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030302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技能,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想,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等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组织与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相关社会工作的服务管理与咨询、社区建设和管理、社会福利、公共政策研究与评估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理论和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知识,受到社会工作实务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实地调查、研究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比较熟悉中外社会工作学说,并比较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各种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现象;

2. 初步熟练掌握社会工作实务操作技能,学会开展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

3. 了解国情,善于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4. 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及其发展;

5. 了解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的基本情况,掌握初步的民族问题有关理论、政策和法规;

6. 了解现代社会工作专业的前沿理论及重要研究领域中的新进展;

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三、人才培养模式

1. 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在 3-6年内完成学业。

2. 通过强化学生重点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社会工作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夯实理论基础,培养具有探索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基础性人才。通过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基础科研项目的设计、研究、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

3. 通过强化学生重点掌握社会工作实务基本实践技能,从事相关社会工作的服务管理与咨询、社区建设和管理、社会福利、公共政策研究与评估等工作的应用性人才。通过应用性课程的设置、实验和课题研究、市内各社区和相关社会工作部门实习等,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四、学制

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五、授予学位

法学学士

六、主干学科

社会学、法学

七、主要课程

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方法研究、社区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当代社会问题、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统计学、组织社会学。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根据本专业总体培养目标的要求及部分课程的教学特点,拟在第二学期安排机构见习(社会工作理论课) ,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体验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工作对象、工作价值和工作伦理;第五学期进行中期实习和课程实践(社会工作实务课),旨在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实习机构中运用知识、锻炼能力、增长才干,进一步感受社工伦理、培养社工精神、巩固社工价值;第七学期进行毕业实习,旨在全面、深入地

进行社工实践活动,为第八学期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实习地点原则上主要是市内各社区和相关社会工作部门,在条件成熟时,可酌情考虑安排学生去外省实习。课外将安排创新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九、修读要求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65学分,其中,通识平台课程47学分,通识必修课38学分,通识选修课9学分;学科平台课程29学分,学科必修课24学分,学科选修课5学分;专业平台课程73学分,专业必修课43学分,专业限定性选修课22学分,专业任一选修课8学分;实践平台课程16学分,必修环节12学分,选修环节4学分。

十、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附表)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030302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技能,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想,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等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组织与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相关社会工作的服务管理与咨询、社区建设和管理、社会福利、公共政策研究与评估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理论和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知识,受到社会工作实务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实地调查、研究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比较熟悉中外社会工作学说,并比较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各种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现象;

2. 初步熟练掌握社会工作实务操作技能,学会开展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

3. 了解国情,善于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4. 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及其发展;

5. 了解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的基本情况,掌握初步的民族问题有关理论、政策和法规;

6. 了解现代社会工作专业的前沿理论及重要研究领域中的新进展;

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三、人才培养模式

1. 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在 3-6年内完成学业。

2. 通过强化学生重点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社会工作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夯实理论基础,培养具有探索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基础性人才。通过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基础科研项目的设计、研究、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

3. 通过强化学生重点掌握社会工作实务基本实践技能,从事相关社会工作的服务管理与咨询、社区建设和管理、社会福利、公共政策研究与评估等工作的应用性人才。通过应用性课程的设置、实验和课题研究、市内各社区和相关社会工作部门实习等,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四、学制

基本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五、授予学位

法学学士

六、主干学科

社会学、法学

七、主要课程

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方法研究、社区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当代社会问题、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统计学、组织社会学。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根据本专业总体培养目标的要求及部分课程的教学特点,拟在第二学期安排机构见习(社会工作理论课) ,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体验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工作对象、工作价值和工作伦理;第五学期进行中期实习和课程实践(社会工作实务课),旨在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实习机构中运用知识、锻炼能力、增长才干,进一步感受社工伦理、培养社工精神、巩固社工价值;第七学期进行毕业实习,旨在全面、深入地

进行社工实践活动,为第八学期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实习地点原则上主要是市内各社区和相关社会工作部门,在条件成熟时,可酌情考虑安排学生去外省实习。课外将安排创新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九、修读要求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65学分,其中,通识平台课程47学分,通识必修课38学分,通识选修课9学分;学科平台课程29学分,学科必修课24学分,学科选修课5学分;专业平台课程73学分,专业必修课43学分,专业限定性选修课22学分,专业任一选修课8学分;实践平台课程16学分,必修环节12学分,选修环节4学分。

十、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附表)


相关文章

  • 中山大学为什么调整暂停18个本科专业?校长说:专业设置太随意
  • 导读 近日,中山大学部分专业今年将被调整或停招的消息传出.中山大学官微发文说明,被暂停的专业今后结合学校发展规划,需要的可以重新恢复.据了解,今年调整或暂停招生的专业数量为18个. 中山大学18个本科专业今年调整或停招 中山大学决定调整或暂 ...查看


  • 3秘书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 秘书学本科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秘书学专业是一个传统的人文社科类基础性专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 化产业得以大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迅猛增加和 第三产业的飞速发 ...查看


  • 发达国家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 作者:李均赵鹭 高等教育研究 2009年12期 中图分类号:G648: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9)07-0089-07 当我国至今还在为是否有必要举办本科高职争论不休之时,发达国家本科高职已经悄然走过了 ...查看


  • 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理念的凝练与实践_杨冬晓
  • 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理念的凝练与实践 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理念的凝练与实践 杨冬晓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310027 杭州) 摘 要:本文凝练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理念,明确掌握基础.使用工具.锻炼能力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学生的重点,本科教学从 ...查看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第16卷 第4期Vol. 16 No. 4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12月J OU RNAL OF CH EN G DU UN IV ERSIT Y OF TECHNOLO GY (Social Sciences ) Dec ...查看


  • 面向大数据时代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 面向大数据时代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 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分析 重点分析大数据时代特点.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尤其是从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在农业领域的实践,分析农业大数据应用研究.了解涉 ...查看


  • 技术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与探索.doc
  • 技术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宋占美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7期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情况, 呼唤本科层次的技术型教育, 然而, 目前如何推进新建职业类本科院校发展 ...查看


  • 食品科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食品科学毕业论文选题(1263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同济大学2014-2015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同舟共济 追求卓越 --同济大学2014-2015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一五年十月 前言 2014-2015学年,同济大学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构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通识教育体系,制定并发布< ...查看


  • 福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二○一二年一二年十十月 2011 目录 ---------------------3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3 二.师资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