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体阅读

一、提取信息题

(1)关注总结性的段落

(2)每段总结性的句子

(3)小序号答题

(4)看分答题

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一)加点词是否能删/表达效果(词语若有感情色彩要加上情感) 能否删:(1)不能(2)解释(3)代入句中(4)言外之意(体现了)

(5)删去后句意的变化,太过绝对,与事实不符

(6)体现了语言的„„

(二)有修辞:修辞+特点+情感+生动性

无修辞:解释+特点+情感+生动性

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子+具体直观(权威、生动)

列数字+准确直观(清晰、具体)

打比方+生动形象

作比较+突出强调

引用+充分饮用/生动形象

(1)说明方法不止一种

(2)关注所在句的前一句及中心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进一步说明全文的„„)

(3)引用——趣味/文学性(甚至是历史厚重感)

四、说明文开篇的作用

内容:说明方法+作用/概括、情感

结构:引出说明对象,为下文具体说明做铺垫

形式:阅读兴趣/文学性

五、赏析文题

修辞+特点+情感

点明说明对象/内容

阅读兴趣

六、说明顺序结构

(1)第*段能否删去?

①不能(权威、说服力)②概括内容③考虑上下文的关系,与说明对象特点的关系

(2)第*段放在哪两段之间合适?(承上启下)

①*段写了什么②两段分别写了什么③三段的关系

(3)第*段与第#段能否调换?

①不能②两段分别写了什么③两段的关系④两段与上下文的关系

(如果对调,会造成行文结构的混乱)

一、提取论点(标题、第一段、最后一段、全文揣摩)

正面概括,简洁明了,完整本文观点=最想告诉的道理

二、论证方法的作用(见说明文三)

论证方法(举例、引用、比喻、对比„„)+效果词+观点(由远及近,由分到总)

三、开头语段作用

内容:概括,作为论据

结构:引出中心论点,引出下文具体论述

形式:手法+效果(阅读兴趣)

四、结尾语段作用

内容:概括,与中心论点的关系,与上文论证的关系

结构:一般为总结全文

形式:引发思考,提出倡议

五、补充论据(引用事理论据)

(1)研究论点中的要素

(2)研究对比文中已有论据(真实名人,扣住论点)

(3)得出答题要点

六、插入论据(道理、事理)

(1)研读材料

(2)研读各层次的思想核心

(3)匹配

交代插入段落+材料概括+插入段信息概括+匹配

七、论证思路

逐层作答,考虑论证手法+层次间的联系

八、论证语言

权威性、严密性、生动性

九、文题妙处(见说明文五)

内容:点明文章论述猪蹄

形式:修辞+特点+情感、激发兴趣

写人叙事小说(人物、情感、主旨)

一、情节概括

主要人物+核心事件+特征

(起因,经过,结果完整,突出人物、事件特点,从主人公角度概括)

二、人物形象

外在+内在(答案言之有据,结合内容;主要特征在前,内在特征往往是根本)

三、心理想象

立足语句揣摩,联系上下文(关键词在答案中点名,注意人称及字数的限制)

四、词句赏析(全面细致)

角度+对象特征+情感→具体,不空洞

五、情感体悟

(1)立足语句

(2)依据全文扩散(对象要发散)

【包含情感对象、对象特征、具体情感】

六、理解词、句、文题的含义

词:①字面意思②结合上下文,写出在文中的意思③表达情感(表+深+情) 句:①找出句中关键词,分析句子有几层意思,字面意思(浅)

②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弄清在语境中的意思(深)

③情感

题: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②突显人物形象的特征与主旨③情感

七、特殊语段作用(环境、次要形象、结尾、文体)

(1)概括理解(突出特点)

(2)内容、结构、形式理解作用(内:表现衬托主体形象,表达情感,暗示主旨。结构:承上启下。形:增强生动性、文化内涵、历史厚重感)

(3)表述具体、明确、简明、角度明确。

环境:①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氛围⑤推动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做铺垫打基础。

次要形象:①概括形象的突出特征②烘托主体特征③表达情感④表现主旨⑤承上启下⑥激起读者兴趣

文题:①形式:手法(双关)及效果,激起兴趣

②内容:反映主要内容,揭示主体对象及其特征,暗示主题中心,表达感悟 ③结构:线索,概括全篇,贯穿。

结尾:①概括理解突出特点②人物形象丰满,主题突出,表达情感③首尾呼应,引发思考,呼吁。

写景状物散文

一、景物特征(分点、概括、全面、避免重复)

内在外在精神品质

二、赏析

形式/手法(修辞,多感官,动静结合,用词句式)+效果+特征(内在外在)+情感(具体,非主体联系主体“对比烘托”)化抽象为具体,双比喻双特点

三、作用(特殊段落,次要形象,文题)

同小说

四、句子含义

浅+深+情感

五、复杂情感

(1)所见即所得,文中出现的都要出现

(2)注意合并,不同角度

六、情感梳理

(1)从全文提取,概括

(2)心理、情绪(注意准确性),区分度明显

七、结构、组材

(1)明确结构,为内容主题服务

(2)由浅入深,由总到分

(3)考虑详写对象的作用

八、主题的感悟启示(先命运,后启示)

