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的诗句: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原文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作者简介

  杜审言,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杜甫在诗法上颇受其影响,曾自豪的宣称“吾祖诗冠古”。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期和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简介

  这首一首和诗,作者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诗人却像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言外即谓,如果在家乡,或是当地人,则习见而不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这一开头相当别致,很有个性特点。

  中间二联即写“惊新”。表面看,这两联写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实际上,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云霞”句是写新春伊始。在古人观念中,春神东帝,方位在东,日出于东,春来自东。但在中原,新春伊始的物候是“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礼记·月令》),风已暖而水犹寒。而江南水乡近海,春风春水都暖,并且多云。所以诗人突出地写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

  “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同是梅花柳树,同属初春正月,在北方是雪里寻梅,遥看柳色,残冬未消;而江南已经梅花缤纷,柳叶翩翩,春意盎然,正如诗人在同年正月作的《大酺》中所形容的:“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所以这句说梅柳渡过江来,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

  接着,写春鸟。“淑气”谓春天温暖气候。“黄鸟”即黄莺,又名仓庚。仲春二月“仓庚鸣”(《礼记·月令》),南北皆然,但江南的黄莺叫得更欢。西晋诗人陆机说:“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悲哉行》)“淑气催黄鸟”,便是化用陆诗,而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

  然后,写水草。“晴光”即谓春光。“绿苹”是浮萍。在中原,季春三月“萍始生”(《礼记·月令》);在江南,梁代诗人江淹说:“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咏美人春游》)这句说“晴光转绿苹”,便是化用江诗,也就暗示出江南二月仲春的物候,恰同中原三月暮春,整整早了一个月。

  总之,新因旧而见奇,景因情而方惊。惊新由于怀旧,思乡情切,更觉异乡新奇。这两联写眼中所见江南物候,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贯,同时也自然地转到末联。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原文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作者简介

  杜审言,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杜甫在诗法上颇受其影响,曾自豪的宣称“吾祖诗冠古”。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期和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简介

  这首一首和诗,作者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诗人却像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言外即谓,如果在家乡,或是当地人,则习见而不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这一开头相当别致,很有个性特点。

  中间二联即写“惊新”。表面看,这两联写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实际上,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云霞”句是写新春伊始。在古人观念中,春神东帝,方位在东,日出于东,春来自东。但在中原,新春伊始的物候是“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礼记·月令》),风已暖而水犹寒。而江南水乡近海,春风春水都暖,并且多云。所以诗人突出地写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

  “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同是梅花柳树,同属初春正月,在北方是雪里寻梅,遥看柳色,残冬未消;而江南已经梅花缤纷,柳叶翩翩,春意盎然,正如诗人在同年正月作的《大酺》中所形容的:“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所以这句说梅柳渡过江来,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

  接着,写春鸟。“淑气”谓春天温暖气候。“黄鸟”即黄莺,又名仓庚。仲春二月“仓庚鸣”(《礼记·月令》),南北皆然,但江南的黄莺叫得更欢。西晋诗人陆机说:“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悲哉行》)“淑气催黄鸟”,便是化用陆诗,而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

  然后,写水草。“晴光”即谓春光。“绿苹”是浮萍。在中原,季春三月“萍始生”(《礼记·月令》);在江南,梁代诗人江淹说:“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咏美人春游》)这句说“晴光转绿苹”,便是化用江诗,也就暗示出江南二月仲春的物候,恰同中原三月暮春,整整早了一个月。

  总之,新因旧而见奇,景因情而方惊。惊新由于怀旧,思乡情切,更觉异乡新奇。这两联写眼中所见江南物候,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贯,同时也自然地转到末联。


相关文章

  • 描写春天的诗句:早春行
  • <早春行>原文 紫梅发初遍. 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 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 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 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 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 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 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 双 ...查看


  • 思念的诗句:早春寄王汉阳
  • <早春寄王汉阳>原文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早春寄王汉阳>翻译 听说春天来了,我还没见过,出门走走循 ...查看


  • 八下课外古诗词2
  • 赠从弟(其二) 1.<赠从弟>(其二)中通过渲染谷风之猛烈表现松柏的苍劲的诗句是: , . 2.<赠从弟>(其二)中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的诗句是: , . 3.颔联中两个"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早春寄王汉阳
  • 早春寄王汉阳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鉴赏: 诗的内容很简单,不过是邀请友人前来探春畅饮而已,但 ...查看


  • 初中古诗词赏析
  • 中考古诗词背诵及赏析 一.次北固山下 唐朝 王湾(重点) ⒈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⒉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查看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理解默写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理解默写(一) 姓名: 班级: 座号: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 ."诗中运 用典故的诗句是:" , .& ...查看


  • 语文情境默写及答案
  • 语文情境默写及答案 [一] 1.诸葛亮<出师表>谈到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自己的处世思想 是: , . 2.诸葛亮<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 是: , . 3.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劝刘禅对宫中.府 ...查看


  • 八年级课外古诗阅读理解
  •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阅读理解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试题]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⑵全诗主 ...查看


  • 高三回扣-诗歌鉴赏
  • 高三回扣:诗歌鉴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1.鉴赏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 ó,&q ...查看


热门内容