的来自各界:政界、文化艺术界、梨园界,但最主要的是普通老百姓。因为梅先生在人们心中,几乎是一个完人,他的艺术极好,他的人品也极好,做人非常厚道。他的民族气节也好,在日本占领期间蓄须明志不唱戏,因此得到人们的景仰。主动出来给梅兰芳送殡的人非常多,沿途达数万人,也是轰动北京的。梅兰芳的大殡也是北京最后一次以棺木出殡的大场面,此后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棺木出殡,后来都采取了火葬和追悼会的办法。

1949年以后还有一次殡也很有意思,就是摄政王载沣的殡。他活到1952年,现在他的墓就在福田公墓,就在我家墓地的后面,我家几代人的墓都在福田。但是当时下葬时载沣的墓并不在现在这里,而是在福田的东北角,“文革”中被砸了,这是后来移过来的。

载沣出殡虽已经是1952年了,但还有64人的大杠,到了城外换了32人杠,在墓地附近下了马道,再换16人小抬到公墓。他的棺罩用的还是皇家礼制,是明黄色的棺罩,因为色上明黄的只有王爷才能用,虽然规模赶不上前清了,但是从标志上,一看就知道是王爷。当时他的醇亲王府早已卖掉,寄居在张自忠路的侄子家里,也是在那儿去世的。

原来载沣的墓很大,两边有柱子,跟一个小亭子似的,文革整个砸掉了。砸掉的时候是1966年的8月,转过年来的清明节,我去了福田公墓,一片萧疏。所有的墓碑全部被砸毁了,没有人再敢去扫墓,只有我一个人在福田公墓中寻找我家的墓。当时很难找,因为所有墓碑全运走砌房基、砌猪圈去了,没人管,整个公墓荒芜一片。当时只有一个看坟的,叫老杨,住在西头一间小房里,这老杨还跟我聊天,他想看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文革前已经出版,次年再去时我还送了他一部。

停灵与暂厝

过去大户人家,停灵一般要有四十九天的时间。如1937年7月,陈寅恪先生的父亲陈三立(散原)已经病笃,七七事变后,日本人进入北京,散原老人极其悲愤,五天五夜不食,终于体力不支,病逝于北平。他去世后也是停灵“七七”的。当时北平已经被日本占领,陈寅恪先生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抉择下,刚满“七七”就举家南下,取道长沙到重庆。“七七”之后的出殡大礼是在陈寅恪的五兄陈隆恪主持下完成的。

刚才讲到吴佩孚的棺材暂厝在拈花寺七年,下面就谈谈暂厝的问题。

民国时北京很多人家在郊区都有坟地,从城里出殡以后,到棺材下葬的这段时间,棺材或放在家中,或寄存在庙里,这就叫“暂厝”。当时没有正式的殡仪馆,不像上海有龙华殡仪馆、万国殡仪馆这些地方,当时北京没有。但是北京有寺庙,北京有一百多座寺庙,在这一百多座寺庙中,其中的80%都有暂厝业务。为什么都在寺庙暂厝呢?因为寺庙是清净之地,再有一个,寺庙还可以随时超度亡灵,这是寺庙的一个重要业务。对于寺庙来说,暂厝收入是除了香火、田亩收入以外的一笔大收入。暂厝是以日计费的。

当时北京有一些重要的寺庙都有暂厝,像东城区米市大街的贤良寺、北城旧鼓楼大街的拈花寺、厂桥的嘉兴寺。南城也有专门给梨园界人士暂厝的,叫松柏庵,还有雍和宫那边的柏林寺,都是暂厝的地方。尤其是嘉兴寺,后面有一个菜园子,这菜园子后来整个变成专门暂厝灵柩的地方。嘉兴寺就是今天地安门外北海宾馆的位置,但是棺木是要从西边的旌勇里胡同进出,直接到后面的菜园子,这是专门停灵的场所。

在没有八宝山革命公墓之前,嘉兴寺就是北京市唯一的殡仪馆。1950年任弼时去世,也是棺材土葬,就是在嘉兴寺暂厝,在太庙举行的追悼大会。几乎所有的中央领导都到了嘉兴寺,在太庙起灵的时候,发引执拂—— 就是拉出去一个带子,表示移灵,周恩来和刘少奇是左右两边第一个执拂的。高岗自杀以后,棺材也是暂厝在嘉兴寺。齐白石、萧龙友等等这些名人去世以后,棺材都暂厝在嘉兴寺。我祖父去世,也暂厝了很短的一段时间,是在东城的贤良寺。

按照古礼,暂厝的时候,棺材不能着土,不能放在地下,而要离地三寸,底下要垫上石灰。时间长的要用石灰覆盖。因此暂厝七年也不会腐朽。暂厝得有专人照看,打扫卫生,要轰猫狗,因为毕竟略有异味,不能让猫狗去践踏。暂厝期间的诵经就在庙里面,庙里面给他做往生咒和各种超度,经或是有人送的,也有家里订的,现在庙里还有这个业务。因为是庙里的大收入,所以他们都有记录,你花多少钱?诵什么经?为谁诵的经,等等;诵经的时候,家人可以到场。