(1)明确题干要求从哪获得启示

(2)注意是否有结合自身实际,理解+启示+生活实例

诗歌鉴赏

(1)明确情感主旨(2)对词、句的理解(3)写景物的特征(4)赏析字句的表达效果(5)分析表现手法(6)描绘画面(7)常见意象的内涵

写景:赞美山水,思念家乡亲朋,表达胸怀志向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天净沙》《望岳》《早春呈水》

送别:离愁别绪,对亲朋、故乡的依依不舍

《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别董大》

田园:远离官场,淡泊名利,品质清高,质朴自然

《归园田居》《饮酒》

爱情:表达爱恋,对爱人的思念,追求

《无题》《关雎》《蒹葭》

咏物言志:所咏事物比喻象征

边塞征战:报效国家豪情,征夫百姓的同情,戍边将士的乡情

《使至塞上》《渔家傲》《雁门》《白雪》

即事感怀:因一事物而引发感慨,可以是建功报国,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感叹世事

《春望》《江城子》《酬乐天》

杨柳——惜别 浮萍——漂泊 子规——哀伤

烽烟——战争 大海——胸怀 梧桐细雨——凄楚悲凉 孤蓬——漂泊 大雁——思乡

明月——思念团圆 菊花——清高

一、提取信息题

(1)关注总结性的段落

(2)每段总结性的句子

(3)小序号答题

(4)看分答题

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一)加点词是否能删/表达效果(词语若有感情色彩要加上情感) 能否删:(1)不能(2)解释(3)代入句中(4)言外之意(体现了)

(5)删去后句意的变化,太过绝对,与事实不符

(6)体现了语言的„„

(二)有修辞:修辞+特点+情感+生动性

无修辞:解释+特点+情感+生动性

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子+具体直观(权威、生动)

列数字+准确直观(清晰、具体)

打比方+生动形象

作比较+突出强调

引用+充分饮用/生动形象

(1)说明方法不止一种

(2)关注所在句的前一句及中心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进一步说明全文的„„)

(3)引用——趣味/文学性(甚至是历史厚重感)

四、说明文开篇的作用

内容:说明方法+作用/概括、情感

结构:引出说明对象,为下文具体说明做铺垫

形式:阅读兴趣/文学性

五、赏析文题

修辞+特点+情感

点明说明对象/内容

阅读兴趣

六、说明顺序结构

(1)第*段能否删去?

①不能(权威、说服力)②概括内容③考虑上下文的关系,与说明对象特点的关系

(2)第*段放在哪两段之间合适?(承上启下)

①*段写了什么②两段分别写了什么③三段的关系

(3)第*段与第#段能否调换?

①不能②两段分别写了什么③两段的关系④两段与上下文的关系

(如果对调,会造成行文结构的混乱)

一、提取论点(标题、第一段、最后一段、全文揣摩)

正面概括,简洁明了,完整本文观点=最想告诉的道理

二、论证方法的作用(见说明文三)

论证方法(举例、引用、比喻、对比„„)+效果词+观点(由远及近,由分到总)

三、开头语段作用

内容:概括,作为论据

结构:引出中心论点,引出下文具体论述

形式:手法+效果(阅读兴趣)

四、结尾语段作用

内容:概括,与中心论点的关系,与上文论证的关系

结构:一般为总结全文

形式:引发思考,提出倡议

五、补充论据(引用事理论据)

(1)研究论点中的要素

(2)研究对比文中已有论据(真实名人,扣住论点)

(3)得出答题要点

六、插入论据(道理、事理)

(1)研读材料

(2)研读各层次的思想核心

(3)匹配

交代插入段落+材料概括+插入段信息概括+匹配

七、论证思路

逐层作答,考虑论证手法+层次间的联系

八、论证语言

权威性、严密性、生动性

九、文题妙处(见说明文五)

内容:点明文章论述猪蹄

形式:修辞+特点+情感、激发兴趣

写人叙事小说(人物、情感、主旨)

一、情节概括

主要人物+核心事件+特征

(起因,经过,结果完整,突出人物、事件特点,从主人公角度概括)

二、人物形象

外在+内在(答案言之有据,结合内容;主要特征在前,内在特征往往是根本)

三、心理想象

立足语句揣摩,联系上下文(关键词在答案中点名,注意人称及字数的限制)

四、词句赏析(全面细致)

角度+对象特征+情感→具体,不空洞

五、情感体悟

(1)立足语句

(2)依据全文扩散(对象要发散)

【包含情感对象、对象特征、具体情感】

六、理解词、句、文题的含义

词:①字面意思②结合上下文,写出在文中的意思③表达情感(表+深+情) 句:①找出句中关键词,分析句子有几层意思,字面意思(浅)

②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弄清在语境中的意思(深)

