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哨》教学设计
周 荣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柔美的童年生活。
3、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质疑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提问:什么是“麦哨”?
3、出示课文插图,谈话。
4、初读,提出自读要求。
5、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6、提问:课文为什么要用“麦哨”作为题目?
二、理清脉络,揣摩表达方式
1、提问: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课文几次写到麦哨的声音?
2、追问:课文是怎样描写麦哨的声音的?
3、这两处描写有什么好处?
4、小结谈话。
三、品味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1、布置再读,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全班交流,相机出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
3、自由诵读、记忆优美语句。
4、深化对“欢快、柔美”的体会。
5、配乐范读,再次感受文章的优美以及乡村孩子童年生活的欢快、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
四、总结写法,课外拓展练笔
1、提问: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文章?
2、归纳写法。
3、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24 * 麦哨
欢快 柔美
童年生活
教学反思:
《麦哨》是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这堂课里,充分体现了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说完整话、连贯话的习惯、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同时,注重了写作方法的学习。从开头的质疑课题到最后的总结拓展,整个教学过程都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而且采用打比方的方法进行引导,学生兴趣盎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安排拓展练笔,先让学生说自己经历过的最感兴趣、最值得一提的事情,然后让学生仿效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自己说的写下来。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大有裨益。
总的来说,这堂课应该是比较成功的,正如下课后一个女生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说的:“老师,这堂课你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很感谢您!”
《麦哨》教学设计
周 荣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柔美的童年生活。
3、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质疑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提问:什么是“麦哨”?
3、出示课文插图,谈话。
4、初读,提出自读要求。
5、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6、提问:课文为什么要用“麦哨”作为题目?
二、理清脉络,揣摩表达方式
1、提问: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课文几次写到麦哨的声音?
2、追问:课文是怎样描写麦哨的声音的?
3、这两处描写有什么好处?
4、小结谈话。
三、品味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1、布置再读,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全班交流,相机出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
3、自由诵读、记忆优美语句。
4、深化对“欢快、柔美”的体会。
5、配乐范读,再次感受文章的优美以及乡村孩子童年生活的欢快、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
四、总结写法,课外拓展练笔
1、提问: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文章?
2、归纳写法。
3、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24 * 麦哨
欢快 柔美
童年生活
教学反思:
《麦哨》是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这堂课里,充分体现了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说完整话、连贯话的习惯、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同时,注重了写作方法的学习。从开头的质疑课题到最后的总结拓展,整个教学过程都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而且采用打比方的方法进行引导,学生兴趣盎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安排拓展练笔,先让学生说自己经历过的最感兴趣、最值得一提的事情,然后让学生仿效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自己说的写下来。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大有裨益。
总的来说,这堂课应该是比较成功的,正如下课后一个女生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说的:“老师,这堂课你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很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