暂厝有停七天到四十九天下葬的,也有更长的时间,一年半载不下葬的并不鲜见。不下葬是为什么呢?一是家里人没到齐,尤其是抗战期间,很多人家因交通阻隔,家人聚不齐,因此一时不能下葬。有的是茔地没有勘测好,或者是茔地的方位还有些问题,都要暂厝在寺庙之中。再有就是灵柩要移往外地。比如说孙中山就暂厝在香山碧云寺,因为南京的中山陵尚在修缮中,后来修好了以后,有一个奉安大典--起灵移送到南京去,当时北京各个高校的学生都到前门火车站送殡,这也是暂厝。但这是暂厝在郊外,而不是城里的寺庙,一般暂厝多是在城里的寺庙。还有抗日时期,兵荒马乱,城外都被日本人占了,或者城外净打仗,时局乱,只好暂厝。

暂厝消失基本上是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后来很多寺庙本身就拆了,像贤良寺就没有了,拈花寺也没有了,就剩一个嘉兴寺,所以后来嘉兴寺索性就专干这个,变成殡仪馆了。

出殡是在中国丧俗里面一个极重要的事情,包括倒头、诵经、放焰口,讲究极多,以致丧俗比婚俗内容多多了。丧礼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但由于现代城市生活的变迁,这种东西现在基本上都已绝迹,顶多是比较大型的遗体告别。当然丧礼文化中,有好的那部分,也有糟粕的那部分,比如说莫名其妙的僧道杂糅,包括耗人耗力,烧各种纸活、松活等,都是不宜提倡的旧俗。办丧事也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甚至还有那种卖富办丧事的。民国时期中,北城有一富户叫“锺杨家”,祖上是内府旗人,非常有钱,后辈杨云五是一纨绔子弟,这杨云五给他一个特别钟爱的姨太太办丧事,就是极尽铺张。人家烧冥币、烧纸活,他却是烧真的法币,成捆成捆的烧,十几万法币就那么烧了,还从瑞蚨祥买了各色成衣来烧,包括陪送的木器家具等,就是在当时也引为笑谈。后来他的儿子杨厚安一代穷的生活无着,孙女杨慧敏还在我家做过帮工,曾几何时,家道败落如此。因此,那种铺张浪费的丧事是极不可取的。

口述:赵珩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昶伟


相关文章

  • [赵珩说北京]民国时期的小学和幼稚园
  • 培元小学的老师们(约在1949年). 北京虽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相对传统和保守,但是在民国时期,在教育上还是越来越和世界接轨,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接受新的教育模式,这是民国时期教育的基本情况.就人口和学校的比例来说,北京在全国是领先 ...查看


  • 清末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中的_太平天国运动_
  • 第%8卷第'期!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012(2,32,4555*51)/16*7-52), 9:; *+,-.$/0123456789-:; ! ! ()*+ =>?&'()*+,-./[1********* ...查看


  • 民国时期上海和北京的房价
  • 最近读民国时某老中医的回忆录.回忆录里说,民国十六年,这位老中医在上海南城购房置地,瞧中一幢两层小楼,卖主喊价两万五银元,他觉得合适,自掏五千,从朋友那儿借足一万,签了房契之后,又拿着房契到钱庄办理抵押贷款,贷了一万元,算是把房钱凑够了. ...查看


  • 老北京人过年照片(二)民国时期
  • 现今无论中国还是海外华人都统一称为过"春节",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却一直称之为"过年".直至1913年(民国二年)7月,民国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向袁世凯大总统呈上一份报告,称:"拟请定阴历元 ...查看


  • 川岛真著_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_
  • ・国外新书评介・ 川岛真著<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 川岛 真:<中国近代外交の形成> 行所:财法人 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4年2月初版,661页. 金 莹 <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是北海道大学助教授川岛真在 ...查看


  • 海峡两岸关系
  • 海峡两岸关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此条目需要可靠.公开.第三方的参考或来源.(2008年1月) 另外,这里的第一手来源和其他相关来源的数量也不足以支持一篇正确的百科全 书文章. 请协助补充符合可靠来源要求 ...查看


  • 中国国旗的变迁
  • 中国国旗的变迁 国旗为代表主权国家的旗帜,是近代西方主权国家出现后的产物.16世纪前,尚不存在"民族国家"或"主权"的概念,所以没有象征民族主权国家的国旗.中国封建时代一般认为"普天之下,莫 ...查看


  • 教会女子大学与民国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缘起
  • [摘 要]教会女子大学是民国时期本土女子高等教育的先行者,综观其在中国的进程,虽然宗教传播的本质贯穿始终,但不管是作为民国本土女子高等教育对手的刺激或是作为先行者的奠定方面,他都为民国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不可否认的重大贡献. ...查看


  • 中国各大城市历史名称及各大古都的历史介绍
  • 中国各大城市历史名称及各大古都的历史介绍 中国各大城市的历史名称 现在名称 历史名称 沈阳 盛京 丹东 安东 北京 蓟,大都,中都,北平 天津 天津卫 西安 长安,(西京) 乌鲁木齐 迪化 太原 大卤,大夏.夏墟 济南 外名:泉城 开封 汴 ...查看


  • 民国政府慈善行政体制的演变与慈善立法
  • 作者:曾桂林 安徽史学 2013年05期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3)01-0064-07 民国年间是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民国政府逐渐建立起一整套具有近代意义的行政管理体制,包括慈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