③情感

题: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②突显人物形象的特征与主旨③情感

七、特殊语段作用(环境、次要形象、结尾、文体)

(1)概括理解(突出特点)

(2)内容、结构、形式理解作用(内:表现衬托主体形象,表达情感,暗示主旨。结构:承上启下。形:增强生动性、文化内涵、历史厚重感)

(3)表述具体、明确、简明、角度明确。

环境:①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氛围⑤推动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做铺垫打基础。

次要形象:①概括形象的突出特征②烘托主体特征③表达情感④表现主旨⑤承上启下⑥激起读者兴趣

文题:①形式:手法(双关)及效果,激起兴趣

②内容:反映主要内容,揭示主体对象及其特征,暗示主题中心,表达感悟 ③结构:线索,概括全篇,贯穿。

结尾:①概括理解突出特点②人物形象丰满,主题突出,表达情感③首尾呼应,引发思考,呼吁。

写景状物散文

一、景物特征(分点、概括、全面、避免重复)

内在外在精神品质

二、赏析

形式/手法(修辞,多感官,动静结合,用词句式)+效果+特征(内在外在)+情感(具体,非主体联系主体“对比烘托”)化抽象为具体,双比喻双特点

三、作用(特殊段落,次要形象,文题)

同小说

四、句子含义

浅+深+情感

五、复杂情感

(1)所见即所得,文中出现的都要出现

(2)注意合并,不同角度

六、情感梳理

(1)从全文提取,概括

(2)心理、情绪(注意准确性),区分度明显

七、结构、组材

(1)明确结构,为内容主题服务

(2)由浅入深,由总到分

(3)考虑详写对象的作用

八、主题的感悟启示(先命运,后启示)

(1)明确题干要求从哪获得启示

(2)注意是否有结合自身实际,理解+启示+生活实例

诗歌鉴赏

(1)明确情感主旨(2)对词、句的理解(3)写景物的特征(4)赏析字句的表达效果(5)分析表现手法(6)描绘画面(7)常见意象的内涵

写景:赞美山水,思念家乡亲朋,表达胸怀志向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天净沙》《望岳》《早春呈水》

送别:离愁别绪,对亲朋、故乡的依依不舍

《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别董大》

田园:远离官场,淡泊名利,品质清高,质朴自然

《归园田居》《饮酒》

爱情:表达爱恋,对爱人的思念,追求

《无题》《关雎》《蒹葭》

咏物言志:所咏事物比喻象征

边塞征战:报效国家豪情,征夫百姓的同情,戍边将士的乡情

《使至塞上》《渔家傲》《雁门》《白雪》

即事感怀:因一事物而引发感慨,可以是建功报国,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感叹世事

《春望》《江城子》《酬乐天》

杨柳——惜别 浮萍——漂泊 子规——哀伤

烽烟——战争 大海——胸怀 梧桐细雨——凄楚悲凉 孤蓬——漂泊 大雁——思乡

明月——思念团圆 菊花——清高


相关文章

  • 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四大策略 1
  • 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四大策略 施信忠整理 一.对第一轮复习的总结回顾 第一轮复习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在认真研究近两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高考语文试题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对高考试题的评价报告,我们发现语文高考试题的命制出现如下特点: ...查看


  • 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四大策略
  • 2013 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四大策略一.对第一轮复习的总结回顾 第一轮复习重在全面复习, 夯实基础. 在认真研究近两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高考语文 试题的基础上, 结合多种对高考试题的评价报告, 我们发现语文高考试题的命制出现如下特 点:1 ...查看


  •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嘉兴教育学院 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具体课文为例子,引入教学,举一反三,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引导.促使学生领悟. ...查看


  • 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06--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06 现代文(各类文本)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 小说.传记类 第二部分(选做题):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高分口诀:读懂文章审准题眼规范作答 现代文(各类文本)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 (一)答题基本知识: 1.阅读:注 ...查看


  • 历年高考09年语09年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
  • .. . . .. . . 省高三语文南靖会议材料 一.4个学校高考经验介绍要点: 1.不争不抢,不紧不慢,科学安排复习进度 各校的做法大同小异,都是根据去年考纲的内容,分块复习,逐步推进,讲练结合,注重讲评:增加课堂容量,守住课堂这块语文 ...查看


  • 2010学年第一学初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4)
  • 2010学年第一学初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一.命题导向 全县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从考试内容看,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重点知识都有考察,且题型灵活,以检测学生听说读写及综合运用的能 ...查看


  •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1
  •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嘉兴教育学院 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具体课文为例子,引入教学,举一反三,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引导.促使学生领悟. ...查看


  • 2012年临沂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 2012年临沂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临沂市2012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学科的命题,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关于中考测试的指导思想,遵循<2012年临沂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查看


  • 教学质量评估
  • 教学质量评估分析报告 结束了为期将近三个月的教育实习,收获很多.我实习的学校是平利县中学,班级是高一(16)班,在实习期间,学校进行了两次月考,因为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教学实习科目是语文,所以下面我就高一(16)班第二次月考(期中质量检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